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编写规范.doc_第1页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编写规范.doc_第2页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编写规范.doc_第3页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编写规范.doc_第4页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编写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编写规范 为规范控制测量课程设计教学环节,顺利完成设计任务,特制订本规范。一、设计书组成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按顺序由以下部分构成:封面、成绩评定表、设计参数表、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其中封面和成绩评定表采用“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封面、成绩评定表格式”。设计图纸采用电子版,基础原图采用教师提供的AutoCAD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基础原图.dwg”,上交设计图命名规则为“测绘工程年级(班级)姓名(学号)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图.dwg”,如“测绘工程2011级(2)沈雷雷(2011305333)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图.dwg”。电子版设计图与装订好的纸质设计书一起装入档案袋中上交,并填写好档案袋上的各项内容。二、设计书内容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工程概况结合工程应用,主要介绍该项设计的概况,包括:测区概况、已有测量成果概况、设计原则与依据、等级的确定。2、GPS平面测量方案设计设计方案在“控制测量课程设计基础原图.dwg”上进行,设计图形保存在新图层“GPS平面测量方案设计”中,设计内容在设计书中进行详细说明。1)网型设计包括点位(点名)、网形(可从“地面连接测量方案设计”图层中复制)、坐标联测点等内容。设计书中应包括点位选择的原则依据、网型设计的原则依据。2)坐标联测方案设计包括坐标联测点选择的原则、坐标联测方案(网型)等内容。3)观测方案包括接收机数量、接收机选型、技术要求、特征条件计算、接收机调度方案、观测方案、观测记录、观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高程测量方案设计设计方案在“控制测量课程设计基础原图.dwg”上进行,设计图形保存在新图层“高程测量方案设计”中,设计内容在设计书中进行详细说明。1)网型设计包括网形(可从“地面连接测量方案设计”图层中复制)、高程联测点等内容。设计书中应包括网型设计的原则依据、水准测量路线。2)高程联测方案设计包括高程联测点选择的原则、高程联测方案(网型)等内容。3)观测方案包括采用的仪器设备、观测方案、技术要求、观测记录、观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数据处理方案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总体流程,即从外业数据采集结束后,到获得GPS网点在地方坐标系(本次设计为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和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正常高的数据处理主要方法的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基线向量解算及其质量评价;2)GPS网空间无约束平差及质量评价;3)坐标系统转换及质量评价;4)水准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评价;5)高程系统转换及质量评价;6)设计阶段应提交的成果资料。三、设计书格式控制测量课程设计纸质设计书统一采用Microsoft Word进行编写,格式参见“控制测量课程设计设计书编写规范”,采用A4纸打印上交。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cm;页眉统一为“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书”,采用四号仿宋正体居中;页脚为“测绘工程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如“测绘工程2011级(2)沈雷雷(2011305333),采用五号宋体居左;页码采用五号宋体居右;正文采用小四宋体20磅行距,各段第一行空两个汉字书写。1、标题设计书中标题不超过三级。1)一级标题采用二号正黑体加粗居中排版,其前后个空一行,空行为小四宋体20磅行距。标题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与题名间空两格,如“1 工程概况”2)二级标题采用三号正仿宋体加粗顶左排版,若一级标题下有文字,则其前空一行,空行为小四宋体20磅行距。标题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与题名间空两格,如“1.1 测区概况”3)三级标题采用小三号正仿宋体顶左排版,若二级标题下有文字,则其前空一行,空行为小四宋体20磅行距。标题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与题名间空一格,如“1.1.1 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2、图表设计书中的图表要统一按章顺序编号,图表前后与正文间空一行。图表均居页面中部。1)表格:表的编号和名称采用五号正宋体,位于表格上方。其中,表的编号位于表格左边界缩进两字的位置,表名位于表格的正上方。表中文字数据采用正五号宋体20磅行距;但若表中有变量,则变量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斜体;表中内容全部居中排版。如第二章的第四个表: 表2-4 GPS控制网点位中误差统计表项 目30.0mm点 数12611210比率(%)90.007.861.430.710最高精度1.2mm最低精度15.4mm平均精度3.5mm表格在一页内排不下时,可在下一页继续排版,但表头、表名要齐全,同时在表的序号前加“续”字。如: 续表2-4 GPS控制网点位中误差统计表项 目30.0mm点 数12611210比率(%)90.007.861.430.710最高精度1.2mm最低精度15.4mm平均精度3.5mm2) 图:图的编号和名称采用五号正宋体,位于图的居中下方;图形部分采用单倍行距。其中,图的编号与图名中间空2个汉字。若图名中有变量,则变量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斜体。如第三章的第2个图:图3-1 XXXXXXXXX设计图3、公式与变量1)公式设计书中的公式统一采用“Microsoft 公式 3.0”编辑器(在Microsoft Word的“插入”“对象”“ Microsoft 公式 3.0”选择)进行编辑。设计书中的主要公式要按章统一进行编号:公式位于页面中部,编号居右,采用单倍行距。如第二章的第四个公式:设计书中次要公式可不编号,但公式应位于页面中部,采用单倍行距。如设计书中某一引用公式:2)变量设计书中的变量或对公式中的变量进行说明时,变量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斜体。如式中,f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时f的测站数;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按顺序统一编号。采用小四号宋体20磅行距编写。注意,其中的标点符号(如“,”、“.”、“:”为英文状态下的半角符号)。根据类型(暂时按三类),按以下格式编写:1)教材、专著类教材、专著类参考文献采用下述格式: 1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 (图书).北京(出版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者),1999(出版日期):1-2(起止页码). 如: 1余学祥,徐绍铨,吕伟才.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自动化似单差法的理论与方 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82-103. 2)期刊论文类期刊论文类参考文献采用下述格式: 2,等(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1999,5(3):167-173.(年,卷(期):起止页码 ) 如,对于无卷号的期刊: 2 吕伟才,徐绍铨,余学祥.似单差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矿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勘察,2004(6):45-48 如,对于有卷号的期刊: 3余学祥,王庆,万德均等.GPS变形监测信息高精度快速解算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3,33(6):758-762. 3)博士硕士论文类博士硕士论文类参考文献采用下述格式: 4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北京(论文保存地):北京大学(论文保存者),2003(答辩年).如: 4余学祥.GPS变形监测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与软件研制D.武汉: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2.5、其它说明1)一章内容编写结束后,若剩余页面超过1/3,则继续进行下一章的编写;否则,另起一页编写。2)当二级和和三级标题位于页面尾部时,其后应保证至少有两行正文,否则需采取增减文字的方法进行调整。3)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需另起一页编写。标题分别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采用一级标题的要求,但不进行编号。4)设计书装订顺序:封面、成绩评定表、目录、设计书正文、参考文献、设计图纸。按每人一个档案袋归档。5)规范中的未尽事宜,参考关于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归档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四、考核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从纸质设计书、电子版设计图纸、遵守纪律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设计任务,达到设计大纲和本规范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设计书能对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有某些独到见解。设计阶段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良好:能较好地完成设计任务,达到设计大纲和本规范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设计书能对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设计阶段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中等:达到设计大纲和本规范中规定的主要要求,设计书能对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学习态度基本端正,设计中无违纪行为。 及格:学习态度端正,完成了设计的主要任务,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