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滑油(脂)基本知识与应用指导 页码 页眉.doc_第1页
1润滑油(脂)基本知识与应用指导 页码 页眉.doc_第2页
1润滑油(脂)基本知识与应用指导 页码 页眉.doc_第3页
1润滑油(脂)基本知识与应用指导 页码 页眉.doc_第4页
1润滑油(脂)基本知识与应用指导 页码 页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你润滑剂的组成、分类与主要质量指标 一、 润滑油的组成是什么?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它决定了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添加剂则改善基础油性能的不足或赋予某些新的特殊性能,是现代润滑油的重要组成成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两大类,其中,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产量最大。二、 什么是润滑剂:常用的润滑剂有哪些型态:能够降低摩擦面的摩擦阻力和减少机械磨损的物质即可称之为润滑剂。在各种机械设备中所使用的润滑剂有气体的、液体的、半液(流)体的、固体的。和混合形态的。常用的润滑剂有如下类型:液体润滑剂:矿物润滑油系列 (润滑油为主)合成润滑油系列 水基润滑剂系列 半流体润滑剂:皂基润滑脂 (润滑脂为主)有机润滑脂 无机润滑脂 烃类润滑油 固体润滑剂:软金属,如铅、锡等 金属化合物,如二硫化钼、氧化铅等 无机物,如石墨、氧化硼等 有机物,如聚四氟乙烯 气体润滑剂:空气、氦气、氮气等。三、 润滑剂的作用是什么?润滑剂的作用可归纳为:降低摩擦:在摩擦面上的润滑剂,能使进行相对运动的摩擦副实现流体润滑,显著降低摩擦阻力,达到节能目的。 减轻磨损:有多种功能添加剂的润滑剂,能有效的减轻机械零部件的腐蚀磨损、疲劳磨损、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等所造成的磨损。冷却降温:通过润滑剂在流动循环时的吸热、传热和散热,达到降低机械运转摩擦所造成的温度上升,起到冷却降温作用。防锈腐蚀:吸附在机械金属表面的润滑剂,防止了空气、水、腐蚀性气体和液体等所引起的锈蚀、腐蚀。减振作用:在摩擦副受到冲击载荷时,吸附在摩擦副上的润滑剂具有吸收冲击能的本领,起缓冲减振作用。密封防漏:有适宜粘度的润滑剂在润滑系统部件起辅助密封作用,防止外来水分,杂质的侵入,也可防止发动机内燃气渗漏入曲轴箱内。清净作用:通过润滑剂的循环流动,可将摩擦面上的磨蚀物及其它污染物清除,保证机械处于良好润滑状态。传递动力:许多液体润滑剂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是传递动力的优良介质。四、 我国润滑剂分哪几类?我国等效采用ISO674.301981标准,制定了国家标准GB763.187,把润滑剂及有关产品划分为19组,如下表:组别应用场合分组内容A全损耗系统机械油、车轴油、三通阀油B脱膜脱膜油C齿轮工业齿轮油、车辆齿轮油、涡轮蜗杆油D压缩机(包括冷冻机、真空泵)压缩机油、冷冻机油、真空泵油E内燃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船用内燃机油、二冲程汽机油、铁路机车内燃机油F主轴、轴承和离合器主轴油、油膜轴承油、仪表油G导轨导轨油H液压系统液压油、刹车油、液力传动油M金属加工切削油N电器绝缘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断路器油P风动工具待定Q热传导导热油R暂时保护防腐蚀防锈油、防锈脂、软硬膜防锈油脂等T汽轮机汽轮机油、燃气轮机油U热处理淬火油X用润滑脂场合按皂基不同,使用对象不同分为许多种类Y其他应用场合待定Z蒸汽汽缸汽缸油S特殊应用场合抗化学油脂、抗辐射油脂、耐高低温油脂、阻尼、密封密封脂、螺纹脂、丝扣脂等五、 什么是润滑?润滑:是指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摩擦处的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本直接接触的干摩擦表面隔离开来,变粗糙的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达到减少摩擦力,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功效的目的,这就是润滑。六、润滑油中为什么要加入添加剂:润滑油基础油具备了润滑油的基本特征和某些使用性能,但仅仅依靠提高润滑油的加工技术,并不能生产出各种性能符合使用要求的润滑油。为弥补润滑油某些性质上的缺陷并赋予它一些新的优良性质,润滑油中要加入各种功能不同的添加剂。其添加量从百万分之几(如抗泡剂)到百分之几(如内燃机油复合添加剂)。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润滑油的物理性能,如粘度、凝点等;二是增加或增强了润滑油的化学性质,如抗氧抗腐等。润滑油添加剂的使用,不仅满足了各种新型机械和发动机的要求,而且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使润滑油的需求量在石油产品的比重减少。七、 内燃机油中需加入哪些添加剂?其目的是什么?1、 清净分散剂,国内常用的如:101-106清净剂,151-155分散剂。内燃机工作时,发动机润滑油要承受高温、高压并与空气中的氧和金属接触的苛刻条件,因而发生氧化、缩合、分解等反映,由此形成油泥、积炭、沥青质、胶质和有机酸等。燃料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积炭沉积在发动机零件上,也使发动机工作恶化,加入清净分散剂的目的,是通过清净分散的增溶、分散、酸中和及洗涤作用,并使他们分散和悬浮在油中通过过滤器除去,从而使活塞及其他零件保持清洁,正常工作。2、 抗氧抗腐剂,常用的有201、202、203、204、205抗氧抗腐剂。使用润滑油时,经常要与空气接触,因此遭受氧化是不可避免的。润滑油氧化是造成润滑油变质和消耗量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氧化结果,使粘度增加,生成酸性组分,漆膜和积炭,增加磨损,导致润滑油的润滑、防护、导热等性能下降。为了抑制或减轻润滑油的氧化,防止或减轻氧化产物对金属的腐蚀,必须在润滑油中加入抗氧抗腐剂。3、 极压抗磨剂极压抗磨剂是指在高温、高压下的边界润滑(习惯上把这种最苛刻的边界润滑称为极压润滑)状态下,能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学反应膜,防止摩擦表面生成局部烧结的一类添加剂,也称之为极压添加剂。抗磨剂的作用是在摩擦高温下分解并与金属起反应,生成剪切应力和熔点都比金属低的化合物,从而防止接触表面咬合和焊熔。4、 油性剂和抗磨改进剂有401-406油性剂,451、461摩擦改进剂。油性剂是指在边界润滑条件下,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物理吸附膜或化学吸附膜,从而起减少摩擦阻力加强润滑作用的一类添加剂,也称之为摩擦改进剂。5、 粘度指数改进剂:有601、602、603、611、612、613、614等。为了解决润滑油的温度因升高或降低引起的粘度变化过大,造成机件不能良好润滑而产生机件磨损和增加燃料消耗的问题,将油溶性的有机分子聚合物加入油中,使油的高温粘度增大明显,低粘度增加却不大的这种添加剂叫增粘剂,也叫粘度指数改进剂。6、 降凝剂,有801、803、805、806、814降凝剂。当润滑油基础油不能满足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能的要求时,为使凝点或倾点达到标准要求,就需在油中加入适量可以改进低温流动性能的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叫降凝剂。八、什么是复合添加剂?上世纪八十年以前,我们调和润滑油的添加剂基本上都是单剂,即根据基础油的性质和所调和油品的质量要求,加入某些可以改进某一油品特性的添加剂。近十几年,由于汽车性能的普遍提高,对内燃机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多种单剂调和油品不仅在工艺上麻烦而且加大了在配方评定方面的难度。为此一些著名的国内外石油公司及添加剂生产厂家在台架评定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复合添加剂,这种复合剂具有满足成品油要求的多种功能,只要在指定性能基础油中加入适当的量,就可以生产某一质量级别的油品,因此,复合添加剂是指几种单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并能满足一定质量等级油品要求的添加剂混合物,如汽机油复合剂,分别加入不同的量,就可以达到SD、SE、SF等级质量水平。质量可靠,生产方便。但使用这种复合剂对基础油的性能要求较高,成本比较用单剂的高,目前国内能生产复合剂的厂家不多,各厂家生产的高档油大都采用的是进口复合剂。九、检测评定润滑油质量性能的方式和内容有哪些?润滑油质量性能的检测评定一般可分为:理化性能分析、模拟试验、台架评定三类。理化性能分析包括:密度(或比重)、颜色、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闪点、酸值、水溶性酸碱、总碱值、机械杂志、水分、灰分和硫酸灰分、残炭等。模拟试验项目包括:低温性能(表观粘度、低温泵送、成沟点等)、抗腐蚀性、防锈蚀性、抗泡性、气体释放性、抗乳化性、氧化安定性、热安定性、剪切安定性、水解安定性、橡胶密封性、清净分撒剂、极压抗磨性(四球试验、梯姆肯试验、叶片泵试验)等。台架评定包括:汽油机台架试验,柴油机台架试验,齿轮油后桥台架试验等等。十、什么是粘度?表示粘度的方法有几种?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粘度是指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其分子之间产生的内摩擦阻力的度量。摩擦阻力越大的液体其粘度越大。表示粘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五种: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最常用的是运动粘它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以/S表示。实际上常用mm2/s作为计量单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根据润滑油的100或40时的运动粘度来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其中,内燃机油和齿轮油主要按100的运动粘度来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而工业润滑有常采用40的运动粘度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十一、什么是粘度指数?其实用意义及局限性是什么? 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与标准油粘度水温度变化的程度,相比较的相对值就叫粘度指数。它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控制润滑油性能的质量指标,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度性能越好,可使用温度范围越宽。粘度指数一般可以通过油品在40与100的运动粘度,标准方法(GB/T1995或GB/T2541)求得。粘度指数虽然是表示润滑油的粘度温度变化性质很好的方法,但并不是一个能完整表征油品粘温特性的参数。它通常能准确表示润滑油从常温到100之间粘温曲线的平缓度,但不一定能可靠表示100以上、40以下,特别是不能表示在实用上极为重要的低温下的润滑油的粘温特性,故在应用上有局限性。十二、什么是油品的低温动力粘度?其实用意义是什么? 油品的低温动力粘度是用冷启动模拟试验机(CCS)在规定的低温高剪切速率下所测试的油品内摩擦力的量度,以mPa.s表示。 低温动力粘度是预示多级内燃机油在低温下能否顺利启动的重要指标。内燃机在低温下能否成功启动,其曲轴箱内机油的奶粘度影响不大,而停车时残留在气缸壁上的机油在启动温度下的动力粘度才是关键因素。低温动力粘度值越小的多级内燃机,其低温启动性能越好。十三、什么是边界泵送温度?其实用意义是什么? 边界泵送温度是指能把机油连续地、充分地供给发动机时的机油泵入口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它是多级内燃机油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边界泵送温度越低,表示发动机油能在更低的温度下及时、充分地向油泵不出连续泵送所需的油量。如果油泵入口处机油的温度低于它边界泵送温度时,则会因机油粘度过大导致油泵输送油量不足,甚至抽空使泵送失败,而无法保证发动机正常润滑。十四、什么是倾点、凝点?其实用意义是什么?倾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液体试样(包括油品)尚能流动的最低温度,通常以表示;凝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液体试样(包括油品)液面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通常以表示。倾点、凝点是用来衡量液体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常规理化指标。对油品的生产、运输和使用都具有重要实用意义。倾点、凝点偏高的油品因低温流动性差,故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或季节,没有必要使用倾点和凝点低的油品这是因为油品的倾点或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产品可获量越少,这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人们可以根据油品的倾点或凝点的高低,考虑低温条件下进行运输、储存作业时应采取的措施,也可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但在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使用性能时,除倾点外,更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倾点和凝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指标,两者无原则性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一般来说其倾点高于凝点大约23。在选择使用润滑油时,一般要求它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十五、什么是闪点?其实用意义是什么?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油品加热升温,油品蒸汽浴空气混合后,与火焰接触即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叫闪点,通常以表示。根据测定的方法不同,闪点分为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两种。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和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着火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例如:通常将闭口闪点低于45的油品列为易燃品,高于45为可燃品。再如,油船安检部门将闭口闪点低于28的油品划为一级可燃品,28-60的列为二级可燃品,高于60的则属三级可燃品。此时,油品的闪点是选用的油船的防火安全等级的决定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对在用润滑油闪点的有效监控有着重要意义。例如,使用中的内燃机闪点的显著降低,表明了该机油已被窜入的燃料稀释,应及时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和更换机油。十六、什么是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是指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或碱,是采用定性试验(GB/T259)测得多。它们大多是在油品进行酸碱精制后水洗不彻底而残留于油中;也有的是采用酸、碱清洗槽车后未能完全中和与清洁除净二混入成品油中的酸、碱组分。它们通常会对金属起腐蚀作用,促使油品老化加速,降低油品的抗乳化性和电器油品的绝缘性,所以油中一般不允许有水溶性酸或碱。十七、酸值、碱值和中和值的定义及实用意义?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酸值,以mgKOH/g.表示。润滑油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有机酸(如环烷酸)和酸性添加剂。对于新油,酸值显示了基础油精制深度或成品油中酸性添加剂的加入量。对于在用油,酸值表示基础油氧化变质程度。碱值是表示油品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其度量单位mgKOH/g表示。碱值亦可分为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种合并称之为总碱值。油中的碱性物质除少量来源于基础油外,大多数来源油中碱性添加剂,特别是在内燃机油中这类添加剂含量尤其多。碱值是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在用内燃机油碱值的降低,通常表示油中碱性添加剂的消耗和油品清净性与中和能力的下降。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油品的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外,一般所说的油品“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油品的“总酸值”其度量单位也为mgKOH/g。中和值在生产和使用中实用意义与酸值、碱值相近。十八、什么是机械杂质?其实用意义是什么? 石油茶频的机械杂质是指凡是在该油品和规定溶剂中所不溶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如尘土、沙粒、铁屑、纤维和某些难溶性有机金属盐添加剂等。 机械杂质是反映油品洁净性的指标之一,亦是控制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十九、水分对润滑油品质有何影响?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百分数表示。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加速油中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还会促使某些添加剂及脂类润滑油的水解,造成腐蚀性物质与沉淀物大量增加,不仅腐蚀金属部件,还阻碍润滑油的循环与供给;在低温下因水的结冰析出,会使润滑油低温使用性能变差;而在高温下因油中水的汽化,不但破坏油膜而且因产生气阻还会直接影响润滑油的循环供应,而使机械磨损增加;此外在电器用油,如变压器油中,水分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油品的绝缘性能,使介电损失角增大而耐电性急剧下降,从而会导致电器设备严重事故的发生。总之,对润滑油的水分必须实施有效检测并应控制在越少越好。二十、什么是灰分和硫酸盐灰分?他们的实用意义是什么?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经灼烧完全后剩下的不然物质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灰分的组成称通常认为是金属元素及其盐类。灰分对不同油品具有不同的意义。对基础油与不含添加剂的油品而言,灰分可作为控制油品精制深度的一项指标。对于加有金属添加剂的油品,灰分可作为生产时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此时,对灰分指标的要求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不低于某个限值或必须在规定范围内。硫酸盐灰分是油样在经燃烧后的残留物,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现今的内燃机油中,常以硫酸盐灰分来作为清净分散剂加入的控制指标之一。但因清净分散剂有高灰分、低灰分或无灰分的无灰剂等品种,所以很多标准中没有规定硫酸盐灰分指标的定量值。但是,有些国家的内燃机油标准中,为控制添加剂的质量,减少过高灰分对使用的不良影响。常规定了硫酸盐灰分的上限值。因此,通过硫酸盐灰分的测量,可大致了解油品中添加剂类别,质量及加入量,便于知道生产和应用。对在用的内燃机油,通过测定硫酸盐灰分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油品质量变化状况的因素之一。二十一、腐蚀试验及其实用意义是什么?腐蚀试验是测定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对规定金属试片的腐蚀作用。既检验油品中活性元素或酸性、碱性物与氧化产物对金属的腐蚀情况,又考察了油品在规定的加热温度和时间里有无腐蚀物产生及发生腐蚀程度。由于油品的品种及用途不同,其腐蚀试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普通润滑油、液压油、齿轮油,通常采用铜片作为试片并根据铜片的色变情况,定性判断腐蚀试验等级。发动机油腐蚀试验是定量试验,以金属试片重量变化率来评价油品对金属腐蚀程度。腐蚀度越小的内燃机油可以认为其抗腐蚀性越好。内燃机油的抗腐蚀能,最可靠的是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来评定。二十二、什么是润滑油的抗泡性,其实质意义是什么?润滑油的抗泡性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空气或受搅动时所产生的泡沫体积的大小及消泡的快慢等性能。在油品标准中,抗泡性通常以前24(程序)、93(程序)、后24(程序)三个程序顺序进行测量,并以泡沫倾向性/泡沫稳定性的ml数来表示。其值越小的润滑油,其抗泡性能越好。对于更高级别的内燃机油(SH级、SJ级汽机油等)还规定了150(程序)时的抗泡性要求。润滑油在使用中产生大量稳定性泡沫,会使润滑系统中油品的流动性变坏,甚至发生气阻影响供油。使机械得不到良好的润滑而磨损,甚至发生烧结。特别是对在使用中被当作传递介质的液压油而言,由于泡沫的生成,将直接影响传递效果,使整个液压系统不能稳定、准确和可靠工作。此外,如果油中的大量气泡和油品上的泡沫不能及时消失,就会使润滑系统的体积大大增加(因泡沫的作用),致使油从油箱中溢出,不仅造成机油过量损耗并导致环境污染,还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因此,要求润滑油具有生成泡沫倾向要小和形成的泡沫要能很快消失。二十三、什么是剪切安定性,其实用意义是什么?油品抵抗剪切应力作用,保持其粘度和与粘度有关的性质稳定的能力称之为剪切安定性。剪切安定性是加有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油品,如多级内燃机油、齿轮油和低温液压油等油品的一项重要指标。这类油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的剪切作用,除了产生暂时性粘度下降外,还会产生永久性的粘度损失,给机械设备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故多级润滑油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剪切安定性。剪切安定性的测定方法很多,有超声波法、喷嘴剪切法、威克斯泵与FZG齿轮剪切法等。一般都是通过测定剪切后油品粘度的下降率来表示油品的抗剪切性能。在研制要求粘温性能好的油品时,要选择剪切安定性好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并采用分子量适中和分子量分布范围尽可能窄的产品。在使用时要注意选择抗剪切能力强的油品并加强对油品粘度变化的检测。二十四、什么是抗乳化性,其实用意义是什么?油品的抗乳化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将定量试油与蒸馏水通过搅拌或通入水蒸汽所形成的乳化液,在规定温度下静置时,其油与水的分离能力。汽轮机油、液压油、齿轮油等工业润滑油,在使用中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和混入一些水。若油品的抗乳化性不好,它将与水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使水不易从循环油箱底部放出。一旦润滑系统中有乳化液存在,就会因润滑性能的降低造成机件损坏。油品的抗乳化性除与基础油的精制深度有关外,更与采用的添加剂类型和外来杂物的污染有关。因此,在研究生产油品中要注意所用添加剂与抗乳化性的关系。在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油品受到污染,以确保其抗乳化性不受其他物质的影响。二十五、什么是氧化安定性,其实用意义是什么?润滑油在高温下抵抗大气(或氧气)的作用能力叫氧化安定性。油品在储存和使用中与空气接触是不可避免的。抗氧化安定性差的油品,在使用温度较高和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易发生深度氧化,使油品的一些性质发生变化:如酸值增高、粘度增大、沉淀物增多、颜色变深等等。进而引起金属腐蚀,并使油品抗泡性、抗乳化性变差,最终导致油品使用寿命缩短。油品的氧化安定性与基础油的加工制备工艺、性能和添加剂的特性、质量、配伍性和产品的调配工艺有密切的关系。二十六、什么是合成润滑油?与矿物润滑油性能有何区别?合成润滑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较高分子化合物,再经过调配或进一步加工而成的润滑油。合成润滑油的种类很多,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酯类油、硅油、氟油、磷酸酯和聚烯烃油等。一般来说,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具有以下特征:1、 具有优良的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大多数合成油比矿物油的粘度指数要高,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在高温粘度相同时,大多数合成油比矿物油的倾点(或凝点)低,低温粘度小。2、 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合成油比矿物油的热安定性和热氧化安定性要好。热分解温度、闪点和自燃点要高。故而允许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3、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抗燃性一些合成油具有特别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抗燃性,使它们在国防和化学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1、 抗辐射性好某些合成油具有很好的抗辐射性,是原子能工业和国防建设中不可缺乏的润滑与密封介质。2、 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合成油通常是较纯的化合物,其分子量与沸点范围较窄,挥发性比同粘度的矿物油要低。故使,用时蒸发损失较小,可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注意事项:使用合成润滑油时,特别要注意它与润滑系统橡胶等非金属密封材料的适应性。应选择与它完全适应的橡胶密封件。这是因为与矿物油相适应的丁腈橡胶等密封件,可能与多数合成油不相适应。因此,在选择合成油时必须事先进行相关评定试验。 第二部分 润滑油(脂)使用知识第一章 内燃机油二十七、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及工作方式简介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油底壳、集滤器、输油管路、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主油道和通往个润滑油部位的油道,其结构如下图所示(见第22页):其工作方式为混合润滑,既有压力循环润滑,也有飞溅润滑。压力循环润滑是指油泵在一定压力下,将润滑油通过油道连续送到高速重负荷的摩擦表面,如曲轴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承等。至于轻负荷,速度较低的部位,则利用飞溅起来或重力落下来的机油来润滑。如:由曲轴及连杆下部油匙把曲轴箱中的油溅起甩到曲轴箱周边的部位(活塞、气缸、轴承等)进行润滑。二十八、内燃机的工作特点是什么?内燃机与其他机械相比,其摩擦部位的工作条件和使用环境有许多特殊性。特别是内燃机向高速度、高强度、大功率、长寿命和更严格的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发展,这种特殊性更为突出。归纳起来,现在内燃机的工作特点为:1、 温度高、温差大内燃机摩擦部件除受摩擦热的影响外,更受燃料燃烧产生的高热影响。故在内燃机持续工作时,各摩擦部件的温度都很高,如活塞顶和汽缸壁的温度在250300之间。而发动机在冷启动时,其零件的温度与环境的最低温度接近,故在冷启动和刚运转时,其摩擦面易发生干摩擦或半干摩擦。2、 负荷重现代内燃机热效率高、功率大、重量轻、因而各运动部件摩擦面的单位摩擦负荷和冲击很大。3、 运动速度快现代内燃机曲轴的转速多在1500-4800转/分之间,活塞运动速度高达8-12米/秒。致使摩擦面形成润滑油膜十分困难。在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经常处于边界润滑状态。4、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吸入空气中的粉尘会进入气缸,燃料燃烧后的废气和固体排放物,以及润滑油的氧化漆膜、积碳和油泥等沉积物都会加速部件磨损、增大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二十九、内燃机油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有哪些?内燃机的种类、机型和使用条件不同,对其所用内燃机油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不论什么品种、牌号的内燃机油,都应具备如下基本性能:1、 事宜的奶粘度,良好的粘度性能油品的粘度过大和粘温性能不好,在低温启动时会使摩擦面不能及时得到充分润滑而增大磨损;此外,粘度过大的油品其内摩擦阻力打,将增大燃料的消耗。油品的粘度过小,则会造成密封作用差,机油耗量增大和油膜强度不足而引起磨损增加。2、 具有良好的清净分散能力清净分散性好的内燃机油能减少油品氧化胶状物和积碳的生成,并能将其悬浮在油中,同时能将摩擦零件上的沉积物清洗下来,保持部件的清洁。3、 抗氧化能力强,热稳定性能好内燃机油在发动机气缸、活塞及其他热部件表面上处于薄层状态。该润滑油膜同时受到氧、高温和金属的催化作用,产生氧化聚合与裂化反应,在高温部件,如活塞的环槽、内壁、侧面及气缸与进、排气阀等处形成漆膜、沉淀物与积炭等,从而会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温度升高、活塞环粘结、气缸密封性变差而使机油窜入气缸被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大量积炭与漆膜并增加了机油的消耗量。此外燃烧室的废气和未燃烧的燃料的燃料窜入曲轴箱,使机油受到稀释和污染。其最终结果是使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大、机件磨损及故障增多,严重时造成烧瓦事故。为减少发动机上述故障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应生产和使用抗氧化能力强、热稳定性好的内燃机油。4、 有良好的润滑性极压抗磨性内燃机轴承的负荷较重,而气缸壁上油膜的保持性又很差,这就要求内燃机油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以减少摩擦磨损和摩擦阻力;凸轮-挺杆系统间歇地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易造成擦伤和磨损,二连杆轴承要承受冲击负荷作用。因此内燃机油应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5、 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中和酸性物质的能力现在内燃机因强化程度高、负荷重,其主轴轴承与曲轴轴承都使用机械轻度较高、耐磨性好的合金,如铜铅、镉银、锡青铜货铅青铜等合金。这些合金抗磨性好而抗腐蚀性却很差。为此,要求内燃机油应具有良好抗腐蚀性,以保证整个润滑系统的合金等金属材料不被腐蚀。内燃机油在使用中,因自身的氧化会产生酸性物质,除此之外,燃料,特别是含硫量高的燃料燃烧产生的腐蚀性酸性物质,如生成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混入润滑油中,并遇水时会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硫酸等产物。因此,要求内燃机油应有很强的中和酸性物质的能力。三十、内燃机的质量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我国内燃机油分类标准GB/T7361.3-1995,该标准根据特性、使用场合和使用对象确定了汽油机油、柴油机有详细分类及代号。“S”代表汽油机油,“C”代表柴油机油,第二个字母或第二个字母及数字相结合代表质量等级、每个特定品种代号应附有按GB/T14906规定的粘度等级,如SE30代表SE级30号汽油机油,SE/CC 15W/40代表SE/CC级汽机油、柴机油通用的15W/40机油等等。按照新标准、汽油机油分为SA、SB、SC、SD、SE、SF、SG、SH、SJ等品种,柴机油分为CA、CB、CC、CD、CE、CF-4等品种。其中SA、SB、CA、CB四个品种于1996年8月1日起废除,不再生产和使用。三十一、内燃机油为什么有很多种牌号?1、 发动机多类型不同,以汽车用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为例:按所用燃料可分为汽机油、柴机油;按冲程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与二冲程发动机;按转速可分为高速发动机和中低速发动机;。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工作特点不同,对润滑油的要求也不同。2、 发动机的结构不同。同是一种类型发动机,有单缸机、多缸机;有的是自然吸气式、有的是增压进气式;有的压缩比高;有的压缩比低。不同结构的发动机对润滑油的品质要求也各有不同。以汽机油为例,压缩比7.08.0的使用SCSD级油;压缩比8.0以上的则需使用SE、SF甚至SG、SH级油;柴油发动机也是如此,自然吸气式和增压比不太高的可用CC级油、增压比高的则用CD或CF-4级油。3、 发动机的工作条件不同。同是一种类型发动机,由于负荷、温度、速度、环境不同,对润滑油性能要求也有差异,如炎热的夏季要用粘度较大的油,寒冷的冬天要用粘度较小的油,冬夏通用的要用多级油。三十二、内燃机选用机油质量等级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选用内燃机油的依据是该机的出厂年代、特性和工作条件的苛刻程度。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的,压缩比高于10的汽有机,应选用SF级或SG、SH级汽油机油;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压缩比较高,(10-8)的汽油机,可选用SE级汽油机油。对于强化系数高于50的高速、高负荷增压柴油机,应选用CD级或更高质量登记的柴油机油;中负荷低增压或自然吸气柴油机,则可选用CC级柴油机油。应当指出的是在选择内燃机油的质量等级时,还要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来综合考虑、灵活应用。三十三、如何选择车用发动机有的粘度等级?在发动机油的质量等级选定之后,如何选择适宜的粘度等级就是另一重要问题,粘度过大或过小会造成能源浪费、磨损增加或其他不良润滑引起的机械故障。内燃机油粘度等级的选择原则:根据内燃机或车辆的使用温度范围进行选用,寒冷地区在冬季应选择粘度小、倾点低的单级油或多级油,夏季或全年气温较高的地区,可选用粘度等级适当较高的机油。各粘度等级的矿物型内燃机油所推荐的使用温度范围参见下表: 粘度等级 适用温度范围 粘度等级 适用温度范围i 5W/30 -3030 15W/40 -1840 5W/40 -3035 20W/40 -1340 10W/30 -2530 30 -540 15W/30 -1835 40 050依据载荷和转速进行选用。载荷高、转速低的机械,如大型推土机、起重机和钻探机等,一般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机油;载荷较低而转速较高的机械如小轿车及小型动力装置等,宜选用粘度较低的内燃机。根据内燃机的状况进行选用。新内燃机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机油;而磨损较重(摩擦部件间隙已变大)的内燃机宜选用粘度较大的机油。总的原则是在保证可靠的润滑油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多级油和粘度较低的单级内燃机油,以利于改善发动机低温启动性和节约能源。三十四、什么是多级内燃机油? 多级内燃机油是它的粘度范围跨越了几个粘度等级,可在一定地区冬夏通用,而不必因季节变化而更换的内燃机油,故多级内燃机油也叫四季通用机油。多级内燃机油的级号,用带尾缀(W)和不带尾缀的两个级号组成,如10W/30、20W/40等。他们的低温粘度和边界泵送温度符合W(冬用)级的要求,而100粘度则在非W(夏用)级油的范围内。多级油能同时满足多个粘度等级的要求,如10W/30机油不仅能满足10W油的要求,再寒区冬季食用;也能满足30号油的要求,在非寒区的夏季使用。多级内燃机油是选用较轻的基础油加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其他功能添加剂调配而成,又因组成中含有粘度指数改进剂(俗称稠化剂)故多级内燃机油曾被称为稠化机油。与单级油相比,多级油除具有更低的倾点外,在他们的规格中还增加了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两项要求。对较高质量等级(SE级以上)的汽油机油海规定了必须提供高温高剪切乃粘度及蒸发损失等测定数据,以更加严格和全面的质量规格来确保多级油具有优良的高低温使用性能。三十五、多级内燃机油的优越性有哪些?多级内燃机油与单级内燃机油相比具有以下的优越性:1、 具有优良的低温冷启动性和泵送性,多级油有严格的低温动力粘度和边界泵东温度要求,并有更低的倾点(见表),这是使它具有优良的低温冷启动和泵送性的主要原因。2、 具有优良的高温使用性能:多级油粘度性能好,故在更高的温度(150和200)下,有较大粘度(见表),因而使它具有良好的热启动性能和高温使用性能。多级油与单级油(15W/40、40级为例)性能对比表:粘 度 等 级 倾点动力粘度,mPa.s (-18的测定值) 不同温度时的粘度,mm2/s 4010015023015W/40不高于-23500011014.55.62.340不高于-102000016014.54.91.93、 可降低发动机的磨损和机油消耗量,多级油突出高低温特性,在低温启动时,它能迅速地被输送到机械的摩擦部位,有效降低启动磨损;在高温时因它具有比单级油更高的粘度,从而可提供更良好的润滑,降低发动机摩擦部件的磨损。多级油的使用免除了用单级油必须进行冬、夏换油的工作,既减轻了维护工作量,又减少了机油的总体消耗量。4、具有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由上述不难看出,与使用相同粘度的单级油相比,使用多级油能节省23%的燃料。节能的主要原因是它减少了流体间的内摩擦阻力,改善了低温与高温启动性。三十六、什么是通用内燃机油?它的特点、用途是什么?通用内燃机油是一种既可用于汽油机、又可用于柴油机的润滑油。同用内燃机油的性能要求较全面,既需要能满足汽油机油分散低温油泥及防锈要求,又需要能满足柴机油高温清净和较强的酸中和能力。通用内燃机油的最大优势是可简化机油品种,有利于提高机油的储存、使用和管理能力,并可避免错用、混用机油时间的发生。三十七、节能润滑油为何能节能?其实用意义是什么?无论从资源角度,还是从企业效益,节约能源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汽车来讲,节约燃料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燃料消耗水平和使用的润滑油材料有关,现在外国大都选用节能型润滑油;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节能润滑又有三种类型:一是低粘度油;二是高粘度指数油;三是含有摩擦缓和剂(减摩剂)的油。 低粘度油 粘度越大内摩擦力越大,在应用中能耗越高。国内外实际经验证明,在液体润滑油范围内,润滑油在使用条件下粘度差1m/s,能耗大约相差0.5-1%;粘度相差一个级号,则能耗大约相差1-5%。从节能角度出发,在选用润滑油是应在保证设备润油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粘度润滑油。如SAE30、40油都能满足润滑要求时,则应选用SAE30油。 多级油和高粘度指数油 汽车工作时,受地区、季节和符合的影响,机油工作温度变化很大,有时相差数十度,随之引起油品粘度发生相应变化,其变化幅度取决于润滑油的粘度指数:粘度指数高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粘度指数低的,粘度水温度变化大。为尽量避免由于粘度变化太大造成的设备磨损和能耗增多,在选用油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矿物型内燃机油或合成内燃机油,如酯类、聚稀烃发动机油等。前一种价格适中,后一种价格偏高。 含有摩擦缓和剂的油 润滑油的低粘度化,有利于节约燃料,为避免可能出现的边界摩擦所造成的磨损,往往在低粘度油中加入摩擦缓和剂(也叫摩擦改进剂、减摩剂),这种添加剂可以和金属表面形成坚固的吸附膜或渗透膜或发生反应生成化学膜。这种膜摩擦系数很小,可以保证设备边界摩擦不发生擦伤和烧结,节能效果显著(一般为2-5%)。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牌号减摩剂出售,要求用户加在润滑油中使用,其实际效果往往低于宣传值,在选购时应予注意。同时要注意所选减摩剂不应与内燃机油发生不良作用,否则,不能使用。三十八、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可以相互代用吗?中、高档汽油机油的重要性能之一是要控制低温油泥的生成;而中高档柴油机油的重要性能之一是要具有很好的高温清净性,以分别适应汽油机、柴油机不同工作条件的要求。两种润滑油取代时,均不能完全满足被取代油品的特性要求,因此原则上不宜互相取代。如使用汽、柴油机通用复合剂生产的产品,可根据产品说明互相取代。三十九、不同级别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可以互相代用吗?各汽车发动机应用什么润滑油,在技术说明书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应该按要求选用。但在实际中,肯能会碰到买不到合适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粘度级别相等或相近、质量级别更高的内燃机油,如以SF取代SE,CD取代CC,这种以高代低情况,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期的。长期取代时,应延长换油期,以避免浪费。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低于规定质量等级的油品。四十、不同厂牌的内燃机油可以混用吗?内燃机油含有多种添加剂,不同厂牌内燃机油所加添加剂不一定相同,而有些不同添加剂混用后会产生对抗效应,降低油品性能,所以不同厂牌的内燃机油原则上是不能混用的,以免因油品质量变差而引发机械事故。四十一、在行车前后对发动机润滑油应作哪些检查? 为确保发动机正常润滑,在行车前后应对发动机润滑油的情况进行一次感官检查。办法是把出量油尺,看一看润滑油液面高度,如果低于油尺刻度下限,说明机油不足,应予补充,并查明却油原因,即使检修;如果液面高于油尺刻度上限说明油中进了燃料或水。混入燃料时润滑油变稀,润滑性变差,并有汽、柴油味道;混入水分时,油中会有水珠或油品呈乳化状,应排除故障,并脱除水分或更换新油。如果油色特别黑或有污物,应清洗或更换滤清器并更换新油。四十二、内燃机油在使用中变黑的原因是什么?在发动机技术状况正常,所用燃料及润滑油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中的内燃机油颜色逐渐变深,直接变成黑色属于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内燃机有在很高的温度下工作,不可避免的发生热氧化二生成胶质、油泥、漆膜、沥青质和积炭等。而机油中的清净分散剂又能使这些深色沉积物从发动机部件上清洗下来,并分散成微小的颗粒悬浮与机油中,因此内燃机油在使用中变黑多属正常想象,不会影响它是使用效果。内燃机油的更换通常不取决于它的颜色变化。但是,如果发现新换的内燃机油在很短时间内就加深变黑了,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1、 发动机工作时候=燃料是否燃烧完全,活塞、活塞环和缸体之间是否间隙过大,密封不严。如果燃料燃烧不完全,其烟怠可通过不严的密封窜入机油箱使机油很快变得黑稠。2、 检查换油时是否已将油箱、机油滤清器及油道清洗干净,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其残留油品会对新机油构成污染,严重降低其使用性能并导致颜色迅速变黑。3、 检查油品质量等级及产品性能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低档次或质量不好的机油在使用中会因油品的变质及腐蚀物的增多而使油品颜色徐苏加深变黑。四十三、内燃机使用的机油为什么要更换?换油的依据是什么?内燃机油在使用过程中因受高温、空气、水、金属催化和机械剪切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氧化生成漆膜、油泥、积炭等沉积物,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能和使用性能恶化,从而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因此,当机油使用到一定时间或质量变化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将其更换。内燃机油的更换通常是根据使用中的油品质量指标的变化货规定的形成两种方式来确定的,前者是通过检验在用油品的实测结果与每种油品的换油指标进行对照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油品更换。按更换油指标进行换油比较科学,但需要用户正确采取油样并要经常进行分析检验。另一种换油依据是按照车辆行驶里程或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来规定,各石油公司和汽车制造商的说明书中通常会推荐上述资料。国内汽油机油的换油指标及参考换油里程见国家标准GB/T8028-94及其附录A;柴油机油的换油指标、换油里程或换油期见GB/T6707-2002.四十四、试运转后的内燃机油为什么必须更换?新购买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试运才能投入正式运行。汽车发动机在磨合期中,会产生较大数量的金属磨屑,这些磨屑中的一部分会随机油进入润滑表面,引起磨粒磨损,严重时还会堵塞油路,造成烧瓦等事故。因此,新买或大修后的发动机必须先按照规定在磨合结束后,趁热放出杂质较多的磨合油,并用柴油清洗干净,以尽量减轻旧机油对新机油品质的不良影响。四十五、更换机油前为什么要最好先清洗油路?内燃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油品中会存积许多因氧化等原因生成的胶质、沥青质、残炭和金属磨损屑等杂质。如果有较多的这些变质机油存在油路中,就会严重污染新加油的品质,并加速新油变坏的速度。因此在更换机油前,一定要把油底壳及油路清洗干净,以尽量减轻旧机油对新机油品质的不良影响。四十六、怎样正确清洗发动机润滑系统?1、 停车后要趁热将油底壳和粗、细滤油器中的用过的油放出来。2、 将干净的加有20%轻柴油的普通润滑油或选用比正常用油的粘度小1-2级,其溶解沉淀物和渗透力较强的清洗油注入发动机油箱,数量为油箱标准容量的60%-80%。3、 拆下火花塞,用手柄摇动曲轴3-5分钟,随后将清洗油全部放出来。4、 装上火花塞,换上新的发动机润滑油。5、 清洗曲轴箱通风装置,拆下通风管和阀门,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再装上。四十七、内燃机的主要润滑与磨损部位在哪里?其常见故障是什么?内燃机的主要润滑和磨损部位是:活塞环与汽缸套的润滑与磨损:在活塞运动的上下止点,活塞 环与气缸壁之间处于苛刻的边界润滑状态,若出现润滑油供应不足或油品质量不符合要求,都会进一步使润滑状态恶化、活塞及汽缸壁上积炭和漆膜增多,环缸套出现不正常磨损,甚至发生卡环和拉缸。选用优质内燃机油,可减少或避免这些故障。轴承的润滑与磨损:内燃机中的润滑一般处于良好的流体润滑状态,但当负荷骤然增大或润滑油被燃料严重稀释时,都可能引起烧瓦故障。解决该故障的措施除保持操作平稳外,若发现机油粘度变小,要查出原因,而一旦缩小到超过使用规定时,应更换机油。配气机构的润滑与磨损:该机构的主要摩擦副是凸轮与挺杆,此摩擦副因单位负荷较大,常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如果机油的抗磨性差,在摩擦副上不易保持足够轻度的润滑油膜,则会因凸轮与挺杆的过渡磨损而影响配气系统的正常工作。四十八、内燃机油发生漆膜、积炭和油泥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内燃机油在发动机使用时,受高温、空气、以及金属的催化作用,发生氧化生成漆膜与积炭。漆膜和积炭的生成也与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性能和发动机的状况有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积炭和部分氧化的产物窜入曲轴箱后,也会与机油进一步氧化与缩合而产生漆膜和积炭。一些漆膜和积炭与水及其他杂质一起会形成油泥。沉积在活塞上的漆膜和积炭,严重时会将活塞环粘死,使环的密封作用变差,窜油现象加重。漆膜、积炭沉积在摩擦表面,会增大摩擦阻力,降低发动机有效功率。油泥会堵塞滤网和油路,影响正常供油并使换油期缩短。漆膜、积炭和油泥的生成除与发动机的状况、工作条件和使用的燃料有关外,更主要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