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渐近法.ppt_第1页
第九章渐近法.ppt_第2页
第九章渐近法.ppt_第3页
第九章渐近法.ppt_第4页
第九章渐近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渐近法 9 1概述直接解法 解联立方程超静定结构的两种基本方法力法位移法渐近法 联立方程 数学渐进解法 迭代法 不建立方程 人为约束受力状态 逐步调整 收敛于真实状态力矩分配法 无结点线位移刚架和连续梁无剪力分配法 特殊的有结点线位移刚架理论基础 位移法 结点位移 逐次调整 解题方法 渐近法 由荷载直接计算杆端弯矩不建立方程 适于手算 9 2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适用范围 连续梁与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1 基本参数 1 劲度系数 转动刚度 S 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SAB 杆AB A端旋转单位角度所需施加力矩与线刚度i有关与远端的支承性质有关无相对线位移 或Q 0 滑动支座 2 传递系数C 近端转动所施力矩对远端的影响远端固定C 0 5远端铰支C 0远端滑动C 1 CAB MBA MAB即 MBA CAB MAB 3 分配系数 例 图 题9 1 示刚架A点有M A由转动刚度定义 MAB SAB A iAB AMAC SAC A 3iAC AMAD SAD A 4iAD AMAE SAE A 4iAE A由位移法方程 结点A平衡 MA MSAB A SAC A SAD A SAE A M 表示各杆A端转功刚度之和则各杆端弯矩 各杆A端弯矩与该杆A端转动刚度成正比 比例系数 AjMAj AjM 加于A点的M按 Aj分配到各杆A端 分配系数 表示杆Aj的转动刚度在交于A点各杆的转动刚度之和中所占比例关系式 4 固端弯矩MF 同位移法 表8 1 物理概念 力矩分配法 ppt p5 概念 杆端弯矩以顺时针为 结点B 加约束 MB B 0荷载作用 MB mBA mBC 放松 加一反向MB MB 杆端弯矩 分配力矩 传递力矩 迭加 消除附加约束 原结构 p22 计算 2 基本运算 单结点力矩分配 例9 1 EI 1 i 0 5s 1 750 5 9 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概念 多结点 逐次对每个结点运用单结点的基本运算以连续梁为例 说明力矩分配法 约束 放松 再约束 再放松 逐次渐近真实状态的 力矩分配法 ppt p25 34 力学过程a 受载结构的实际受力 变形 B C b B C加约束 各杆隔离 独立受力 变形 阻止结点B C转动 MB MC 荷载作用产生的不平衡力矩 c 放松B C仍约束 即加反向力矩 MB B结点单结点力矩分配 传递 MC 结点C不平衡力矩 d 约束B 在c 状态基础上 放松C 即加反向力矩 MC MC C结点单结点力矩分配 传递 MB 结点B不平衡力矩 e 约束c 在d 状态基础上 放松B 如此重复d e 两步 使结点不平衡力矩越来越小 最后接近实际的变形 受力状态 使结点不平衡力矩趋于零 因为分配系数 传递系数均 1 迭加每步所得杆端弯矩 增量 即所求的最后杆端总弯矩 重复约束 放松 使每一步均为单结点的力矩分配 传递 实际上2 3个循环即达到较好精度 计算步骤 EI 1 i 1 121 121 12s 4 124 124 123 12 例9 21 悬臂端处理2 DE杆为一端铰支3 计算步骤 i 0 8iii0 8is 2 4i4i4i4i4i2 4i 3 计算固端弯矩 DE杆 悬臂端处理 讨论 1 集中力偶的分配 与固端力区别 不变号 例 习题11 1 2 悬臂端处理 刚结点 铰结点 例 习题11 2 例11 2 例9 3 对称结构 取半跨 无剪力 滑动支座 i EI 8 1 iij 8 3120 84s 84883 24 例11 3 对称结构 取半跨 无剪力 滑动支座 EI 210GPa 2 10 4m4 210 109N m2 2 10 4m4 4 2 104 kNm2 支座移动的计算 习题8 7 9 4无剪力分配法 无侧移刚架 力矩分配法特殊的有侧移刚架 无剪力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概念 1 基本原理与力矩分配法相同 i s c MF2 应用条件 刚架中除两端无相对线位移的杆件外 其余杆件都是剪力静定杆件 abcd 3 s c MF无相对线位移的杆 与力矩分配法相同剪力静定杆 相对线位移可不计 按一端固定一端滑动支座计算 例 单跨对称结构 反对称荷载 半跨刚架 4 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过程 a 加约束 MF b c AB 剪力静定杆 只约束转动 不约束移动 b 放松 结点不平衡力矩分配 传递 d e 剪力静定杆 S i c 1 计算格式MFBA 表10 1 i i2is i6i 5 剪力静定杆 固端弯矩MF按一端固定一端滑动支座杆计 多层刚架 图9 12a 静力平衡求出杆端剪力 视为杆端荷载 c 查表8 1 求下层柱固端弯矩 不要漏掉上层柱的剪力 c 零剪力杆的S CMBA iAB BMAB iAB B SBA iCBA 1多层刚架 d SCB iCBCCB 1SCD iCDCCD 1Q 0 无剪力分配 无剪力分配法 适于特殊的有侧移刚架立柱一根 各横梁支座链杆与立柱平行 例9 4 例9 5 空腹梁 桁架 M F点竖向位移 i 2iii2iii2iii2iS 6iii6iii6iii6i 9 5剪力分配法 适用于横梁刚性 柱弹性的框架结构 例 刚架 横梁刚度 作用水平结点力 图9 17 位移法解 Z1隔离体 X 0 FS 剪力分配法利用剪力分配系数求柱顶剪力的方法 剪力分配系数 M FS h 图9 18 非结点荷载作用约束 附加结点力 放松 反号结点力 固端弯矩剪力分配法 图9 19 柱端无转角 侧移刚度 柱杆端弯矩Mi FSi 0 5hi反弯点在杆中间 反弯点法梁端弯矩 结点平衡 平均分配 图9 20 多层多跨刚架 梁刚度 任一层的总剪力 该层以上各层水平荷载代数和 例9 6 设12EI h3 1 D14 D25 D36 1 14 25 36 1 3D47 1 27 27 D58 2 54 27 D36 16 27 14 27 97 25 54 97 36 16 97M14 Fh 6 M96 0 5 3F 36 3h 2 2 p226 剪力分配法 绘制多层多跨刚架 结点水平荷载 凤荷载 地震作用 简化 基本假设 横梁刚度 刚结点无转角实际结构 梁柱刚度比 5 结果足够精确 反弯点 上层偏低 中间层在中点附近下层偏高 习题 题9 1 力偶 2 悬 刚架 题9 3 4 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