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全面质量管理_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材8_第1页
tqm全面质量管理_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材8_第2页
tqm全面质量管理_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材8_第3页
tqm全面质量管理_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材8_第4页
tqm全面质量管理_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材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一轮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 全面质量管理 简称 中国质协 英文缩写CAQ全国性科技社团组织 1979年8月31日成立民政部注册 国资委为上级主管机构 国家质检总局为业务指导单位 中国质量协会 使命中国质量事业的推进者先进质量理念 理论 方法和技术的传播者全国质协系统和各种质量推进活动的组织者提升组织竞争力和个人能力的服务提供者 愿景成为中国质量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传播者最有号召力的组织者最有价值服务的提供者核心价值观质量诚信人本 核心业务学术研究 教育培训杂志 书籍出版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 全国QCC活动 全国用户满意工程中国质量学术论坛 全国质量月等活动的组织指导用户评价 质量咨询 质量认证 相识相知 段一泓中国质量协会副秘书长全国质量奖评审员 QMS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CAQ HKPC认可卓越绩效模式评估师 咨询师培训导师QMS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教师 质量工程师培训教师联系方式 电话 010 66079100 307E mail duanyihong 大家 姓名单位 从事工作参加质量管理有关培训的经历本次学习目的 您的需求和期望 致力于顾客满意 追求综合质量 Q C D 识别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顾客追求比较优势的质量注重差别化 追求具有独创性的 有魅力的质量 确保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将 质量是顾客价值的核心 概念化 提升 通过质量创造顾客价值 的核心竞争力将 通过质量创造价值 确定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以此作出经营 机构重组以及资源投入等方面的决策 战略性质量 竞争性的质量 生产者主导的质量 第一代供不应求 消费者主导的质量 致力于生产符合技术标准的质量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注重过程控制和降低不良品 提高效率追求高质量 低价格 提高市场占有率 质量面对的形势 第二代供大于求 第四代经济全球化 第三代竞争加剧 全面质量管理 一种现代的质量管理市场经济下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企业或各类组织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列在我国的质量振兴纲要中 作为对企业的要求加以强调 质量振兴纲要 1996 2010 第七章第29条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简介 起源于80年代中期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00年底 累计3000多万企业员工参加全国统考 取得合格证书为我国广大企业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能力 引进推广质量管理的知识 技术 建立 规范质量管理体系 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 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委发文 委托中国质量协会组织新一轮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 新一轮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面向全国各类组织各层次员工 普及先进的质量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使我国从事各类工作的产业人员建立对现代质量含义和质量管理原理的共同认识 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质量技术工具促进广大员工对质量的理解和企业 社会质量文化氛围的形成 为提升企业乃至国家的质量竞争力打下基础 使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知道何时及如何对变化的环境作出反应 职业素质 普及教育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统一教材 新一轮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全国指定教材全面质量管理 第二版 中国质量协会编著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审定 教材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现代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质量文化和质量管理系统 ISO9000 卓越绩效模式 第二篇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推进方法第三篇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技术 NEW NEW NEW 一天的研讨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 与组织经营绩效相关的现代质量管理 质量的概念质量管理原理质量管理系统及模式 1 质量 思考1 在您的组织里 质量 通常指什么 您认为 质量 是什么 以下关于质量的观点 应该原谅工作与标准的差距把现行不良率定为标准底线质量是有经济成本的质量问题都是一线员工造成的质管部门对质量问题负全责 对 错 基本概念一 质量 质量的定义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对象不限于产品 服务 可以是过程 体系及任何可以单独描述的事物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 固有特性区别于赋予特性 是事物本来就有的要求可以是明示的 也包括隐含的和必须履行的要求可来自不同的相关方 特性 满足 要求 的程度决定质量的优劣 基本概念一 质量 质量概念的发展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广义的质量 与经营绩效有关的问题 提高质量会导致成本增加还是降低 基本概念一 质量 朱兰 质量的两种解释质量意味着满足要求 增加收益质量意味着没有缺陷 降低成本 COPQ 不良质量成本 实际成本 最低成本 过多的库存 与对公司不满意的客户所消耗的时间 开票错误 计划的推延 没有按照既有程序操作 没有完成销售定单 多余领域服务的支出 用户的折扣 过多的加班 过高的运费 用户抱怨的处理 过多的应收帐款 放空的生产能力 浪费 返工 测试 检验成本 退货 在线的不合格品 重复的培训 没有必要的程序 由于故障而导致的停机 不适合的岗位描述 4 5 ofSalesRevenue 社会 顾客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股东 员工 公司为谁而存在 基本概念一 质量 质量的意义 基本概念二 质量特性 定义 产品 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质量特性的类型 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与时间有关的特性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 基本概念二 质量特性 产品的质量特性 性能 寿命 可靠性 安全性 经济性 QE教材 性能 适用性 可信性 安全性 环境 经济性 美学性 可信性 可用性 可靠性 维修性 服务的质量特性 功能性 时间性 安全性 经济性 舒适性 文明性 QE教材 可靠性 响应性 保证性 移情性 有形性 基本概念二 质量特性 魅力特性和必须特性 狩野纪昭 魅力特性 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 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必须特性 指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 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魅力特性和必须特性可以相互转化 质量特性 充分 不充分 满足 不满足 狩野 卡诺 模型 当然的质量和有魅力的质量 狩野纪昭 三个层次的质量 质量的第一层次 共同基本需求层次上的顾客认可符合性质量 质量控制质量的第二层次 明确表述层次上的顾客满意 CS 让顾客满意的质量 质量管理质量的第三层次 潜在需求层次上的顾客愉悦 CD 让顾客愉悦的质量 创造质量 魅力质量 思考与讨论 你们的产品有哪些质量特性 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 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 基本概念三 质量环 质量环 是对产品 服务 质量的产生 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质量环中的一系列活动一环扣一环 互相制约 互相依存 互相促进 基本概念三 质量环 质量环 产品质量产生 形成和实现的过程硬件的质量环具有特定形状的可分离的有形产品流程型材料的质量环通过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软件的质量环通过承载于特定媒体的信息所组成的知识产品服务的质量环伴随着供方与顾客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无形产品 基本概念四 质量职能 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或服务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需要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不是质量部门才有质量职能 基本概念四 质量职能 企业内部的主要质量职能活动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规范的编制和产品研制采购工艺准备生产制造 接下页 检验和试验包装和贮存销售和发运安装和运行技术服务和维护用后处置 思考与讨论 你们企业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有哪些 你认为哪些部门负有与产品相关的质量职能 质量职责 质量职责 是指对企业各部门及各类人员在质量工作中应承担的义务 责任和权限所作的具体规定例 ISO9001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2 质量管理 什么是管理 什么是质量管理 管理概述 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管理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计划 设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组织 获得和配置资源和权限领导 激励并管理员工 组建团队控制 监督活动和结果 确保获得预期输出管理是对过程的管理 管理的基本职能存在于组织的所有层次和活动 管理的目的 维持现状的工作 打破现状的工作 标准值表述 目标值表述 期待结果 只要波动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接近目标值 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通常包括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 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提高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朱兰 质量管理是由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每个阶段都有其关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相应手段 质量策划 旨在明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并对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各种活动进行规划和部署的过程 质量控制 为实现质量目标 采取措施满足质量要求的过程 质量改进 突破原有计划从而实现前所未有的质量水平的过程 注意不同于国际标准的定义 朱兰三部曲 第一要点是彻底实行方针管理 即妥善开展PDCA 这可以说是工作的基础 第二要点是 日常管理 的全公司展开 将实现目标的方法定位标准 以这一标准为基础开展 S D C A 的管理循环 进而持续保持日常业务 有效达成业务目标 这些结构叫做 日常管理 第三要点 提高人与组织的活力 的代表就是制造部门的全员参加活动 QC小组活动 TQM 丰田汽车的经验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的关系 继承和发展 质量管理发展三阶段 基本概念三全面质量管理 菲根堡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 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 设计 生产和服务 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 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个有效体系 60年代 基本概念三全面质量管理 中国质协的定义 企业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同心协力 综合运用管理技术 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 经济地开发 研制 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产品的管理活动 80年代 国际标准的定义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90年代 全面质量管理 成功者的经验 使命 成为最知名的企业 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愿景的描述 我们所生产的产品将分布于世界各地 我们将成为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的日本公司 并直接销售我们的产品 美国公司失败的技术创新项目 如半导体收音机 我们将会取得成功 50年后 我们的品牌在全世界各地都是知名的 我们崇尚创新和质量 我们可以和任何一家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相媲美 日本制造 将意味着精美细致 而不是粗制滥造 索尼公司 使命和愿景 20世纪50年代初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全一多样 全过程 全员 全组织 多方法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产生 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个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环节所组成的 每一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质量状况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强调两个思想 预防为主 不断改进的思想为顾客服务的思想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 始于识别相关方的需要 终于满足相关方的需要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全员的质量管理 组织中任何一个环节 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 全员的质量管理强调三点 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和培训 制定各部门 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 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 组织各管理层次都应该承担并明确各自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 组织各部门的质量职能都要充分发挥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要 以质量为中心 领导重视 组织落实 体系完善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 因此 质量管理活动中广泛使用各种方法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要求 程序科学 方法灵活 实事求是 讲求实效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方法 老七种工具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图调查表新七种工具关联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矢线图法其它方法QFD FMEA 田口方法水平对比 质量管理工具方法 ASQ 解决问题的工具七种质量控制工具 七种管理和策划工具 根本原因分析 PDCA和其他模式 革新创造和决策工具 质量成本过程管理方法过程目标 缩短周期时间 过程分析和文件化 限制理论 波动理论测量 评审和度量统计分析 趋势分析 过程能力 可靠性和有效性 调查结果的分析和使用 水平对比 TQM的内部构造 激发积极性的手段 战略 手法 载体 一般教育 政治安定 目的 工具 促成动机 思考方法 基于事实的管理管理职责 管理的思考方法 客户满意 員工满意 环境 質 Quality 专业技術 信息技術 3 质量管理系统及模式 基本概念一 过程 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产品 过程的结果 监视和测量的机会 在过程之前 过程之中或过程之后 输出 输入 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的有效性 完成策划的活动和实现策划的结果 过程的效率 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资源的关系 包括资源 图4 1 1过程的示意 基本概念一 过程 衡量过程质量的三个尺度效果 指过程输出满足顾客需求或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对应的是过程的有效性 效率 指过程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适应性 指随着时间的流逝 过程面对各种变化仍能保持效果和效率的程度 过程应该是增值的 基本概念三 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 组织内一系列必须通过合作来达成组织目的的功能或活动系统的活动都可以作为过程来理解 因此每一个系统也就是一个由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的网络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 理解和管理 以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就是管理的系统方法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文件结构 标准 技术报告 小册子 ISO9001 ISO9004 ISO9000 核心标准 其它标准 ISO19011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规定了达到顾客满意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并能通过持续改进 不断增进顾客满意该标准可用于组织内部管理 也可用于合同环境或作为认证的依据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 分析和改进 顾客 要求 顾客 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产品 输入 输出 图释增值活动信息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图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标准的特点和局限性 体系目标 保障产品质量和增强顾客满意 没有考虑其它相关方的满意 系统功能 侧重有效地满足顾客要求 没有强调组织的效率和全面的经营结果 管理水平 只要求达到 正式的 稳定的系统方法 的程度 适应范围 仅就顾客对各类组织的一般需要和期望 提出最基本的通用要求 不包括行业的要求 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 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的指南 标准的目的不仅是达到顾客满意 还在于广泛地改进组织的业绩 让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满意 主要用于组织内部管理 不能作为认证的依据 自我评价的指南 提供了评价组织成熟水平的简单方法 27个问题 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 分析和改进 产品实现 相关方 要求 相关方 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产品 输入 输出 图释增值活动信息流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 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标准的特点和局限性 体系目标 除保障产品质量和增强顾客满意外 考虑了其它相关方的满意 系统功能 不仅侧重满足顾客要求 还关注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90多处 等 追求组织总体业绩的改进 管理水平 一定的管理成熟度 自我评价 适应范围 不仅就顾客 还关注相关方对各类组织的一般需要和期望 80多处 但不包括行业的要求 指导组织建立一个更加全面 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竞争是提高质量的根本驱动力提高质量还需要激励和引导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家质量奖以美国国家质量奖评价准则为代表的质量管理模式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1987年设立 奖项 制造业 服务业 小企业 教育业 医疗卫生业 世界三大质量奖 欧洲质量奖 1991年设立 奖项 大企业 公司运营部门 公共事业 中小企业日本戴明奖 1951年设立 奖项 大奖 实施奖 事业所奖 1999年启动 从1988年到2004年 已有50多个组织获奖 其中包括摩托罗拉 IBM 施乐 波音 西屋电器等知名公司 据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报告 波奖得主的绩效胜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 收益比较约为2 5 1 获奖企业实现了362 的增长 2002年获奖者 摩托罗拉商业 政府和工业解决方案事业部 CGISS 人均销售收入在1999 2002期间增长32 以上 过去3年来 整体顾客满意度和重复购买及推荐满意度水平超过88 从1999年来 资产回报率达7 而电信工业同期平均是负值 无害废物的循环利用率达57 自1996年来已经减少了88 的排放 两次获奖的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成就 全国质量奖企业标识 奖杯 证书 目的 促进企业更加重视产品 服务质量 进而重视经营的质量 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 加速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推动企业学习 实践卓越绩效模式标准 找出差距 持续改进 将获奖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全社会分享 提高我国企业整体水平 2001年启动 8年评出了62家全国质量管理奖企业 全国质量管理奖简介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为引导更多的企业追求卓越 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提出制定卓越绩效模式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持起草 中国质量协会及近年参与全国质量奖标准制定 评审的专家和获奖企业的代表参与标准起草GB T19580 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于2004年8月30日发布 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应用 标准引言明确可作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作质量奖的评价2005年起全国质量奖评审采用GB T19580标准作为申报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企业评审依据之一获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要求实施卓越绩效准则 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 改为 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 评选以准则为依据 要求提供自评材料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国家标准框架图 GB T19580卓越绩效准则国家标准 4 1领导 100 4 1 1组织的领导 60 4 1 2社会责任 40 4 2战略 80 4 2 1战略制定 40 4 2 2战略部署 40 4 3顾客与市场 90 4 3 1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40 4 3 2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50 4 4资源 120 4 4 1人力资源 40 4 4 2财务资源 10 4 4 3基础设施 20 4 4 4信息 20 4 4 5技术 20 4 4 6相关方关系 10 4 5过程管理 110 4 5 1价值创造过程 70 4 5 2支持过程 40 4 6测量 分析和改进 100 4 6 1测量与分析 40 4 6 2信息和知识的管理 30 4 6 3改进 30 4 7经营结果 400 4 7 1顾客与市场的结果 120 4 7 2财务结果 80 4 7 3资源结果 80 4 7 4过程有效性结果 70 4 7 5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 50 第一阶段 问题反应 0 20 没有管理系统 灭火式并非从过程的角度出发 而是按日常活动管理组织运作 组织只懂得实时响应各方的需要及问题 战略和运作目标 管理方法的成熟度 第二阶段 早期系统方法 30 40 管理系统的初型 局部的系统 不一致组织开始从过程的角度出发管理日常运作 具有可重复性 并己开始有评估 改进过程 部门之间开始互相联系 使运作协调 顺畅 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