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考.doc_第1页
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考.doc_第2页
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考.doc_第3页
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考.doc_第4页
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考-西南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作业学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杨晓萍学生:魏 伟专业:教育管理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考云南省景洪市第二中学:魏伟景洪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少数民族学生集聚的普通中学,毗邻缅甸。在校学生1827人,95%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59.3%是傣族学生,其次是哈尼族学生、布朗族学生、拉祜族学生等。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低谷,学生旷课、逃学较为突出。这种较为严重的学生旷课、逃学状况,除了社会,家庭的历史原因外,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下面以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与学生的留与走做一些探讨:一、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课外活动要有利益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利益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利益学生全方位能力及学生身心的发展。课外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采,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轻松,得到愉悦,使学生在学中有乐,乐中学习。课外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定。要以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再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轻松学习,愉快的学习。不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对学校的自豪感。增进师生情,提高师生之间信任度和融洽性,使学生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学生的留与走与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好玩,有玩的地方,在玩中学到知识,这样留的学生就会多一些,走的学生就会少一些,学校的办学质量才能逐步提高。课外活动要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因为各个学科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组成部分,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比较灵活,开放性、实际性、趣味性以及学生自主性较强等特点。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还可以配合各科课堂教学,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断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经受实际锻炼和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及学生的个性,有利益学生发展特产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及各们学科应该重视课外活动,并且要善于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二、我校课外活动开展的现状:由于“高分是学校的生命性”现实性的影响,人们对什么是教学质量,什么是素质教育的理解还有一些偏差,只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注重学生智力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课外活动,忽视了学生全能的发展及学生个性的培养。我校的课外活动还处在低谷时期,没有转入学校教学的正轨,没有认识到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从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人员的操作等都没有形成系统的、有规律可行的规范活动章程。现行的课外活动还处于零星式的课外活动现状,一个学期就开展几项课外活动。如: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从内容上来看,有9月28日的诗歌朗诵会,11月的学生篮球运动会等。从时间上来看,课程表中没有安排课外活动。早上6:30起床12:30午休,下午2:305:50上课,7:409:30上自习,每天两次的大扫除。以上的时间安排可以看出来,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少。学生除了睡觉、上课、吃饭、扫地上自习等,没有多少时间去参加活动,也没有多少可参加的活动内容。学生课余时间少,玩的时间没有,又没有什么课外活动可参加,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当然,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学校应该把课外活动纳入常规的教学管理,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水平的提高,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有直接关系,不能顾此失彼、避重就轻,都是不可取的。学校的课外活动也不能带有片面性,喧宾夺主。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不能片面的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量力而行。例如:把课外活动落实到课程表上等。三、如何开展课外活动的思考:1、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下述五类去思考:第一类,以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入各门学科为主的活动。例如:介绍有趣的各门学科知识及各们学科的作用和意义等,举办有趣的各种表演活动等。第二类,以各们学科的课堂教学结合,适当的拓宽加深学科知识为主似的活动。例如:组织课堂教学的课外阅读活动,朗诵会、参观等活动。第三类,以开发智力,培养选尖人才为主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的竞赛及竞赛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制作活动等。第四类,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动恼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等实践活动。第五类,以宣传科普知识,社区服务为主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区义务活动,举办读好书、做好似、出好黑板报等活动。2、课外活动的形式第一种,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学生收集阅读各们学科的科普读物、学习辅导读物、学科发展史和学科故事、各学科趣文轶事等。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在读的基础上写好读书笔记。还可以举行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帮助学生选好读物、掌握阅读重点和解答凝难。第二种,制作收集活动。组织学生制作各种标本,手工艺等。例如:化学标本(铁的合金标本)、生物标本(动物、植物标本)。制作常用的简单实验仪器和代用仪器(用小塑料瓶改制滴管),自制实验试剂(用废铜制取硫酸铜、秧化铜)、自制标本(蝴蝶标本)。手工艺制作(自制蓝墨水、冲印照片等)。组织学生收集图片、制作的模型、图表幻灯片等。第三种,课外的实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练习,在课堂内培养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练习。主要有,配合课堂教学的实验,关于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结合资源利用的实验,定量分析试验,与生活和卫生保健有关的试验。例如:分析天平的使用、电解加工、用头发指取胱氨酸、小苏打纯度的测定、化学去污等。第四种,专题报告或讲座活动。专题报告或讲座教师指导,可以由学生做读书报告、交流心得,也可以请科技人员和教师作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也可以介绍一些新近的科学技术及科普宣传等活动。例如:西双版纳发展史,什么是臭氧等。第五种,参观活动。参观与所学学科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例如:参观制胶场、铁矿的开采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科普电影、电视、幻灯、录象、展览会等。第六种,各学科竞赛活动。既可以组织学生普遍参加的各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竞赛活动。例如:语文基础知识的竞赛、作文竞赛、数学知识竞赛,英语听、说、写等的竞赛。还可以组织难度大,水平高的选手赛,分多种层次进行,广泛的吸引学生来参加或参观。第七种,表演和展览活动。教师要积极主动的组织好各项表演和展览活动,调动学生特殊才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极大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专题实验的表演、文艺方面的表演等。美术展览、动植物标本的展览、各种课外活动成果展等。第八种,办好校报、黑板报、墙报。校报、黑板报、墙报是全校师生进行思想交流,共同学习的主要渠道。办好三报,可以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共求进步的学习氛围。第九种,组织好各类活动。例如文艺晚会,各类活动日(周),夏、冬令营等活动。这类活动通常要综合多种活动内容和方式来进行。例如:猜谜、魔术、相声、小品等。第十种:各类学科小论文活动。组织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某各问题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进行思考、实验、调查、讨论,得出科学的、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或者形成新的发现、改进、创新,在此基础上撰写科研报告或小论文。教师要做好选择课题的指导和研究方法的指导。3、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开展课外活动要做到“二有三落实”。二有即有组织、有计划。三落实即落实活动的时间地点:落实活动的经费和设备材料:落实指导教师和具体准备工作。有组织;要成立课外活动组,以学科为单位或是以兴起为单位,还可以民族类别为单位即可。例如:成立傣族的孔雀舞蹈队,哈尼族的合唱队等。又可以临时的专题活动小组,既可以是分年级也可以是跨年级或跨年级合作的,既可以是少数同学参加,也可以是全体同学参加的大型的集体活动或是个人活动。其中要分年纪组织或是分民族组织、少数人参加、固定性的课外活动小组作为课外活动组织的骨干。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可以根据指导力量和活动的场所而定,通常是每班分两小组为宜。参加的同学要思想好、守纪律、学习努力、对活动有兴趣等。教师要积极动员,学生自愿参加,形成一种自由、平等的活动氛围。活动小组的负责人要在校内红榜公布,扩大影响并促进活动成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课外活动成员要每学期调整一次,但要保持相对稳定。有计划:要统筹兼顾,按学期制订好活动计划。活动的内容要具体,有使用性、有趣味性、系统性,避免太难、太复杂或是杂乱。活动的内容不能受课堂教学的限制,又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进行拓展。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求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多样性、使用性或可行性统一。由于各年级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准备状态不一样,各年级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初一年级学生的活动内容宜以培养学生各颗学习兴趣为重点。初二年级学生的活动内容以配合课堂教学为主,兼顾其他方面,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培养好“苗子”。初三年级侧重知识系统的总结和适当阔宽加深,以及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确定课外活动内容要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为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当地教育教学副外服务,为当地的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服务。例如:破除迷信、化肥和农药使用、经济作物的栽培和管理等。三落实,每个活动小组应该有教师负责指导,指导教师可以是专任也可以是任课教师兼任,但要提倡多数教师参与,把课外活动作为各学科教研组的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来开展,经常对工作进行检查、研究,实现集体备课(课外活动)、分头负责。要注意发挥教师、学生的特产,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导作用。可以实行跨年级,跨学科指导。课外活动计划一般要通过教研组研究讨论,学校主管部门批准。此外,还要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等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开展课外活动时,要抓好准备环节和讨论环节、实施环节。让学生多想多做、手脑并用,弄懂有关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巩固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从小养成良好的创新和开拓精神。还要重视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思想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观,远大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外活动要注重实效、不哗众取宠。对计划执行情况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要作出相与的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