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天湖春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青岛崂山天湖春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青岛崂山天湖春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青岛崂山天湖春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4页
青岛崂山天湖春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青岛崂山天湖春晓生态农业观光园 规划设计 系 (院) 美术系 年级 专 业 艺术设计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滨州学院教务处二一年三月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本课题重点在于研究绿色低碳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建筑规划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能源的日益匮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保护生态.节约能源为中心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经济的道路。 本课题通过对青岛崂山某农村生态园的改造,并且以现代滨海低碳农业观光休闲文化为开发理念,以现代滨海农业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为主题,以自然的滨海山水、现代建筑与景观规划、农村人居和谐的田园风光为载体的国家级滨海低碳农业观光经济生态度假区.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在“绿色”与“生态”经济日益普及,绿色农业与旅游资源结合开发的理念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走绿色观光农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绿色和谐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绿色观光农业园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并且兼有娱乐、休闲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步入21世纪,绿色观光农业园将是重要的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势必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就是采用低碳生态模式进行绿色观光园区的农事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生产活动、自然风光、示范科技、娱乐休闲、保护环境等融为一体,实现低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绿色农业观光园区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进行设计和规划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江苏省苏中地区泰州市的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位于苏中地区的溱潼古镇,东临国家4A级湿地公园,西与千亩果林接壤。2007年11月,生态园正式动工新建,占地300余亩,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园区共分为两大区域,以沈马公路为分界,以南是蔬菜新品种研发、深加工及餐饮、休闲、商务、生活区,以北为旅游观光、种苗种植推广、采摘、生产示范区。为凸显生态园的“低碳效应”,溱湖农业生态园还将继续配套建设农家四合院、生态餐厅、组建乡村俱乐部,打造产业化生产基地、高效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农业科普教育实验培训基地和苏中、苏北规模最大的工厂化育苗基地,实现高效农业与观光农业的有机结合。美国的乡村地产源自法国文艺复兴城堡、意大利别墅以及英国乡村庄园,这些庄园是财富的象征。华盛顿的佛农山和杰斐逊的蒙地梭罗,一方面保留了英国文艺复兴的一些特色,另一方面又将18世纪英国景观园艺家BattyLang1ey和HumphryRepton的浪漫主义原理融入美国独特的景观中。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开发绿色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绿色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综合的利用各种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因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地区的外地游客。再者,观光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科学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以及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差,管理混乱。生态园开发既以绿色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科学思考和整体定位,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需要加大,使绿色农业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单纯的以当地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就大建别墅区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却忽视了绿色生态农业旅游的主题。如一些中农业布局和生产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绿色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生态产业”优势,缺乏观光性;开发旅游资源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缺乏“培植精品”的观念,没有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绿色生态园整体形象不明显,品牌作用得不到彰显,并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一,没有吸引力,旅游资源得不到纵深的开发。因此,在设计规划和资金投入时应把握方向、突出主题,避免偏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以绿色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内涵“和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利润化,没有采用绿色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规划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是以高投资换来高利润,没有完全遵循生态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来运行。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绿色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绿色生态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完美融合难以得到实现。绿色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更是一种以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较高层次的旅游和教育活动。绿色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其本质是具有娱乐、休闲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潜力,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绿色观光农业发展具有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融合,旅游科普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绿色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环保教育宣传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并不能为当地院校提供课外社会实践基地和小学生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某些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缺乏实效性,无法为我国绿色生态农业和科普教育事业的营造良好的氛围。结合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设计规划,培植景观精品,营造主题形象兼顾效益,进行可持续发展。依据景观特征性、资源属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客观需要和未来发展,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综合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加工链、食物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等相结合的养殖模式。这些生态农业模式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相辅的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与食物链结合,相互转化,充分利用物质和能量,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休闲、绿色、健康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篝火乐园、农家乐餐厅、田园礼品店、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农业科普和观光农业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以现代企业机制来经营,开发农业丰富的生态资源,利用新兴农业资源。这种新型的机制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绿色生态观光农业和科普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负担,为我国生态绿色农业和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尊重自然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生态而不显庄重,突出低碳绿色生态园农业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特点。生态园内的设计与绿化规划,均从杜绝影响园内绿色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游人活动、植物造景、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和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简言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标,既达到绿化植物与各景区农业作物的协调统一,又要杜绝产生消极影响(如农作物争被绿化植物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绿色低碳农业生态示范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景观规划学与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景观农业观光系统,开设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旅游科普,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为绿色低碳农业观光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长久动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低碳生态景观农业迈进提供了比较可行的探讨方向。参考文献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7. 2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5.3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4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园林.1998,(2).5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等.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中国园林.1998.6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7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低碳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第一、广泛阅读各类园林书籍,学习各种综合造园理论,构筑研究该命题的规划理论平台,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认识和了解鲁东地区传统地域的传统优秀文化价值、旅游价值、景观建筑与可持续生态低碳农业的完美融合。第二,广泛参与调研与实际的社会实践调查和亲身实践,获取课题工作的第一手材料,使这种实践成为践行规划的基础。第三,让自己课题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去充分和检验自己得到的各种理论知识的可实施性,不断的充实对鲁东地区丰富的农业原生态资源的规划的合理性与实践性。第四,在课题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充分的进行探讨与研究,形成比较全面有创意的研究成果的设计说明。 本课题的预期目标为:以现代滨水低碳农业观光休闲文化为开发理念,以现代滨湖农业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为主题,以自然的滨湖山水、现代建筑与景观规划、农村人居和谐的田园风光为载体的国家级滨湖低碳农业观光经济景观生态度假区。通过书写该设计说明,预期形成比较系统的规划理论以及实践研究成果,撰写设计说明一篇,设计相应的设计图纸数张,争取获得优秀学士论文或在公共刊物发表。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计算机、网络资源、规划景观类书籍、生态低碳书籍五、课题分阶段的进度计划序号起止日期工作内容阶段成果12009.9.15-2009.10.10论文选题收集论文资料确定论文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