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复习提纲(1).doc_第1页
实验复习提纲(1).doc_第2页
实验复习提纲(1).doc_第3页
实验复习提纲(1).doc_第4页
实验复习提纲(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硝基苯的生产1、 实验原理:由浓硝酸和苯在浓硫酸催化下硝化制取硝基苯生产方法:混酸硝化法混酸硝化工艺过程包括:混酸配制、硝化、产物分离、产品精制、废酸处理等。传统硝化有釜式硝化、环形硝化、静态混合器硝化等多种方式。目前,国内最成熟可靠的是釜式硝化。有射流装置的环形硝化釜改善了有机相和无机相的混合状况,可以有效地降低二硝化物和酚类副产物,但设备制造成本较高;而静态混合器等生产方法目前还未在30kta以上硝基苯装置规模上应用。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是釜式串联工艺,其简要流程见图1反应过程:将苯和混酸(混酸的质量组成为硫酸56 %、硝酸25 %、水19 %) 同时进入到釜式硝化反应器中进行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器一般为带有强力搅拌的反应釜,内部装有冷却蛇管,以导出反应热,硝化温度控制在50 100 。硝化反应器一般为串联操作,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约为15min ,产率为96 % 98. 5 %(一般都能达到98 %98. 5 %) 。反应完成后,反应产物连续由硝化反应器进入分离器,分为有机相和酸相,有机相即为粗硝基苯,去洗涤提纯部分,而酸相即为释稀后的硫酸(组成大约为硫酸67. 9 %、水31. 8 %、有机物0. 3 %) ,去废酸提浓部分。优点与缺点:混酸硝化法的优点是:硝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硝化产率高;硫酸比热容大,能吸收硝化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传热效率高,可使硝化反应平稳地进行;产品纯度较高,不易发生氧化等副反应混酸硝化法的缺点是:产生大量待浓缩的废硫酸和含硝基苯的废水,以及对于硝化设备要求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2、 实验原料药品:苯,浓硝酸,浓硫酸,10%碳酸钠溶液2升,饱和食盐水2升, 无水氯化钙 ,PH试纸3、 操作步骤1. 在锥形瓶中,加入0.1mol浓硝酸,在冷却和摇荡下慢慢加入浓硫酸制成混合酸备用。2. 在圆底三颈烧瓶内放置0.1mol苯及一搅拌器,三颈瓶分别装置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下)、滴液漏斗及冷凝管, 冷凝管上端连一橡皮管并通入水槽。搅拌器开始搅拌。3. 自滴液漏斗滴入上述制好的冷的混合酸。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维持在5055之间,勿超过60,必要时用冷水冷却。4. 此滴加过程约需1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min。 苯胺的制备1、 实验原理硝基苯铁粉还原法:该方法特点:该方法是生产苯胺的经典方法。但因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分离困难等缺点,目前正逐步被其他方法取代结论;适用于间歇生产方法,目前只在一些小厂 中使用实验原料:硝基苯:10.5g或8.7mL(0.085mol)铸铁粉:(40100目):16.3g(0.291mol)冰醋酸:1.7g或1.6mL仪器:四口烧瓶、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电热套、分液漏斗、滴液漏斗、烧杯三、实验步骤(1)在250mL三口烧瓶的中间瓶口安装电动搅拌器,用简易密封装置密封。一个侧口装回流冷凝管,另一个侧口装空心塞。在烧瓶中加入50mL水、16.3g铁粉和1.7g冰醋酸,开动搅拌器。用小火加热至沸腾。在强烈搅拌下回流,反应40min便基本完成。(2)物料稍冷却后,拆去搅拌装置。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和搅拌棒,洗涤液并入三口烧瓶中。组装好水蒸气蒸馏装置。如果没有磨口仪器,则用250mL长颈烧瓶代替。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当馏出液由乳白色浑浊变为澄清时,更换接收器,继续收集50mL馏出液。将第一次收集的浑浊馏出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分出下层粗苯胺。倒出上层水相,按100mL水相液加入20mL精食盐的比例,加入研细的精食盐,使溶液接近饱和,保留此液,待萃取。(3)将第二次收集的50mL澄清馏出液用笨萃取,每次用笨10mL,萃取两次。收集笨萃取液,再将用于萃取上述被食盐饱和的溶液,共萃取两次。(4)将苯胺萃取液与前述的粗苯胺合并,加到干燥的蒸馏瓶中,加入23粒沸石。(5)安装蒸馏装置。用沸水浴蒸馏粗苯胺和苯萃取液的混合液,蒸馏出的苯(含水)集中回收。然后移去水浴,擦干蒸馏瓶外壁,在石棉网上加热蒸馏。当蒸汽温度上升到140时,暂停加热,稍冷后,换上空气冷凝管,在加热蒸馏,收集180185的馏分。称量,测折光率,记录苯胺的红外光谱。苯胺的产品用途:苯胺是染料工业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在染料工业中可用于制造酸性墨水蓝G、酸性媒介BS、酸性嫩黄、直接橙S、直接桃红、靛蓝、分散黄棕、阳离子桃红FG和活性艳红X-SB等;在有机颜料方面有用于制造金光红、金光红g、大红粉、酚菁红、油溶黑等。在印染工业中用于染料苯胺黑;在农药工业中用于生产许多杀虫剂、杀菌剂如DDV、除草醚、毒草胺等;苯胺是橡胶助剂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防老剂甲、防老剂丁、防老剂RD及防老剂4010、促进剂M、808、D及CA等;也可作为医药磺胺药的原料,同时也是生产香料、塑料、清漆、胶片等的中间体;并可作为炸药中的稳定剂、汽油中的防爆剂以及用作溶济;其它还可以用作制造对苯二酚、2-苯基吲哚等。乙酰苯胺1、 实验原理醋酸作酰化试剂法:特点:原料价廉、丰富,反应条件温和,但是反应较慢,反应时间长。结论: 选用苯胺与冰醋酸加热回流制乙酰苯胺此法最适合实验室的制备。 理由: 对真空酸和苯胺的回收利用率最高,产品成色较好符合行业标准,反应容易控制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节能环保故选用此法。 乙酰氯和乙酸酐与苯胺反应过于激烈,不适用于实验室。乙酰苯胺用途: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和防腐剂。用来制造染料中间体对硝基乙酰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本胺二胺。乙酰苯胺也用于制硫代乙酰胺。在工业上可作橡胶硫化促进剂、纤维脂涂料的稳定剂、过氧化氢的稳定剂,以及用于合成樟脑等。 对位红的生产1、 实验原理方法: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过硝化、水解分离后得到对硝基苯胺,再经重氮化再与-萘酚偶合生成对位红 。反应原理:1、硝化水解:2、重氮化:3、偶合:特点:反应过程简单,无副产物生成。生产环境适中,反应时间较短,反应过程稳定。适合较大规模的生产。原料易得,产率高,设备简单,流程短,操作条件弹性大。实验方案仪器:四口烧瓶、球形冷凝管、锥形瓶、锥形瓶、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温度计、药品:乙酰苯胺0.037mol(5g)、 冰醋酸 0.08mol(5ml)、 硝酸、 盐酸 、氢氧化钠0.027mol(1.065g)、 2-萘酚0.025(3.6g)、 亚硝酸钠、 浓硫酸、 碘化钾-淀粉试纸。 对甲苯磺酸方法:硫酸磺化法工艺特点:用浓硫酸作磺化剂时,耗酸量大、二次污染大、废液处理困难,但反应温和,副产物少,易于控制,成本低,过量的硫酸可降低物料的黏度并帮助传热,所以工业上仍普遍应用此法。原理:CH3C6H5 +H2SO4 CH3C6H4SO3H+H2O结论:硫酸磺化法理由:我们选择的甲苯和浓硫酸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该反应温和,副产物少,易于控制,成本低,所以工业上仍普遍应用此法,但产量相对较低。SO3 磺化法成本太高,选择性高,目前只用于小批量的化工产品制备。氯磺酸磺化法其价格较贵及生成的HCl 具有腐蚀性等问题,故工业上应用较少。实验方案:产品用途: 广泛用于合成医药、农药、聚合反应的稳定剂及有机合成(酯类等)的催化剂。用作医药、涂料的中间体 和 树脂固化剂,也用作电镀中间体。 正溴丁烷(烷基化)1、 实验原理反应原理:工艺特点:原料来源广泛,且性质比较稳定,操作条件比较容易控制,对设备要求不高。结论:路线一由正丁醇与溴化钠、浓硫酸共热而制得理由:用NaBr和H2SO4反应制得 HBr ,生成的HBr 可参与反应,这样可提高HBr的利用率, 并且减少原料的成本,提高产率。 H2SO4还起到催化脱水作用。本路线操作条件好,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低。实验方案:仪器: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分液漏斗,蒸馏头,单尾接液管,锥形瓶,温度计,加热套。药品:浓硫酸0.7mol(49ml),溴化钠0.24mol(25g),正丁醇0.20mol(18.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无水氯化钙。实验步骤: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0.7mol(49mL)硫酸溶液。依次加入0.20mol正丁醇(约18.5mL)及0.24mol (25g)研细的溴化钠。2、充分震荡后加入几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在其上端接一吸收溴化氢气体的装置(注意:勿使漏斗全部埋入水中,以免倒吸)。3、在热源上用小火加热搅拌回流,4、反应毕,稍冷后,拆去回流装置,改装成蒸馏装置。用锥形瓶做接收器。烧瓶中再加入几粒沸石,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正溴丁烷。(镏出液变澄清或烧瓶上层油层消失)5、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15mL水洗涤。将下层粗产物分入另一干燥的分液漏斗中,用10mL浓硫酸洗涤。尽量分离干净硫酸层,余下的有机层自漏斗上口倒入原来已洗净的分液漏斗中。再依次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及水各15mL洗涤。6、将下层产物盛于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0.018mol(约2g)无水氯化钙,塞紧瓶塞,干燥至液体澄清。7、干燥后的产物通过置有少量棉花的小漏斗滤入干燥的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后加热蒸馏。收集99103的馏分。 纯净正溴丁烷的沸点为101.6,折射率nD201.4398。正溴丁烷的用途:1.可用作溶剂及有机合成时的烷基化剂及中间体;2.可用作塑料紫外线吸收剂及增塑剂的原料;3.用作医药原料(如“丁溴东莨菪碱”可用于肠、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石症等);4.染料原料、可制备功能性色素的原料(如压敏色素、热敏色素、液晶用双色性色素);半导体中间原料;有机合成原料。-萘乙醚实验原理:威廉逊法:工艺特点:威廉逊法产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分离,操作方便,环境污染少。但活性较差,回流时间长。结论:路线一 威廉逊法理由:该方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反应温和,副反应少,操作简单,制备过程对设备腐蚀小,适合于实验室制法。小试方案:仪器:四口烧瓶 烧杯 球形冷凝管 加热套 布氏漏斗 试剂:氢氧化钠 0.1mol(4g) 无水乙醇 0.856mol(50ml) -萘酚 0.035mol(5g) 溴乙烷 0.037mol( 3ml ) 95%乙醇 0.35mol(20ml)方案: 1.安装带有电动搅拌的回流反应装置,在四口烧瓶中,加入4g(0.1mol)氢氧化钠与50ml(0.856mo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然后加入5g(0.035mol) -奈乙醚,待溶解后慢慢加入3ml(0.037mol)溴乙烷。2.在热源上加热回流1.5-2h反应完毕,将反应液倒入盛有碎冰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冷却后,抽滤收集固体,用约20ml冷水分两次洗涤固体沉淀。 将沉淀移入锥形瓶中,加入20mL 95乙醇溶液和少量活性炭,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中加热,保持微沸5min。撤去水浴,待冷却后,拆除装置。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充分冷却后,抽滤。滤饼移至表面皿上,自然晾干后,称量质量并计算产率。产品用途:1.用于皂用的茉莉、橙花、古龙型等。可作为增甜和花香剂,常与甲基萘基甲酮、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橙叶油等共用。与芳樟醇和其酯类、松油醇和其酯类、苯乙酸异丁酯、少量十一内酯等能很好协调混合。如与甲位戊基桂醛等沸点稍高的香料共用时效果更好;2.该品具有橙花和洋槐花的香味,并伴有甜味和草莓、菠萝样的芳香,常用作皂用香精(橙花香)、廉价的化妆香精、草莓香精等调合香料。在医药上用于乙氧萘青霉素钠的原料;3.用于调配洗涤剂和皂用香精。苯甲酸的生产方法:甲苯氧化法 原理:工艺特点:产率高、杂质少 ,成本低,但制备时间长。结论:我们选择甲苯氧化法。该法合成路线较短,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产率较高,适用于实验室制法。实验操作草案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四口烧瓶、球形冷凝管、表面皿、布氏漏斗、吸滤瓶。试剂:甲苯0.023mol(2.5 mL)、浓盐酸 0.16mol(5 mL)、高锰酸钾 0.05mol(8.0 g)、亚硫酸氢钠0.067mol(7g)。实验步骤在圆底烧瓶中放入0.05mol(8.0克)高锰酸钾和125毫升水,然后加入0.023mol(2.5ml)甲苯,投入沸石数块,瓶口装上回流冷凝管,搅拌加热煮沸,经过约一个半小时,当甲苯层近乎消失,回流不再出现油珠时,停止加热。如果反应混合物呈紫色,可加放少量亚硫酸氢钠使紫色褪去。将反应混合物趁热抽气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二氧化锰,洗涤的过程是将抽气暂时停止,在滤渣上加少量水,用玻棒小心搅动(不要使滤纸松动),静置一会儿再行抽气。合并滤液并倒入烧怀中,烧杯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然后用0.16mol(5ml)浓盐酸酸化,(实际盐酸用量视情况而定)直到苯甲酸全部析出为止 。用途;用作制药和染料的中间体, 用于制取增塑剂和香料等, 也作为钢铁设备的防锈剂。肉桂酸的生产方法:Perkin反应原理:苯甲醛+乙酸酐_醋酸钾_肉桂酸工艺特点: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成本低,缺点是反应温度高,产率低,产品色泽低,收率54-60%结论:选择路线1 Perkin反应理由: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成本低,不仅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方法,也适合实验室制法。小试方案:药品:苯甲醛0.06mol(6ml) 乙酸酐0.26mol(25ml)醋酸钾0.07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