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声音制造(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声音制造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夏天的服装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大变小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大象本领大四- 1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声音制造一【活动目标】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活动准备】1、纸盒、有盖的瓶子、豆子、脸盆。2、白纸、塑料纸、餐巾纸。3、纸杯、玻璃纸、塑料杯、小木棒若干。4、小旗、金箍棒、扇子、蒲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利用谈话引入课题。师:“孩子们,我是小小魔术师,今天我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二)基本部分1、制造声音教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请幼儿听一听有没有声音。再拿出一颗豆子摇一摇,请幼儿听一听有没有 声音。师:“现在我要变魔术了,注意看好了。”教师将这两个没有声音的东西变得有声音,只要把豆子放进瓶子,盖好瓶盖,摇一摇,你们听到什么了?教师小结:声音原来是制造出来的,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看你们谁能制造出声音来。2、分组制造声音(1)教师介绍四个区域的材料,鼓励幼儿去每个区域探索,尝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来。(2)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教师进行区域指导。 如“瓶罐区”重点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器皿装豆子,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纸区”引导幼儿听一听挥动纸、搓搓纸发出的声音。“杯子区”引导幼儿敲击不同的杯子,尝试对着不同的材料的杯子说话,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3、说一说自己的发现(1)你们是怎么制造声音的?制造出来的声音像什么?(2)声音表演会要求幼儿用手里的东西来制造表演出这些声音。下雨天场景 (模仿下雨、打雷)摇晃豆盒像下雨声。打电话(用嘴对着被口说话)着火了(揉搓塑料纸)刮风 (摇动旗子)4、了解噪音的危害,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教育,教育幼儿要保护嗓子和耳朵。师:孩子们,刚才我们自己制造出很多声音,但是,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让声音大一点 ?什么时候让声音轻一点呢 ?奥,对了,小朋友们睡觉时或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时,我们要轻轻的走路|、轻轻地说话,老师上课回答问题时,要高声回答。孩子们,在我们的周围有的声音优美动听、如优美的歌声、动听的琴声、小鸟叫声、小河流水声。而有的声音像汽车喇叭声、小朋友大吵大闹的声音、电钻钻洞的声音、这些声音非常的刺耳,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叫噪音。我们如果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马上按住耳朵并张大嘴巴,平时也不要大吵大闹,要保护好嗓子和耳朵。(三)结束部分在音乐小鸟飞的伴奏下,带领幼儿到室外去寻找能发出声音的物体。3 / 9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夏天的服装二活动目标:1、进一步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天服装的特点。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地做模特,展示自己的服装。活动准备:1、 幼儿夏、冬的服装各一套。2、 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衣服。)老师:小朋友好,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呀?(幼儿回答)老师:对了,现在已经是夏天了,那夏天我们穿什么了呢?请你们来说说自己穿的衣服。(幼儿回答)老师小结:夏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了,小男孩都穿上了短袖的衣服还有短的裤子,小女孩们都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呢!二、通过对比感知夏、冬服装不一样的地方。老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两套小朋友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两套衣服,然后请幼儿来说一说两套衣服的差别)老师: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冬天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呀?谁来说一说呢?(幼儿回答)老师小结:冬天的衣服一般都是深颜色的,而且非常的厚,穿在身上非常的暖和。老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夏天的衣服,夏天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们互相摸一摸、看一看同伴的衣服,比比你和其他小朋友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思考)老师:夏天的衣服一般都是浅颜色的颜色非常的鲜艳漂亮,而且是薄薄的,短短的穿在身上非常的凉快。老师:为什么夏天的衣服要做成短短的,薄薄的呢?(幼儿回答)老师:夏天的天气很热,小朋友如果穿很厚的话,是很容易中暑的。所以要把衣服做的短短的,薄薄的,穿在身上就会很凉快啦!三、幼儿走秀。老师:今天,很多小朋友都穿了漂亮的夏天服装来,老师要请一些小朋友把你漂亮的衣服展示出来。四、活动结束。效果分析:5 / 9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大变小三设计思路:在生活中,小年龄幼儿有着强烈的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会情不自禁的想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比如切菜、洗碗、扫地等。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做中学”的理念,选择了幼儿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引导幼儿应用目测区分物体的大小,并尝试使用常见的工具改变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满足幼儿参与劳动的愿望。我还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目标:1、 认识一些常见工具,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2、 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改变各种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达操作过程。活动准备:1、 各种食物:黄瓜、茄子、蘑菇、白菜、豆腐干、西瓜、苹果、梨。2、 各种工具:勺子、剪刀、小刀。活动过程:1、 认识各种食物。师:老师的百宝箱里藏着许多东西,你们相知道他们是什么吗?老师请小朋友把他们找出来告诉大家,好吗?2、 预测“大变小”的可能性(1)、我们能把这些食物装进瓶子里去吗?引导说出“瓶子太小,食物太大。”(2)、怎样才能把这些食物放进去呢?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的运用一些动作提示,以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工具。3、 进行“大变小”的实验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使食物变小,并把食物放进瓶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实验过程。有意识的提问“你用什么把什么变小了?”有的幼儿在工具选择上存在问题,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较容易“变”有的幼儿一直使用一种工具,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大胆试用其他工具。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用完的工具放回原处,用抹布擦手,并进行安全教育。4、 师幼共同探讨(1)、讨论问题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进瓶里的?引导幼儿说出“我把它变小了。”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把它变小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操作过程,帮助幼儿说出工具名称,并用标记图表示。(2)、讨论问题二:刀是什么样子的?回忆“刀”是什么样子的,强调刀有“很锋利的一面”,提醒幼儿要用刀的这一面来切东西,但不能去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刀和家里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诉幼儿老师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菜的刀有危险,不能玩。 7 / 9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大象本领大四活动目标:让幼儿观察大象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大象的生活环境。使幼儿知道大象与植物及人们的关系,知道大象本领大,使幼儿学会爱护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画面“大象在干什么?”图片:大象活动重点: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和习性。活动难点:知道大象与植物及人们的关系。审美元素: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幼儿对动物喜爱之情,并感受到动物与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图片,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师: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那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小结:大象的身体很大,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他的耳朵大,眼睛小,长鼻子,腿很粗壮像柱子。师: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样长?(长鼻子可以像手一样摘树叶、果子、卷草,吸沙喷在身上,不让虫子叮咬,能吸水喷水,还可以将敌人卷起摔死)大象鼻子吸水为什么不呛呢?(向幼儿介绍大象鼻子里有一块软骨盖住气管口,喷水时可打开盖子)大象怎样走路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看。师:大象喜欢住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住在热带森林里,吃树叶、草等)2.引导幼儿讨论大象与人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河北省抚宁一中2025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包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3年户外产品企业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一(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实地培训课件下载
- 急诊科课件护士
- 链家房屋租赁合同书模板-链家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 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
- 企业工伤赔偿培训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案
- 肝血管瘤护理查房
- 世纪佳缘会员管理制度
- 邻里纠纷及其合法合理处理课件
- 武汉工业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30
- 【共享经济下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问题研究-以外卖骑手为例18000字(论文)】
- 被动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螃蟹养殖合同协议书模板
- 书法教学创新案例分析-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