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泌尿系统 Chapter7Urinarysystem 教学课件之八 人的泌尿系统由肾 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是产生尿液的器官 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 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 再经尿道排出体外 排泄 机体将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和机体不需要或过剩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某些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 主要途径如下 皮肤 呼吸 消化 泌尿 泌尿系统的组成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泌尿系统 肾 的主要功能是 1 排出代谢废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如尿素 尿酸 肌酐 药物等 绝大多数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2 调节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3 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肾脏可产生肾素 前列腺素 活性维生素D3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如肾功能障碍 就会影响新陈代谢 严重时可出现尿毒症 甚至危及生命 一 肾 一 肾的形态 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 形似蚕豆 新鲜时呈红褐色 质柔软 表面光滑 可分为上 下端 内 外侧缘和前 后面 上端宽而薄 下端窄而厚 前面较突 朝前外侧 后面较平 紧贴腹后壁 外侧缘凸隆 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 是肾的血管 神经 淋巴管和肾盂出入的部位 出入肾的结构合称肾蒂 肾蒂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是 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 肾动脉和肾盂 从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 肾静脉和肾盂 肾门内陷成一大腔称肾窦 内含肾血管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和脂肪等 二 肾的位置和被膜1 位置 肾位于腹膜后间隙内 脊柱两旁 左右各一 上端稍靠近 下端稍远离 呈八字形排列 左肾相当第11胸椎下缘 第2 3腰椎间盘之间 右肾相当第12胸椎上缘 第3腰椎上缘之间 右肾因肝的影响一般较左肾低半个到一个椎体 左肾的前面与左侧肾上腺 胃 胰 空肠 结肠左曲接触 右肾的前面与右侧肾上腺 肝 十二指肠 结肠右曲接触 肾的后面下部紧邻腰大肌 腰方肌和腹横肌 2 肾的被膜 前面有腹膜遮盖 肾为腹膜外位器官 肾的表面包有三层膜 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膜 脂肪囊和肾筋膜 纤维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直接贴附于肾实质表面 易与肾实质剥离 但病理时黏连 脂肪囊是包在纤维膜外面的脂肪层 起保护作用 肾筋膜分前后两层 包绕肾和肾上腺 在肾的上方和外侧 两层融合 在内侧前层延至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的前面与对侧前层相续 后层与腰大肌筋膜融合 在下方两层分离 其间有输尿管通过 肾的体表投影 肾的位置 肾的被膜 三 肾的大体构造在额状切面上 肾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大部分 皮质位于表层 呈红褐色 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 髓质位于皮质深层 颜色较淡 致密而有条纹 由15 20个肾锥体组成 肾锥体的底朝向皮质 与皮质界线不清 自髓质呈辐射状伸入皮质的条纹 称髓放线 锥体的尖朝向肾窦 称肾乳头 乳头上有乳头管的开口称乳头孔 每l 3个肾乳头包被一个肾小盏 每2 3个肾小盏再合并成一个肾大盏 约2 3个肾大盏最后汇合成漏斗状的肾盂 后者出肾门移行为输尿管 一个肾锥体与它所连接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 每条髓放线与其附近的皮质迷路组成一个肾小叶 左肾额状断面 肾静脉renalv 肾动脉renala 肾盂renalpelvis 肾的构造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 肾髓质 肾皮质renalcortex 肾乳头renalpapillae 肾柱renalcolumns 肾小盏minorrenalcalices 肾大盏majorrenalcalices 肾窦 肾锥体renalpyramids 髓质 1 被膜 2 皮质 3 肾锥体 4 肾柱 5 肾小盏 6 肾大盏 7 肾盂 8 输尿管 肾的结构 四 肾的组织结构肾实质主要由许多肾单位 集合小管和少量结缔组织 其间有血管和神经 组成 1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它由一个肾小体和一个与其连接的上皮性肾小管构成 每个肾约有100万个以上肾单位 1 肾小体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肾小体的一侧是形成血管球的血管出人处 称血管极 另一侧是肾小囊与肾小管连接处 称尿极 肾单位的组成 1 肾小球为肾小囊包裹的毛细血管球 一条入球小动脉从血管极入肾小囊分成3 5支 每支再分出许多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袢 然后各分支再汇合成出球小动脉 从血管极离开肾小囊 出 入球小动脉均为一层内皮和一层环行肌组成 由于入球小动脉管径较出球小动脉粗 故球内有较高滤过压 2 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 膨大部 凹陷成的双层杯状囊 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 与肾小管上皮相连续 脏层紧贴在血管球毛细血管外面 其细胞具有突起 称足细胞 壁 脏层间的窄腔称肾小囊腔 电镜观察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是有孔型 其孔径50 100nm 孔上无隔膜 肾小囊脏层足细胞从胞体发出几个大的初级足突 继而再分成许多指状的次级足突 相邻的次级足突起形成指状交叉 其间隙称裂孔 孔径25nm 孔上覆盖一层4 6nm的裂孔隔膜 毛细血管内皮与足细胞突起间有共同的基膜 毛细血管内的大部分物质经过滤过屏障 滤过膜 从血液滤过到肾小囊腔 有孔内皮 基膜 足细胞之间裂孔隔膜三层结构称为滤过屏障或滤过膜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图 表 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 髓旁肾单位 球旁器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 图 颗粒细胞 分泌肾素系膜细胞致密斑 感受小管液中NaCI含量的变化 皮质肾单位和随旁肾单位 肾小球 毛细血管球 肾小体肾小囊近曲小管近端小管髓袢降支粗段肾单位髓袢降支细段髓袢细段髓袢肾小管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远端小管远曲小管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比较 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分布外 中皮质层内皮质层 近髓 肾小球小大髓袢长度短长AA EA2小于1EA分支分布于皮质部在髓袢形成直小血管肾小管周围网状分布于肾小管交感N支配丰富较少比例90 10 肾素含量较多很少功能泌尿尿的浓缩与稀释 肾单位和集合小管模式图 肾皮质组织结构模式图 滤过屏障超微结构模式图 滤过膜的三层结构 组成机械屏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小孔 窗孔50 100nm 防止血细胞通过 基膜 是主要的屏障 微纤维网的网孔 4 8nm 允许水和部分溶质通过 肾小囊的上皮细胞 滤过裂隙膜上有直径4 14nm的孔 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 滤过膜 滤过膜示意图 肾小体模式图 2 肾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围成 分为近端小管 细段和远端小管三部分 1 近端小管 曲部 近曲小管与肾小囊壁层上皮相连续 迂蟠行曲于肾小体附近 管壁由单层立方或锥体形上皮细胞组成 胞体较大 胞质嗜酸性 核球形靠基部 光镜下其腔面有刷状缘 两肾近曲小管微绒毛表面积达50 60m2 基底部有纵纹 基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基底褶 褶内有许多纵行排列的杆状线粒体 细胞侧面伸出许多突起 侧突 与相邻细胞的侧突形成指状交叉所以细胞界线不清 侧突内线粒体与基底褶线粒体共同形成显微镜下的纵纹 直部 近端小管直部结构与曲部相似 仅上皮略低 微绒毛 指状交叉 侧突和质膜内褶等不如曲部发达 近端小管是原尿重吸收的主要场所 其中全部葡萄糖 氨基酸 小分子蛋白质及大部分水 离子 尿素被重吸收 还分泌和排泄代谢产物 如H NH3 肌酐 马尿酸等 2 细段髓袢第二段 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 无刷状缘 胞质染色较淡 电镜观察 腔面有少量排列不规则的微绒毛 细胞基底面有少量质膜内褶 此段上皮甚薄 有利于水和离子透过 3 远端小管由直部和曲部两部分构成 直部 构成髓袢的第三段 远端小管直部和曲部结构相似 其管径较粗 由立方形上皮构成 胞体较近端小管小 胞质呈弱嗜酸性 着色较浅 腔面无刷状缘 基底纵纹明显 电镜观察 游离面微绒毛少而短 基部内褶发达 内褶上有丰富的Na K ATP酶 向间质泵Na 形成高渗状态 有利于尿浓缩 曲部 远曲小管迂曲蟠行于肾小体附近 末端接弓状集合小管 在醛固酮作用下 保钠排钾 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 继续重吸收水 还排出H 和氨 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泌尿小管各段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 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2 集合小管集合小管可分为弓状集合小管 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 弓状集合小管是远曲小管的直接延续 由弓状集合小管汇合成直集合小管 转入髓放线 直集合小管下行至肾锥体乳头移行成较大的乳头管 集合小管管径由细 40 m 逐渐变粗 200 300 m 上皮细胞为立方形 胞质透明 细胞排列整齐 分界清楚 从乳头管起始处变为单层柱状上皮 在乳头管开口处移行为变移上皮 具有重吸收和离子交换的作用 3 肾小球旁器 球旁复合体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小三角区 由球旁细胞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球旁细胞是入球小动脉在肾小体血管极处 血管壁的平滑肌变成的上皮样细胞 胞质丰富 肌原纤维少 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 核蛋白体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大量中等电子密度的大颗粒 分泌颗粒中含有肾素 肾素有缩血管升压作用 还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另外 近血管球细胞可能还产生肾性促红细胞生成因子 是调节骨髓生成红细胞的一种重要物质 致密斑是远曲小管在肾小体血管极紧贴入球小动脉的上皮细胞变高变窄 排列紧密形成椭圆形盘状的聚集区 细胞基部有交叉的突起 可伸长至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 与邻近细胞关系密切 致密斑是一种化学感受器 对肾小管中Na 浓度变化敏感 可调节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球外系膜细胞或极垫细胞是位于出 入球小动脉与致密斑之间的一群细胞 与球内系膜细胞两者是连续的 形态结构也类似 其功能尚不清楚 可能起 信息 传递作用 球旁器组成示意图 致密斑 肾小囊 血管球血管极 尿极功能 形成原尿 肾小体 肾小球 足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滤过膜 4 肾的间质肾的结缔组织较少 而皮质内更少 由髓质到肾乳头结缔组织数量逐渐增加 其中有一种特殊细胞 称间质细胞 是一种星形具长突起的细胞 有明显的高尔基复合体 发达的滑面内质网 大量的溶酶体及嗜锇颗粒 颗粒中含有前列腺素及其前身物质 因此间质细胞具有分泌前列腺素和形成间质内纤维与基质的功能 长突起内微丝的收缩作用 可促进肾间质内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五 肾的血液循环1 肾的血管腹主动脉 肾A 叶间A 弓状A 小叶间A 入球小A 肾小体 出球小A 球后毛细血管网 小叶间V 弓状V 叶间V 肾V髓旁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不仅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 而且还发出若干直小动脉直行降入髓质 而后在髓质不同深度 又返折直行上升为直小静脉 构成 U 形直小血管袢 与肾单位髓袢伴行 少数直小动脉可由弓状A和叶间A直接发出 2 肾血循环的特点 与泌尿功能相适应 1 肾动脉短而粗 血流量大 约占心输出量的1 4 2 肾小球毛细血管两端皆为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管径比出球小动脉粗 使肾小球内血流量大 血压高 利于滤过 3 血液流经两套毛细血管网 在球内毛细血管大量水分滤出 故球后毛细血管血液胶体渗透压甚高 利于重吸收 4 髓内直小血管袢与髓袢伴行 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浓缩 肾的血管铸型 六 肾的神经支配人的肾具有丰富的神经支配 这些神经纤维主要是由脊髓胸段第十二节和腰段1 2节发出的交感神经 其纤维末梢主要分布于入球和出球动脉上 同时也支配肾小球旁细胞 肾交感神经 递质是 调节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释放 未发现肾有副交感神经支配 二 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 一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 呈扁圆柱状 左右各一条 起自肾孟 沿腰大肌前面下降 达小骨盆入口处 左 右输尿管跨越左髂总动脉末端和右髂外动脉起始部前面 然后沿骨盆侧壁弯曲向前 在膀胱底外上角 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 输尿管全长有三个狭窄部 一个在肾盂移行为输尿管处 一个在与髂血管交叉处 最后一个在穿过膀胱的壁内部 这些部位是肾结石易停留处 输尿管由内向外由粘膜层 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粘膜分变移上皮和固有膜两层 肌层上端为内环 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下端则为内纵 中环 外纵三层平滑肌 外膜为结缔组织 二 膀胱1 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 其形态 大小 位置和膀胱壁的厚度均随尿液充盈程度而发生变化 成人正常容量为350 500m人膀胱空虚时呈锥体形 充盈时是卵圆形 其顶端细小朝前上方 底部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 膀胱位于骨盆内耻骨联合的后方 在女性其后下方邻子宫和阴道 在男性则与精囊腺 输精管相邻 膀胱空虚时只有上面盖有浆膜 当充盈时则大部分盖有浆膜 2 膀胱的组织结构膀胱壁由内向外可分为粘膜 肌层和外膜三层 粘膜由上皮和固有膜构成 上皮为变移上皮 细胞的形状和层次随着膀胱的胀缩而发生变化 其上皮具屏障作用 可阻止血浆内水分进入膀胱中冲淡尿液 尿液为高渗液 比固有膜内毛细血管血浆高2 4倍 固有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办法
- 乡镇重大支出管理办法
- 信息检测登记管理办法
- 人行大额交易管理办法
- 企业排查人员管理办法
- 乌镇旅馆管理办法细则
- 交通旅游联盟管理办法
- 人才储备建设管理办法
- 企业解散清算管理办法
- 仓库物料标识管理办法
- 河北衡水中学的管理制度
- 行政管理学思维导图课件
- 2024-2025学年宁德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检试卷附答案解析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自评报告
- 主播法律培训课件
-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
- 2025年四川省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2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环保事故案例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实务必背考点
-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制度
- 2024年中考物理必背100个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