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措施锅炉调整及事故处理风量调整6.4.2.1 为达到最佳燃烧工况,应调整并维持合适的风煤比。二次风量的调节可通过送风机入口动叶位置的变化实现,进入炉膛二次风的分配则由拱上A、B、C挡板及拱下垂直的D、F挡板开度决定。6.4.2.2 综合利用调节风箱中A、B、C、D、F二次风挡板以及燃烧器乏气调节蝶阀、调节杆/叶片调整火焰在炉膛中的位置,实现分级送风并达到一定火焰形状,二次风挡板控制方式如下:1) 风箱拱上风控制挡板A:手动,一般不作调整,燃烧调整试验时固定开度。用于控制燃烧器乏气喷口和煤火检的冷却风。2) 风箱拱上风控制挡板B:手动,一般不作调整,燃烧调整试验时固定开度。用于控制燃烧器煤粉喷口的周界风,可调节煤粉气流的穿透能力及冷却喷口,控制煤粉气流着火点。开大此门,则着火远离一次风喷口,关小此门,则着火点靠近一次风喷口。3) 风箱拱上风控制挡板C:电动,控制点火稳燃油枪燃烧所需的风量,以及油枪、油火检的冷却风。该阀门挡板有四种状态:一是炉膛吹扫时全开;二是对应燃烧器不投运时全关;三是煤粉燃烧器投运而油点火器未投运时开至运行位(推荐 5%10%,在燃烧调节时设定具体开度);四是启动点火及助燃投油时,该风门应先置于点火位(推荐点火位置05%),并在此位置保持到油枪火焰检测发出有火信号30秒后,而后风门开度随时间增大,60秒后开至运行位。4) 风箱垂直控制挡板D:手动,燃烧调整试验时设定开度。在拱下风量属最小,与拱部离开适当距离布置,避免二次风与煤粉气流过早混和。5) 风箱垂直控制挡板F:电动,风量最大。包括挡板D、F在内,拱下垂直墙上的二次风量占总风量的65% 以上,拱下其它二次风挡板已预先调好,负荷变化时,可通过改变F挡板的位置来满足燃烧工况。F挡板有五种状态:一、锅炉停运时该风门全开;二、炉膛吹扫时,该风门置于全开位置;三、对应燃烧器不投运时全关;四、对应煤粉燃烧器或油枪点火时该风门开至点火位置(由燃烧调整时设定);五、炉膛吹扫完成后,F挡板纳入“压差控制方式”,即将F挡板置于随时调整的中间位置,以维持与负荷相应的压差要求,负荷60%BMCR时,维持风/烟压差1000100Pa。C、F挡板由电动执行器控制,实现自动调节。F挡板是调整燃烧工况的主要手段,改变F挡板位置,相对地改变其它挡板的进风量。正常运行中不同位置的F挡板开度沿炉膛呈阶梯形,即两边稍小,中间开度较大。6) 燃烧器乏气调节阀:手动,根据煤种及燃烧调整试验确定。用于调节乏气引出量,从而调节主煤粉气流中的煤粉浓度。当煤质变差时,可用开大乏气调节阀并调节消旋叶片的方法,使一次风中的煤粉浓缩,有利于燃烧稳定。调节阀在燃烧调试好后锁定。7) 消旋装置(调节杆/叶片):手动,根据煤种及燃烧调整试验确定。调节杆/叶片的纵向调节能改变煤粉气流的形状,调节杆/叶片缩进,煤粉气流趋于扩散,调节杆/叶片伸下,煤粉气流则趋于收缩。6.4.2.3 运行中应根据负荷和煤质情况调整配风,维持炉膛出口烟气氧量在3%6%,在燃用劣质煤或低负荷时氧量可维持稍低。投运油枪数目较多时,应适当加大风量,维持稍高的氧量运行,以保证燃尽,防止二次燃烧。锅炉典型事故处理7.3.1 引风机跳闸处理7.3.1.1两台运行引风机一台跳闸1) 现象:(1) 故障风机的电流指示回零,DCS画面上该风机颜色变为黄色闪烁,报警信号出现,该风机入口动叶及出、入口挡板自动关闭。(2) 同侧送风机联跳,送风机出口间联络门联开。(3) 燃烧室负压变正,燃烧不稳,RB动作(实际负荷大于RB目标负荷时)。2) 原因:(1) 风机保护动作。(2) 电机保护动作。(3) 该侧送风机跳闸。(4) 风机油站保护动作。(5) 相应段6KV厂用母线失电。(6) 对应侧空预器跳闸,备用电机未联启。3) 处理:(1) 对应侧送风机应联跳,否则,立即停止对应侧送风机,并检查送风机出口间联络门是否联开,否则应手动开启,汇报值长。(2) 注意监视炉膛负压,防止炉膛压力保护动作。迅速投油稳定燃烧。(3) 检查跳闸风机动叶及出、入口挡板应关闭,否则手操关闭。(4) RB应动作自动减负荷,否则按RB动作程序投油切磨,降负荷。(5) 机组在其他方式下发生一台引风机跳闸时,应手动速降电负荷与炉热负荷相匹配。(6) 注意运行引风机不能超负荷,两侧烟温差不超过规定值;注意汽温、汽压、水位调整;保持参数稳定。(7) 对跳闸风机进行检查,如保护误动,消除原因后重新启动。(8) 如跳闸引风机确有故障应做好安全措施,通知点检处理。7.3.1.2 一台引风机运行时跳闸或两台引风机跳闸1) 现象:(1) 两台引风机电流指示为零,DCS画面送风机颜色变黄色闪烁,报警信号出现,除空气预热器、火检风机外,所有动力跳闸。(2) 锅炉灭火,MFT动作。(3) 引风机动叶及进、出口挡板自动开启。2) 原因:(1) 风机保护动作。(2) 电机保护动作。(3) 两台送风机跳闸。(4) 风机油站保护动作。(5) 6KV厂用母线失电。(6) 空预器跳闸,备用电机未联启。3) 处理:(1) 确认对应的两台送风机跳闸,否则手动执行。(2) MFT应动作,否则,按MFT动作处理。(3) 应将风机挡板保持原位1min,然后缓慢打开送引风机挡板至全开位置,保持15min。(4) 两台引风机跳闸应查明原因,消除故障,请示值长后重新启动。(5) 其它按正常停炉处理。7.3.2 送风机跳闸处理7.3.2.1 两台送风机运行一台跳闸1) 现象:(1) DCS画面故障送风机报警信号出现,电流指示为零,颜色变黄色闪烁,动叶及出口挡板自关,二次风压降低,同侧引风机联跳。(2) 炉膛负压增大,燃烧不稳,RB动作(实际负荷大于RB目标负荷时)。(3) 有可能导致MFT动作。2) 原因:(1) 风机保护动作。(2) 电机保护动作。(3) 该侧引风机跳闸。(4) 风机油站保护动作。(5) 相应段6KV厂用母线失电。3) 处理:(1) 对应侧引风机应跳闸,否则立即停止对应侧引风机,汇报值长。(2) 切除送风机自动,及时调整风量投油,维持炉膛负压,稳定燃烧。(3) 检查跳闸风机动叶及出口挡板应关闭,否则手动关闭。(4) 机组在协调或机跟炉方式下,RB应动作。自动减负荷,否则手动按RB动作程序投油停磨。(5) 机组在其他方式下时,应立即手动降低电负荷与炉热负荷相适应,投油时要防止0FT发生。(6) 注意运行风机不能过负荷,两侧烟温差不超过50,注意汽温、汽压、水位调整。查明风机跳闸原因,消除后重新启动。(7) 如MFT动作,则按MFT动作处理。7.3.2.2 一台送风机运行时跳闸或两台送风机跳闸1) 现象(1) DCS画面两台送风机电流指示为零,颜色变黄色闪烁,报警。(2) 两台引风机联跳。(3) 锅炉灭火,MFT动作。(4) 1min后,引、送风机动叶及出口挡板自动开启。2) 原因:(1) 风机保护动作。(2) 电机保护动作。(3) 两侧引风机跳闸。(4) 风机油站保护动作。(5) 相应段6KV厂用母线失电。3) 处理:(1) 确认对应的两台引风机已跳闸,否则手动停运。(2) MFT应动作,否则,按MFT动作处理。(3) 应将风机挡板保持原位1min,然后缓慢打开送引风机挡板至全开位置,保持15min。(4) 查明原因消除后,请示值长后重新启动。7.3.3 一次风机跳闸处理7.3.3.1 两台运行一次风机一台跳闸1) 现象:(1) DCS画面报警信号出现;跳闸一次风机电流回零。(2) 一次风压降低跳闸风机出口挡板自关。(3) RB动作(实际负荷大于RB目标负荷时),未跳闸一次风机动叶自动开大至90。2) 原因:(1) 风机保护动作。(2) 电机保护动作。(3) 6KV厂用母线失电。(4) 风机油站保护跳闸。3) 处理:(1) 查跳闸一次风机出口挡板已联关,否则应手动关闭。(2) 机组在协调或机跟炉方式下,RB动作,自动减负荷,注意一次风压、炉膛负压,防止一次风堵管。RB动作自动投油切磨,应手动降电负荷与炉热负荷相适应。如拒动则应按RB动作程序手动投油切粉降负荷,汇报值长。(3) 加强对运行风机的监视,防止运行风机过负荷。(4) 注意汽温、汽压、燃油压力参数正常,各部分烟温在规定范围内。(5) 根据一台一次风机的出力的大小,来决定磨煤机的运行台数,将负荷稳定在300MW。7.3.3.2 一台一次风机运行时跳闸或两台一次风机同时跳闸1) 现象:(1) DCS报警信号出现,跳闸一次风机电流回零。(2) 一次风压回零,一次风机出入口挡板关,密封风机跳闸。(3) 如炉膛灭火,MFT动作。(4) 所有制粉系统跳闸,炉膛负压增大。2) 原因:(1) 风机保护动作。(2) 电机保护动作。(3) 6KV厂用母线失电。(4) MFT动作。3) 处理:(1) 如跳闸前油枪已投入,炉膛未灭火时,立即增投油枪,稳定燃烧,迅速手动RB降低机组负荷,调整汽温,注意保持正常水位;跳闸后运行各磨及给煤机应联跳,对应磨煤机出口电动及气动风门、容量风、辅助风挡板、热风门应联关,否则应手动补救。(2) 如MFT动作,按MFT动作处理。主蒸汽温度异常7.3.7.1 现象:1) 主汽温度异常报警;2) 温度指示值越限;3) 温度过低导致过热度严重不足时,汽轮机发生水冲击。7.3.7.2 原因1) 给水自动调节失灵,或操作员手动调节失当,造成水煤比失衡(即能量供需平衡破坏);2) 减温水自动失灵、阀门卡塞或减温器在解列后阀门内漏;3) 给水泵切换操作失当,或给水泵跳闸,造成给水流量大幅度波动;4) 给水系统及减温水系统阀门误开关;5) 中间点温度或主汽温度测点故障,造成误调节;6) 燃料特性突变,制粉系统启、停或跳闸,燃烧主控手动时燃料量变动太快太猛,RB动作等原因造成炉内燃烧大幅度波动,给水调节虽然及时动作使水煤比相对稳定,但因蒸汽和烟气侧迟滞性不同,造成汽温超限;7) 烟道内发生二次燃烧;8) 受热面严重结焦、积灰,或炉风量不当;9) 炉底水封破坏,漏入大量冷风;10) 水冷壁、过热器泄漏或安全门启、回座;11) 高加投、退,造成给水温度和蒸汽流量大幅度变化;12) 启动过程中,疏水罐溢流门故障,造成过热器进水。7.3.7.3 处理:1) 正常运行中,操作员在手动方式调整燃烧、给水或风量等参数时,应平缓均匀,禁止震荡调节,对各相关系统乃至相关专业的调节应加强联系和配合;2) 发现汽温异常报警后,应根据表计综合指示,判断测点指示正确性,如系测点故障,及时联系热控人员处理,故障测点对给水、汽温调节有影响时,还应将给水或减温水切至手动调节;3) 如确认系给水调节失灵,应立即将给水切手动,参照正常运行时段的水煤比进行给水流量粗调,稳定中间点温度在410左右,汽温恢复正常后可试投给水自动调节,如失败应及时联系处理;4) 减温水自动失灵,要及时切手动维持主汽温度在额定值,并联系处理;5) 检查给水、减温水系统阀门有无误动作,有则恢复正常并查明原因作相应处理;6) 减温水全开(全关)仍无法维持正常的汽温,可适当降低(提高)中间点温度设定值,适当降低(增大)炉风量,并检查受热面结焦、积灰情况,联系厂家人员吹灰,必要且具备条件时(如负荷)可改变投运制粉系统台数或出力分配;7) 如炉底水封破坏,应立即投入足够数量的油枪稳燃,并降低炉风量,维持炉膛微正压运行,严密监视并控制主、再热汽温,同时联系辅机人员处理,在关断门关闭后可视煤质及炉内热负荷情况退出部分油枪,在水封建立关断门开启正常后再恢复原运行方式;8) 减温器解列状态因阀门内漏严重造成汽温低,应将内漏阀门摇紧,并作好记录,待条件具备时进行检修处理;汽温回升需要再次开启时,应先手动摇开少许,避免电机过载损坏或无法开启;9) 给水泵跳闸、制粉系统跳闸、RB动作、高加投、退时,应加强给水、汽温调节监视,必要时手动干预;10) 机组启动过程中,加强对启动分离器下储水罐水位监视,杜绝出现过热器进水现象;11) 因水冷壁、过热器泄漏或安全门启、回座造成主汽温度异常,按相应受热面泄漏进行处理;12) 烟道内发生二次燃烧,按尾部烟道再燃烧处理;13) 蒸汽过热度不足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或过热汽温10分钟内突降50,应紧急停止机组运行。7.3.8 再热蒸汽温度异常7.3.8.1 现象:1) 再热蒸汽温度异常报警;2) 再热蒸汽温度指示越限;3) 温度过低导致过热度不足时,汽轮机发生水冲击。7.3.8.2 原因:1) 调温烟气挡板自动失灵、执行机构销子断脱、卡塞或人员手动调节失当;2) 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严重泄漏、高加投退或安全门启、回座,均会造成烟气侧温度分布、蒸汽侧流量分配大幅度变化,导致再热汽温变化越限;3) 炉膛风量失当或炉底水封破坏;4) 燃料特性突变,制粉系统启、停或跳闸,燃烧主控手动时燃料量变动太快太猛,RB动作等原因造成炉内热负荷大幅度波动;5) 事故减温水误开或阀门内漏;6) 尾部烟道再燃烧;7.3.8.3处理:1) 综合各表计指示,判断其正确性,如表计指示有误,联系热控人员处理;2) 在煤质变化、高加投退、安全门启回座、制粉系统启停时,应加强对再热汽温的监视和调整;3) 温度偏高(偏低),可手动关小(开大)再热器侧调温烟气挡板,适当开大(关小)过热器侧调温烟气挡板,注意两侧开度和前后差压,严禁两侧烟气挡板同时关闭运行;4) 发现调温烟气挡板自动失灵、执行机构销子断脱、卡塞,应及时联系处理;5) 必要时可采用改变运行制粉系统台数、风量或机组负荷的方法调节再热汽温;6) 温度超高限,及时、适量开启事故减温水;7) 如再热蒸汽温度异常由受热面泄漏、烟道再燃烧引起,应按上述方法控制好再热汽温,并按规程相关规定处理;8) 因再热蒸汽过热度不足,导致汽轮机发生水冲击,或再热汽温10分钟内突降50,应紧急停止机组运行。锅炉汽水受热面超温7.3.9.1 现象:1) 锅炉汽水受热面超温报警;2) 受热面部分测点显示温度超高限;原因:1) 启动前疏水不充分,或减温水投入过早、过剩,在立式布置的蛇形管中形成水塞;2) 检修工艺不良或减温器损坏,管内残留杂物;3) 机组长期未清洗、清洗效果不好、水质不合格或停炉保养措施不力,造成管中结垢、积盐严重;4) 受热面严重结焦;5) 机组负荷过高,煤质太差;6) 燃料增加速度太快、幅度太大;7) 给水、汽温调节失当,造成煤多水少,受热面内汽水温度超出设计值;8) 烟道发生二次燃烧造成烟道内受热面超温;9) 启动初期循环流量不足,造成水冷壁超温;10) 启动初期给水温度太低,过热器冷却流量不足;燃料投入过快、过多,炉膛出口烟温超过规定值,造成过热器、再热器超温。7.3.9.2 预防和处理:1) 锅炉启动前应对受热面充分疏水;2) 启动初期应按规定建立足够的循环流量,保证水冷壁的充分冷却;3) 机组并网前,炉膛出口烟温不能超过540,否则应适当减少燃料或减慢增燃料速度;4) 机组冷态启动时,给水温度在冷态清洗完成后应逐渐提高至较高值,使在等量的燃料下能产生更多的蒸汽,并在点火前投入高低压旁路,保证过热器、再热器的充分冷却;5) 冷态启动初期,因汽压受高低压旁路开度、给水未饱和度影响较大,且过热器、再热器冷却流量很低,故升温升压速率应以启动分离器温度为准,并比启动后期及正常运行的速率要低;6) 提高检修工艺,加强质量监督,定期检查减温器笛管有无破损,避免受热面内存留杂物;7) 加强水质监督、处理,完善并落实停炉保养措施,按规定对各受热面进行清洗,减轻管子内壁的结垢和积盐;8) 根据煤质变化,及时调整燃烧,经常检查消除炉膛及烟道各部漏风,以形成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场,防止或减轻结焦,使各受热面处温度分布合理,受热均匀;9) 维持合适的风量、一、二次风率和燃尽风率,定期检查油枪雾化着火情况,避免出现烟道再燃烧;10) 按规定定期除焦、吹灰;11) 手动增加燃料量时,应控制速率,小幅多次分阶段操作,待给水自动调节跟上并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操作,避免因自动调节的滞后性造成煤水比严重失衡;12) 如因给水、汽温自动失灵导致受热面超温,应及时切手动调节,维持稳定、合适的煤水比例;13) 发现受热面超温报警,应立即查找对应受热面温度,并确认报警的正确性;14) 确认受热面超温,可适当降低机组负荷和汽水流程温度,根据机组所处阶段对照上述超温原因,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7.3.10 锅炉给水流量低7.3.10.1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专项训练:营养师职业素养与沟通能力
- 民法典普法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Python项目管理专项训练试卷 技能提升
-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试题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王利明民法总论课件
- 天津市蓟州等部分区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校园食堂设备维护与食品安全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化车位租赁与增值服务综合管理协议
- 2025年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废气处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麻醉师进修汇报
- 基坑监测评审汇报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
- 物业公司电瓶车管理制度
- GB/T 45875-2025精细陶瓷自然烧结条件下陶瓷粉体致密性的测定
- 肺占位性病变护理查房
- 中药足浴课件
- 广告创意与用户体验-第3篇-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