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砼张拉伸长值计算书.doc_第1页
预应力砼张拉伸长值计算书.doc_第2页
预应力砼张拉伸长值计算书.doc_第3页
预应力砼张拉伸长值计算书.doc_第4页
预应力砼张拉伸长值计算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包高速公路1合同 预应力钢砼张拉计算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张拉计算书一、 工程概况1、楼自庄互通立交范围内有主线桥1座,匝道桥9座,百葛路幸福河桥1座,桥梁总长3178.852米,共有现浇连续箱梁桥53跨,现浇盖梁109片。(本计算书以F匝道1号桥3x30m连续箱梁为例),其它桥梁张拉以此为例进行计算。2、F匝道1桥纵向张拉采用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规格为8-75, 张拉控制应力为k= 1357.8 Mpa, 每束钢绞线张拉力按图纸要求为1509.9 kN。3、横向张拉采用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k=0.72fpk=1339.2Mpa,规格为6-75每束钢绞线张拉力按图纸要求为1124.9kN。 4、本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束均为后张法,纵向筋两端张拉,横向筋单端张拉。按设计规定张拉顺序为砼强度达到100%后,先张拉1/3横向钢束、再张拉1/3纵向钢束,依次反复进行。张拉程序将采用专用本技术规范指定的方式进行。 5、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前应做以下工作1)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2)约束混凝土箱梁变形的支架摸板应拆除,及拆除悬臂模支架和侧模。3)管道摩擦应测试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4)张拉设备应测试完毕并符合规范要求。5)绘制应力拉力曲线(即PT曲线),找出拉力和油表读数的关系。6)算出钢绞线在张拉应力K时的伸长值。 6、 现场操作的几点说明1)管道磨阻测试由认证的专业检测所进行。2)张拉设备选用YCW200型千斤顶各两台;油泵选用50Mpa两台,以满足张拉吨位的要求。油泵、压力表、千斤顶进场前认证的专业检测所测试,以确定P-T曲线和消除千斤顶内摩阻值对张拉吨位的影响。二、伸长值计算两端张拉,按后张理论伸长值按下式计算:L=P均L/AyEgP均: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Eg: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取2.0105 N/mm2Ay: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8-75 为8139.98=1119.84 mm2 6-75 为6139.98839.88mm2L:预应力钢绞线钢材长度(cm)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P均=P(1-e-(kx+)/(kx+)P:预应力张拉端的张拉力,P纵=1509.9KN P横1124.9K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时对摩阻的影响系数,取0.003: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5各束预应力筋x、值如下:纵向钢束 x N1 L=90.053(x)+1.39=91.443 =83.24950=1.45298 radN2 L=90.021+1.39=91.411 =86.54320=1.51046 radN3 L=89.901+1.39=91.291 =81.59046=1.42402radN4 L=89.909+1.39=91.299 =87.41155=1.52562 rad两端张拉,采用半长法进行计算(即计算P均时,、x均取其1/2,):N1:kx+=0.00390.053+0.151.45298=0.48811P均=1339.77KN L=547.0mmN2:kx+=0.00389.901+0.151.51046=0.49627P均=1337.15KN L=545.7mmN3:kx+=0.00389.901+0.151.42402=0.48331P均=1341.31KN L=546.7mmN4:kx+=0.00389.909+0.151.52562=0.49857P均=1336.41KN L=544.8mm横向钢束 N1 L=5.857+1.39=7.247 =75.44163=1.31670 radN2 L=5.648+1.39=7.038 =56.59535=0.98778 rad单端张拉:N1:kx+=0.0035.857+0.151.31670=0.20508P均=1017.05KN L=43.9mmN1:kx+=0.0035.648+0.150.98778=0.165111P均=1036.94KN L=43.4mm三、预应力钢铰线张拉操作要点1、张拉顺序 安装工作锚环安装工作锚夹片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张拉至。(持荷2分钟)开始测量千斤顶油缸伸出值K测量千斤顶油缸最后伸出值(锚固)回油取出工具锚2、锚具千斤顶安装要点1) 锚环及夹片使用前要用煤油或柴油逐个清洗干净。2) 钢束外伸部分要保持干净,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踩踏以免带上脏物。3) 穿入工作锚的纲束要顺直,对号入座,不得使钢束扭结交叉。4) 工作锚必须准确的放入锚垫板的定位槽内,并与孔道对中,两个夹片间隙要均匀。夹片安装完后其外露长度约为45mm并均匀一致。5) 安装千斤顶时不要推拉油管及接头,油管要通畅,不得扭结成团。6) 工具锚安装前应将千斤顶油塞伸出35cm,钢束穿入工具锚时,位置要与工作锚一致,不得交叉扭结。7) 为了工具锚能顺利退下,在工具锚的夹片光滑面或工具锚的锚孔中涂润滑剂,润滑剂可用石蜡也可用机油石墨。采用石蜡时,将其融化涂在夹片上,采用石墨时,其配比为:石墨:黄油:机油是6:4:18) 工具锚的夹片要与工作锚的夹片分开放置。3、张拉施工要点1) 张拉设备要根据标定的号配置。2) 预应力钢束伸长值的量测。 当张拉值拉至。时(。=10-20%K),以此作为伸长值的起点,伸长值可直接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出量,。量取初始伸出量,K时量取伸长量,分别记录下来,两端两次伸长量之差的和即为钢束的总伸长量。 预应力钢束的总伸长值为L=L1+L2L1从初始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K之间的实测伸长值L2初始应力的推算伸长值 本工程箱梁纵向钢绞线理论伸长为544.8mm547.0mm如果加初始自由伸长部分,则超过了千斤顶的有效行程,因而需要分级分次张拉,此时测量伸长值的步骤如下:1) 。时量取缸体的初始伸长量L。,夹片的外露长度记录下来。2) 二次张拉时可在总伸长值的30%、60%进行两次倒顶,(实际施工中根据实测值进行调整伸长值控制以选择2次或1次倒顶),在测顶处量取缸体伸长值L1,工具锚外露夹片“01”记下油表序数锚固回顶,此时第一批钢束弹性伸长值为(L1-L0)-(01-0)。3) 缸体复位后,装好工具锚张拉测顶时的应力,此时另取缸体第二批初始长度L2夹片外露长“02”。4) 拉至控制应力K时量取活塞伸长量L2 工具锚夹片外露长K ,此时第二批钢束弹性伸长量为(LK-L2)-(02-K)5) 将两批钢束弹性伸长量相加即得到测顶后钢束伸长量为 L=(L1-L0)-(01-0)+(LK-L2)-(02-K)5、预应力张拉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 张拉预应筋时应连续进行,当油表不能退回零点,油压与油封露油,实测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相差太大(超过10%),如有以上问题,应对张拉设备进行重新核定。2) 张拉过程中,如发现伸长值偏差较大、滑丝、断丝超限或锚环压坏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3) 本桥的张拉按规定执行“双控制”,以应力控张拉吨位,并以实际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相比较加以控制。当应力张拉到K时,钢束实际弹性伸长值和理论弹性伸长估算值相对应不超过正负6 %,否则应查明原因。4) 张拉时,两端时刻保持联系,控制两端伸长量及张拉力保持一致,使钢绞线受力对称,荷载均匀传递。6、质量标准(允许偏差见下页)K值允许偏差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管道坐标梁长方向30抽查30%每根查10点梁高方向102管道间距mm回排10抽查30%每根查5点上下层103张拉应力值符合设计要求查张拉记录4张拉伸长值正负6%查张拉记录5断丝、滑丝数钢束每束1根距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10%查张拉记录7、孔道灌浆及封锚1) 张完后,经监理验收后应马上进行孔道灌浆工序。2) 根据设计进行真空压浆,水泥使用PO.52.5普硅水泥,并依据外加剂说明掺入适量膨胀剂。提前进行配比试验,以选定适宜的配合比方案,确保压浆强度、泌水率及膨胀率的要求。3) 灌浆宜采用电动柱塞压浆泵,工作压力为1.5 Mpa 。4) 灌浆操作时,灰浆泵压力取0.4-0.6 Mpa,灌浆进行到排气孔冒出浓浆时,即可堵塞灌浆孔。5) 灌完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砼。8、安全操作 1)张拉区有明显标志,要有专人统一指挥,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张拉端要放置挡板,在千斤顶底下及钢束长度方向站人。 2)张拉时,千斤顶行程不得超过额定行程。 3)千斤顶油压不得超过最大油压。4)千斤顶张拉缸进油时,回程缸必须处在回油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