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教案83655.doc_第1页
物质的分类教案83655.doc_第2页
物质的分类教案83655.doc_第3页
物质的分类教案83655.doc_第4页
物质的分类教案8365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色阳光教育 成 就 孩 子成 就 未 来 一、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2、胶体的分类: .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 水解促进法:FeCl3+3H2O(沸)= (胶体)+3HCl4、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胶体凝聚的方法: (1)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间的排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直径107m,从而沉降。(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加热可加快胶粒运动速率,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白质溶液加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变性。5、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盐卤点豆腐:将盐卤()或石膏()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肥皂的制取分离 明矾、溶液净水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水泥硬化 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硅胶的制备: 含水4%的叫硅胶 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6、胶体的提纯净化 利用渗析的方法,将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小分子除去。 实验步骤 (1)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NaCl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半透膜可用鸡蛋壳膜、牛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它有非常细小的孔,只能允许较小的离子、分子透过)。 (2)2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烧杯中的液体5mL,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在加入AgNO3溶液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水的试管里并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Cl能透过半透膜,从半透膜袋中扩散到了蒸馏水中,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没有扩散到蒸馏水中。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大。 注意事项:半透膜袋要经检验未破损,否则,淀粉粒子也会进入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否则,实验结论不可靠。一般要在2min以后再作Cl的检验,否则,Cl出来的太少,现象不明显。 【典型习题一】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碘酒 BFe(OH)3溶胶 CCuSO4溶液 D淀粉溶液【典型例题二】“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 )A不能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能全部透过半透膜【典型习题三】已知土壤胶体的粒子带负电,它可以吸附下列化肥中的NH4+,在水稻田里使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课堂练习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碘酒 D蛋白质溶液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3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观察外观 B丁达尔效应C布朗运动 D加热4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C胶体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7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 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 D 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8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9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 D都存在布朗运动10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11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填“”或“”或“”)1nm,而胶体颗粒的直径介于 之间。这个尺寸与现代材料科学中 的直径大致相当,从而使胶体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能力提升训练1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地球表面一片光明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4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 A电泳 B电解 C凝聚 D渗析5粘土胶体溶液中,粘土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最有效的电解质是 ( )ANa3PO4 BAl2(SO4)3CBaCl2 DK2SO46已知硅酸胶体微粒带负电荷,对该胶体进行下列处理,不发生凝聚的为 ( )A加蔗糖溶液B加入MgSO4 C对胶体加热D加Fe(OH)3胶7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反应。在小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mL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5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也加入2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