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机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doc_第1页
资讯机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doc_第2页
资讯机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doc_第3页
资讯机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doc_第4页
资讯机房安全技术管理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資訊部資訊應用管理課Altus資訊機房安全技術管理規範版次:1.0Copyright 2006-2007 揚信資訊 版權所有2006年6月核准:審核:承辦:目的規範通訊機房設計、建制及安全技術管理,防止和減少火災和電氣等事故發生,避免通信網絡中斷、癱瘓。1.0 適用範圍Altus產品事業處大陸各廠區已建、新建、改建、擴建資訊機房。2.0 引用標準2.1 建築防火設計規範 (GBJ16-1987)2001版2.2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範(GB50174-93)2.3 計算機場地安全要求 (GB9361-88)1995版2.4 計算機場地技術要求 (GB2887-89)2.5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範 (GB50052-95)3.0 定義3.1 應急電源在正常電源發生故障情況下,為確保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負荷的供電電源。3.2 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中斷供電將發生中毒、爆炸和火災等情況的負荷,以及特別重要場所的不允許中斷供電的負荷。3.3 非燃材料是指材料在受燃燒或高溫作用時,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衹軟化之材料。3.4 難燃材料是指材料受到燃燒或高溫作用時,難起火,難微燃,難碳化的材料。3.5 感溫探測器指在物質燃燒時,使周圍空氣溫度昇高致使發生報警信號的裝置。3.6 感煙探測器指物質因燃燒或發熱而分解生成的煙霧致使發出報警信號的裝置。4.0 管理職責4.1 營建或其他工程建設單位5.1.1 選址可行性認證;5.1.2 建築要求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本規範要求;5.1.3 設施盆及電氣設施和安全設施應符合本規程和國家相關法規標準要求;5.2 資訊部門5.2.1 負責日常使用安全管理;5.2.2 配合各單位工務對資訊機房工程進行驗收與使用管理6.0 管理內容6.1 機房的選址安全要求6.1.1 多層建築內資訊機房宜設於第二、三層;盡量避免選在最低和最高層;6.1.2 機房的選址要求:減少來自環境威脅和危險以及減低非法訪問的風險。機房不得 設於有生產或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屬甲類和乙類廠房內;6.1.3 應盡量建在避開易發生火災危險程度高的地方;6.1.4 應盡量建在遠離有害氣體源以及存放腐蝕、易燃、易爆炸物的地主;6.1.5 應盡量避免建在低窪、潮濕、落雷區和地震活動頻繁的地方;6.1.6 應盡量遠離強振動源和強噪音源;6.1.7 應盡量避開強電磁場的干擾;6.1.8 應避免設在建築物的高層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設備的下層;6.1.9 各通訊機房位置必須覆蓋建築物內所有用戶通訊網絡需求,嚴禁線路超長使用;6.1.10 上述各條如無法避免,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6.2 機房結構防火技術要求6.2.1機房其建築物的耐火等級不得低於GBJ16-87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中規定的耐火等級; 6.2.2 機房主體結構應具有耐久、抗震、防止不均勻沉陷等性能,伸縮縫不得穿過機房;6.2.3 資訊機房應與其他房間有防火分隔,機房應設單獨設防火分區;6.2.4 機房設有安全出口一般不應少於兩個(面積少於150平米可設置一個出口);6.2.5 機房出口應設置向外開啟之常閉式防火門,且防火門不得低於乙級。6.3 機房內部裝修防火要求6.3.1 機房裝修材料應符合GBJ16-87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中規定的燃材料和非燃材料;6.3.2 機房裝修標準:應使用非燃材料,並作好防火、保溫、防鼠、防漏水等措施;6.3.3 機房墻面一般應採用耐火磚墻並用EPS板裝飾或用磚墻刷防塵塗料。機房要進行嚴格的密封(防鼠),機房不必吊頂,隔牆需用磚墻和非燃材料封到頂,四周墻面除留門處以外,全為密封隔斷,不留窗戶;機房必須是防火防壓消防玻璃或防火的消防玻璃;所有管線穿墻處縫隙必須用非燃密封材料填堵;6.3.4 機房的高架地板安裝要求:穩定的抗靜電性能和承載能力,同時耐油、耐腐蝕、柔光等,並且是非燃燒材料,具體要求應符合GB6650計算機機房用活動地板技術條件;6.3.5 機房家鋪設靜電無邊高架地板,支架高一般3060CM,活動地板下的建築地面應平整、光潔、防潮、保溫、防塵。地板荷重(均佈荷重)應800 kg/m2;6.3.6 在安裝活動地板時,應採取相應措施,防止地板支腳傾斜、移位、橫梁墜落等;6.3.7 異型活動地板提供的各種規格的電線、電纜進出口應做得光滑,防止損傷電線、電纜;6.3.8 機房所有孔洞都必須進行防火封堵處理,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用阻燃材料(耐火時間不應低於1.5小時)密封,通向其他房間的地槽。墻上孔洞、已裝放電纜的墻體孔隙要採用阻燃材料封隔,凡近期不使用的孔洞均應用阻燃材料封閉;6.4 供配電系統安全技術要求6.4.1 供配電原則:保證市電供電因電力系統跳電和不預警停電等事故發生時而不會影響機房內的通訊設備電源的安全可靠供應。供電電源設備應具有一定的餘量。機房用電負荷等級及供電要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範的規定執行;6.4.2 機房供電必須單獨從安裝帶有一級電源防雷器連接應急發電機的總配電箱引入。機房電源應按照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規劃,主配電櫃必須單獨安裝有緊急發電機供電備源接口;6.4.3 機房低壓配電系統應採用頻率50HZ、電壓220/380VTN-S或TN-C-S系統;6.4.4 一級負荷的供電電源應符合下列規定:一一級負荷應由兩個電源供電;當一個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個電源不應同時受到威脅;二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除由兩個電源供電外,尚應增設應急電源,並嚴禁將其他負荷接入應急供電系統;6.4.5 下列電源可作為應急電源:一獨立於正常電源的發電機組;二供電網絡中獨立於正常電源的專用的供電線路;三蓄電池應急電源與正常電源之間必須採取防止並列運行的措施;6.4.6機房規劃UPS並機系統集中供電,後備時間為設備滿載供電2小時。各棟機房供電建議由雙UPS並機集中供電,UPS須由安全管理部和機電工務定期檢查;6.4.7 機房應同時配有UPS和市電電源,電源線路宜穿鋼管暗鋪設或明鋪機房高架地板下電源插座為UPS電源,原則上每塊地板下規劃二個16A/220V開關回路互備援,一個回路連接兩個插座。市電主要供應照明和空調,在機房四周牆壁高架地板上方20公分安裝市電回路至少2個,共四個市電插座,可連接應急燈和吸塵器等臨時用電。插座電源線截面積為大於等於2.5MM2的阻燃且具有鉛屏蔽的銅纜;6.4.8 配電佈線應按標準鋪設線槽或套鋼管,高架地板下插座要求架高5CM防水。電源線與信號線應分別鋪設,不能同槽或交叉鋪設,必須並行時電源線應穿金屬管或採用鎧線;機房內嚴禁私拉亂接電源線;6.4.9 機房配電櫃安裝在機房門口,方便電源故障時能最快將故障電源切斷;6.4.10 電源線與信號線應分別鋪設,不能同槽或交叉鋪設,必須並行時電源線應穿金屬管或採用鎧裝線。6.4.11 線路應與熱源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距離;6.4.12 機房內禁止私拉亂接電源線,需要使用臨時電源線時,要採用雙護套線;6.4.13 機房內電氣線路不得穿越或穿入空調通風管道;6.4.14 機房嚴禁使用碘鎢燈等高熱燈具,燈具與可燃物距離應大於0.5M。燈具的鎮流器不能安裝在可燃、易燃材料上;機房內不得使用電爐等熱器具;6.4.15 機房使用可移動式插座的選型及安裝:選用通過國家電工產品CCC認證及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體系認證之產品,富鴻網提出建議,品牌由總務採購審定,插座不得超負荷插用電設備,宜使用截面積1.5mm2插排。機櫃內插座線應與弱電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6.4.16 機房燈具必須是冷光源燈。機房各配電開關必須是符合機房要求的空氣開關;6.4.17 長期使用之UPS不間斷電源,應定期對其發熱情況進行檢查,並加強防火措施;6.4.18 動力配線架要乾淨整潔,無蜘蛛網,無塵土,無纜溝內線纜擺放整齊,無積水雜物;6.4.19 電纜通過樓板或墻體時,電纜與樓板的接縫處均應採用不燃材料(如防火泥)封隔;6.4.20 機房內電氣設備、供電線路應由專職電工按規範安裝;6.4.21 機房照明線路宜穿鋼管暗鋪設或在吊頂內穿鋼管明鋪;6.4.22 電源線與信號線應分別鋪設,不能同槽或交叉鋪設,必須並行時電源線應穿金屬管或採用鎧裝線;6.4.23 電線、電纜應選擇使用阻燃型、耐火型或防火型。6.5 空調及通風系統安全技術要求6.5.1 機房空調系統宜採用機房專用精密空調設備或獨立專用分體空調,保持室內溫度1822攝氏度。溫度變化率小於5度/H。機房相對濕度45-65%RH;6.5.2 空調系統的主要設備應有備份,空調設備在能量上應有一定的餘量,防止空調器疲勞使用;6.5.3 應盡量採用風冷式空調設備,空調設備的室外部分應安裝在便於維修和安全的地方;6.5.4 空調設備中安裝電加熱器和電加濕器應有防火護襯,並盡可能使電加熱器遠離空氣過濾器;6.5.5 空調設備的管道、消聲器、防火閥接頭、襯墊以及管道和配管用的隔熱材料應採用難燃材料或非燃材料;6.5.6 安裝在活動地板上及吊頂上的送、回風口應採用難燃材料或非燃材料;6.5.7 新風系統應安裝空氣過濾器,新風設備主體部分應採用難燃材料或非燃材料;6.5.8 風管不宜穿過防火牆,如必須穿過時,應在穿過防火牆處設防火閥;穿過防火牆,伸縮縫的風管兩側各2M範圍內的風管保溫材料;6.5.9 機房內設置之空調設備應受機房內總電源切斷開關的控制。機房內電源切斷開關應靠近工作人員的操作位置或主要出入口;6.5.10 機房內空調數量除考量機房內容積外,還應考量機房內安裝的機器設備發熱量、燈光、人員等,以及未來擴充的設備數量進行綜合考量;6.5.11 機房內禁止使用水冷式空調,建議使用恒溫恒濕空調或風冷式空調(取消吸頂吊裝);6.6 火災報警及消防設施機房消防原則:保障機房在發生火警時能迅速通知消防中心,一般火警機房工作人員可自行初步進行處理和完成。6.6.1 機房應設置火災報警系統,在機房內、活動地板下、吊頂裡、主要空調管道中及易燃物附近應設置感煙、感溫探測器;6.6.2機房一般需要配備煙感告警系統及手持CO2滅火器等輔助滅火的方式。機房內大門入口處應放置防煙面具或防毒面罩及氧氣呼吸器若干個;6.6.3 機房告警信號必須連接到園區消防控制中心,並定期檢測;6.6.4 機房應設置消防應急照明和安全口的指示燈;6.6.5 氣體自動滅火系統設置要求:一氣體滅火系統應設有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方式;二滅火系統自動控制應在接收到兩個獨立或不同類的火災信號才能啟動,根據人員疏散要求,宜採用延遲啟動,但延遲時間不應大於30秒;三供電與自動控制應符合國標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範要求;四自動滅火系統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並能自動關閉,在任何情況下均應能從防護區內打開;五配有氣體自動滅火系統之機房需配備專業的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等防護用品;6.7 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系統6.7.1 監控設計原則:保證對機房內的環境狀態和變化能實時可靠準確的監控,組建無人值守機房在為可能。系統設計要求具有實用性、可靠性、實時性、開放性、可擴展性、穩定性、安全性、可維護性;6.7.2 監控系統解決方案:機房動力環境系統方案由監控中心和監控單元兩部分組成。監控中心通過局域網和監控單元相連。監控中心是整個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管理中心,主要完成機房的監控信息的統計處理及分析;監控單元是整個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的硬件數據採集部分,主要完成機房的動力環境等數據採集及智能設備協議轉換;6.7.3 監控系統軟硬件組成:監控中心主機包括六大功能模塊(軟件):告警模塊、監控模塊、管理模塊、報表模塊、查詢模塊和自診斷模塊。監控單元由傳感器及其相關附屬設備組成,將採集數據(傳感器)向監控中心傳遞。機房動力環境監控內容:煙霧、溫濕度、漏水、電力、UPS、蓄電池等。傳感器一般都可以和UPS、空調、消防系統配電樞等系統設備連接;6.7.4 監控系統軟件界面:電子地圖、數據瀏覽、告警瀏覽、各種報表、智能設備UPS監控等;6.8 機房門禁系統6.8.1 門禁設計基本原則:安全可靠性、擴展性及靈活性、實用性、經濟性、開放性;6.8.2 門禁系統解決方案:出入控制系統由門禁控制器、讀卡器、讀卡控制器、電鎖、自動門或防火門等組成。在機房門口安裝電子門鎖、讀卡器等裝置,控制門開啟和關閉,系統能夠對通行對象及通行時間等信息進行實時傳送,門禁管理軟件可加載設置不同的開門形式,如刷卡開門,刷卡開密碼開門,密碼開門,刷卡或密碼、按鈕開門,電腦指令開門等形式,也可以根據不同對象設置不同的開門時段,通過系統授權管理,衹有持有效卡的合法用戶才能進出機房管制區域;6.8.3 門禁系統應與消防系統聯動,當發生火警時,所有門禁釋放,並預留CCTV系統聯動接口,以便後續予各子系統集成;6.8.4 機房門禁系統功能:一權限管理:對人員出入權限設置、更改、取消、恢復、掛失等;二存取功能:存取人員出入的日期、時間,卡號,是否非法等相關信息;三集中管理功能:後臺管理站可建立用戶資料庫,可實時採取進出資料;四異常報警:非法闖入,門鎖被破壞等情況出現時系統會發出實時報警信息傳輸到管理中心;五信息加載:可根據需要將速度提高,能自動生成報表,可打印;六可脫網運行:門禁控制器可完全脫網運行,能記錄存儲10000人次;6.8.5 機房門禁管理:一相關人員進出機房須遵循揚信通訊網絡機房管制流程;二未經許可,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通訊機房;三因公需要進入機房,須提前30分鐘填單申請,經相應主管核准後,由機房管理人員陪同進出作業;四進出機房人員須在機房進出管制表上詳細登記,並經機房管理人確認;五機房門鎖配置密碼鎖或刷卡系統(可手動密碼開鎖)等,並設相應密碼(卡)管理規範;六機房密碼或門禁卡等須有應急備用機制,如將密碼或門禁卡等備份消防控制中心及網管中心等;七機房須設置有效的緊急狀況聯系表,聯系表應包括機房名稱、二級聯系人及其聯系電話、消防中心24小時聯系電話等,並張貼於相應機房門口顯著位置;八機房門禁管制表單及其記錄須及時收集統一存檔,並妥善保管,以備查閱;6.9 機房視頻監控系統6.9.1 設計原則:保證對機房內的現場狀況能實時可靠準確的監控,組建無人值守機房成為可能。系統設計要求具有實用性、可靠性、實時性、開放性、可擴展性、安全性、可維護性。6.9.2 解決方案:機房視頻監控系統方案由視頻採集、傳輸、控制三部分組成。監控中心通過局域網和前端設備相連。監控中心是整個機房視頻監控系統的管理中心,主要完成機房的現場狀況的圖像顯示處理及判斷;前端設備是整個機房現況圖像的採集部分,主要完成機房視頻採集;6.9.3 監控系統軟硬件組成:監控中心主設備包括:數字硬盤錄像機、監視器、顯示器、視頻存儲服務器及配套的連接器和線材;軟件部分包括:圖像監控管理軟件。6.9.4 監控系統軟件界面:電子地圖、圖像瀏覽、圖像存儲、書面分割、報警聯動等。6.10 其他防護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6.10.1 防水6.10.1.1 有暖氣裝置或室內箱式、立式空調的機房,沿機房地面周圍應設排水溝,應注意對暖氣管道及空調管理的定期檢查和維護;6.10.1.2 不得不設置於用水設備下層的機房,應在吊頂上設防水層,並設漏水檢查裝置。6.10.2 防雷擊6.10.2.1 機房應設置符合GB157建築防雷設計規範要求的防雷措施;6.10.2.2 防雷接地原則:為提高通信質量,確保通信設備與人身的安全,網路機房都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系統。通信電源接地系統通常採用聯合地線的接地方式。聯合接地的標準連接方式是將接地體通過匯流排(或大截面的銅芯電源線)引入到機房的接地匯流排,直流工作地、防雷地和保護地再分別從該總地排上引接出來,接地排應採用絕緣子安裝環繞機房一周,每隔1M1.5M安裝810螺栓1個,用於固定機櫃等接地線。接地體電阻不得超過1歐,最好0.5歐以下。接地銅線應絕緣,線徑最細為25MM。若用裸銅線則必須外套非金屬管。6.10.2.3 在雷電頻繁區域,應裝設浪湧電壓吸收裝置。6.10.2.4 機房內連接室外銅纜必須安裝防雷保安單元,主幹銅纜及配線架應與接地匯流排良好連接,保護PBX等設備免遭雷擊損壞。6.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