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湖景区讲解词.doc_第1页
金牛湖景区讲解词.doc_第2页
金牛湖景区讲解词.doc_第3页
金牛湖景区讲解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牛湖景区导游词推荐线路:入园湖边漫步渔趣馆大坝观景平台下台阶海洋生物馆百鸟园自助烧烤上台阶湖景木屋餐厅牛头登山台阶入口入园:欢迎你们来到南京的后花园、六合绿色天然氧吧、我们美丽的金牛湖风景区!,希望今天通过我的讲解和各位的身临其境,能让大家领略到金牛湖人间仙境和世外桃源的魅力!湖边漫步:金牛湖位于六合区东北部,距南京市区50公里,是苏皖三市的交界处,北部上游就是安徽天长,东临仪征扬州。金牛湖是第二届青奥会的水上项目帆船比赛场地,湖对岸斜坡型的建筑就是青奥会帆船场馆,该建筑以帆船形状为设计原型。金牛湖四周群山环抱,湖水清可鉴人,空气清新,山灵水秀。不论您远看还是近看,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非常精美的画卷,因此我们金牛湖也享有“南京西湖”之称。她是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泊,湖面25000亩,相当于3个西湖5个玄武湖,湖容近1亿立方米,水源主要是地表水和雨水。渔趣馆:(参观捕鱼工具和两条200斤以上的大青鱼标本)金牛湖周围几十公里内没有任何污染,水质优良,保持着国家二级标准。从湖中取水上来,不需要净化、不需要过滤,就可以直接饮用了!所以也是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湖中除养殖了鲢鱼、鳙鱼、鲫鱼、鳊鱼外,还有银鱼、鳜鱼、甲鱼、螃蟹和湖虾等特种水产。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在金牛湖中曾捕获过两条长近两米的特大青鱼,分别重212斤和228斤,光鱼鳞就有碗口那么大。这两条青鱼是中华淡水鱼之最了!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全南京为之轰动,后经学者认证这鱼已有35岁,算是鱼中老者了,相当于人类的70岁!现在这两条大鱼已被制作成了标本,就陈列在景区的渔趣馆内。 金牛湖中的各种鱼类的养殖过程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监督的、不投喂饲料、不使用药物的。他们完全摄食天然饵料,纯天然生长,没有环境污染的。游山玩水当然少不了美食,都说南京的饮食文化在六合,是因为我们六合的猪头肉、活珠子、草鸡蛋、牛脯、杂粮系统、盐水鹅、蟹黄汤包等地方特产是深受广大南京市民的喜爱,而实际上我们六合的饮食文化是在农村,所以今天给大家特别介绍的是-金牛湖砂锅鱼头!金牛湖沙锅鱼头汤就是以金牛湖鳙鱼头作原料,以纯净无污染的金牛湖湖水为汤基,用特制的炉子,沙锅长时间温火炖制而成。鱼汤汤色奶白,鲜美无比,一点也没有鱼腥气,可以说是鲜而不腥,腥而不腻;而且肉质细嫩,还具有暖胃、补脑、美容之功效。大坝观景平台:大坝上宽8米,下宽140米, 1958开始动工,为响应国家兴修水利的号召,周边近一万人参与了这项水利工程,于第二年建成,大坝是由石头、水泥、黄砂和泥土夯实筑成,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和高水位的考验,至今还在继续为东北部山区的防汛防旱作着贡献! 在大坝另一端连接的山林酷似临水而卧的水牛,所以被我们称之为金牛山,我们都知道金牛湖是因山而得名,而金牛山的来历就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了。朱元璋老家安徽凤阳,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很早过世,他的爷爷无奈只有将他送到六合的舅舅家寄养。当时他舅舅家就住在这座山脚下。儿时的朱元璋调皮胆大,在舅舅家放牛时常常因为贪玩而受到舅舅的斥责,但他却屡教不改。有一次,朱元璋和小伙伴上山放牛,大家一时兴起,模仿戏文里的场面,玩起了“朝拜”的游戏,大家用树枝和杂草编成皇冠,在山上找到一块平坦的大青石当做龙床,大家轮流坐庄,依次坐上龙床接受小伙伴们的朝拜。但很奇怪的是,朱元璋坐在龙床上安然无恙,而朱元璋朝拜其他小伙伴时,这些小伙伴要么头晕,要么眼话,有的甚至莫名其妙地从龙床上摔了下来。就这样大家就与朱元璋拜了“把子”,约定以后不管谁有了荣华富贵,都不要忘了兄弟们!朱元璋当了大哥,心里很是高兴。他抬头一看太阳已经落山了,他心中暗自叫苦,心想回去又要挨骂了。这时大家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叫,朱元璋就对小伙伴们说“大家肚子都恶了吧?今天大哥请客,请大家吃牛肉!”小伙伴们连声叫好,大家一起动手, 三下五除二地把牛宰了,剥皮烤肉,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舅舅追问时能有所交代,朱元璋留了个心眼,将牛头和牛尾留下,将牛头安在山前,牛尾安在山后,造成牛钻进山里的假象,然后小朱元璋飞奔下山向舅舅报信:“不好了,不好了!牛钻进山里去了,怎么都不肯出来!”舅舅当然不信。小朱元璋说:“不信你唤呀!”舅舅在村头一唤,果然听到山上有牛在叫。将信将疑的舅舅在后山果然见到一根牛尾巴。一拽之下,只听得山体之内传来“哞哞”的牛叫声,可不管怎么用力,都无法将牛尾巴拽出来。舅舅大感差异,跟着朱元璋转到山前,只见活生生的牛头从山体里伸出来。一拽缰绳,牛立即“哞哞”直叫,拽的狠了,还眼泪直流,泪水顺着牛鼻子流个不止,很快汇成一汪泉水。就是我们现在山下的“喜客泉”。舅舅从来没见过这种怪事,以为撞见了神灵,慌忙带着朱元璋急匆匆下山,一件杀牛大事就这样被蒙混过关了。说也奇怪,自那以后,不但牛头牛尾与这座山混为一体,而且整座山也越变越像一头水牛,金牛山从此得名。这个流传在当地妇孺皆知的传说,却把朱元璋聪明到了狡诈、及无赖的个性刻划得惟妙惟肖,联系到他后来坐了皇帝炮打庆功楼杀害忠良的种种表现,真是一脉相承!令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个故事的合理及真实性。 金牛山海拔196米,森林面积达5000亩,植被覆盖率达96%,山上长满了以松树和水杉为主的生态树,还有大量的椿、檀、红枫等阔叶树及野生竹林。林中生活着野鸡、野兔、黄鼠狼、猫头鹰以及各种鸟雀、白鹭、灰天鹅等各种野生动物、飞禽近百种。金牛山在金牛湖水的滋润灵气十足,生机勃勃,而每立方厘米所含负氧离子为4000个,是大多数城市空气同类指数的100倍,所以金牛山就有了“天然氧吧”的殊荣。金牛湖上游是铁牛山,又称冶山。它海拔232米,有99峰。冶山铁矿自西周起就有开采记录了,已有3000年历史。西汉时吴王刘濞准备造反的时候就在此铸兵器和钱币,至今仍遗留有当年的矿坑遗址,现在,冶山铁矿的采掘深度已达负400米,而运送铁矿的小火车和窄轨铁路在全国也不多见了,磁铁矿主要供应南京钢铁厂,冶山铁矿是我国冶炼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的一座铁矿。关于铁牛山,也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相传朱元璋登基前夕曾做梦来到小时候放牛的金牛山、铁牛山一带,梦中一仙人对朱元璋说:“你在此地计数山头,若能数出一百个山头,你便可以做皇帝。”朱元璋于是开始数山头,可是数来数去却只有九十九个山头。他便问随行前来的刘基,让他帮忙看看有没有漏数的山头。刘基说:“你屁股下的冶山数了没有?”这时朱元璋恍然大悟。其实刘基的意思是说:朱元璋领导下的义军推翻了元朝,登基皇位已是定局了,皇帝的宝座已经坐在朱元璋的屁股下面了。不久,朱元璋果然做了开国皇帝。下台阶:同时我们金牛湖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江苏省经典民歌茉莉花就起源于金牛山脚下。1942年的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在这一带开展抗日反扫荡宣传,年仅14岁的小文艺兵何仿经常到民间去采风。有一天,他在金牛山脚下正好遇到一位民间艺人用胡琴自拉自唱了一首鲜花调,立即用简谱记录了下来。最初的鲜花调歌词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于是1957年,何仿把鲜花调进行加工整理并精心推敲,改变成为江苏民歌茉莉花,随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到北京参加全军调演,一炮打响,并被中国唱片社制成唱片,开始在全国传唱。1959年,经国务院周总理审定,茉莉花随前线歌舞团到维也纳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它的旋律和意境,受到了各国青年的欢迎和高度赞赏。随后茉莉花就香飘海外。尤其要向大家介绍到的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交接仪式上,中方乐队所奏的三首乐曲中,有一曲就是茉莉花。现在,世界上无论哪个地方,只要有中国领导人在场的重大活动,除国歌外,奏的最多的中国乐曲便是茉莉花,所以它又有“第二国歌”之称。因此,茉莉花也是我们金牛湖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海洋生物馆: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生物馆,生物馆共分为2层,一楼主要展示特色海洋鱼类;二楼主要展示海洋贝壳和海洋生物。海膳是鳗鱼的一种,也称海鳗,大的可达2米。具强尖锐齿。一般栖息于水深50-80米的泥沙底海区,主要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产卵期一般在37月,产卵场多在泥或泥沙处。海鳗肉质细嫩、脂肪比较厚,能够分泌粘液,使自己在水中更加的灵活!这是印鱼,它生活在热带和温带的海洋里,它的第一只背鳍已经演变为一个椭圆形的吸盘。这个吸盘很奇特,它长在印鱼的头顶上,吸盘的中间有一条纵线。纵线把吸盘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印鱼就可以附着在鲨鱼、海龟甚至轮船的腹面,做长途旅行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翻车鱼,翻车鱼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是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鱼之一。它们随着大洋漂流,身体又圆又扁,像个大碟子。鱼身和鱼腹上各有一个长而尖的鳍,而尾鳍却几乎不存在,看上去好像后面被削去了一块似的。它们不善于游动,在海里只能翻转的身体滚动,主要以水母为食,它们常常在水面晒太阳,尽管其形状笨拙,但有时也会跃出水面。翻车鱼生殖力极强,一次可产卵3亿粒,是动物界中的“生蛋冠军”。这是白鱼,为塞外鱼鲜上品,与江南名鱼相比也绝不逊色。产于松花江的异常肥美,大者可三二十斤。大家现在看到的鳜鱼。俗名花鲫鱼,亦称“桂鱼”。它口大,下颌突出,背鳍一个,性凶猛,捕食水中鱼虾。唐朝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诗中有一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展厅展出的这条鳜鱼有20斤,在湖里已生活5、6年。大家现在看到的是鲢鱼。又叫白鲢、跳鲢,是四大家鱼之一。鲢鱼性急躁,善跳跃。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多与草鱼、鲤鱼混养。大家现在看到的是鳙鱼。鳙鱼又称“胖头鱼”、“花鲢”、“黑鲢”。 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为重要经济鱼类。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主要产地。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3龄鱼可达4-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现在看到的是珊瑚,珊瑚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腔肠动物,它们大部分是群体生活,拥挤的固定在岩礁上,珊瑚虫有从海洋里吸取钙质制造骨骼的本领,新生的珊瑚虫就在死去的珊瑚骨骼上生长,一代接一代,日久天长慢慢形成了各种优美姿态的珊瑚体。日月积累它们的石灰质骨骼形成了珊瑚礁、珊瑚岛。 寄居蟹,又称为“白住房”、“干住屋”。 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贝壳等软体动物,把人家的壳占为己有而得来。寄居蟹它虽然生着一对强有力的硬钳,但身体却短小而柔软。当它开始独立生活时候,就会寻找一个与自己身体大小合适的空螺壳作为寄居之所。随着身体不断的增长,它要为更换“住房”而忙碌一辈子。飞鱼它分布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是温暖水域中的上层鱼类。他两鳍伸展如同蜻蜓的翅膀,在起飞前,先把头部仰出水面,然后展开胸鳍、腹鳍,这时尾鳍急剧摆动,产生一种上身的力,推动鱼体腾空而起,飞鱼不是飞翔,感觉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状鳍,其实只是滑翔。飞鱼滑翔时,速度可达每秒20-30米,滑行距离300米左右,顺风滑行的距离可达500米。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每当遭到敌害攻击的时候,或者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刺激的时候,才施展出这种本领来。可是,这一绝招并不绝对保险。有时它在空中飞翔时,往往被空中飞行的海鸟所捕获,或者落到海岛,或者撞在礁石上丧生。有时也会跌落到航行中的轮船甲板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肴。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晚上,因为飞鱼的眼力在白天敏锐,晚上常常盲目飞翔。鮟鱇鱼又叫老人鱼,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似老人咳嗽。也有地方称它为海蛤蟆、结巴鱼。常潜伏在海底不动,鮟鱇鱼能装得像块石头,他那宽大的口吻背部顶端,生有一根像“水草”样的皮质穗,上面还长有小鱼样的钓饵,他时常摇晃着钓鱼竿诱捕鱼虾为食。鮟鱇鱼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满着鲨鱼等。它生长在黑暗的大海深处,行动缓慢,又不合群生活,在辽阔的海洋中雄鱼很难找到雌鱼,一旦遇到雌鱼,那就终身相附至死,雄鱼一生的营养也由雌鱼供给。久而久之,鮟鱇鱼就形成了这种绝无仅有的配偶关系。全世界贝壳已知种类有12万之多,贝壳大体可分陆生和水生两类,其中海洋贝壳占总量的80%以上。展厅展出的贝壳有1000种近2000个。锦绣龙虾,是现存虾类中最大的一类,大者体重可达十多斤。因此被称为虾中之王。龙虾体大肉多,味道鲜美,是名贵的海产品,我国盛产龙虾,有许多种,其中以分布在西沙的锦绣龙虾最为美丽。它的两条长触角和五对斑纹美丽、粗壮有力的步足舞动起来,确实很像神话中的“龙”,龙虾一名也是由此而来。鹦鹉螺是有螺旋状外壳的软体动物,是现代章鱼、乌贼类的亲戚。它仅仅分布在我国南沙群岛和马来群岛海域300米左右水深的海底。鹦鹉螺的外壳由横断的隔板,分隔出30余个独立的小房室,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间)房室就是动物体居住处。当鹦鹉螺体不断成长,房室也周期性向外侧推进,在外套膜后方则分泌碳酸钙与有机物质,建构起一个崭新的隔板。在隔板中间,贯穿并连通一个细管:得以输送气体进到各房室之中,这样就像潜水艇似的,掌控着壳室的浮沉与移行。鹦鹉螺生活在海洋表层一直到六百米深,气体的量必须能够调控,使鹦鹉螺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鹦鹉螺构造是开启潜艇构想的钥匙,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因此被命名为“鹦鹉螺号”。海绵它是最原始的一种多细胞动物,它的身体比较柔软像泡沫一样,全身千疮百孔,海水从这些空洞进入海绵体,给它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和氧气。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随水流冲出体外,若把海绵切成许多小块,投入海中,它们每个小块都能独立生活并逐渐长大,形成新的海绵体。是动物中的“再生之王”。海胆是个多刺的动物,外壳坚硬,呈半球形状,外面长满硬刺,但是它特别胆小,只要一见敌人,就会逃跑。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与海星、海参是近亲。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由于沧海桑田的缘故,在我国的西藏高原,就曾发现过海胆的化石。它们在世界各大海洋中都生活过,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活动最为频繁。由于它们喜欢盐度高的海域,所以靠近江河入海处和盐度低的海水中很少分布,或者根本没有分布。有的海胆外形扁平呈饼状,如饼海胆。海胆的卵可以吃,能做成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但有不少种类的海胆是有毒的,有毒的海胆外表看起来比无毒的海胆要漂亮很多,如石笔海胆、冠状毒海胆。藤壶是附着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它的形状有点象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藤壶不但能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能附着在船体上,任凭风吹浪打也冲刷不掉。藤壶在每一次脱皮之后,就要分泌出一种粘性的藤壶初生胶,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份和极强的粘合力,从而保证了它极强的吸附能力。虽然许多人见过藤壶,只是对它不太了解。藤壶体表有个坚硬的外壳,常被误以为是贝类,其实它是属节肢动物中甲壳纲的蔓脚目动物。 藤壶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一种美食,被人们广泛食用,而且价格十分昂贵。它的口感偏咸,通常是在冒着热气的锅里蒸煮,然后连同附着在触角末端的贝壳一同食用。船梢,乌贼的卵产在里面,小乌贼长大后只剩下空壳。它的壳的两侧很扁,但却非常薄、轻,颜色浅米白且半透明,所以也叫做纸鹦鹉螺。一般人不大有机会看到活体,顶多仅会在海岸边发现被浪冲上来的空壳子,而这些壳又因为太薄、太脆,所以多半都是碎片,(让人看不出它的全貌,以致大家就少见多怪了)。刺魨在我国南海有分布。刺魨是大鲨鱼的克星,他往往采取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在大鲨鱼的肚子里咽气使自己的身体膨胀起来,那倒竖起来的刺加上生殖腺分泌出来的毒液能使鲨鱼从腹内腐烂,使之丧身。然后他先吃内脏后吃肉,带吃饱喝足之后,再从鲨鱼的肚皮上咬个洞钻出,悠闲离去。海龟早在2亿多年前与中生带的恐龙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有名的“活化石”。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正因为龟是海洋中的长寿动物,所以,沿海的人们也把龟视为长寿的象征,并有“万年龟”之说。 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种海龟,现在这只标本是绿海龟。玳瑁是海龟家族中个体最小而最珍贵的一种,它的体长50厘米左右,体重45公斤,小的只有13公斤左右。它的甲片是贵重的药材,又是高档工艺品的原料。玳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洋中,尤其喜欢在珊瑚礁中生活,角质板可制眼镜框或装饰品,在我国西沙群岛以及台湾、澎湖列岛较为常见。慈禧太后用的梳子、中央领导人用的眼镜框都是玳瑁制作。海豆芽,听起来它像个植物,其实它是动物,是贝类,它正式名字叫舌形贝,有4.5亿年的历史,因此称为“活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生物中历史最长的腕足类海洋生物,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肉茎粗大,能在海底钻洞穴居住,肉茎可以在洞穴里自由伸缩。绝大部分时间在洞穴里,只靠外套膜上的三个管子和外界接触。砗磲也叫车渠,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它的贝壳大且肥厚,壳边弯曲,状如荷叶边。具有美丽珍珠光泽而颜色洁白、有晕彩且质地细腻的贝壳才可作为宝石,而砗磲贝却是所有贝类制品中最漂亮的。砗磲是深海贝类之最大者,长径达1m左右,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使用砗磲念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