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水电站控制点复测方案_第1页
沁源县水电站控制点复测方案_第2页
沁源县水电站控制点复测方案_第3页
沁源县水电站控制点复测方案_第4页
沁源县水电站控制点复测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沁源县永和水电站工程施工控制点复测方案一、任务概述 1、工程概述沁源县永和水电站坝址位于沁源县郭道镇永和村东沁河一级支流紫红河上,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68km2,是一座以供水、发电为主,兼顾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拦河枢纽总库容968万m3,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325kW,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40m,坝顶长395m。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计划工期为两年。2、测区范围气象、水文紫红河是沁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沁源县东北部景凤乡的杨家岭,向西偏南方向流经景凤、紫红、向阳村、阎家庄、永和等村,最后在东阳城村南流入沁河干流。紫红河为山区泉溪性河流,流域面积为386km2,河长为47.3km,河道纵坡为11。流域为土石山林区,地貌多变,有高山,深沟、丘陵。流域属于太岳林局经营范围,区内植被较好。流域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西缘,大陆性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65.4mm,降雨年际、年内变化较大,汛期(6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4.4%。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46mm(20cm蒸发皿),多年平均气温8.7,无霜期在150180天,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多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16m/s。永和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68.2km2,其中砂页岩土石山区90.9km2,砂页岩土石山林区面积277.3km2。流域主河道长44.45km,流域纵坡7.2,流域平均宽度8.28km,流域特征值5.84。根据紫红河上永和水文站19591961年3年实测径流资料、沁河孔家坡站19592005年实测资料和长治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等,通过“参证站法”和“等值线法”计算分析,得出永和水电站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2210万m3。永和水电站坝址处实测洪水资料较少,设计洪水采用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计算。P=0.2%洪水洪峰流量为1115 m3/s,洪量为4669万m3;P=2%洪峰流量为649m3/s,洪量为2844万m3。永和站实测年平均输沙量2.3万t,年平均输沙模数59.9t/km2,最大输沙模数109t/km2(1960年);实测最大含沙量38.6kg/m3。永和水电站设计采用输沙模为90t/km2。由此计算得永和水电站多年平均入库悬移质3.31万t,水电站控制流域属山区性河流,推移质按悬移质的15%考虑为0.50万t。永和水电站年入库泥沙总量为3.80万t。沁河多年平均封冻期为36天,流冰期为39天,多年平均最大冰厚为0.31m。历年最大冻土深为80cm。 3、技术依据施工测量的技术依据主要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二、测量资料的提供山西省沁源县永和水电站工程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由山西长治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10月施测。目前,由山西长治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有:平面控制点8个。(见下表)从设计院提供的资料来看,施工测量控制网可以满足该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但是考虑到工程开工时间的紧促,我项目部将平面控制点S1、S2、S3、YK02、YK04进行了复测,并制定了复测方案。四、仪器的选用及其检定证书该工程属国家小型水库项目之一,测量精度要求很高,需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技术要求。我项目部测量仪器选用徕卡TC802全站仪、索佳B40水准仪复测,仪器检定证书附后: 五、测量人员配置 1、山西省沁源县永和水电站工程施工控制点复测由4人组成,其中降起荣为主测,王瑞乐为主测助理,其中陈宝军、赵王灵为技术人员。 2、测量职业技术资格证书附后。 六、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山西省沁源县永和水电站工程所用的测量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2、高程系统高程系统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七、施工控制点复测方案 1、首先对平面控制点S2、S1、YK02、S3、YK04进行复测,采用附和导线测量。2、对观测角度的要求观测应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有利于观测的时间进行,以提高照准精度和减小旁折光的影响。观测前应认真调好焦距,消除视差。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以免引起视准轴的变动。在上、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和减弱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等的影响。同时由盘左、盘右读数之差求的两倍视准轴误差(2C)以检核观测质量。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同。为克服或减弱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带动水平度盘位移的误差,每半次测回开始观测前,照准部按规定的旋转方向先转动1-2周。为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观测过程中应保持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当气泡偏离水准器中心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平仪器。3.水平角观测采用左右角观测法进行,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仪 器类 型测 角中误差()三角形最大闭合差()测 距中误差(mm)测回数边长水平角TC8022.515.07往返各26注:边长测量1测回定义为照准1次,读数4次。测角时对平面控制点S1、S2、S3、YK02、YK04组成导线网进行角度测量,在每个控制点上设站,采用左右角观测法观测六个测回。测边时,首先要进行温度、气压改正,乘常数改正,将数据输入全站仪,对站观测各2次,最后取其平均值,测距精度符合光电测距技术要求。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