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体大脑进行活动的过程。而“求异思维”是指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另辟蹊径”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的一种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求异思维的表现就是: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得独特,小学生的这种求异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意识与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 一、 培养学生有说“不”的意识培养学生有说“不”的意识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开始。如果学生敢说“不”并会说“不”就说明已经迈出了总是附和教师或者他人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什幺都可以否定教师的,比如原则性问题或道德教育就不属于这一类,这里说的仅仅是知识性方面的东西。)一开始,教师可以问一些有提示性的话语,如:你们同意老师的做法吗?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有不同的意见吗?有不同想法吗?有不同的做法或方法吗?还可以用更具有鼓励性的语句,如:谁有更好的方法?谁有更简便的想法?谁有比老师更巧妙的方法?长期使用这种提示语,学生在数学方面就会形成这种思维方式:这道题对吗?还有其他方法吗?有更巧妙的方法吗?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正是求异思维的表现。久而久之,他们就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形成初步自觉的批判性思维,为进一步培养求异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或者转换角度观察解决问题数学本身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问题,审视全局,把握事物的全貌。例如,在教学“圆柱休的侧面积”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并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去观察:将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一个什么图形?当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我则要求学生说出,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相当于圆柱的什么?这样学生加深了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一些数学问题,尤其是思考题,它所呈现的条件和问题的方法与平时所说的有一定差异,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往往不能透过语言把握问题的实质,这时,不妨引导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容易了。又如,在十一册课本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圆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280米,乙每分钟跑240米。经过多少分钟甲追上乙?”这个问题学生较难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可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甲追上乙,其实就是甲比乙多跑一圈,而甲比乙多跑一圈,也就是甲比乙多跑400米,改变了思维的角度,学生就能轻松地解题了:400(280-240)。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则更为重要。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 三、 培养学生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思路解决问题即一题多解,对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联系各种数学背景,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从而获得多种解题途径,并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思路。例如:计划修一条长12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这条水渠的20%,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这道题可以启发学生先求工作效率,即从“工作量工作时间”来思考。解法(1): 120(12020%5)5解法(2):(12012020%)(12020%5)这道题也可以从分数的意义直接进行解答:解法(3):1(20%5)5解法(4):(120%)(20%5)解法(5) 520%5在学生进行解答后,我再让学生找出最佳的解答方法,学生经过比较,可以发现以解法(5)为最优。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经常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广开思路,萌发思维的创造性。四、以准确流畅的语言梳理思维的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的好办法。例如: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概括出改写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复名数的高级单位,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复名数的低级单位。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然而,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他所想的方法与众不同,这时,我不是急于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而是让他们讲出自己思考,只要说的有理,就给于肯定与赞扬。 例如:1千米500米=( )千米,在大家交流后,我有意问一问:还有不同的解法吗?班上一个不轻易开口的学生举手了,他说:“我是这样想的,因为500米就是一里,1000米就是一公里,一公里等于2里,那么500米就是半公里,1千米500米也就是一公里半,所以1千米500米=(1.5)千米”这位学生的的思考方法虽然并不值得推广,但对于这一特殊的数字,完全合理、正确。所以我当即给予了肯定,同时,又出示了另一题让他用同样的方法试一试,看能否获得正确答案,以让其明理。 通过让学生讲思考的方法,就能使学生潜意识下的“求异思维”浮现到能为人们感知的语言上,并且使之条理化和概括化。另外,通过这样说理训练,也能把学生的一个个“求异”火花及时地反馈出来。 五、赏识学生的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常规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在掌握常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敢于设 想创新,敢于标新立异。例如:李老师带了若干元去买书。一部书分为上、下两集,用全部钱能买上集10册或买下集15册。已知上 集比下集每本贵2元, 张老师一共带了多少元?这题学生一般用“归一”和“倍比”的思路解答。解法(1):210(1510)1560(元)解法(2):21015(1510)60(元)在运用“归一”和“倍比”解法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如果把李老师所带的钱看做单位“1”, 那么,上集每本的钱则占总钱数的1/10,下 集每本的钱则占总钱数的1/15,这样就可以找出一组相对应的数量,即上集比下集每本贵2元, 相当于总钱数的 (1/101/15),因此,可求得张老师带的总钱数是:解法(3): 2(1/101/15)60(元)在教学中,我们要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窗帘装饰裁剪工艺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制作服务于教学的课件
- 管道耐磨安装检测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玻璃模具冷却系统维护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焊工知识试题及答案
-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风险评估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制容器组装结构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动作教学过程讲解课件
- 助产士在产时并发症处理中的助产安全
- 单片机的看门狗
- 市场营销(第2版)课件全套 王永贵 第1-17章-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及发展-顾客营销学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的概念
- 深圳某电厂锅炉维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new(常用版)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 证券从业考试基础模拟卷二(题目+解析)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