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成为美国农村的新.doc_第1页
绿色能源成为美国农村的新.doc_第2页
绿色能源成为美国农村的新.doc_第3页
绿色能源成为美国农村的新.doc_第4页
绿色能源成为美国农村的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能源成为美国农村的新“经济作物” .郎 嘉 2006.12.12 .中国商报网站背 景 美国能源部高级专家阿兰霍夫曼博士在最近举行的“可再生和可替代能源”国际会议上指出,美国政府今年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以开发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为目标的“先进能源计划”,正在积极执行之中。 美国农村出现的“绿色能源”开发热,既增加了能源供应,也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经济学家高兴地看到,“绿色能源”的繁荣,正在放慢年轻人脱离农村的速度。在几乎30年的人口下降之后,过去的两年人口有了增长。在今后10年内,美国在生物燃料和风能方面的投资预期可以创造25万个以上的工作位置,这些工作位置大部分都在农村。生产酒精的农民工业家 秋天的一个寂静下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比弗克里克县的一个农场里,农民戴维科尔斯鲁德在准备收割设备。今天,他将在自己面积为500英亩的农场里收割大约30英亩大豆。他的儿子克里斯操纵着一台12吨的联合收割机在大豆地里忙碌着。 58岁的科尔斯鲁德简直是个大忙人,他还经营着一家迅速发展的能源公司。科尔斯鲁德用一只手驾驶拖拉机,另一只手拿着手机,与同行讨论他在特拉华州一家生化柴油厂的股份。 明天科尔斯鲁德还是一样忙碌。他必须一早就起床,行车105英里到达格伦地瀑布城,与生物燃料厂和风力发电站营建商罗恩法根参加一个早餐会。 从有着满头白发和晒黑的面孔的科尔斯鲁德身上,似乎可以看到美国农业的新面貌。分析家指出,在美国,发展和使用可选择能源,现在已经从单纯的环境保护概念上升为涉及能源独立、经济安全和防止全球变暖的国家战略。尽管人们大谈芝加哥摩天楼的绿色屋顶和楠塔基特海岸的风力农场,但没有农村从利用其无比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从而实现广泛的经济转变,就谈不上全国向“绿色能源”的转变。 对于一些像科尔斯鲁德这样的早期经营者来说,第一批能源农场已经提供了丰厚回报。仅考虑科尔斯鲁德的“绿色能源”资产的价值,他早就是一个百万富翁了。在中西部,像科尔斯鲁德这样卓有成效的“能源农民”还有很多。但农业区的这种转变却引起了人们的担心。为了减少一小部分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用于食品的农作物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转变为燃料,这就可能会推动餐桌上食品价格的上涨甚至会推动全球变暖。对于美国正在发展的“酒精经济”持批评态度的人说,如果把种植玉米并将它转变为酒精作为所有自然资源中的一种因素,那么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 农业生物技术的倡导者说,他们将很快采用更好的生物燃料,从而消除这种担心,但那样的突破需要在研发方面大量投资。美国农民赚更多的钱 目前,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草原上,能源农场的前途看起来是光明的。在种植玉米和大豆的田野上,可以看见许多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和一些工厂。这些工厂大部分生产酒精、少数制造生物柴油,类似建筑已经形成了美国农村新的风景线。现在,得克萨斯州风力农场的发电能力已达到2631兆瓦,大约为美国风力发电能力的25,足以供应65万个家庭使用。 美国最大的酒精生产基地和主要的风力发电基地爱荷华州,现在已从一个净进口能源的州变成了其他州的重要能源供应者。宾夕法尼亚州是一个出口大豆的州,其希望建设11个生物柴油工厂,并且在今后5年继续发展生物柴油生产。环保专家霍华德勒纳说:“绿色能源和生物柴油是农民新的经济作物。” 分析家认为,如果美国从其中西部而不是从中东地区购买更多的能源,“绿色能源”倡导者最终将帮助其稳定能源价格并且减少石油进口。从长远来看,风力发电将从目前占美国电力供应不足1增加到20。酒精和生物柴油现在大约占运输燃料的4,将来可能会占运输燃料的20或更多。 不能否认,这些都是乐观的预测。但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宣传能源独立的优点时仍大力号召开发“绿色能源”。对于长期依靠政府补贴的美国农民来说,“绿色能源”就意味着金钱。假如美国减少进口石油和石油产品20而以国产的生物燃料取代,那么以原油价格每桶50美元计算,生物燃料生产者将获得大约500亿美元的收入。过去,这些钱都流到了外国石油生产商的腰包里。 风力发电也带来了一定报偿。“美国风能协会”估计,到2015年,这种能源将为出租土地给风力发电厂的农民和农村土地所有者带来1亿美元到2亿美元收入。美国农业部农村发展负责人托马斯多尔说:“从长远来看,绿色能源市场是美国农村最大的新市场。” 科尔斯鲁德从传统的农民向能源企业家的转变开始于1995年夏天。在为大豆锄草劳累了一天之后,他认识到,多年的艰苦工作和不稳定的收入会使其垮掉。与科尔斯鲁德类似的农民,尽管有一个500英亩的农场、一年可能有135万美元收入,但设备、燃料和其他开支却几乎吃掉了全部利润。这种情况迫使许多农民扩大经营、寻找第二份工作,或者彻底放弃农业。 科尔斯鲁德是第四代农民,他说:“单纯从事农业,你几乎不可能维持一个家庭。”他1972年退伍之后,购买了第一批面积为140英亩的土地。 科尔斯鲁德尽管最初对可选择能源有怀疑,但他最终仍把酒精看成是改变前途的一个理想杠杆。这样,他和其他几个伙伴从明尼苏达州、南达科他州和爱荷华州的220个农民那里筹措到了300万美元,计划开设这个地区的第一家酒精工厂。在两年多的筹建工作中,他们又得到了1800万美元的贷款和其他私人担保。 1998年,他们年产1200万加仑酒精的工厂投入了生产。现在,这家100由农民共同拥有的“阿格瑞能源公司”的酒精生产能力扩大到了年产2100万加仑,大多数酒精都卖给了新泽西州的加油站。这家工厂也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帝国”的一部分。2002年,阿格瑞能源公司的一些合伙人建立了MinWind风能公司,经营着11台风力发电机,为3800个家庭提供电力。在他们的“绿色能源”投资项目中,生物柴油工厂和另外十几家酒精工厂是相当大的赌注。总体来说,科尔斯鲁德和其伙伴们在“绿色能源”项目上共投资了6500万美元。 这些合伙人并没有想到他们会收获报酬。曾经有一个农民得到第一笔1600美元红利后马上便退了回去,他以为是工厂搞错了。从第一家工厂在8年前建成投产以来,一笔10000美元的股份赚到了54000美元的红利,并且那样一笔投资现在已价值55000美元。 本地酒精厂对于玉米的大量需求,也提高了这个地区玉米的价格。洛克县因为远离主要的玉米运输中心,由于运输成本低,每蒲式耳玉米的价格比芝加哥要低40 美分到50美分。但由于“阿格瑞能源公司”和附近其他酒精工厂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这个价格差距缩小了一半。 农民当百万富翁不是件稀罕事,但他们的钱一般会与土地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来自酒精和玉米涨价的额外现金收入对他们来讲就是好事情,可以帮助他们支付土地的债务或孩子们的教育费用。一些农民还购买了有卫星定位系统和自动驾驶装置的拖拉机。政府支持趋利避害 在明尼苏达州的小镇卢文,几乎没有人不受“绿色能源”繁荣的影响。当地人最初抱怨从酒精厂散发出来的发酵气味,但专门的装置能够除掉这种气味。现在,人们一个大的议题是后悔没有购买这家工厂最早发行的股票。当地的税务部门也获了益“阿格瑞能源公司”明年将交付28万美元税款。向工厂运送玉米和运走酒精的车辆,也促进了小镇的商业繁荣。 但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可选择能源的财运受到了油价的限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能源分析家保罗胡估计,在原油价格为70美元一桶时,生产一加仑汽油要花2.60美元,生产一加仑酒精的成本为1.25美元。但如果油价下降,这个差距就会缩小。大多数专家认为,如果原油价格长期低于每桶30美元,那么生产酒精便会亏损。 然而,甚至油价在60美元一桶时,酒精生产巨头阿丹米公司就开始报告利润下滑,华尔街变得神经过敏起来。美国第二大酒精生产商VeraSun Energy公司和第三大酒精生产商Aventine Renewable Energy Holdings公司的股票,分别比首次公开上市时下跌了20和42,Hawkeye Energy能源公司还推迟了其首次公开上市的时间。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颁布法令,要求把酒精更多地用于汽车燃料,要求更多的“绿色电力”进入输电网。例如,新的“全国可更新燃料标准”,要求到2012年生产75亿加仑酒精。大多数专家认为,由于各州相继开始推动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和消费者更喜欢使用清洁燃料,全国对酒精的需求将远远超过政府制定的标准。 然而,也有对事态向消极方向发展的设想,这包括预测会出现酒精生产过剩的情况。按照“可更新能源协会”的数据,目前美国有106家酒精工厂在运行,总的年生产能力达到了51亿加仑。另外,还有35亿加仑的新生产能力正在建设之中。 如果供应远远超过需求和价格暴跌,那么美国的酒精厂可能会大批破产。那些许多由农民建立的较老的、较小的和效率低的工厂将会首当其冲。 而风力发电的情况则不同。土地不管遇到干旱和大雪都有可靠的收入,农民称风力发电为“第二作物”。一个农户的土地上如果有一台风力发电机,他们每年便可以从风力开发商那里获得2000 美元到5000美元的土地租用费。一般农民的土地上都有三四台风力发电机,如果自己有风力发电站,就能赚一大笔钱。爱荷华州的农民保罗和内佩尔经营畜牧农场和种植农场,他们最初买了一台风力发电机以弥补每年20万美元的电力开支。去年,他们将多余的电力出售给了当地的电力公司,并赚了15万美元。 农民还有其他途径参与新兴的“绿色市场”的竞争。一个途径是,通过种植多年生树木来吸收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许多公司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美国政府将追随欧洲和亚洲国家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公司能够购买和出售“排放信用权” 的市场将会出现。 为了获得这方面经验,美国公司已经开始通过一个名叫“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机构进行交易,并且支付真实的货币。农民能够参加CCX的交易,成为抵消温室气体排放的注册供应商。 在饲养了大量的鸡和牛的农场,肥料可以作为可选择能源的来源。使用一种发酵装置可以将这些肥料变成沼气。一个饲养了300头牛和2000头猪的农户,能生产足够的沼气满足农场全部的加热和电力需求,多余的还可以到市场上去出售。 新的“植物纤维酒精”制造方法,也可以使农民赚更多的钱。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可以用非食品作物(例如软枝草和玉米秸秆)以及其他生物废料来制造酒精,这将会进一步推动酒精工业的增长。新的酒精制造方法在技术上和工艺上实现突破还需要几年时间,但卢文地区的农民已经在这方面下起了赌注。 由于目前对谷物种植者进行补贴的依据是农产品的价格,这就意味着美国政府不必用更多的钱来补贴农民了。普渡大学的教授克里斯多佛赫特说,这样每年的农业补贴可以减少5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但他承认,这些节约的钱的一部分将会被政府增加到生物燃料开发方面的钱所抵消。现在,安装了燃料混合器的车辆,购买每加仑酒精有51美分的税收优惠。乙醇工业促变美国农村经济版图 日期:2006-06-09来源:科技日报作者: 最近的一则消息说,高价油“点燃”了车用乙醇燃料工业。对于美国这个“耗油”大国来说,乙醇燃料在开始为汽车工业“解渴”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美国农村的经济版图。所谓车用乙醇燃料,说的是以玉米等农作物为原料提炼乙醇(酒精),并将乙醇燃料和汽油以适当比例调配成一种新型、清洁的车用燃料。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利用其耕地多、玉米产量大的优势,以玉米为原料生产车用乙醇燃料。目前,美国已有500多万辆配备专用系统并可以燃烧含有85%乙醇的乙醇汽油汽车,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燃料的成本达到0.33美元/升。据说,采用乙醇汽油燃料的车型,技术上成熟,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燃油经济性以及低排放的特性。除了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帮助解决能源消耗增加和能源安全问题之外,乙醇产业还对美国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发挥着很大的带动作用。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凯斯柯林斯日前表示:“我们的农业经济正因为乙醇燃料工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燃料用乙醇成为美国玉米用量的第三大产业。乙醇生产每年大约消耗美国国内玉米作物产量的11%和高粱作物产量的12%。2004年,美国累计有12.6亿蒲式耳的玉米用于乙醇产业。美国还是全球玉米出口大国,玉米出口比例占到全球出口总量的70%。柯林斯说,2006年美国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可能首次超过其出口量。不仅如此,乙醇产业的发展还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增值巨大的市场。在乙醇工业的带动下,相当一部分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将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新的“能源农业”生产模式。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的统计,2004年乙醇生产的各个相关环节共在美国创造了14.7万个就业机会,使美国国民家庭收入增加了44亿美元;2005年,乙醇工业帮助产生了15.3万个工作岗位,使美国家庭收入增加了57亿美元。美国现有的乙醇生产企业每年为美国经济带来251亿美元的生产总值,其日常运作和新生产能力的建设,每年为美国的联邦政府带来13亿美元的税收,为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带来了12亿美元的税收。近两年来,随着油价的不断飚升,美国人更是觉得,汽车光“喝油”不行,还得喝“酒”乙醇燃料。2006年1月,布什在国情咨文的能源部分重点提到了将加大乙醇燃料生产和应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力度,并要求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在6年内投入实际应用,形成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布什希望通过开发和推广应用乙醇技术等能源技术,使美国在2025年时将可再生燃料的应用量增加80%,将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数量减少75%。美国政府为此勾画出诱人的乙醇燃料发展蓝图,即在2005年至2012年期间,美国将投资60亿美元,用于新增43亿加仑的乙醇生产能力。预计,乙醇产业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好处:2005年2012年,对美国GDP的贡献将达到2000亿美元;保证美国国民的家庭收入额外增加430亿美元;在与乙醇生产相关的各个环节增加就业人员234840个。如今,在美国广袤的玉米田中,多了商家们“穿梭”的影子。各大公司倾注几十亿美元加入生产可转换成乙醇的作物的竞争行列,以减轻美国的“油瘾”。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负责人哈特维希表示,美国现有97座乙醇制造厂,其生产能力为45亿加仑,将新建34座乙醇制造厂,并将在明年或18个月后投入生产;同时扩建现有95座工厂中的8座,并计划继续建造150座。哈特维希说:“乙醇是农村社区一个巨大的经济引擎。它会产生回报良好的工作。你将听到许多关于开设新型油站的说法。”农民们对更多地建造用玉米生产乙醇的工厂感到欢欣鼓舞。美国大多数用玉米制造乙醇的工厂,建在大量种植玉米的中西部地区。有报道说,一位种植了2.7万亩玉米的中西部农民迪德里奇说:“我现在把收获的全部玉米运送到威尔森工厂,而不是运送到东、西海岸或出口到亚洲。向生产乙醇的工厂出售玉米能赚到更多的钱,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乙醇需求迅速发展的历程中,油价大幅上涨是主要动力,政府法规政策也是一大推手。一方面,美国政府对减少MTBE(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添加剂)使用的法规。由于MTBE添加剂会污染地下水,国会因此通过了能源法案,要求增加乙醇添加剂以替代MTBE;另一方面,政府对乙醇生产进行补助。为了增加乙醇产量,美国政府每年向乙醇生产厂商提供30亿美元的补助。不过,乙醇工业巨大的发展前景也给其原料业农业提出了新要求:既要为人类社会提供充足的食品,又能提供大量的能源资源。不少专家担心,随着油价的飞涨,乙醇工业将会对食物供应产生重大影响。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指出,当原油价格超过60美元/桶时,政府会鼓励农民使用玉米、小麦、大豆和甘蔗等农作物生产燃料。但是这几种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可能会对食品市场造成连锁反应,降低其它农作物耕地面积,推动价格上涨。另外,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52006年度,美国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约为4100万吨,而这一数量相当于1.31亿人的玉米食用量。美国乙醇产量目前只能供应国内约3%的汽车。而美国能源法案规定,到2012年,乙醇产量要提高到88亿加仑,这将需要约6800万吨谷物,而这一数目超过了加拿大、巴西或印尼的粮食总产量。美国卡基尔农产品公司董事长及总裁斯塔里因此强调说,不管乙醇工业发展如何改变农村经济版图,它必须首先保证人类食品需求,然后才是燃料需求。中国经济前景关键在农村而不是美国今年正值中国开改开放三十年,三十年前的那场开革始于广大农村。三十年来,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一直被高层所重视。三十年前的农村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激励约束问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迅速改变了农村面貌,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成功实践的重要案例: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制度变革改变了经济效率。 今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外部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经济的前景关键看农村,看能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三十年前的改革所解决的激励约束问题今天依然的起着作用,但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同时,也造成了生产要素的不合理组合,比如:农民为了节约成本,每家都买一台拖拉机,而这台拖拉机在多数时候需要闲置。同时,这种体制也使社会化大生产和协作难以实现,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一种体制障碍。 中国的经济前景关键看农村,中国的农村有9亿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切实提高这些需求,将再有效避免因外需不足对中国造成的冲击。中国经济前景关键在中国农村,而不在是美国。警惕美国资本进入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警惕美国资本进入中国农村土地市场2009年10月15日 安庆仁 财经评论员前些时候青年参考披露,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9月16公布了这样一份报告,核心是说土地流转市场会增加中国农民的收入,该报告以大量数据为依据,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农民在土地租赁上有了更强大的法律保护,中国正在出现一个规模更大的农村土地市场。据该文说,这家机构这次调查发生在2008年,一共采访了中国17个省的1879位农民,总结归纳后,遂的出上述结论。读罢该文,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很明显,美国某些大财团已经打起中国农村土地市场的主意了。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美国那家调查结构分析认为中国哪个方面出现了利民的机会,那么用不了几年,当中国对这方面改革完成以后,我们就会惊讶的发现,悄然间美国资本已经控制了它。与其说这是一种现象,毋宁说这是一个恒久不变的模式,因为美国无论是所谓的私人调查机构,还是政府部门的调查机构,和美国各大财团完全是一种利益合作关系。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当青年参考以这种形式给我们灌输这种意识的时候,那么无疑已经说明,美国某些大财团肯定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游说工作,然后开着康拜因就等着收割了。这些年中国人在这方面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实在是太多了,比方说很早以前美国各种研究机构众口一词忽悠中国重新设立股市,说股市对中国经济如何如何重要云云。股市对中国经济重不重要呢,当然重要,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然而我们同时也否认不了的事实是,今天的中国股市已经成了美国金融寡头的提款机。再比方说美国忽悠中国粮改,结果改完以后中国粮食市场完全被美国财团控制了,郎咸平先生对此恨的顿足捶胸。美国最成功的忽悠,就是中国企业改制,美国是中国企业改制的最大受益者,中国用廉价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维系着美国经济的繁荣,而从美国赚到的钱却转手又进了美国的腰包,20000亿美元,我们至今摸不着看不见。而中国却因为企业改制搞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国企改制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自然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国企改制是中国社会所有矛盾的总根源,包括严重到让中央领导不敢言勇的腐败问题,也是国企改制的直接结果。在企业改制中,大量的政府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肆无忌弹的侵吞全民财产,概括的讲,国企改制是客观上送给政府官员的一次财富大餐,下箸的同时,腐败如野火燎原。后面的房改、医改、教改都有美国财团的身影,而他们忽悠中国的手段其实是千篇一律的,第一步、让调查机构放风,告诉中国,哪一方面只要如何如何去做,就会给中国国家和中国老百姓带来收益;第二步、游说中国政府官员和媒体,中国的学者他们不用游说,因为当红学者都让美国财团喂饱了,他们比美国财团还上心呢。第三步就不用说了,由中国的代理人廉价收购。笔者对农村土地市场虽然不甚了解,但凭一种直觉可以认定,美国财团在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这一块肯定是没少下血本、没少下功夫,尤其是这家调查机构去过的17个省份,如果笔者没说错的话,代理人或代理公司他们一定是已经找好了,只要农村土地流转正式实施,第一个进入这个市场的,一定是美国资本。:“现在要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让农民成为市场主体。农民怎样可以成为市场主体呢?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农民成为土地的准主人。”美国公司盯上中国农村的启示美国德瑟雷特晨报1月4日一篇题为“中国农村地区为美国公司提供良机”文章指出,中国政府已经公布了刺激国内消费的计划。将重点放到农村是中国的聪明之举,因为还有大多数的中国人口生活在农村。这对于想向海外拓展业务以抵御金融危机的美国商界来说是个好消息。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依然相对较低,而中国的需求和消费只会增长(1月5日环球时报)。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能否启动,关系到中国能否成功应对出口拉动大幅下降对经济的影响,关系到中国经济拉动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之大计。同时,我们注意到,中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启动也受到世界的瞩目。美国、欧盟等国都对中国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给予巨大希望。从世界消费市场来看,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美国,已经严重透支;欧盟地区消费潜力也非常有限。指望重新启动这两大消费市场来应对金融危机,来拉动经济走出低谷,显然不现实。而中国国内消费需求市场一直没有启动起来,加之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人口多,消费潜力比任何地区都大。这是国内外经济恢复都寄希望于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启动的原因。中国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备受美国、欧盟指责。主要原因是一些经济学家以及政要认为,中国导致了世界贸易严重不平衡。中国大量向外出口商品,导致贸易失衡;中国廉价的商品使得美国、欧盟消费过头;中国大量出口美国、欧盟,使得其国内通胀被掩盖,导致其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促使国民过度消费。而中国国内流动性过剩、储蓄率高企,消费低迷,内需不足,对世界经济没有起到拉动作用,最终酿成金融危机。这些言论无疑都是不值一驳的歪理。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否认,就是中国国内消费确实没有启动起来。从中国本身来说,这给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保存了实力;从美国、欧盟来说,对过去当然不愿意,而未来对中国抱有巨大希望。启动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有两点必须抓住:一是通过减轻税赋、取缔收费、增加收入等措施,启动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近期,中国启动车市效果非常好。推出燃油税,减免各种车辆收费等,已经使得许多普通百姓本来没打算近期买车的现在也开始有买车意向了,周围许多朋友已经付诸行动了。二是农村这个巨大市场。从目前家电下乡的成功案例看,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试想,连美国公司都盯上了中国农村市场。这启示我们,将启动消费重点放到农村是非常正确的抉择。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将搞活流通作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研究部署了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加大“家电下乡”推广力度等措施,这无疑都是正确的。另一个关键在于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以提高居民收入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从根本上解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这也启示中国企业,必须生产出农村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美国德瑟雷特晨报引用中国日报的刘世南的话语说:“农民希望拥有自己的家用电器,甚至个人电脑。但是,电器厂家传统上只面向城市市场,它们的产品不适合农村地区。农民们需要的是简单实用且耐用的电器,不需要那么多花哨。他们还需要质量好的农具,要建新房。”企业必须从这些话语中得到启示。我们不能不佩服美国商家和媒体观察的如此细微。经济寒流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出手应对。作为经济大国,不仅中国具体的救市政策得到世界的关注,而且宏观政策取向也同样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