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阳花鼓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 凤阳花鼓 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 了解五声调式及鱼咬尾 2 通过简单节奏伴奏 使学生能用鼓 锣为歌曲 凤阳花鼓 伴奏 3 通过学习 凤阳花鼓 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要珍惜好时光 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 却有样东西很出名 那就是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 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 一人击鼓 一人敲锣 口唱小调 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期间 挨家挨户边舞边唱 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 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 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 如今的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们看凤阳如今的美好景象 改革开放以后 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 凡遇到喜事 接待宾客 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 以表达欢乐的心情 花鼓的打法 舞步 花势 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 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 形式更加活泼多样 气氛更加热烈欢快 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 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 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 并在全国获奖 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 到日本表演 获得赞誉 打节奏 1 xxxxxx xxxxxx 2 xxxxx xxxxx 节奏性旋律 切分节奏型 1 4 4116553 21235 2 4 455i653 25321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新歌 风阳花鼓 安徽民歌 歌曲简介 凤阳花鼓 又名 凤阳歌 是安徽民间小调 因最早流传于凤阳而得名 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 百姓迫于生计 只有四处逃荒 沿村乞讨 身背花鼓 手持小锣 挨家挨户边舞边唱 凤阳花鼓 歌词生活化 口语化 衬段的句幅以一小节为一个律动单位 显得急促 跳跃 与前面乐句乐段的歌唱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阅读课本31页后 请回答 歌曲的调号 拍号是什么 歌曲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歌曲有几个乐段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说一说歌曲表达的情感歌词有什么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新歌 风阳花鼓 安徽民歌 鱼咬尾 鱼咬尾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 也叫衔尾式 接龙式 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 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体现 比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的山东民歌 沂蒙山小调 就很能体现这一种结构形式 53235 356i5 55i653 25321 116553 21235 55i653 25321 音乐知识拓展 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 而不是七个 构成的调式 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 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 这五个音古代被称为 宫 商 角 徵 羽五声调式 对应的音符为 1 2 3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趣味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贯标培训北京课件
- 知识产权讲座培训心得课件
- 知识产权申报培训书籍课件
- 知识产权普法培训内容课件
- 跨学科教学课件
- 知识产权就业培训课件
- 正定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2025年消费与零售市场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分析
- 2025年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在绿色建筑智能化控制中的应用报告
- 2025秋开学典礼 校长引用电影《长安的荔枝》讲话:荔枝尚早,路正长远-在时光中奔跑,用行动送达自己的“长安”
- 家庭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教材
- (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粤教花城版(2024)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含参考答案)
- 个人简历模板(空白简历表格)
- 看门狗定时器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进展性脑卒中的诊疗策略课件
- 2020届高三北京高考“多文本阅读”总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