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住区绿地发表日期:2004/8/13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点击:3157 字体大小:大中小居住区绿地系统 居住区绿地系统是指按照统一的规划目标和居住外环境创造意图,对居住区范围内可以绿化的空间实施绿色植物规划配置、栽培、养护和管理的系统工程模式建立起来的绿地体系。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地的生态作用在城市和居住聚居地越来越大,并已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按生态系统工程营建和管理居住区绿地系统是发展的必然趋向。居住区是人工建造的部分城市居民的集聚居住的环境空间。居住区的空间范围有限,人工实施技术方面控制比较容易。居住区绿化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目前在我国均属开发阶段,应积极推进其发展。居住区绿地系统包括若干个子系统。若按绿地规划组织结构子系统分,如图22所示。居住区绿地 绿地即种植绿色植物的场地,还包括绿地上的活动场地、小建筑、小品和步行小径等。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城市用地中占比例大,其布置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民在居住区内生活、休息、活动的时间最长,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居住区绿地是居民利用率最高的绿地。居住区绿地配置相对简单,养护管理比较方便。近年来我国居住区绿地的分布与绿化水平发展很快,使得居住区外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区游园、居住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居住区公建庭园绿地和居民区道路绿地等。居住区绿地作用 1丰富生活。绿地是居民户外活动的载体,居住区绿地中设有为老人、青少年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使居民在住宅附近能进行运动、游戏、散步和休息等活动。2美化环境。绿化种植对建筑、设施和场地能够起到衬托、显露或遮隐的作用,还可用绿化组织空间,美化居住环境。3改善小气候。绿化使相对湿度增加而降低夏季气温,能减低大风的风速。在无风时,由于绿地比建筑地段的气温低,因而产生冷热空气的环流,出现小气候微风。在夏季可以利用绿化引导气流,以增强居住区的通风效果。4保护环境卫生。绿化能够净化空气,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阻挡噪声,有利于环境卫生。5避灾。当地震、战争时期能利用绿地隐蔽疏散,起到避灾作用。6保持坡地的稳定。在起伏的地形和河湖岸边,由于植物根系的作用,绿化能防止水土的流失,维护坡岸和地形的稳定。7分隔空间。绿地可改善住栋之间、住宅与户外场地之间、住宅与道路之间的关系。居住区绿地质量 居住区绿地质量的保证要有良好的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和养护。良好的居住绿地质量要求:1要满足绿化布局合理,应均匀地分布到各级绿地,使居民方便到达、休闲和活动。从布局形式上要点、线、面结合,相互衔接。2绿地内的植物群落要多样化,使一年四季均有良好的绿化景观。有丰富的植物配置形式。3有较高的园艺艺术水平,充实的文化内容,在休闲中提高人们的精神情操。4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如坐椅、灯柱、茶座等。5居住绿地中各项绿地能统一规划、主题明确、合理组织。做到分散与集中、重点和一般相结合。6绿地出入口位置能考虑人流方向,各种不同人群的活动场地之间应有分隔。7能与自然的地形、地貌相结合。8植物配置时能发挥绿化在卫生防护方面的作用,不能选择有异味、有污染环境的植物,植物的形态和布置能配合组织优美的居住建筑空间。居住区内中心公共绿地 中心公共绿地属于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一部分,中心公共绿地是因其具有一定的用地规模,可以供较大量的居民在其内休息游乐、观赏和进行活动。不同级别的中心公共绿地应该是相对应级别的居住地居民户外活动的中心,这样可以避免非组团内的超量人流穿越组团甚至居住院落,避免严重干扰组团内的安宁的居住环境。按照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居住区应设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应设居住小区小游园,居住组团应设组团活动中心绿地。居住区内的儿童游戏场,老人社区活动中心也应设在其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内。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 居住区内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应根据用地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地域的气候条件、地域的经济条件,以及规划结构布局的不同方式等条件综合化设置。为了保证中心公共绿地真正发挥其综合效益,要注意作好中心公共绿地设计。要求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院落式组团绿地的面积 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要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小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居住区公共绿地 居住区公共绿地是供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它包括中心公共绿地和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非中心公共绿地是指不具备各级中心公共绿地用地规模的绿地,它虽然不满足各级居住组织大量公共活动所需,但也可为不参与公共活动,而需要在宅旁绿地之外的公共绿地活动的人群提供条件。本着强化绿地设置的要求对非中心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也应加以重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m2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是指居住区公共绿地与居住区总人口数量的比值(m2人)。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规定:居住区级不少于15m2人;居住小区级不少于1m2人;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上述规定是下限值,原因主要是要强化增加居住区各级绿化配置,改善居住外环境质量,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户外活动的需要。分级指标的目的是各级居住组织都应有自己独立的指标,强化不同级、不同层次的用地都应有绿化,方便不同层次的居民的户外活动要求。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大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层次丰富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又可获取良好的住居环境。1小区级指标人均不少于1m2人,可满足每小区设置一个面积40006000平方米以上的小区级小游园的要求。2组团级指标人均不少于05平方米,可满足300700户设置一个面积5001000平方米以上的组团绿地的要求。3居住区级公园指标人均不小于15m2人,可达到每居住区设置一个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级公园的要求。根据我国一些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实践,居住区级公园用地在1万平方米以上,即可达到具有较明确的功能划分,较完善的游憩设施和容纳相应规模的出游人数的基本要求;用地4000平方米以上的小游园,可以满足有一定的功能划分,一定的游憩活动设施和容纳相应的出游人数的基本要求。所以,居住区级公园一般规模应不小于1公顷,小区级小游园不少于04公顷。公共绿地指标的具体使用,还应按照所采用的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确定。如采用居住区组团两级组织结构的居住区,可在总指标的控制下设置居住区公园和组团绿地两级,也可在两级的基础上增设若干中型(相当于小区级)公共绿地,组团绿地的设置也应按组团布局形式灵活安排。开敞式中心公共绿地 指居住区内各级中心公共绿地向本居住区居民呈开敞式服务和享用。本区居民可以自由使用各级中心公共绿地,它应是本区居民的一份“福利”而不应成为“经营型”,不能让本区居民付费使用。当然我国目前城市居住区的各级中心公共绿地的养护、卫生管理的经济补贴也是不小的。今后各级中心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费用应通过物业管理费解决。各级中心公共绿地应敞开地为居民使用,使本区居民在优美宁静的户外活动绿地锻炼身体,健康身心。开敞式公共绿地也应呈现视野宽广,无阻挡,让人尽量感受大自然,所以各级中心公共绿地不应设置视野障碍,应以绿篱或其他通透式矮墙栏杆作为分隔或划分。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是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大型露台上种植绿色植物而形成的,它不与大地土壤连接。其优点是空气清新,噪声低、视点高、视野广,可以发挥其高空优势,广借远景入园。屋顶花园按位置高度可分低层(或多层)建筑屋顶花园和高层建筑屋顶花园。前者位置较低,一边或多边为高层建筑所障,因而除考虑如何通过某些建筑手段和庭园的水石花木来组景外,也要从环境出发,注意第五立面(即平屋顶的平面)的处理。高层建筑屋顶花园高空风压较大,要注意树种的选择和植物的位置。屋顶花园按空间组织状况可分为开敞式、封闭式和半开敞式三种。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游览性屋顶花园和装饰性屋顶花园,以前者居多。屋顶花园的设计手法和地面庭园大致相同,都是运用建筑、水石和植物等要素组织庭园空间;运用组景、点景、借景和障景等基本技法去创造庭园空间。不同的是屋顶花园地处高空,应发挥它的视点高、视域广的高空特点。在设计时,宜敞则敞,鸟瞰四周,“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游览性屋顶花园多半在屋顶上铺草植树,修池垒石。设计时要注意庭园立意、布局、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装饰性屋顶花园的设计重点是第五立面,设计这类花园要突出它的装饰性的效果。可运用不同颜色砾石和盆栽植物组成色彩鲜明的图案,也要注意铺地的色彩和纹样,有条件的可运用照明设施,使装饰性屋顶花园在夜间更有魅力。屋顶花园造园技术要求较高,造价昂贵。近年来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一些住宅,高层楼宇的裙房和一般公共建筑的屋顶兴建了简易屋顶花园。这些屋顶花园面积较小,多用草坪、花卉、灌木绿化。这种屋顶花园造园技术较简易,造价较低廉,因而普及面较广。此外,平屋顶无土栽培技术推广后,以蛭石、锯末等材料取代一般的培植土,大大减轻了楼顶的荷载,有利于屋顶花园的发展。屋顶花园面积不计入居民区绿地面积,不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计算。嵌草铺地 采用透空新材料地砖,铺砌时其缝隙不少于3厘米,使草类能成活,或是用一般石片水泥地砖等在草地上镶嵌铺砌,也可作出各种图案,如我国传统园林常用手法等统称嵌草铺地。嵌草铺地呈大面积铺装,一般用地在停车场和停车与人活动均较多的场地。嵌草铺地较多的用在大草坪上为行人行走和驻留休息用的步行小径或小块活动场地上。也有的用在道路绿地上。嵌草铺地不计入绿地面积,不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计算。街道绿地与行道树 街道绿地是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的行道树等绿地。行道树专指种植在街道两侧的树木,行道树在城市绿化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行道树可以减弱道路上汽车带来各种污染(如有毒气体、尘埃、噪声、排放热量等)的扩散,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可以利用树冠的遮阻作用为行人提供阴凉的城市通行空间;可以利用树冠减少眩光;把行道树与街道公园配合起来,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城市休息场所。居住区内各类道路应种植相宜的行道植物。由于行道树种植在道路两旁,道路两旁的生态环境不好,所以行道树一般要选抗热性能好,在自然习性上耐旱、根系发达、具有坚硬而又有光泽的叶片(或有绒毛的叶片)、耐土壤密实、对土壤通气要求不高等适应性强的树种进行种植。同时要提高行道树的种植技术,加强种植管理和养护工作。阴性植物 阴性植物是指具有较高的耐荫能力,且在气候干旱的环境下不能受过强光照的植物。阴性植物生长较慢,成熟较慢,开花结果也相对较慢。由于居住区内住宅组群相对密集,建筑间距有限,受建筑遮挡,不少空地日光照射不足,掌握植物的耐荫性可以通过耐荫性植物的种植扩大居住区绿化范围。模糊共享绿地 在层数高的围合式小区布局中,常采用模糊共享绿地的形式,即利用大间距自然形成的宽敞空间作园地,住宅楼都面向中心,共享绿地与场地等设施。这种绿地不明确划分宅前、组团、公共的使用者,减少层次,提高设施与绿化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且方便管理。居住区绿化 在居住区用地上植树、栽花、种草,或进行山水、地形的设计和建设的活动,以创造安静、清洁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包括在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公共花园的建造,庭院绿化,住宅建筑绿化,公共建筑绿化,街道绿化和防护绿化等。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的主要户外生活空间,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一般约占居住区总用地60左右。再造平台绿地 再造平台绿地是在建筑物的各种标高层面的平台上,可以专门用作绿化和供人休息的绿地。再造平台绿地属人工营造的绿地,一般不与自然地面的土壤接壤,因而应对种植用覆土的土质、覆土厚度、植物配置、种植用水、建筑平台上绿地位置等方面因地、因时而宜地作好选择和养护。再造平台绿地是为了满足人们希望扩大绿地面积产生回归自然之感的要求,而又不占用自然地面进行的绿化,在建筑可以绿化的部位全部实施绿化已是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可以让住在楼层的用户享用绿地。从国内外大量的平台绿地的实例看,再造平台绿地可以设置在:1居住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屋顶平台上,如公共建筑和汽车库的屋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走进田间课件
- 教案及教学课件
- 课件模板制作流程
- 儿童玩水画画课件
- 体育小知识课件
- 欢乐有秘方课件
- 课件有趣自我介绍
- 儿童小班玉米课件
- 广东护理伦理自考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屏风帘布数据监测报告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第2-13部分:患者服务临床用血
- 斜井绞车提升操作规程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 GB 30180-2024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祝福》(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生殖细胞的发生
- 数字谜02-三上08-乘除法填空格
- 七块红烧肉阅读题目和答案-七块红烧肉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专练-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 流体力学在化工中的应用
- 配件紧急供货应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