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_第1页
plc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_第2页
plc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_第3页
plc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_第4页
plc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传送带系统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综合性主要涉及机械技术 微电子 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传感测试技术 接口技术 信息变换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 技术有机地结合 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 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 传输 与处理 控制 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 有机地融合 在一起 本系统完成一个基于 plc 的四级传送带的设计 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 元由一台 PLC 承担其控制任务 各 PLC 之间通过实现互连的分布式控制方式 所以 本设计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知识 如传感器应用技术 PLCPLC 控制和组网 步进电机位置控 制和变频器技术等 关键字关键字 组态 自动化 PLC 电机 II Abstract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and its comprehensive mainly involved in mechanical technology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sensing technology interface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technology organically and applied to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means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he sensor detection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control execution and driving mechanism in the control of the micro processing unit under the coordination and orderly work together organically The system completes the design of an automatic heating l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utomobile carpet The control mode of the system is that each working unit is controlled by a PLC and each PLC is connected by RS485 seri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the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chnical knowledge such as senso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LC control and networking stepper motor position control and inverter technology etc Key words network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PLC motor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V 目目 录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V 第一章控制系统综述 7 1 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7 1 2 课题研究的内容 7 第三章 控制器的选择 11 3 1 控制器的选择 11 3 1 1 技术参数 12 3 1 2 基础组成 13 第四章 PLC 接线分配 14 4 1 系统的一般原则 14 4 2 PLC 的功能分析与选型 14 4 3 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的 I O 点及地址分配 15 4 4 四级传送控制系统的电气接线 15 第五章 PLC 编程 17 5 1 控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17 5 2 PLC 的编程语言 17 5 3 手动程序的组成 18 5 4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19 第六章触摸屏选型 1 6 1 触摸屏的现状与应用 1 5 2 触摸屏组态的下载和调试 1 6 2 变量组态 2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6 7 1 结论 6 7 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6 致 谢 7 参考文献 8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6 第一章第一章 程序咨询程序咨询 3165787171 1 1 课题的研究背景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及意义 二十世纪以来 为了实现自动化 人们研究和制造了成千上万种自动控制系统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劳动 社会服务 军事工程和科学研究等活动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 发展 这是机械化 电气化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结果 处理的对象是离散工件 早期 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是采用机械或电气部件的单机自动化或是简单的自动生产线 20 世 纪 60 年代以后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出现了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 机器人 计算 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自动化仓库等 研制出适应多品种 小批量生产型式 的柔性制造系统 FMS 以柔性制造系统为基础的自动化车间 加上信息管理 生产 设备自动化 出现了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的工厂自动化 FA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自动化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同时也为自动 化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70 年代以来 自动化开始向复杂的系统控制和高级的 智能控制发展 并广泛地应用到国防 科学研究和经济等各个领域 实现更大规模的 自动化 例如大型企业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全国铁路自动调度系统 国家电力网自动 调度系统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自动化指挥系统 国民经济管理 系统等 自动化的应用正从工程领域向非工程领域扩展 如医疗自动化 人口控制 经济管理自动化等 自动化将在更大程度上模仿人的智能 机器人已在工业生产 海 洋开发和宇宙探测等领域得到应用 专家系统在医疗诊断 地质勘探等方面取得显著 效果 工厂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 家庭自动化和农业自动化将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 内容 并得到迅速发展 本系统模拟一个生产流水线的生产过程 完成一个自动化 的汽车地毯自动加热产 线的设计电气原理图和气路的设计和连接 变频器和伺服放大器的参数设置 1 2 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 四级传送系统设计 由于大部 分老式产线可靠性欠佳 结构复杂 检修起来比较困难 以节约资金 因此 对生产 线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找出一条适合自动化产业线的改造之路 并进而提高国自动 化产线技术水平和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7 以前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存在功能弱 故障多 可靠性差和工作寿命短等缺陷 提出采用功能强 故障率低 可靠性高的可编程控制器 PLC 来控制产线 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四级传送系统及可编程控制器 PLC 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介绍 接着 根据传送带系统的控制要求 设计模拟控制模板 确定 PLC 所需的输入 输出口的数量 确定 PLC 的型号 选定主机机型 并进行扩展 然后设计 PLC 的外部接线图 流程图 等 编写控制程序 最后对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仿真和调试 本次设计采用三菱 fx3u 系列 plc 作为主要的控制单元 通过采集流水线的温度来 控制传送带运行过程 从而实现了四级传送带的控制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8 第二章PLC 简介 2 1 PLC 的定义 PLC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 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 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 顺序运算 计时 计数和 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 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 控制各种类型的机 械或生产过程 PLC 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2 3 PLC 的应用领域 目前 PLC 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 石油 化工 电力 建材 机械制造 汽 车 轻纺 交通运输 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 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 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这是 PLC 最基本 最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 实现逻辑控制 顺序控制 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 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 如注塑机 印刷机 订书机械 组合机床 磨床 包装生产线 电镀流水线等 2 模拟量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 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 如温度 压力 流量 液位和速度 等都是模拟量 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 必须实现模拟量 Analog 和数字 量 Digital 之间的 A D 转换及 D A 转换 PLC 厂家都生产配套的 A D 和 D A 转换模 块 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 3 运动控制 PLC 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 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 早期直接用于开 关量 I O 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 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 如可 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 世界上各主要 PLC 厂家的产品 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 广泛用于各种机械 机床 机器人 电梯等场合 4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 压力 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 PLC 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 完成闭环控制 PID 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 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 大中型 PLC 都有 PID 模块 目前许多小型 PLC 也具有此功能模 块 PID 处理一般是运行专用的 PID 子程序 过程控制在冶金 化工 热处理 锅炉控 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 数据处理 现代 PLC 具有数学运算 含矩阵运算 函数运算 逻辑运算 数据传送 数据转 换 排序 查表 位操作等功能 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 分析及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 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 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 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 别的智能装置 或将它们打印制表 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 如无人控制的 柔性制造系统 也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 如造纸 冶金 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 系统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9 6 通信及联网 PLC 通信含 PLC 间的通信及 PLC 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 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 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得很快 各 PLC 厂商都十分重视 PLC 的通信功能 纷纷推出各自 的网络系统 新近生产的 PLC 都具有通信接口 通信非常方便 2 5 PLC 的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是 PLC 的重要组成部分 PLC 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编程语言 以适应用户 编程的需要 利用编程语言 按照不同的控制要求编写不同的控制程序 这相当于设 计和改变几点起的硬件接线线路 这就是所谓的 4 可编程序 程序由编程器送到 PLC 内部的存储器中 它也能方便地读出 检查与修改 PLC 共有 5 种标准编程语言 其中有三种图形语言 即梯形图 功能块图 和顺序 功能图 两种文本语言 即结构化文本和指令表 其中梯形图是最早使用的一种 PLC 语言 也是现在最常用的编程语言 它是从继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的 它继承了继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器逻辑关系的表达方法 梯形图 预计电气控制系统梯形图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只是在使用符号和表达方式上有一定 区别 所以在逻辑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 清晰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10 第三章第三章 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的选择 3 1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的选择 Fx3u 48mr 系列 PLC 适用于各行各业 各种场合中的检测 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 Fx3u 48mr 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 或相连成网络皆能 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因此 Fx3u 48mr 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 价格比 Fx3u 48mr 系列出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极高的可靠性 极丰富的指令集 易于掌握 便捷的操作 丰富的内置集成功能 实时特性 强劲的通讯能力 丰富的扩展模块 Fx3u 48mr 系列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 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 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 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 业及民用领域 包括各种机床 机械 电力设施 民用设施 环境保护设备等等 如 冲压 机床 磨床 印刷机械 橡胶化工机械 中央空调 电梯控制 运动系统 Fx3u 48mr 系列 PLC 可提供 5 个不同的基本型号的 8 种 CPU 供您使用 Fx3u 48mrCPU 的技术指标 特性CPU 221 CPU 222 CPU 224CPU 224XPCPU 226 本机 I O 数字量 模拟量 6 入 4 出 8 入 6 出 14 入 10 出 14 入 10 出 2 入 1 出 24 入 16 出 最大扩展模 块数量 0 个模 块 2 个模 块 7 个模块7 个模块7 个模块 数据存储区2048 字 节 2048 字 节 8192 字节10240 字节10240 字 节 掉电保持时 间 50 小时50 小时100 小时100 小时100 小时 程序存储器 可在运行 模式下编辑 不可在运 行模式下编 辑 4096 字 节 4096 字 节 4096 字 节 4096 字 节 8192 字节 12288 字节 12288 字节 16384 字节 16384 字 节 24576 字 节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11 高速计数器 单相 双相 4 路 30KHz 2 路 20KHz 4 路 30KHz 2 路 20KHz 6 路 30KHz 4 路 20KHz 4 路 30KHz 2 路 200KHz 3 路 20KHz 1 路 100KHz 6 路 30KHz 4 路 20KHz 脉冲输出 DC 2 路 20KHz 2 路 20KHz 2 路 20KHz2 路 100 KHz2 路 20KHz 模拟电位器11222 实时时钟配时钟卡配时钟卡内置内置内置 通讯口1 RS 4851 RS 4851 RS 4852 RS 4852 RS 485 浮点数运算有有有有有 I O 映象区256 128 入 128 出 256 128 入 128 出 256 128 入 128 出 256 128 入 128 出 256 128 入 128 出 布尔指令执行速 度 0 22 s 指令0 22 s 指令0 22 s 指令0 22 s 指令0 22 s 指令 外形尺寸 mm 90 80 6290 80 62120 5 80 62140 80 62190 80 62 3 1 1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Fx3u 48mrPLC 的详细技术参数如表 3 1 所示 表 3 1 Fx3u 48mrPLC 的技术参数 CPU311CPU313 CPU323 CPU331CPU340 CPU341 CPU351 CPU352 I O 点数80 160160 320102410244096 AI AO 点数64In 32Out64In 32Out128In 64Out1024In 256Out2048In 256Out 寄存器字512 1024 204899999999 用户逻辑内存6K 字节6K 字节16K 字节32K 80K80K 程序运行速度18ms K0 6ms K0 4ms K0 3ms K0 22ms K 内部线圈10241024102410244096 计时 计数器170340680 2000 2000 高速计数器有有有有有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12 轴定位模块有有有有有 可编程协处理 器模块 没有没有有有有 浮点运算无无无无无 有 超控没有没有有有有 后备电池时钟没有没有有有有 口令有有有有有 中断没有没有没有有有 诊断I O CPUI O CPUI O CPUI O CPUI O CPU 3 1 2 基础组成基础组成 系列 Fx3u 48mr 基础部分包括 1 基板 基板是 PLC 系统的基础 因为所有的别的配置模板都要安装在机架基板上 作为 一个基本的小单元 每个系统都至少有一个基板 它通常包含 CPU 在某些场合 也 被称作 CPU 底板 多数系统都要求有更多的配置模板安装在同一个基板上 同时 有些也需要本地扩展和远程基板同主机架连接在一起 所以基板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 类型的 CPU 基板 扩展基板和远程基板 这些基板按照可见尺寸分为 5 槽和 10 槽 的 命名原则即是基板上可安装的模板数量 2 电源模板 每一个机架 无论是 CPU 基板 扩展机架基板或是远程机架基板 也无论是 5 槽 还是 10 槽大小的基板 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供电电源模块 供电电源模块总是安装在机 架基板的最左端的槽中 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源模板可适应于各种不同的需求 3 CPU CPU 是PLC 的管理者 每个PLC 系统都需要有CPU 一个 CPU 使用它的固件 和应用程序直接对PLC 进行操作并且进行系统监控以确认系统中没有故障 一些系列 90 30 CPU 集成在基板上 但大多数都是通过插槽同底板连接的 在某些情况下 CPU 装于个人电脑中使用个人电脑接口连接卡同90 30 系列的输入 输出和可选模板 进行连接 4 I O 模块 这类模板是使PLC 同现场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相接口 例如开关 传感器 继电器 和电磁阀 可供使用的包括开关量和模拟量类型模板 5 电缆 这些电缆是使 PLC 各相关组成部分连接在一起或 PLC 同别的系统的连接 许多 标准需求用到的电缆均可以从 s7 200 产品列表中选出 它们主要用于 1 基板间的相互连接 2 编程人员连接到 CPU 或别的可选模块 3 可选模板同现场设备或别的控制系统的连接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13 第四章第四章 PLCPLC接线分配接线分配 4 1 系统的一般原则系统的一般原则 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因此 在设计 PLC 控制系统时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充分发挥 PLC 的功能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是设计 PLC 控制系 统的首要前提 这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就要深 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 收集控制现场的资料 收集相关先进的国内 国外资料 同时 要注意和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 拟定控制方 案 共同解决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2 保证 PLC 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保证 PLC 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 可靠 稳定运行 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系统设计 元器件选择 软件编程上要全面考虑 以确保控制系统 安全可靠 例如 应该保证 PLC 程序不仅在正常条件下运行 而且在非正常情况下 如突然掉电再上电 按钮按错等 也能正常工作 3 力求简单 经济 使用及维修方便 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但新工程的投入 技术的培训 设备的维护也将导致运行资金的增加 因此 在 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 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 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 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 经济 而且要使控 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便 成本低 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 本设计以四层电梯模型设计为例 4 2 PLC的功能分析与选型的功能分析与选型 PLC 的定义是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 专为在工业环境下 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 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 顺序控制 定时 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 并通过数字的 模拟的输入和输出 控制各种 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 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易于扩 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从结构上分 PLC 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 模块式 两种 固定式 PLC 包括 CPU 板 I O 板 显示面板 内存块 电源等 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 的整体 模块式 PLC 包括 CPU 模块 I O 模块 内存 电源模块 底板或机架 这些模 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综合以上因素 汽车地毯自动加热系统的核心是 PLC 技术 因此自动卷帘门控汽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14 车地毯自动加热系统制系统 PLC 应用系统很重要 此项目中我们用到的 PLC 系统为 Fx3u 48mr 此系统的外部硬件接线如图 4 1 所示 4 3 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的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的I O点及地址分配点及地址分配 输入功能输出功能 xo急停Y0一级皮带启动 X1手自动Y1二级皮带启动 X2皮带 1 启动Y2三级皮带启动 X3皮带 1 停止Y3四级皮带启动 X4皮带 2 启动Y4一级皮带报警 X5皮带 2 停止Y5二级皮带报警 X6皮带 3 启动Y6三级皮带报警 X7皮带 3 停止Y7四级皮带报警 X10皮带 4 启动Y10高速 X11皮带 4 停止Y11低速 X12自动启动 X13自动停止 X14皮带 1 变频故障 X15皮带 2 变频故障 X16皮带 3 变频故障 X17皮带 4 变频故障 X20物料开关 X21高速低速选择 4 4 四级传送控制系统的电气接线四级传送控制系统的电气接线 在此项目中所用到的 PLC 练剑编程模块 分别有电源模块 CPI 模块 以太网模 块 IC694MDL645 模块 IC694MDL754 模块 以下分别是 IC694MDL645 模块 IC694MDL754 模块的外部接线图 如图 3 1 所示 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 15 图 4 1 Fx3u 48mr模块外部接线图 传送带系统设计 16 第五章第五章 PLCPLC编程编程 5 1 控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控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根据本课题的控制要求 所设计的程序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 以达到本系 统的最佳设计要求和完成系统的最佳设计 系统流程如图 4 1 所示 图 4 1 流程图 5 2 PLC的编程语言的编程语言 设计梯形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 首先根据工艺过程控制要求 画出控制流程图 力求表达清晰 准确 必要时可以把控制系统分解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尽量简化 利于编程 2 将所有的输入信号 按键 行程限位开关 压力开关 压力 速度 传送带系统设计 17 时间等传感器 和输出控制对象 接触器 电动机等 分别列出 按被采用的 PLC 型号内部逻辑元件编号范围 对 I O 端子做出相应的分配和安排 3 根据控制流程图 有规律的分配和利用 PLC 内部有关的逻辑元件 如 辅助继电器 定时器 计数器等 构成相应的基本回路 4 以梯形图的形式来描述控制要求 绘制梯形图要遵循编程原则 5 编写程序清单时 必须按梯形图的逻辑行和逻辑单元的编排顺序 由 上而下 从左到右 依次进行 本系统的程序软件采用 GE FUNCA PLC 梯形图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在设计过 程中应遵循以下编程规则 a 每个继电器的线圈和他的触点均用同一个编号 每个元件的触点使用时 没有数量限制 b 梯形图每一行都是从左边开始 线圈接在最右边 线圈右边不允许再有 触点 线圈不能直接接在左边的母线上 c 在一个程序中 同一编号的线圈如果使用两次 称为双线圈输出 他很 容易引起误操作 应避免 d 在梯形图中没有真实的电流流动 为了便于分析 PLC 的周期扫描原理和 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假定在梯形图中有电流流动 这个电流只能在梯形图中单 向流动 即从左向右流动 层次的改变只能从上向下流动 e 无论选用何种 PLC 机型 所使用的软件编号 即地址 必须在该机型的 有效范围以内 硬件设计完成过后 就需要进行软件设计 通过软件设计使得系统能满足 设计的要求 因此软件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是相当的重要 5 35 3 传送带控制程序传送带控制程序 以下是传送带控制模式的选择程序设计 传送带系统设计 18 本次设计的系统可以对传送带各级电机进行分级控制 以下就是四级传送带的各个级别控 制的梯形图设计 图 4 3 1 网络一 皮带 1 控制程序 皮带 2 控制梯形图 传送带系统设计 19 皮带 3 控制梯形图 网络二是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皮带 4 控制梯形图 传送带系统设计 20 以下程序是对传送带故障报警输出的设计 图 4 3 5 网络五 基于 PLC 汽车地毯自动加热产线设计 1 第六章触摸屏选型第六章触摸屏选型 6 1触摸屏的现状与应用触摸屏的现状与应用 PLC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通常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是一种以微处 理器为基础 综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 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由于它拥有体积小 功能强 程序设计简单 维护方便等优点 特 别是它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能力和它的高可靠性 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已经被称为 现代工业的三大支柱 即 PLC 机器人和 CAD CAM 之一 人机界面是在操作人员和机器设备之间做双向沟通的桥梁 用户可以自由的组合文字 按钮 图形 数字等处理或监控管理及应付随时可能变化信息的多功能显示屏幕 随着 机械设备的飞速发展 以往的操作界面需由熟练的操作员才能操作 而且操作困难 无 法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使用人机界面能够明确指示并告知操作员设备目前的状况 使操 作变的简单生动 并且可以减少操作上的失误 即使是新手也可以轻松的操作整个机器 设备 使用人机界面还可以使机器的配线标准化 简单化 同时也能减少 PLC 控制器所 需的 I O 点数 降低生产的成本 同时由于面板控制的小型化及高性能 相对的提高了 整套设备的附加价值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机界面 从一出现就受到关注 它的简单易用 强大的功能 及优异的稳定性使它非常适合用于工业环境 甚至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应用非常广 泛 比如 自动化停车设备 自动洗车机 天车升降控制 生产线监控等 甚至可用于 智能大厦管理 会议室声光控制 温度调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机器与现场操作都趋向于使用人机界面 PLC 控制 器强大的功能及复杂的数据处理也呼唤一种功能及与之匹配而操作又简单的人机的出现 触摸屏的应运而生无疑是 21 世纪自动化领域里的一个巨大的革新 5 2触摸屏组态的下载和调试 1 安装 ADP6 0 组态软件 在光盘中找到 ADP6 0 文件夹 在 DISK1 中找到 SETUP EXE 并双击执行 一路 NEXT 注意安装路径 在提示输入序列号时在 ADP6 0 文件夹中找到并打 开 SN TXT 输入序列号后继续安装 完成后再重启计算机 2 重新开机 双击执行桌面上的 ADP 图标 进入组态编辑状态 打开附带的样例工程 触摸屏 V6F 在 选项 菜单中选取 传输设定 其中 PC 通讯口 为计算机与触摸 屏通讯时用到的计算机串口号 这里设定为 COM1 速率固定为 115200 点确定回到主画 面中 连接触摸屏与计算机的连线 3 在开启电源的前提下 打开触摸屏上的电源开关 触摸屏应得电发出二秒的 滴 声 并在触摸屏上显示系统目录等待调试 否则检查触摸屏的 24V 电源有没有接入 以及 电源板是否正常 4 按 F4 SET 对触摸屏进行校准 在出现 TOUCH 对话窗口后 按 Panel 出现校准窗口 在显示屏的左上角显示一白色小块 用笔尖轻轻点击 在 滴 的一声后 提示该点已校准 然 后会在右下角出现白色小块 也用笔尖轻轻点击 在 滴 的一声后 提示该点已校准 同 时画面出现一方形螺旋框 用笔尖轻触中间的小方块 在 滴 的一声后 提示该点已校准 同 时出现另一画面 询问是否再次校准 点 NO 退出校准 回到系统目录 5 在系统目录下点 F2 CONFG 进行系统参数的设置 其中 PLC communication port 为 设置 PLC 通讯口 设定为 COM1 口 面板上方的串口 另一个 Download upload copy 基于 PLC 汽车地毯自动加热产线设计 2 port 为下载 上传 复制端口 设定为 COM2 口 面板下方的串口 用 9 针串口线连接计 算机和触摸屏 该线内部连接为 2 3 平行 5 脚接地形式 6 在应用中选择 编译 对工程进行编译 如果有错误 编译窗口会自动给出提示 直到全部修改正确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再到 应用 中选取 下载应用 将此工程 下载到触摸屏中 只有在计算机与触摸屏连线正确 而且触摸屏设置也正确的情况下才 能正常下载 否则检查连线和设置是否有误 根据工程的大小 下载到触摸屏所用的时 间会比较长 下载完毕之后会有提示音提示 WinCC 的组态在人机界面的制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只有正确的将各个变量正确的组 合到 WinCC 当中 我们才能正常的监视加热炉的工作状态和实时的对加热炉进行控制 6 26 2 变量组态变量组态 变量组态是通过 PC ACCESS 完成的 PC ACCESS 是专用于 S7 200 PLC 的 OPC Server 服务器 软件 它向 OPC 客户端提供数据信息 可以与任何标准的 OPC Client 客户端 通讯 变量组态完成后 可以用软件自带的 OPC 客户测试端检测其项 目的变量是否通讯及配置是否正确 变量组态在画面组态前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 OPC 客户测试端检测通讯正常后 WinCC 组态后的变量才能正常和 PLC 通讯 OPC 的使用步骤 设置通讯访问通道 创建 PLC 创建 Folder 创建 Item 测试通讯 质量 当测试通讯质量显示好时 说明了变量组态完成 变量组态如表 5 1 表 5 1 变量组态表 名称地址数据类型存取 TVD296REALRW INPUTVD200REALRW KcVD332REALRW TiVD340REALRW TdVD344REALRW PVD204REALRW 基于 PLC 汽车地毯自动加热产线设计 3 传送带1调试界面 四个传送带同时运行 基于 PLC 汽车地毯自动加热产线设计 4 三个传送带运行界面 传送带 2 调试界面 基于 PLC 汽车地毯自动加热产线设计 5 1 和 2 传送带调试界面 传送带 3 调试界面 以上通过对四级传送带各个组合的运行方式进行了调试 基于 PLC 汽车地毯自动加热产线设计 6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 1 结论结论 本次设计完成了四级传送带系统的设计 PLC 电气控制硬件设计及其 PLC 控制梯形 图程序的设计 能实现模型四级传送系统设计和传送带的控制等功能 该四级传送系统 中的 PLC 易于扩展 经过适当的扩展和修改 可适用于更多 自动化产线层的模型 该产 线实体模型运行稳定 控制系统逻辑性强 满足了 PLC 实践教学的需要 使得 PLC 教学 更接近工程实际 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同时 也搭建了一个 PLC 控制系统的硬 件平台 可用于其他的 PLC 实践课程中 没有理论基础知识的铺垫 毕业设计就无从谈 起 在有了一定基础知识后 我开始细心研究所要完成的课题 尝试着运用学到的知识 来与课题内容进行融合 力气找出最佳的方法再实现其功能 经过几个多月的努力 我 把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和所做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确定正确的设计思路 顺利完成了 此次毕业设计 通过这次可控放大器设计 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 和实际 设计的结合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同时 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 设计手册及软件运用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 而且通过对整体的 掌控 对局部的取舍 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 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经验得到了 丰富 并且意志及抗压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7 27 2 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