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禹锡 陋室铭 课题 诗豪 刘禹锡 772 842 字梦得 洛阳 今河南省洛阳 人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哲学家 贞元九年进士 官至监察御史 王叔文改革失败 刘被贬为朗州司马 后又任连州 夔州 和州等刺史 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 刘禹锡不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和哲学思想家 也是一位有着独特成就的出色诗人 作家简介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 他关心社会现实 忧虑国计民生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 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规定 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 便多方刁难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 住房一次比一次小 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 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 陋室铭 一文 刘禹锡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 1 能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全文 2 了解一些文言实词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及陪衬的表现手法 复习论证方法 4 体会作者不慕名利 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会用名言警句 学习目标 初读 矫正字音读准课文再读 疏解文意读通课文研读 品味意境读懂课文 学习方法 初读课文 矫正字音读准课文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初读课文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德馨 鸿儒 苔痕 案牍 x n h ngr t i d 调素琴 ti o 字词句疏通 陋室铭 陋室 简陋的屋子 铭 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 文字简洁 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解题 本文韵脚 名ing 灵ing 馨in 青ing 丁ing 经ing 形ing 亭ing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再读课文 疏解文意读通课文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高 有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 有了龙就灵验了 动词 在于 神仙 名词用作动词 出名 神奇 灵验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指示代词 此 这 只 香气 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这是间简陋的房屋 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苔藓痕迹碧绿 长到台阶上 草色青葱 映入门帘里 名词做动词 长上 长到 映入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 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即大儒 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原指平民百姓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 也可以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弹奏 不加装饰的琴 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 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借代 奏乐的声音 形容词用作动词 扰乱 官府的公文 形容词用作动词 使 劳累 形体 身体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 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呢 说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子欲居九夷 或曰 陋 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 有人说 那地方非常简陋 怎么好住 孔子道 有君子去住 就不简陋了 知识延伸 反复朗读 直至背诵 背诵课文 当堂检测 研读课文 品味意境读懂课文 研读课文 1 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2 第一 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 山水 比喻起兴 类比 山仙水龙 陋室德馨 3 在作者看来 陋室真的简陋吗 4 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室不陋 景 环境优美 人 交友高雅 事 生活闲适 5 诸葛 子云分别指谁 他们是怎样的人 6 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自比古代贤人 表明自己的心愿 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7 孔子云 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下句 前面直接用诸葛亮与扬雄自比为君子 所以下句直接引用下句 反问点题 8 文章题目为 陋室铭 文中又说 何陋之有 这些矛盾吗 不矛盾 题中之 陋 为房屋的形陋 尾句的 陋 为 鄙俗 之义 指屋中主人的 德馨 不鄙俗 9 作者借山水有仙人 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10 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托物言志 不慕名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保持高尚节操 托物言志 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 志向或思想感情 陋室铭 设喻引题 山 仙 水 龙 比喻起兴 类比 陋室 德馨 陋室不陋 环境优美 清幽景 生活闲适 高雅事 引古贤以自况 类比 反诘点题 交友高雅 不俗人 陪衬比喻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君子之德 小结课文 中心思想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 极力形容 陋室 不陋 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 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 或用事物的局部来代替整体 类比 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 借助喻体的特征 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摩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举例说出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比 喻 起 兴对比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借代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对偶 对仗 拟人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反问 引用类比子云亭举例诸葛庐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何陋之有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正面 实写 反面 虚写 高雅脱俗 不慕名利 中心论点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写作方法 托物言志对比手法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修辞手法 比兴 类比 对偶 反问 引用 本节小结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何陋之有 山 仙名 水 龙灵 四 填空 1 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 写出 陋室 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 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 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5 文末提到两位古人 起什么作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引古人自况 陪衬比喻 分不在高 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 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 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 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 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 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 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 混张文凭 联系现实 发表见解 你觉得下面的学生铭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 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检测 一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B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二 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A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B孔子云 何陋之有 三 下列句中 之 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 A 助词 的 B 代词C 动词 往 到 D 助词无实义E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F 宾语提前的标志 无实义1 何陋之有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4 食之不以千里 5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6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四 填空 1 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 写出 陋室 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 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 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5 文末提到两位古人 起什么作用 考考你 一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B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二 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A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B孔子云 何陋之有 三 下列句中 之 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 A 助词 的 B 代词C 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营销活动策划方案与执行要点
- 简历制作及求职信写作技巧
- 企业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全流程方案
- 厂房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级护理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考研护理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在校生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廊坊及答案解析
- 投资咨询服务协议书(参照模板)5篇
- 部队春季流行病预防知识
- 安装工程技术标
- 2023-2024学年天津八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运动医学分级诊疗管理制度
- 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代数式综合与实践-密码中的数学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 挂靠经营合同(2篇)
- 皮带输送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 15ω-3脂肪酸在妊娠期管理的应用
- 辽宁省沈阳市杏坛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数学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考数学试卷
- 【语文】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