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离别后的思念,如泣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风秋夜长,孑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稽康辞世,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甚。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汉宫秋月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为二胡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付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十大名曲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乐曲简介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朝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2、广陵散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 广陵散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乐曲简介: 广陵散:古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 东汉蔡邕的琴操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己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据世说新语记载: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3 、平沙落雁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 平沙落雁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乐曲简介: 平沙落雁:古琴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朝陈立昂之说;宋朝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4、十面埋伏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 。项羽自 十面埋伏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乐曲简介: 十面埋伏是蓍名琵琶传统大套武曲,曲谱最早见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华秋萍的琵琶谱,而在此谱之前,只有描绘同样题材的楚汉。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从这段描述可看出,汤应曾弹奏的楚汉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一致,由此可见早在16世纪之前,此曲已在民间流传。 楚汉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爱。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 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李氏谱名淮阴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淮阴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而现代,这往往需要大乐队式的交响曲体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5、渔樵问答此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乐曲简介: 渔樵问答:古琴曲,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 渔樵问答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名曲,现在的谱本有多种。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第1段末呈现的主题音调经过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夕阳箫鼓是抒情写意的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 夕阳箫鼓乐曲春江花月夜。 乐曲简介: 夕阳箫鼓 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其改编为丝竹合奏。 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1929年沈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夕阳箫鼓。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这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棉会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全曲为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中央广播乐团民族管弦乐队指挥家、民乐大师彭修文对此曲的艺术处理极其细腻,他充分运用大乐队拥有丰富的乐器色彩,巧加编配,乐器时增时减,使乐队音响富有高、低、浓、淡、厚、薄的变化,层次分明;在音乐表现方面,既发扬古典音韵优雅的格调,又使音乐充满内在的激情,颇具情韵,富有生气。中国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飚将此曲改为吉它独奏曲浔阳夜月,在1988年广东、香港、澳门举办的吉它大赛中获古典吉它冠军。而黎海英则将它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刘庄改编为森管五重奏,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画。 7、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汉宫秋月乐曲简介: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徵音的多次出现,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极富感染力。 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A宫),由孙裕德传谱。原来沈其昌瀛州古调(1916年编)丝竹文曲合奏用正宫调(G宫)。琵琶仍用乙字调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发了古代宫女细腻深远的哀怨苦闷之情。中段运用了配器之长,各声部互相发挥,相得益彰,给人以追求与向往。最后所有乐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现出中天皓月渐渐西沉,大地归于寂静的情景。 琵琶曲汉宫秋月: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更显清怨抑郁,有不同传谱。目前一般是据无锡吴畹卿所传,但刘德海加上了许多音色变化及意向铺衍的指法,一吟三叹,情景兼备,很有感染力。 8、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由笛曲改编而来。 梅花三弄乐曲简介: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为王羲之所奏的笛曲。后由后人移植为琴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刘宋鲍照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筝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197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音调取自此曲,表现的主题则是毛泽东词咏梅。 9、阳春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 阳春白雪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乐曲简介: 阳春白雪: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头”变体的循环再现,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应用基础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慢性膀胱炎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查房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武汉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哈尔滨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过关检测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册
- 资金垫付合同范本
- 源画摄影合同范本
-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解析(共五套)
- SYT 5822-2021 油田化学剂分类及命名规范-PDF解密
- 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单词表,已A4排版,可直接打印
- 制造业班组长培训
- 研发项目策划书
- 创作属于自己的国画作品
- 烟草行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课件
- 2024年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办公室文员员工职责
- 完整版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入库考试题库(1-4套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