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三国演义的主题对以“忠信仁义”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观的歌颂摘要: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年,涉及人物多达一千多个,场面宏大,人物关系复杂,是中国古代其他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同时也为分析三国演义一书的主题带来了难度。长期以来,人们对三国演义主题的探讨莫衷一是,并无定论。普遍流行的观点有三种:“分合说”“拥刘反曹说”和“乱世英雄说”。三种观点各自有理,本文不做详细分析。但是本文认为,回归原著,仔细研究作者在歌颂什么人、什么事以及歌颂的原因和所反映的理念,是分析三国演义主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从三国演义原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作者罗贯中是站在蜀汉集团的立场之上的,因此对于蜀汉集团的主要人物进行了重点歌颂,主要包括刘备、诸葛亮和关羽三人。作者将此三人描绘成了“仁”“忠”和“信义”的典型,对他们所表现出的这些品质进行了大力颂扬。同时考虑到罗贯中本人生活的元末明初的动乱年代,以及当时广大知识分子对于恢复传统礼教统治的强烈愿望,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国演义一书的主题是对以“忠信仁义”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歌颂。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主题 忠信仁义 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张星元 20096327三国演义的时间跨度,自开篇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黄巾起义开始到晋咸宁六年(公元280年)吴主孙皓投降西晋结束,长达到111年。小说中的的人物形象,在三国志宗僚开列的人物清单中,仅帝王后妃、文臣武将就有477人。而根据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的整理,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980个。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故事时间跨度之广、涉及场面之大、人物之多、关系之复杂,是中国古代任何一部小说所不能比拟的,同时也奠定了三国演义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而对于三国演义一书的主题研究,长期以来也莫衷一是,较为流行的说法有:1.“分合说”:“分合说”认为,“分”与“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三国演义的全程。小说第一句开篇名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全书的结尾“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最后的总结诗中也写到“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这都体现了罗贯中的“分与合”的基本的社会发展观,同时无疑也是三国演义的主题。2.“拥刘反曹说”:此观点认为,三国演义并没有像三国志一样把曹魏当做正统来写,反而把曹操描写成奸诈、多疑、野心勃勃、阴谋篡汉的逆臣的反面形象。而在三国志中并不十分杰出的刘备,在三国演义成了中却被描绘一个仁义爱民、人心所向的理想中的封建君王。因此从罗贯中对于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来看,“拥刘反曹”是三国演义的主题。3.“乱世英雄说”:这一观点认为,三国演义是在元末天下大乱,作者罗贯中“图王霸业”的政治理想破灭的背景之下写成的,旨在吸取三国兴衰的历史教训,从而探求通过怎样的手段和途径才能获得天下的文学作品。因此三国演义所歌颂的是力图争霸天下的英雄同时对于魏、吴两方的重要人物也予以肯定,作者不仅仅对蜀汉集团的谋臣良将大加歌颂,而对那些胸无大志、优柔寡断的人则给予无情的否定和讽刺。所以说这些英雄人物本身就是三国演义歌颂的对象,因而也是三国演义的主题。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一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但是究竟如何探索和发现 三国演义的主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归原著根据作者罗贯中歌颂什么人、什么事以及歌颂的原因和所反映的理念入手,进而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魏蜀吴三家势力中,作者罗贯中是站在蜀汉集团的立场上的。因而蜀汉集团的主要人物也是三国演义重点歌颂的对象,主要有刘备、诸葛亮、关羽三人,因此分析三国演义的主题就从分析此三人入手。刘备:多数评论家认为,罗贯中之所以歌颂刘备而不是歌颂曹操和孙权,最主要的原因是刘备是汉室宗亲,是汉室正统地位的代表。但是本文认为,这不是作者歌颂刘备的根本的和主要的原因。在三国演义诸多的人物当中,除了刘备以外,还有刘表、刘璋等比刘备更为直系的汉室宗亲,而且桓、灵二帝尚存,但是作者对待这些人多是同情,“哀其不幸、恨其不争”,而无歌颂之意。相比于这些汉室宗亲和其他各路诸侯,刘备身上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仁”,而这才是作者歌颂刘备的根本原因所在。对于刘备的“仁”,罗贯中进行了两方面的描写,第一是仁政爱民、善待百姓,如第35回刘备暂居新野时,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41回“携民渡江”时,通过对刘备与诸葛亮、简雍等人大段的对话描写,如“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将刘备的爱民之心体现无遗。第二是礼贤下士、君臣同心。刘备对待属下以诚相见,与关张二人形为兄弟、义同生死,而对诸葛亮的三顾茅庐以及临终托孤,更成为了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的佳话和典范。总之,不管三国演义最终是否“欲显刘备长厚而似伪”,刘备都是作者罗贯中精心刻画的、古代君主“仁”的代表。诸葛亮:根据一份网络调查问卷显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历史人物,特征是“多智而近妖”,是“智慧的化身”。但是“足智多谋”纵然是诸葛亮显著的特征之一,但这并不足以树立起诸葛亮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中国历来是注重道德的国家,有才无德是不会受到广泛尊敬的。而诸葛亮正是中国古代所追求、所颂扬的道德“忠贞”的典型,这才是诸葛亮广受追捧的原因,也是罗贯中极力歌颂他的原因。三国演义第85回描写的先主托孤“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体现了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信任,而诸葛亮的回应“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以及后来的六出祁山乃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表现了诸葛亮对于刘备和蜀汉集团的极度忠诚。总之,诸葛亮是“忠贞”的化身,而“智慧”只是“忠贞”的陪衬。关羽:长期以来,关羽被尊为“义”的楷模,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三国演义对于关羽的描写,虽然也表现了其骄傲自大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对其进行正面歌颂。最为显著的事例便是对“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和“华容道义释曹操”浓墨重彩的描写,使之成为了三国演义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桥段。所以,通过对作者重点歌颂的这三个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表现出了强烈的忠信仁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同时考虑到作者本人的生活背景,我们也可以证实以上的结论: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乱年代,元朝的统治者蒙古族向来被视为没有礼教的“蛮族”,“元朝统治者对中原地区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和高压手段的暴力统治,广大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大降低,因而恢复传统的依靠封建礼教进行统治的愿望强烈。”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 VB编程的解决思路及答案
- 2025届贵州省毕节织金县数学七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企业信息安全的保安策略计划
- 2025年构建弹性企业战略试题及答案
- 秘书如何保持工作生活平衡计划
- 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评估计划
- 行业安全管理的国际经验计划
- 公司战略评估体系建立试题及答案
- 城市交通影响评价重点基础知识点
- 预防溺水班级主题班会课件
- 《颈椎X线诊断》课件
- DB37T 1914-2024液氨存储与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院史馆展示策划书
- 体育馆维修改造投标方案(技术标)
- 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
- 软件开发外包合同范本
- 幼儿园红色小故事PPT: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 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审查表
- 20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23
- 装修公司销售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