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PH管桩施工的引孔问题.docx_第1页
预应力PH管桩施工的引孔问题.docx_第2页
预应力PH管桩施工的引孔问题.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应力PH管桩施工的引孔问题(2009-11-10 00:46:24) 转载标签: ph管桩桩身损伤静压桩预应力管桩管桩植桩工艺上海倒楼事件预应力PH管桩施工的引孔问题管桩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管桩入土深度小于7米,较厚的砂层或硬质夹层不能穿过等问题.特别是在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的中西部地区,无论是采用锤击或静力沉桩,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给施工和设计都会带来困难,怎么办?要么更改桩型,要么就需要引孔-就是所谓的植桩技术(又称之为预钻孔沉桩技术).植桩技术-在日本已经使用,但其使用的桩径较小,采用的设备也不一样.国内也有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是应用于工程上的实例不多.作者在任湖南省第三工程公司基础分公司副经理期间,先后组织了长沙书院路的书院*项目和益阳的银色现代城等项目的桩入土深度不到6米的问题.在长沙市先后有约20多个项目采用了先引孔而后沉桩的施工工艺。采用此工艺确实是解决了桩入土深度不够和桩不能穿过较厚的砂层和硬质夹层的问题。有些项目的桩施工质量比纯粹的静压桩或锤击桩成桩质量好,承载力大,桩身的完好率高(预制砼PH管桩在静压桩或锤击桩施工时经常产生桩身损伤,在桩的动测时产生问题)。这种工法其实是一种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新型施工工法,在国内值得推广应用。一、它的特点是:1、适用范围更广,无论是采用静压还是采用锤击沉桩,植桩施工工法施工时桩的沉桩阻力要比前二者要少许多。因为引孔时已经将桩端阻力和桩侧摩擦阻力都减小了。沉桩速度更快,大负荷时桩机产生的噪音和振动相对也减少了。2、桩身的损伤几乎为零;静压桩经常夹伤或夹爆预应力管桩。锤击沉桩经常出现打爆桩头等事故,施工过程发现了会给施工造成麻烦,没有被发现就会给建筑物安全种下隐患。3、对基础的地质结构和岩石土质情况在引孔时会了解清楚,不会产生静载施压时桩的沉降过大和承载力少等问题。4、对桩端的承载层在施工时有土质情况了解和施压或锤击击打双重检验,并可采用视频检查土质。施工质量更加可靠。5、对施压(打)大直径预应力管桩而言,挤土引起的地质变化明显,特别是在附近有建筑物和管道等时会造成建筑物和管道损坏,严重时会产生土层上浮,引起已经施工完毕的桩上浮,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以上问题给桩基础或给建筑造成的影响很大,特别注意今年的上海倒楼事件,图片中折断的管桩历历在目,管桩施工环保,质量可靠,造价低。但管桩的抗折性能很差(承受水平力少)特别是在桩身受伤后承受水平力就更少。这些情况已经引起业界技术可靠性争议,有人建议修改预应力管桩设计和施工规范,在设计方面在考虑选择采用预应力管桩做为桩基础时,会更加慎重,设计时会更加注意建筑安全性。建设方和监理方也会注意施工时桩的成桩质量和桩身质量。日本的预应力管桩使用历史比中国长,桩的制作工艺和桩的质量要比我们好,为什么人家不使用静压桩施工?在使用锤击桩沉桩时,为什么对锤击打次数要严格控制并对施工完毕的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测?就是为了要保证质量。而我们呢?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够,在这就不说了。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植桩工艺和技术,以及施工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我们的一点经验)。否则再好的技术和工艺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造成的结果是适得其反。二、施工要点:植桩施工技术必须要掌握的一些要点,否则也会产生事故。1、引孔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