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导入新课 本报讯一尊很可能会创造中国瓷器全球最高价的元代青花 鬼谷下山 圆罐 昨天在多位保安的看护下 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亮相 拍卖公司将于7月在英国拍卖此青花罐 目前专家估计此罐的成交价可达1000万美元以上 据了解 目前中国瓷器最高价是580万美元 是2003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一尊元代青花罐创造的 思考 中国古代瓷器为什么会受到世人如此青睐呢 1 什么是手工业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 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2 手工业的产生手工业开始从属于农业 原始社会晚期 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脱离了农业 形成了独立的生产部门 3 手工业的形式 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 一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1 官营 概念指依靠国家权力 官府垄断经营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中央集权 政府权力强大 可以为满足政府需求 征调优秀工匠 使用上等材料 生产不计成本 所以才能在冶金 制瓷 丝织等取得诸多成就 并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 发展历程 商周时期 官府垄断 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 继续发展 西汉武帝后 煮盐 冶铁 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3 发达的原因 国家权力的支持 2 重要成就 一 高超的冶金技术 原始社会晚期 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 其中 西周时已有铁器 春秋时 铁农具推广 并制造钢剑代表作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礼器 越王勾践青铜剑等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高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32 84千克 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大 最终的古代青铜器 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 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高58 3厘米 重近34 5公斤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高172厘米 底座高90厘米 通高261厘米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 立人像头戴莲花状 代表日神 的兽面纹和回字纹高冠 后脑勺上铸有一凹痕 可能原有发簪之灯的饰物嵌于此 身着窄袖与半臂式右衽套装上衣三件 二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china一词英文中意为 瓷 后来西方干脆将瓷器的故乡称为China 也就是 中国 的英文名字 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享有盛誉 2 重要成就 商朝 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 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 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 代表瓷器有唐三彩 秘色瓷等 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 中国北方以白瓷为主 这是唐代整个瓷器的局面 中国瓷器形成一个对峙 或者说平分秋色的局面 这就是 南青北白 宋朝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出现五大名窑 明清 种类丰富 有青花瓷 彩瓷 珐琅彩 著名瓷都景德镇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东汉越窑青瓷布纹四系罐 青瓷熊形灯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秘色瓷 唐三彩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 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 五彩瓷 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 青花海水云龙扁瓶 明宣德 清乾隆五彩山水大缸清乾隆珐琅彩百花纹花觚 素三彩菊花耳瓶 明 清乾隆五彩山水大缸 清乾隆珐琅彩百花纹花觚 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 瓷胎画珐琅 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 后人称 古月轩 国外称 蔷薇彩 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 珐琅彩瓷器的前身是景泰蓝 也就是所谓的 画珐琅 它兴起于明代 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 掐以铜丝 再填上红 黄 蓝 绿 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晶 清代康熙年间这种 画珐琅 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 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 在瓷质的胎上 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瓷种丰富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三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 悠久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地位 根据考古发现 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线 丝带及丝织物表明 约在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 联珠双鹫纹锦袍 宋 缎地盘金龙斗篷 清 2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代 织机出现 可织多种丝织品西周 斜纹提花织物西汉 政府织室规模大 有数千人唐朝 技术提高 吸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 品种繁多 吸收写实风格明清 水平超过前代 特别是细致精密的缎 3 突出成就 商朝 已有织机 能织多种丝织品 西周 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 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陈宝光妻能织出精美绝伦的丝织品 提花技术相当成熟 丝路 唐朝 以轻盈精湛著称 还吸收外来风格 宋朝 品种繁多 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 丝织品 尤其是细密精致的缎 超过前代 出现苏州 杭州和南京著名丝织业中心 3 探究 材料一 天子之六工 曰土工 金工 石工 木工 兽工 草工 典制六材 礼记 曲礼 材料二 官府工匠 相语以事 相示以功 相陈以巧 相高以知 管子 小匡 材料三 西周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 职业世袭 世代为官府劳作 长期以来 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 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 元代实行匠籍制度 官府工匠世代不得脱籍 不允许从事私人生产 材料四 明初 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 资金充足 设备先进 民窑不过20座 但官窑管理腐败 成本高昂 很快衰落下去 为完成上贡任务 只好改行 官搭民烧 由民窑烧造 官府给予报酬 与此同时 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 明末达到二三百座 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 清代御窑仅6座 沿袭 官搭民烧 到乾隆以后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