孙子兵法考试资料.doc_第1页
孙子兵法考试资料.doc_第2页
孙子兵法考试资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答: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方略,它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适用于当前的经济领域。2、孙子所说的“势”的含义。答:孙子兵法中的“势”,则指战争中人为制造的一种态势。而且这种态势很有意思,你是看不见的,只能感觉到它。毛泽东提出的“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就是营造一种制胜的“大势”。要做事,先谋势,这是“势”的第一层含义。孙子对“势”的比喻是这样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这句话是说:汹涌奔流的水,之所以能够漂起石头来,是因为它借助了强大的水势。善于作战的指挥官,他所营造的态势是险峻的,而进攻节奏是短促的。什么是“势险”?就是把自己伪装好,但是眼睛紧紧盯着你的目标,积聚力量,寻找机会。在某些方面,你可能不一定是最强的一个,但是你若能依势而行,营造一个强大的竞争态势,你就可以战胜比你强大的对手,获得最终的胜利。孙子的“势”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借势。借势是孙子军事思想的重要观点。孙子说: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意思是说,木头和石头之类的物体,它们的特点是:把它们放在平坦地势上是不会动的,只有放在地势倾斜的地方才能滚动起来。方形的东西容易静止,圆形的东西就容易滚动。所谓“借势”,就是当自己的实力不够时,借助别人的势力,扩充自己的影响力,进而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势”的第三层含义是“用势”。孙子说: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里,孙子强调的是站在制高点上把“势”用足,用透。“用势”的关键在形成并利用好你已有的优势,通过一种高的势位,影响他人与环境。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之一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就是典型的营造与利用高势位作战,改变战争态势与结局的军事理论与实践。孙子“用势”原理,就是站在制高点上,利用“位差”做事,把自己的力量放在一个高的“势”位,进而达到影响环境和改变环境的目的。3、如何理解孙子“奇正”思想?其现实意义是什么?答:“奇正”体现出辩证用兵的思想,作战的方法不过奇正两种,但是奇正的运用,却变化无穷。这种兵法思想还是一种合理部署兵力、灵活指挥作战的战略战术。与敌正面作战为正,围剿、包抄为奇;明攻为正,突击、偷袭或采用特殊战法为奇。“正”是作战的一般规律,“奇”是作战的特殊规律。这两种规律的现实意义是要在战争中辩证运用,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战胜敌人。4、“军争”的含义、原则和方法。答:“军争”是指为将之人如何实现自己的具体作战目标。争取作战胜利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一味去争夺先机之利,否则便会损失辎重,大量减员。要知道“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这一层道理。所以用兵打仗要依靠诡诈多变才能成功:根据是否有利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按照分散和集中兵力的原则来变换战术。总之要衡量利害得失,然后相机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方法的就能获胜,这就是“军争”的原则。5、“九变篇”的主旨是什么?答: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6、孙子的“慎战”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答:孙子的慎战思想中“慎”大致可以归纳为:一,对是否进行战争的谨慎;二,对如何进行战争的谨慎。对于是否进行战争,孙子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对于如何进行战争,“兵贵胜,不贵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等更是数不枚举。首先是对于当时社会的一些意义。孙子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以“仁”,道家主张“无为”,这三派都是不主张战争的;而法家却奉行对内法制、对外战争的政治策略,鼓吹战争万能论。但就对战争的思考与分析而言,孙子的观点无疑是取诸子所长:既没有否定战争所带来的进步性,也没有忽视战争的残酷性即不主张把战争当作解决一切事情的万能药水即主张“慎战”。所以说孙子作为一个兵家,却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用兵高手,还是那个混乱时代对战争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引领人们对战争正确认识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军事政治思想家。同时,孙子所提出的慎战对后世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例如烛之武退秦师、韩信遣使传檄平定燕地等,都是后人“慎战”、伐谋伐交、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例子。但天底下不总是有这种好事的,所以居安思危、平时加强国防建设等思想,也是慎战的具体实施慎战不代表不备战和不战。但孙子兵法中却是没有明确反对侵略战争的,只是说战争要“令民与上同意”,即民众的与君主的意愿一致。但这里并没有指出要民众思想主导君主思想,还是君主思想主导民众思想,也就是说只要结果是大家(君主和臣民)都愿意干这事就行了。这样的思想策略,无疑给侵略战争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当年希特勒就是诱导和利用日耳曼人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一点教训不得不吸取。但几乎同一时代,中国共产党却以广大工农群众的意愿为己任,成就了蒸蒸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是说孙子的“慎战”思想中的有些理论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要看使用者是谁。不过话说回来,若一个人的思想水用得好,谁就能获得优势,这种思想又何尝不是一种好思想呢,不要苛求古人和苛求一种思想(孙子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国家观念淡薄,战争正义性质观念淡薄)。7、孙子用“间”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什么?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掌握自己的同时还要掌握敌人,才能取得胜利。8、如何从十三篇的内容联系用“间”实际看重要意义?答:孙子指出在不同情况下要交替使用五种用间的方法,不仅夸大情报的来源,而且还使敌人无法捉摸我方的用间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我们的间谍,准确无误地了解敌情,为最终战胜敌人做好充分准备。无论在军、政、外哪一方面,能够成功地运用,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名句: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兵贵胜,不贵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