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教案.doc_第1页
6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教案.doc_第2页
6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教案.doc_第3页
6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教案.doc_第4页
6年级科学下第3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年级科学下学期教案 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 进化一、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进化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5个方面: 1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的作用、成因,并试做化石模型。 2它们是谁的祖先。主要引导学生猜测远古动物是谁的祖先,并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规律和原因。 3恐龙的灭绝。主要引导学生探究恐龙及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的生活和灭绝之谜,并尝试制作恐龙及其生存环境的简单模型。 4适者生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现象,并尝试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5永远的探索。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面临的挑战,从而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三、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2、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3、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4、知道化石的成因。 5、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6、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7、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8、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过程与方法 1、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2、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3、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4、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5、制作化石模型。 6、运用观察、实验、研讨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规律和原因。 7、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8、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2、体会到生命进化历程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3、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要性。 4、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5、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 1、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2、能以某类生物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 3、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难点: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 关键: 1、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五、单元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设计思路: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教学方法及措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六、课时划分 课序课题课时1消失了的恐龙1-2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2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1考查1讲评1 。 第三单元 进化 1、消失了的恐龙 (总第 12课时) 执教日期:课题:1、消失了的恐龙教学内容:p24-26教学目标:1、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2、能根据不同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3、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愿意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难点: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教学准备: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文字以及多媒体资料。预习活动设计:1、 用上网、查书籍等各种方式收集各种恐龙相关资料,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检查预习情况。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各种恐龙模型或图片。同学们这是你们很感兴趣的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到 6500 万年前,去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爬行动物恐龙。二、 交流探究、引导解疑:(一)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1 关于恐龙的知识同学们一定了解的很多,想说说吗?2 学生分组讨论。3 学生汇报、交流。(将汇报的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4 我们的地球已有 45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 38 亿年的历史。这 38 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我们都知道恐龙是早已灭绝的,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二)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程。1 谁能给我们讲讲你所知道的故事。2 学生简单介绍恐龙化石被发现及还原的过程。3 同学们从课外书上看到了很多,那么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有相关的碟片4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恐龙化石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你能够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5 引导学生从头骨大小或牙齿的尖利程度等展开合理想象,推断这只恐龙的体形和食性,让学生体验到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6 小结: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恐龙骨架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三)根据恐龙的外形猜想它内部的骨架结构。1 出示各种恐龙的图片或模型。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恐龙吗?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各种恐龙的外形,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每一只恐龙最独特的地方。)2 作为一名小考古学家,你们应该能粗略地描绘出内部的骨架结构。分组活动,每个人试着画一画。3 出示各种骨架模型图片。根据你刚才描绘的骨架请你将这些恐龙和它们的骨架对应起来。学生分组活动。4 交流、汇报,说说这样对应的理由。三、拓展延伸:1 今天我们对恐龙有了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同学们对恐龙的兴趣更浓厚了,回去以后查找你所感兴趣的内容跟同学们交流,或者观看一部跟恐龙有关的影片。2 了解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说说你的想法。限时作业: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 )年被发现的。1822 1922 20102、对于恐龙化石的修整顺序是( )。仔细清理 包装运输 把化石还原成骨架 除去化石上的沙土简述:请阐述你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的猜想。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总第 13 课时 执教日期:课题: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内容:p27-31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2、 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产生问题的过程。3、 意识到对问题的解释可能是多样的。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难点: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所引发的困惑。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化石图片、骨头或树叶、相关的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橡皮泥、贝壳、骨头或树叶预习活动设计:通过上网查阅等方法收集有关化石的图片、介绍的资料等,通过资料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及作用。检查预习情况。 教学内容:知道化石的形成、制作化石模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 谈话:我们从恐龙的化石中了解了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化石。我们先来看一看。2 出示各种化石图片或实物。3 你认识这是哪些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学生简单介绍,老师介绍。二、交流探究、引导解疑:(一)认识什么是化石。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是什么化石。2、学生交流,并说出推断依据。3、小结: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二)认识化石的形成及被发现的过程。1 出示化石形成图,讨论: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人们又是怎样发现的2 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化石形成的过程。(恐龙身体的哪部分会被保存下来)3 介绍恐龙化石的形成以及被发现的过程。(三)拓展延伸:1、教师介绍化石模型的制作过程,学生了解制作的步骤。2、提问: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注意的地方?3、学生交流。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5 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可见化石是多么的珍贵。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总第 14 课时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了解科学界对化石产生的困惑教学过程:(总第 二 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化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内部构造,谁来说说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2、学生回答。3、谈话:在地壳中,岩石可以根据年代划分为一层一层的,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中的特殊文字。二、交流探究、引导解疑(一)认识化石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人们多化石的困惑。1 思考:为什么把地层比作是一本书,把化石比作书中的特殊文字?2 谈话:想要“读懂”这些文字,并不是那么容易。人们对各种化石以及生物进化感到困惑不解已达数百年之久。我们再来看看科学家们产生了哪些困惑。3 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的五个困惑。学生分组讨论。汇报: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说说你们的想法。(二)了解长颈鹿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假设:1 谈话: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原因科学家们也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你能说说你的解释吗?2 学生发表意见。3 谈话:同学们从课外书上了解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解释的?4 阅读课文。找一找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5 讲述:这两种解释都是科学家提出来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曾经在历史上引起过争论。你赞成哪一种呢?说说理由。6 学生交流。三、延伸拓展:课后继续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内容。限时作业:一、 填空题:1.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百万年前死亡的生物( )或( ),如骨髓、外壳、叶子、脚印等。2.大自然中的化石有:( ) ( ) ( ) ( )等。二、问答题:1、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生物,它们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依然存在,有的濒临灭绝。你能分别举出几个例子吗?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总第 15课时) 执教日期:课题: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教学内容:p32-34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2、 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3、 了解达尔文的贡献。4、 了解进化论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难点:如何看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教学准备:达尔文进化论资料、图片,尺蠖蛾、极地狐狸、沙漠狐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预习活动设计:1、课前搜集了解有关达尔文的相关资料。检查预习情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 出示达尔文照片。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谁吗?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达尔文。你知道他吗?2 请学生讲述达尔文的故事,同时准备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展示给学生看。3 交流:听了科学家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4 小结:达尔文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他用进化论学说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儿起源,人类是怎样诞生的,作出了精辟的解释。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二、交流探究、引导解疑(一)介绍达尔文。达尔文最为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的巨著物种起源。(二)理解什么是人工选择、什么是自然选择。1 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2 学生交流。3 引导学生思考: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意识到:正是人的行为影响了羊群的生存和发展。4 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就是什么颜色的了?5 学生讨论、交流。6 比较两种羊群的变化,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理解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之间的本质区别。(三)了解尺蠖蛾的翅色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反复变化。1 出示尺蠖蛾的图片(两种翅色)2 请学生介绍尺蠖蛾翅色变化的故事。3 举例:蝗虫体色的变化、青蛙肤色的不同。4 小结:自然选择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四)认识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1 出示两种狐狸的图片。2 让学生来认一认。3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耳朵的区别,结合各自生活的地域环境作出合理的解释。5、举例:蝗虫体色的变化、青蛙肤色的不同。6、小结:自然选择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生物不断的进化,是为了适应他们生存的环境。(五)经典进化论受到的挑战1 谈话:近 100 多年来,更多的科学家仍然在对生物现象进行研究,随着新证据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挑战。你们了解这些新发现吗?2 如果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如果不知道则由老师介绍。(出示相关资料)3 知道新发现对达尔文理论的挑战,感受还有许多科学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三、拓展延伸课后收集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各种假设,做成手抄报。限时作业:一、 填空题:1、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是( )的结果,他于1859年出版了 一书。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生存下来,而( )则被淘汰掉,这就是( )。3、( )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二、问答题:用所学进化论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而非洲的沙狐的耳朵长而大?课题:第三单元复习 总第16课时 执教日期: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化石的形成、意义;达尔文有关生物进化的内容。2、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必要条件。3、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4、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难点1、 化石形成的过程、意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