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语文学考文言文选择题精练.docx_第1页
浙江语文学考文言文选择题精练.docx_第2页
浙江语文学考文言文选择题精练.docx_第3页
浙江语文学考文言文选择题精练.docx_第4页
浙江语文学考文言文选择题精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考文言文选择题精练1从常见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仰观宇宙之大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君安与项伯有故A不同,相同。 B相同,不同。C相同,不同。 D都不相同。2选出下面选项中加点的两个“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青,取之于蓝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4下列各句,没有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现象的一句是 A.其曲中规 B.筋骨之强 C.登高而招 D.积善成德 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C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D余嘉其能行古道6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 今之众人(许多人) B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C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学习) 无贵无贱(无论) D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的风尚) 吾从而师之(接着,然后)7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A吾从而师之(省略) B不拘于时(被动)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后)8选出加点“之”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人非生而知之者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作师说以贻之9选出加点“其”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其皆出于此乎 B其出人也远矣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吾未见其明也10选出加点“则”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1选出加点“而”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择师而教之 B犹且从师而问焉 C吾从而师之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而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学于余A全相同 B各不相同 C只有相同 D只有相同14选出下列各组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 A举酒属客 渺渺兮于怀 B举匏樽以相属 倚歌而和之C杯盘狼籍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相与枕藉乎舟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5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例句:泣孤舟之嫠妇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舞幽壑之潜蛟 C扣舷而歌之 D顺流而东也16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月出于东山之上C徘徊于斗牛之间 D客有吹洞箫者17选出对下列句式特点说明不当的一项 A凌万顷之茫然(宾前) B固一世之雄也(判断)C而今安在哉(宾前) D而又何羡乎(宾前)18对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纵一苇之所如 不知东方之既白 倚歌而和之 驾一叶之扁舟A只有同 B只有同 C只有同 D各不相同19对下列加点的“乎”字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又何羡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A只有同 B只有同 C只有同 D各不相同20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暴秦之欲无厌 B当与秦相较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秦伯说,与郑人盟21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其实百倍(实际上) 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B然后得一安寝(但是以后) 至于颠覆(被灭亡)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能因为)可谓智力孤危(智商)D至于颠覆(以致)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22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义不赂秦 C日削月割 D李牧连却之23.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说明不当的一项 A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省略句) B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D其势弱于秦 (被动句)24选出加点字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A破灭之道也(原因) 与嬴而不助五国 (给予)B率赂秦耶(全都) 固不在战矣(原本)C暴霜露(暴露) 子孙视之不甚惜 (对待)D强弱胜负已判矣 (分清)六国互丧(彼此)25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始速祸焉(加速)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B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C诚不得已(实在) 革灭殆尽之际(全都)D则胜负之数(命运) 苟以天下之大(如果)26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的一项 例:不赂者以赂者丧A洎牧以谗诛 B苟以天下之大 C至丹以荆卿为计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7选出下列画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士兵们不好,仗没有打好】B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它的实际数目多达百倍】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抗秦的功效】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结局也许不是轻易就能确定的】28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六国论的作者是北宋的苏洵,号老泉,著有嘉祐集,与其长子苏轼、次子苏迈合称为“三苏”,皆入唐宋八大家之列。B六国论是一篇 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写作动机是:以六国赂秦而亡的史训,讽谏宋王朝不要屈服于辽和西夏,一味纳绢输币以求苟安,应当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其统治。C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其作者分别是贾谊、欧阳修、苏洵。D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有论语孟子庄子等。29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认为) B行李之往来(随身包裹)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个人) D失其所与,不知(不清楚)30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晋军函陵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越国以鄙远C朝济而夕设版焉 D既东封郑31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敢以烦执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晋军函陵 D夫晋,何厌之有32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 A以(因为)其无礼于晋 何厌(厌烦)之有B是(这)寡人之过也 敢(冒昧地)以烦执事C焉用(哪里用得着)亡郑以陪邻 又欲肆其西封(边境)D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 吾其(语气助词,表婉商,相当于“还是”)还也33选出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C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D朝济而夕设版焉/焉用亡郑以陪邻34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并且两次投靠楚国)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35选出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先秦春秋时期的大量历史史实,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C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定的战国策。D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36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沛公奉卮酒为寿(敬酒并祝健康长寿) 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去、进来)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黄河以北) 沛公不胜杯杓(经受不起)D范增数目项王(多次使眼色) 竖子不足与谋(不值得)37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沛公军霸上 B沛公欲王关中 C籍吏民,封府库 D吾得兄事之38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范增数目项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刑人如恐不胜 D道芷阳间行39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C拔剑撞而破之 D秦地可尽王也40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若属皆且为所虏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此天子气也 41选出下列各句中省略成份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沛公军霸上 B沛公欲王关中C将军战河北 D竖子不足与谋42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不然,籍何以至此 B因击沛公于坐 C客何为者 D沛公安在43选出对下列各句句式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A吾属今为之虏矣(判断句,“为”表判断)B大王来何操(疑问句宾语前置,“何操”“操何”)C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否定句宾语前置,“不自意”应为“不意自”)44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A旦日飨士卒(犒劳) 杀人如不能举(完,尽)B具告以事(详细地,全都) 会其怒,不敢献(恰逢)C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道芷阳间行(抄小路)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合力) 乃令张良留谢(道歉) 45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幸”用法相同。B“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为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近”为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之意。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为”音wi,动词,意为“认为”。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足下”是对人的尊称。46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47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夙遭闵凶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零丁孤苦 D臣密今年四十有四48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九岁不行(不可以) 至于成立(直到)B至于成立(建立事业) 沐浴清化(蒙受)C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则告诉不许(告知)49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谨拜表以闻 A则刘病日笃 B历职郎署 C宁许以负秦曲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0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得复见将军于此 D恐年岁之不吾与51选出加点字意义例句不相同的一项 例:臣以险衅A臣以供养无主 B但以刘日薄西山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52对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臣具以表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谨拜表以闻 挟飞仙以遨游A同,同 B不同,不同 C不同,同 D同,不同53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终鲜(没有)兄弟 欲苟(如果)顺私情B形影相吊(安慰) 而刘夙婴(缠绕)疾病C逮(及、至)奉圣朝 犹蒙矜(夸耀)育 D除(罢免)臣洗马 具(全都)以表闻54选出下列画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很早就遭到了不幸】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很晚时儿子才有出息】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这样的恩遇)真不是我杀身所能向皇上报答的】D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56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去以六月息者也 B小知不及大知 C三餐而反 D而御六气之辩5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型的一项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南冥者,天池也C此小大之辩也 D之二虫又何知58选出句式与“奚以知其然也”不同类型的一项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去以六月息者也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彼且奚适也5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置杯焉则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适百里者,宿舂粮 C去以六月息者也/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彼且奚适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60从文言句式的角度,下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其皆出于此乎? B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D彼且奚适也?6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树之以桑 B吾得兄事之C而相如廷叱之 D则刘病日笃 62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B暮去朝来颜色故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臣之辛苦6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B朝济而夕设版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乃令张良留谢D吾其还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64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 B舞幽壑之潜蛟C且庸人尚羞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65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所之既倦B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而耻学于师C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焉用亡郑以陪邻 风雨兴焉6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67.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然而不王者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8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B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 (秩序)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69选出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 B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C请以战喻(请您)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