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质量问题手册.doc_第1页
轮胎质量问题手册.doc_第2页
轮胎质量问题手册.doc_第3页
轮胎质量问题手册.doc_第4页
轮胎质量问题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轮胎质量问题手册 001-钢丝圈扭曲 描述:胎踵部位胎圈有一处或多处弯曲。弯曲可径向或轴向延伸至轮胎中心线。 位置:当轮胎滚动时,能够感觉到胎圈部位的凹陷或扭曲。 原因: 1、轮胎由于下列原因粘到模具或胶囊上 2、杂质 3、模具环底座宽度太宽 4、冷-轮胎/胶囊/模具的润滑喷涂 -胶囊沟 -胶囊漏气/抽真空 2、定中心装置/卸胎动作或设置 3、被拉出钩子损伤 4、胎胚胎圈变形 5、上错胎圈或模具坏 002-胎圈挤压变形 描述:发生在装胎过程中。胎圈被挤在锁模锁环和胶囊中间,经常导致长胎趾。 原因: 1、帘布反包边松弛 2、胎圈直径太小 3、胎胚变形 4、模具环座架宽度太窄 5、装胎倾斜/不正 6、装胎时胶囊高度不正确/抽真空 7、装错胎胚 8、装胎器高度设置太高 003-钢丝圈胶偏薄 描述:胎圈底部和跟部出现裂纹或胶偏薄 原因 1、内衬层/子口端点间的间隙 2、子口下端点未压实(润滑油) 3、子口边部有褶皱/过厚 4、模具脱离润滑油(硅树脂) 5、胎胚损伤 004-胎圈窄 描述:胎圈底部宽度不规则 原因 1、胎胚紧绷 2、模具环底座宽度太宽 3、胶囊高度-伸长/堆积/抽真空 4、钢丝圈结构不正确 5、胎圈部位的胶料走形 6、子口包布端点太高 005-胎圈鼓泡 描述:钢丝圈上出现鼓出或凸起,通过触摸胎圈周围可以察觉到。鼓泡面积大于30 mm2 位置:胎圈周围内侧或外侧的鼓出或凸起是能够看到或触摸到的。 原因 1、反包太松散 水漏进胶囊 5、胶芯放错位置或轮廓不合适 6、扭曲,过期,喷霜或胎圈干燥 7、检查是否胶太软或未硫化 8、胶芯接头开 006-胎圈气泡 描述:在胎趾和胎跟之间有面积小于30mm2的气泡 位置:以气泡,水泡或者凸起的形式出现在胎圈周围-要么出现在胎跟部位,要么出现在胎趾部位 原因1、内衬层/子口包布边缘出现间隙 2、子口边缘未压实 3、子口端点过高 4、子口边缘过厚 5、压合不好 6、杂质/胶部件过于潮湿 7、子口有褶皱 8、子口没上正 9、胎圈胶硫化不熟 10、模具环上的排气孔堵塞 007-胎趾撕裂 描述:通常只在胎圈内部割破或撕裂 原因 1、子口边缘未压实 2、模具环错误/损坏 3、胶囊排气不充分 4、胎胚损伤 5、脱模损伤 008-窝气 描述 1胎圈部位窝留空气 窝气沟槽位于胎趾上内侧。窝气导致胎趾变圆。胎跟较薄。胎圈底部窝气。 2胎圈部位窝留蒸汽 不规则性类似于胎圈部位的窝留空气,感觉比较柔软,呈海绵状 原因 1、内衬层厚度偏薄或不足 2、模具排气孔堵塞 3、O-形密封圈漏 4、蒸汽管漏 5胶囊组装松或有错误 009-不规则加强层 描述:加强层定位不恰当 原因:宽度/定型/贴合不正确 010-不规则的护趾胶 描述:护趾胶定位太高或太低致使任胎体暴露出来。 原因:宽度/定型/贴合不正确 011-畸形胎圈 描述:胎圈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程序的变形,如较小的变形,方形或平形,或者较大的圆形 原因 1.钢丝圈结构 2.装胎器/胶囊高度不正确 3.装胎不正 4.胎胚变形 5.胎胚代码/型号错误 6.胶囊抽真空 7.硫化机失灵 8.模具环 9.定型压力和步骤 012-胎圈钢丝松散 描述:钢丝脱离钢丝圈 原因 1、包布材料/贴合 2、隔离胶 3、钢丝圈成型操作/缠绕 4、存放/处理 013-胶芯鼓泡 描述:窝气位于胎体和胶芯之间或者胶芯部件内 原因 1、对钢丝圈的粘着力 2、外形/厚度 3、胎体反包 014-胶芯接头开 描述:由于接头处缺少胶芯胶料而出现凹陷或鼓泡 原因 1、胶料的粘合性/塑性 2、工艺技术/贴合处的伸张力 015-胶芯接头宽 描述:接头处可触摸到因胶芯接头过大而出现的凸起, 原因 1、工艺技术/定长裁断 2、贴合处的张力 016-加强层间距 描述:钢丝分散不规则,表现出聚集或间距过大 原因 1、钢丝弯曲分布/压延时 2、角度/设定 3、贴合时的张力 021-子口泡 描述:它的不规则性表现为会以气泡,水泡或小于30mm2的凸起出现在子口胶或子口和胎体/胶芯之间。 原因 1、杂质 2、子口包布有褶皱 3、边缘太厚/松弛 4、子口压合 022- 子口鼓泡 描述:子口表面和子口下面胶部件之间窝有气体。 原因 1、杂质 2、胶料粘合力 3、子口压合 023- 不规则子口 描述 1、子口裂纹 胎圈上面,轮辋部位的出现裂纹或凸起的印痕 2、子口端点太低 子口定位太低导致胶太薄,或者子口定位在胎跟上面2mm处。 原因 1、胶部件不正确 2、贴合不正确/边部松散 3、子口压合 024-子口接头开 描述:子口接头处出现空洞或裂缝 原因 1、胶料粘合力 2、长度太短 3、工艺技术/伸张力/错用 025-子口接头宽 描述:子口接头处出现凸起 原因 1、定长裁断 2、工艺技术/伸张力 026-胎圈包布翘起 描述:圆周方向上出现裂纹。需要解剖轮胎合理判断 原因 1、轮廓/宽度/子口贴合/胶芯/胎侧 2、有褶皱的/胎体反包松 032-胎侧泡 描述 1、覆盖条气泡(白胎侧):轮胎胎侧贴胶条区域出现气泡 2、BSW气泡:胎侧胶内出现小于30mm2的窝气 原因 1、外形/厚度 2、杂质/湿度 3、压合 033-胎侧鼓泡 描述:胎侧表面和胎侧正下方的胶部件之间窝有气体 原因 1、外形/厚度 2、杂质/湿度 3、定位/贴合/压合 4、压延机/屈挠/排气孔 034-胎侧出现裂纹 描述 1、胎侧裂纹 出现裂纹。在胎侧的任何地方,出现围绕轮胎的自始至终的几毫米不等的裂纹,。 2、GG出现裂纹 与胎侧裂纹相同,但出现的位置在GG沟槽 原因 1、外形/厚度/褶皱 2、宽度/层叠/胎侧,子口,胎面边缘 3、轮胎松散 4、排气孔堵塞 5、预硫化隔离剂 6、定型-压力/次序 7、胎胚变形 8、模具设计上存在压力不充分点 9、模具有杂质或潮湿 037-胎侧胶偏薄 描述:凹陷或不平整表面或窝气出现在胎侧的任何地方 位置 1、在胎侧的任何地方,出现凹陷或不平整表面或比较浅的裂纹 2、由于窝气,外观发亮 原因 1、外形(凹陷) 2、模具排气孔/设计 3、排气孔堵塞 4、预硫化隔离剂/润滑 5、胎体/子口/胶芯端点堆积 6、杂质 7、模具温度低 8、漏蒸汽-O形密封条,蒸汽软管 9、轮胎松弛 038-胎侧接头开 描述:通常表现为出现横穿胎侧的小孔或空洞 原因 1、胎面侧缘/胎侧切割斜坡/接头 2、切割斜坡粘合/压合 3、定长裁断/贴合伸张力 4、接头处杂质 5、胎侧拉伸 039-胎侧接头偏大 描述:通常在FVM或在PCI充气时检测到。胎侧接头处可触摸到凸起 。 原因 1、工艺技术/定长裁断 2、贴合张力 040-胎侧偏薄 描述:通过胎侧能够看到帘线的压痕,特别是轮胎的肩部。 位置:轮胎肩部出现胎侧偏薄的状况,该部位出现帘线裸露或透过胎侧能够看见帘线。 原因 1、胶部件厚度不足 2、轮廓 3、贴合张力过大 4、可能帘布反包边拉伸 5、杂质 6、烘胎胚过度 046-胎面鼓泡、胎面侧缘鼓泡 描述 1、胎面鼓泡:在缓冲层和胎面之间出现气体或空洞,位于胎面胎肩之间 2、胎肩鼓泡:与胎面鼓泡相同,但位置是从胎肩到胎面侧缘 3、胎面侧缘鼓泡:与胎面鼓泡相同,但是位置在胎面侧缘部位。 原因 1、胎面压合( -压力- ) 2、胎面外形 3、胶料粘合力(胶料-胎面基部胶胶浆) 4、胎胚变形 5、硫化机构-热板/模具温度 6、杂质-潮湿-喷霜 7、窝气 8、胎面贴合,切割斜坡或接头差 047-胎面不正 描述:表现为胎面中心线与轮胎中心线不在同一位置。 原因:1、胎面上歪 2、轮胎放的不正 3、变形/不合格的胎胚 4、中心线胶条偏离中心 5、套筒堆积 /装胎器高度 6、用错模具 7、成型鼓法兰偏离中心 048-胎面偏薄 描述:1、胎面偏薄:表现为胎面花纹条圆,位置在胎肩之间。 2、胎面肩部偏薄:与胎面偏薄相同,但出现在胎肩部位。 位置:1、胎面上磨圆的花纹条或花纹块 2、胎面接头处表面出现裂纹 原因:1、胎面轮廓 1、模具排气孔分布 2、排气孔堵塞 3、杂质 4、模具/轮胎润滑过度 5、模具清理不正确 6、定型过度 049-胎面接头开 描述: 1、胎面接头开:当揭开接头顶部时,出现穿过胎面表面的空洞型的裂缝,或者 当接头在底部开裂时,内衬层内侧出现平坦的凹陷。 2、胎面侧缘接头开:在胎面接头处胶料偏薄或胎侧波动 原因:1、接头工艺技术 2、切割坡面胶浆 3、胎面不合格 4、胎面/轮胎损坏 5、杂质 051-基部胶太薄 描述:胎面花纹沟有裸露的帘线出现。 原因:1、胎面外形/胎面不正确 2、模具不正确 3、成型不正确(缓冲层角度方向) 4、胎面长度/伸张力 5、胎面不正 6、胎面太短 052-胎面破边 描述:胎面部位出现撕边或开裂 原因:1、花纹块,花纹条,胶囊弯曲 2、脱模装置不合理 3、模具设计不恰当 4、模具/胶囊喷雾不正确 5、传送带损坏 053-两次模制 描述:花纹块中心部位出现裂纹或胶料偏薄,通常出现在胎面的中心部分 原因:1、胎胚直径过大 3、用错胎胚 4、定型压力过大 5、胶囊损坏/错误 6、硫化机失灵 7、胎面润滑(外观类似) 054-整周的胎面侧缘有裂纹 描述:胎面侧缘部位出现整周的裂纹或凸起的压痕 原因:1胎面边部边缘过厚/扭曲 2、模具润滑 3、杂质 4、外形吻合(胎面边缘/胎侧) 061-胎体鼓泡 描述:表现为胎体之间或胎体和缓冲层之间窝气 原因:1、压合不正确(压力-设定) 2、反包过松 3、胎体胶料粘合力-喷霜 4、硫化不正确(时间-压力-定型-温度-泄漏) 5、杂质(潮湿,溶剂) 6、胎胚变形 7、胶太软或没硫化 8、钢丝圈尼龙包布端点破损 062-露帘线 描述:通常情况下,出现在胎圈部位或轮胎内侧。由于胶料厚度很薄,所以能够触摸到胶料内的帘线,或内衬层上出现凹痕 。 原因:1、轮胎太紧密(角度/鼓宽) 2、胎胚损伤/修补 3、内衬层太窄或太薄 4、模具不正确 5、胎体覆胶损坏 6、外形/胶部件不正确 7、杂质 063-操作工胎体接头开 描述:表现为胎体帘布上操作工接头处出现不规则的图案 原因:1、操作工接头太窄/拉伸 2、帘布编织不合格 3、接头压合不合格 4、帘布/胶料的粘合力 5、杂质 064-胎体接头过宽、帘布自身接头宽 描述:1、胎体接头过宽-表现为帘线搭接过度 2、帘布自身接头宽-与操作工接头过宽相同,但位置在帘布自身接头处 原因:1、工艺技术/贴合伸张力 2、帘布不合格/处理 3、胶料/帘布的粘合力不足 065-帘布自身接头开 描述:与操作工接头开相同,但位于帘布自身接头位置。 原因:1、接头太窄 2、粘合力不足 3、角度匹配 4、帘布编织不合格 067-胎体打滑、帘线发散或缺少 描述:1、胎体打滑-与胎体接头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出现在一个点上,而不是从这一端胎圈到另一端胎圈 2、帘线发散或缺少-帘线之间出现间隙,如果是缺少帘线,间隙会从一个胎圈通至另一个胎圈。 原因:1、帘线分布 2、压合帘布 3、胎胚损伤 4、胶片压延不合格 5、硫化胶囊漏 069-胎体出现折皱 描述:胎侧区域出现不规整性 原因:1、反包/ 胎体定型不正确 2、帘布状态差 3、硫化机定型压力/步骤 4、胎胚损伤 5、胎胚不规则或损伤 070-帘线松动或混乱 描述:出现帘线松散或帘线分布不在正常的位置,通常出现在接头处。 原因:1、帘布/内衬层不合格 2、覆胶松散或帘线裸露 3、杂质 4、工艺技术 071-帘布不规则 描述:当没有按要求使用帘布时,出现裂纹,内衬层偏薄或后充气不正常 原因:1、帘布不符合技术标准-结构/EPI 2、识别错误 072-胎体钢丝损坏 描述:任何一胎体钢丝出现破损 原因:1、钢丝不合格 2、钢丝损坏 3、钢丝准备工作不好 073-不规则处理 描述:使用不合格的经过处理的部件,表现为重量或端点的不同。 原因:与不规则帘布相同,但与处理相关。 074-自身接头间距、操作工接头间距 描述:硫化之前接头开或帘线被推进,抽出或磨损超出正常,并且帘线发散或成束 原因:1、少数几块分散超过技术标准 2、帘布边缘的帘线变形/处理 3、工艺技术 076-胎体出现波纹状、胎体偏离径向 描述:胎体出现波纹状:体帘线扭转变形,出现方向不稳定的波状外观 胎体偏离径向:与胎体出现波纹状相同,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只在一个方向上 原因:1、轮胎松散 2、模具不正确 3、成型或硫化定型错误 4、角度错误 5、压合调整 078-帘布筒上偏 描述:点出现不正常的与参考点不等距的情况,轮胎两侧相似。 原因:1、定错误/功能 2、技术 079-胎体损坏 描述:以观察到的由操作引起的变形,交叉,折叠钢丝/帘线 原因:1、工艺技术 2、机器失灵 080-胎体/加强层差级 描述:体和加强层各自边缘之间的间距超出公差或平行度不正常 原因:1、设置错误 2、胶部件的宽度/粘合力 081-接头错边 描述:头处的胎体端点有错位(狗耳朵) 原因:1、胶部件宽度/角度不合格 2、工艺操作/伸张力 082-钢丝交叉/搭接 描述:观察到很多由操作引起的缺陷 原因:1、锭子/压延机设置错误 2、覆胶松散 3、工艺技术 091-内衬层气泡 描述:第一层胎体和内衬层或在内衬层之间出现气泡 原因: 1、压合不合格 2、粘度过大 3、内衬层拉伸过度 4、内衬层窝气 5、皱纹或折叠 6、内衬层卷曲温度不恰当 7、鼓盖板太窄 092-内衬层裂纹 描述: 1、内衬层裂纹 :中心处或沿着内衬层的任一侧有裂纹,出现在轮胎的一整周上。 2、接头处出现裂缝:这种裂缝会沿着帘布的方向进行,出现在内衬层接头上。 原因: 1、轮胎松散 2、内衬层内侧润滑 3、定型过度 4、冷压延/破料不好 5、内衬层接头过厚/接头开 6、内衬层起皱 093-内衬层不规整 描述: 1、内衬层不规整:内衬层出现小孔或结块 2、内衬层上偏:出现胎趾过长,子口气泡,胎趾气泡 原因: 1、杂质 2、偏离中心/太窄 3、内衬层胶料不合格 4、起皱 094 胎里薄 描述:现象为露线,通常出现在轮胎里肩部 原因: 1.帘线紧 2.胶囊与胎胚间窝气 3.内衬层薄 4.内衬层胶料有变化 5.胎面窄/重量不足 6.胎面/缓冲层偏 7.带束层窄 8.胎胚错 9.胎里胶糊过多 10.内衬层贴合时伸张过大 095胎里打褶 描述:可以看出胎里表面有褶皱。通常是内衬层褶皱边部有裂口。 原因: 1.料卷中内衬层打折 2.过粘 3.压辊设置 096 内衬层接头开 描述:现象为内衬层薄或露线,因为没有足够的内衬层胶 原因: 1.定长裁断时内衬层受到拉伸 2.鼓旋转控制 3.贴合张力、压合 4.杂质 5.内衬层胶糊过多 097内衬层接头宽 描述:现象为内衬层接头大,比施工标准宽 原因: 1.定长裁断 2.鼓旋转控制 3.手工制做技巧 100内衬层分开 描述:开口延着帘线的方向,表现为内衬层裂口 原因: 1.杂质 2.粘合不好/压合不好 3.帘线有质量缺陷 101胶囊扭曲 描述:现象为胎里有尖峰或波纹,帘线可能变形或暴露 原因: 1.胶囊旧或变形 2.胶囊规格或高度不对 3.预热程序不对 4.润滑不足 5.定型不够 102胶囊有缺陷 描述:现象为气密层表面数粗糙或有鼓起,通常出现在胎圈部位 原因: 1.胶囊规格有错 2.表面磨损 3.有损坏 4.安装不当/预热步骤不当 103 胶囊漏 描述:胎里有海绵状斑点,有水流过的区域 原因: 1.胶囊有孔或磨损 2.胶囊安装松 3.硫化过程中蒸汽泄漏 4.夹持螺栓松动/脱落 104胶囊粘住 描述:现象同内衬层胶糊过少而引起的外子口裂。 原因: 1.内衬层润滑 2.胶囊抽真空 3.胶囊花纹沟 4.上环向上动作 105硫化水胎坏 描述: 1阀漏:同胶囊漏 2接头/修补处漏:同阀漏,但是位于水胎的接头处或修补处 3.、水胎扭曲:同胶囊扭曲 4. 胶疙瘩:有胶疙瘩的地方轮胎将会出现欠硫 原因: 1.阀漏/联接有问题 2.接头/修补处/孔处漏 3.变形 4.杂质 110胶囊挤压变形 描述:胶囊位于胶圈与模具环之间 原因: 1.定型的结果 2.装胎器/工作面高度 3.胶囊抽真空 111 硫化机损坏轮胎 描述 1注射器损坏:现象为轮胎内或外有口子或撕裂 2环裂口:现象为轮胎变型或有口子,引起外观缺陷 3传送带损坏:同环裂口 4装胎器坏:胎圈部位有缺陷 原因: 1.装胎器/卸胎器 2.环有割口 3.传送带 4.模具打开/关闭 112后充气损坏 描述:模具环割口 原因: 1.装胎时偏 2.后充气装置故障 113硫化不正常 描述:胎看上去软并呈海绵状,或有时胎面花纹有圆角 原因: 1.硫化条件错误 2.硫化设置错误 3.硫化控制设备故障 4.模具故障 114粘在模具上 描述 :胎面变形 原因 1.模具/轮胎润滑 2.模具胶囊设计 115 硫化上下反 描述:现象为有序列号的一侧胎侧在无序列号的一侧或者相反 原因 1.胎侧打标不正常 2.成型/装胎方向混淆 3.手工制做 116后充气不正常 描述:现象为轮胎外观不正常,胎面凹,胎侧扁平,外型宽,胎圈分散,外径可能小 原因 1.电气/机械故障 2.后充气周期时间编程错误 3.后充气调整不正常 117 偏心放置 描述:轮胎硫化偏心。轮胎的一半有较长的胎趾 原因 1.装胎器粘在胎圈上 2.装胎器定中调整 3.中心机构未定中、横向位移 4.胎囊夹持不正确 118硫化机故障 描述:同硫化不正常或轮胎损坏 原因:电气/机械系统故障 119.电源故障 描述:同硫化不正常 原因:电气/配电盘/动力站故障 121 蒸汽故障 描述:同硫化不正常 原因:锅炉电气/机械故障 122 定型 描述 1. 过度定型 现象为轮胎中心圆周上有一圈裂口,或内衬层薄。而且在中线处或在外胎花纹处有一个大鼓包。 2定型不足 现象为内衬层有圆周裂口,正好在胎侧下部,内衬层表面不均 原因 1.设备不正确 2.定型控制设置不正确 3.硫化机机械电气故障 123窝气 内衬层不均匀不正常,好象洗衣板一样,经常是帘线暴露出来 原因 1.堆积套筒高度 2.胎里润滑不足 3.定型压力不足 4.装胎偏 5.胶囊表面沟不好 6.新胶囊(预热不够) 7.胶囊尺寸不对 8.胶囊漏 124 帘布反包 描述:胎圈松或软(不象正常胎圈一样坚固)。可能是整个胎圈圆周或限于胎跟部位一个小的范围。胎跟部位也能会有帘线露出 原因 1.帘布层包边末端松 2.装胎时间/压力过大 3.帘布端点低 125热破损 描述:现象为胎面下面鼓开 原因:模具抽出时硫化轮胎变型 130泄漏 描述:与胶囊漏不同的任何一种泄漏 原因 1.定中心装置密封圈磨损或损坏 2.环组装/安装有问题 131 缓冲层不正常 描述 1缓冲层不正常 这种缺陷是由X光探测出来的 2胎冠平 现象为内胎里有鼓包 3缓冲层偏 缓冲层偏离技术标准中的轮胎中心 原因 1.缓冲层宽或窄 2.缓冲层偏 3.成型直径不正确 4.轮胎定型过大 5.角度方向不对 132缓冲层差级 描述:宽窄缓冲层之间差级大于标准 原因 1.宽度不对,贴合不对 2.设备导向装置问题 3.制做不好 133缓冲层间距 描述:帘线平行度不符合标准,或两根或几根帘线之间间距有变化 原因 1.伸张过度 2.压延/锭子房 3.帘线密度不对 140带束层肩部鼓泡 描述:象为带束层端点有气泡 原因 1.带束层包边 2.胎肩压合设置问题 141 打磨损坏 现象为由于外观缺陷引起的轮胎有割口或变形 原因:1、装胎不正确 2、设置错误 3、轮胎变形 4、做工不好 161 模具有缺陷 描述:现象为胎面或胎侧不正常,如缺少花纹条或断开,胎侧有小气泡 原因:损坏,变形,凹陷 162模具脏 描述:现象为有杂质,在胎圈或胎侧部位 原因:预硫化润滑剂积累或外部杂质粘在模具上 163 模具偏 描述:现象为两半模合在一起处的胎面有差级或不均匀 原因:外模具偏或两半模具固定偏 164模具开 描述:现象为两半模合模处胶边过厚 原因:1、外模不平行模具固定不平行 2、外模下面或外模与模具之间有杂质 165模具环偏 描述:现象同模具与模具环之间有差级 原因:1、型腔/模具环变形 2、环厚度/到型腔的直径没有调整 166模具环胶边 描述:现象为模具与模具环之间联接处有胶边 原因:同模具偏 167模具错误 描述:现象为胎面标记与轮胎标识不符。轮胎重量也不同,胎里薄或有裂口 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