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故事.doc_第1页
我的课改故事.doc_第2页
我的课改故事.doc_第3页
我的课改故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课改新动向,我的课改经历 四川省平昌中学 闵强2010年9月,四川省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新课改,我们经过接近一个月的培训,了解了其中的皮毛,培训工作很累很苦,在炎热的夏天真的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但是,新课改的新鲜就像一缕缕春风,给全体老师带来了阵阵凉意。从一开始接触新课程改革,感觉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既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期间一些过去因应试教育的压力过重致使我们忽视了许多的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变化是最大的,过去我们要的是分数,而新课程改革追求的健康成长;过去我们侧重的是教师的“教”为主,而新课程改革追求的是学生的“学”为主;过去我们侧重的是学生的同一化发展,而新课程改革追求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去我们侧重的是教学大纲,而新课程改革所追求是探索与创新。这样的改革必然是革故鼎新的过程,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冲突与激荡。经过一个暑假的培训,我们了解了“学分制”“探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等等很多新鲜的内容。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这次新课改重视,感受到专家学者苦心孤诣的构思设计,希望通过这次新课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希望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改变以往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但是在这次改革中,我始终感觉到改革的方向是模仿很多年前的没过教育模式,不知道从外面学进来的东西会不会失败,真心希望这次改革对于国外的模式先选择、学习、吸收,再按照中国实际情况模仿、创新、提高。新课改理念让我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给学生一个自由展示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和氛围,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自主活动、自主探索、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也许我的课堂改革在您看来算不了什么,但这种变化对我本人来说却是革命性的,创造性的。从此以后,我开始了自觉地以此次讲课为契机,把新课改理念真正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去。上研究课、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等,我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我感觉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和学生在一起成了我最快乐的事情。新课改理念让我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剪破了令我窒息的茧,在天空下划出属于自己的优美弧线,变幻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新课改让我感觉到了教学效果的不同,感觉到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同,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而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行者和自觉践行者。我感到,要想领跑,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未必不如师”,作为教师,若知之甚少或不知道,时间长了会丧失威信,所以更要发愤弥补不足。新课改不仅给了学生更宽广的视野,也给了教师更宽广的眼界;教改给了学生轻松学习的机会,也给了教师探索、创新的思维,我们相信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我们将会更加自觉地遵循教育规律,发现教育规律,运用教学规律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明天。新课改点燃了我的教育激情。新鲜的血液在体内流动,年轻的心扉时时涌上一种冲动,我渴望用全新的理念培育学生,自然就放开了手脚把课堂教给学生;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把课堂当成自己的研究室,把自己、学生、教材、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成功了,我会认真总结方法经验,失败了,我不再埋怨,不再找借口,而是沉下心来做仔细认真的自我解剖,激情的火焰一旦燃烧,便燃起熊熊的科研之火。通过培训、学习,参与实践,我的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在课堂上,我和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巧妙结合课堂生成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要将学生带入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之中,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品析、鉴赏、培养语感,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家思想,使自己的教学达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课堂因教师能力的提高而鲜活、精彩,教师与新课程同在,与学生共同成长。我校备课组、教研组就是最基本的合作组织单位,每一次教研活动我们都充分发挥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学习小组每月一次的互评交流,是我最向往的时刻,大家在一起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教材、开展说课。在这种交流中,我学会了合作,不再内向拘谨,多了开朗和自信。尤其是我听取到了很多好的见解,学习到了他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我在新学期带着新学的招数,我在课堂上追求标新立异,变着各式花样给学生讲解,课堂热热闹闹,可是学生并不领情,致使教学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以至于到后来竟不知道怎么去教。实践的失败使最初的狂热和激情荡然无存,职业的倦怠再次包裹了我,我被自己亲手制作的茧层层包裹起来,从此看不到课改的精彩和明媚的阳光。一学期结束,我感觉到每一次改革都会“阵痛”,这次新课改也在所难免。我最担心是:新课改没有考虑的中国西部省份的“国情”,没有考虑到老少边穷地区的实际情况,一味把大城市或欧美国家的先进教学经验带到贫困地区,这样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在这次改革的浪潮中,我们面前出现了几个难题:1、新的教材再一次把大学的内容放到高中来学习,不但没有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的难度。2、社区服务的活动需要走出校门才能完成,而现在我们教育部几年前就已经对学生传统“春游秋游”下了禁令,安全问题高于一切,怎么可能带领学生开展社区服务?3、西部地区的大班额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所以新课改有障碍,因为很多老师根本无法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学分制就可能弄虚作假。曾经被认为最能体现新课改“自主学习”精神,并且先期推行的新课改核心课程研究性学习早就名存实亡,它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应付检查和对外展示。甚至我们许多校长、教师、教研员、教育主任都不知道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必修课,是不能以课外活动、校本选修、社团活动替代的必修课。当然学生就更不知道了,现在甚至有人说,研究性学习已经过时了。曾经被认为新课改一大目标的“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效果适得其反。现在的数学和化学两门课程已经出现了大学的内容,高中学生怎么能够应付?某省教育厅因为“新课改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为由,宣布全省高中推迟放暑假。某省因为适应其怪异的高考模式,高三仅开五门课,语文、数学两科每班每周实际课时超过十节,教师学生苦不堪言。本来是局部地区的加班加点,现在是全面地公开地理直气壮地加班加点。难怪学生说,“减负减负,越减越负。”新课改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