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紮根理論在科學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一、 前言教育研究長期以來,受到自然科學研究典範的影響,因此較強調實證量化模式,並運用統計的方式來建立客觀、普遍的描述,說明和解釋方面有很大的幫助。但在自然科學哲學觀的改變及對教育研究的內在省思以來,不僅不再認為教育情境可以視為一社會實體而加以考驗驗證之外,更看到了量化研究常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無法深入瞭解與詮釋其背後的意義等如此的缺失與限制。因此即由其他領域例如現象學,詮釋學,俗民方法論等,來發展出新的研究典範-質的研究。有關質的研究,其特性可簡單歸納如下三點:(1)研究情境的自然化:質的研究大都強調避免干擾研究的情境,儘量在自然的情境之下,掌握事實的真象,進而詮釋其意義。(2)蒐集綜合性的資料:質的研究在進行過程中,比較注意各種資料(大小鉅細靡遺)的蒐集,以便能作深入的系統的理解。因此不論是文學的闡述、記錄,或是非文字的資料,都是在蒐集之列。(3)意義的解析:質的研究所得的資料,必須進一步理解資料之間的關係及其意義,而不是平舖直述的說明資料而已。簡言之,不僅知其然,也要進一步深入而有系統地知其所以然。雖然質性研究有其量化研究所不及的優越性,但由於其研究特性,也逐漸看到質性研究的若干限制,如:(1)研究的信度偏低 (2)觀察的偏差不易被察覺(3)觀察的資料瑣碎而不易系統化 (4)普遍化的可能性不高:偏重在小標本的研究,就比較難加以推論或通則化。譬如,因些常屬於此時此地的詮釋,而無法像量化研究能客觀化和普遍化。(5)觀察項目歸類推論性過高 (6)研究時間的限制 (7)觀察情境的限制 (陳伯璋,民76)。這些限制,有些為其先天的限制,一些則因為其發展尚未成熟而顯現出的,如研究時間的限制,觀察情境的限制為前者;而觀察的資料瑣碎而不易系統化,研究的信度偏低,觀察的偏差不易被察覺則為後者,可經由研究方法論的精進,而得以克服。例如紮根理論研究方法的誕生。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期望以其嚴謹的,系統化的研究程序,及其方法論中的演繹歸納思考策略來達到以往質性研究所缺乏的發現的推廣性、再製性、準確、嚴謹,以及可驗證性。而科學教育研究亦為教育研究的一環,且其教學內容為更重視發現的推廣性、再製性、準確、嚴謹,及可驗證性的自然科學,故若能對社會研究法中最能展現其為科學方法的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有所瞭解,應能在科學教育研究的領域中如魚得水,而有更多樣化的研究成績。以下,將針對紮根理論的由來,紮根理論的特點,紮根理論的方式與步驟,以及紮根理論在科學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以紮根法建構教室師生互動理論,以紮根法進行教師專業知能評鑑為例,加以說明。二、 紮根理論的由來紮根理論是由二位社會學者:Barney Glaser與Anselm Strauss最早發展出來的。雖然,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哲學與研究背景,二人對此一策略的貢獻卻是一樣重要的。二人密切合作,共同發展分析質性資料的技術,這些資料分別反映了各自的教育背景。作者之一,Anselm Strauss來自具有優秀而且歷史久遠的質化研究傳統一一芝加哥大學。在芝大,他也曾受符號互動以及實用主義(Pragmatism)的影響:在那兒的學者,例如Robert E. Park、W.I.Thomas、John Dewey、G.H.Mead、Everet Hughes以及Herbert Blurner深深地影響且啟發了他的思考。至於上述這種背景對Anselm Strauss創立紮根的方法有以下五方面的影響:(1)它啟示Strauss假若學者要知道社會世界是如何真正運作的,應該離開學院一會兒到實際世界裡去;(2)它強調根植於現實社會世界的理論對任何學科的發展都大有助益;(3)它認為社會世界裡事件的發生、進行以及吾人的經驗,都是不斷在萌生中的;(4)它主張,住在此一社會世界裹的人實際地締造了這個世界;(5)它強調學者研究此一社會世界時要注重變遷與過程,及社會生活的多樣性與複雜性;以及(6)條件(conditions)、意義,與行動間的彼此關係。Strauss自己早期還做過田野研究,對搜集資料與分析資料間的微妙關係也考慮甚多,他也曾在早期研究時(Strauss et al.,1964)就已開發出一些譯碼的程序,又在以後的研究中逐漸將這些作法再予以細緻化。Barney Glaser來自與Strauss不同的傳統,不過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看法,因此也就能合作無間了。Barney Glaser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接受訓練的,在那裡,他深受推動量化方法的Paul Lazarsfeld所影響,或許因此,Glaser後來從事質化分析時,特別感覺到研究者需要一組經過深思熟慮,清清楚楚架構出來,並有系統的將研究過程中所得的資料及假設予以譯碼及驗證的程序。哥倫比亞大學傳統也十分重視與發展理論相關的經驗性研究。不論芝大或哥大的研究傳統,都認為應從事對專業人士或一般人民有用的研究。也就如此,Glaser與Strauss合作的紮根理論作品,包括他們早期對死亡的研究,都是針對專業人員以及一般老百姓的需要而寫的。三、 紮根理論的特點(一) 系統化的程序紮根理論的策略是一種運用系統化的程序,針對某一現象來發展並歸納式的引導出紮根的理論的一種質性研究方法(史朝斯、柯賓,民79)。系統化的程序包括記錄、分析、轉譯、摘記和報告撰寫等科學化的步驟。研究方法包括觀察、訪問、個案史及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法,也使用札記、筆錄、錄音、錄影等技術。紮根理論研究法是一個科學的方法;它的程序是為達此目標而設計的。假如學者小心地執行這些程序,這個方法會是滿足好的科學(“good”science)所在乎的一些標準:切中問題(significance)、觀察與理論配合、研究發現的推廣性(generalizabiiity)、再製性(自prod11cibility)、準確、嚴謹,以及可被驗證性(verification)。(二) 歸納與演繹思考在紮根理論研究法中,演繹和歸納是過程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也是這研究室否能有豐富內涵的一重要思考策略。透過不斷的觀察,歸納,比較,驗證的循環來豐富研究成果。例如,研究者常常無法從資料裡立刻就看到有關過程的蛛絲馬跡,或許資料裡有,但是一時無法認出來;或是資料還不夠多,過程方面的現象還不明顯。不論怎樣,一旦如此,研究者就應轉而以演繹方式思考。研究者可以假設什麼情況下會發生變遷,然後再回到已有的資料,或再回到田野去,看看是否有證據支持、否定,或修正這些假設。創意是紮根理論研究法裹一個重要的部份。紮根理論研究法的一些程序能迫使研究者自假定(assumptions)中釋放,而能由老舊資料中建立出新秩序。此一方法的創意部份,則表現在研究者有能力把所搜集到的資料經過概念化的過程予以命名;能自由聯想出一些足以令人深思的問題,以及能善用比較來幫助研究有新發現。比較有助於提高研究者的理論觸覺,注意到有發展潛力的一些範疇(categories),及由資料來指認出產生範疇的條件(conditions)與結果等。當然,研究者能否建立有效的理論,有無創意是極為重要的;但經由創意的研究過程所得到的範疇與關係,仍需要經過驗證。四、 紮根理論的方式與步驟(一) 資料收集方式:質性研究的資料收集方式,主要為經由研究者之觀察、錄製、訪談三種方式取得(Miller&Crabtree,1992)。每一種方式也非固定的程式,研究者仍有相當程度的選擇:l.觀察法(observation):研究者觀察時,可以選擇完全不參與,僅躲在角落觀察記錄,也可以選擇參與的方式。研究者可以採非結構性觀察,也可以利用地圖、量表等工具之半結構、結構式觀察。這些選擇和研究目的、事前的假設和瞭解程度有關。2.錄製方式(recording):研究者除了用眼觀察,並記下筆記,做為觀察記錄之觀察方式外,可以利用錄音、錄影或混合使用來記錄,再加以轉譯分析。3.訪談法(interviewing):訪談法中可分非結構式、半結構式及結構式訪談。非結構式訪談往往是以日常生活閒聊式(everyday conversation)或知情(或靈通)人士/專家訪談式取得(內情)。半結構式是以訪談大綱來進行訪談。對象可以是個人或團體。個人訪談即所謂深入訪談法(depth interview),而團體訪談即為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深入方式是對特定議題深入探問(probes or prompt)。至於結構式訪談,則有累積分類(pile sort)、排序法(rank order)等進一步澄清認知或決策活動的研究技術。(二) 資料登錄的步驟在紮根理論中,Strauss與Corbin對資料登錄發展了一組分析程序,以助研究者形塑理論。在紮根理論中登錄(coding)是指將所收集到的資料打散、加以賦予概念(conceptualized),及再以新的方式將資料重新放在一起的操作化過程,這一組幫助研究者形塑理論的分析程序是由開放登錄(open coding)、主軸登錄(axia1 coding)及選擇登錄(selective coding)所組成(Strauss and Corbin 1990)。乃是將理論自原始資料中導亨|出來的重要過程,其強調研究者需做資料的比較及問問題,以助於所亨|導出之概念的嚴謹及特殊性。在上述三種分析程序之間的界限是人為的。不同的類型並不需要有明顯之階層的排序,因此,在研究進行過程中,每一登錄類型可能產生於早期,也可能產生於晚期。而為了使紮根理論能夠達到上述的目標,便必須在理論導引、分析過程中保持創造性(creativity)、嚴謹(rigor)、持續性(persistence)、理論的敏感性(theoretical sensitivity)四者之間的平衡。1. 開放登錄:開放登錄是經由密集地檢測資料來對現象加以命名及範疇化(categodang)的過程。在開放登錄中主要有下列步驗:對現象加以標籤發現範疇對範疇加以命名以概念的屬性和面向的形式來發展範疇。在開放登錄中對現象加以標籤,表示將原始資料以每一句子、每一段落或每一文件、觀察或訪問的形式加以打散後,便針對各形式所代表的現象以概念化的形式(conceptualizing)加以命名。發現範疇則表示將屬於同一現象的資料經由歸類的過程,以相同的概念叢集起來,形成一屬於相同概念的範疇。對範疇加以命名,則表示對具有相同概念的範疇賦予一更抽象的名稱,這一名稱的命名,可能是來自於既有文獻上已發展出的範疇,或是研究者本身的獨創而來。當一範疇命名出來以後,則可以其屬性(property)及面向(dimensions)來加以發展該範疇,以使該範疇所涵括的特徵或歸因更加豐富,稱之為以概念的屬性及面向之形式來發展範疇,在這一步驟上,屬性是範疇的特徵或歸因,而面向則是屬性在一連續性上所屬的區位。屬性及面向的發展在範疇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因其是主要範疇及次範疇之間搭起關係的基本形式,也是主要範疇之間搭起關係的主要形式。在紮根理論中,開放登錄是所有登錄形式的基礎,因此,經由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等方式收集到原始資料後,便可針對原始資料進行開放登錄。在開放登錄中,我們可以針對受訪者所說的一句話進行範疇、屬性、面向的登錄,也可針對受訪者所說的一段話進行登錄,甚至對於我們所觀察到的某一事件進行開放登錄。2. 主軸登錄:主軸登錄則是做主要範疇及其次範疇之間的連結,以將分散的資料經由新的方式又重組起來的過程。在紮根理論主軸登錄中,以一組表示影響因素、現象、情境、干預條件、行動/互動策略及結果的一典範模型(paradigm model),將主要範疇及次範疇之間連結起來,這組典範模型的運用有助於紮根理論的深度及正確性。在主軸登錄中,現象是一組行動/互動之中心理念或事件。影響因素則和現象之發生有關。單一的影響因素很少產生一現象,通常是多個因素,在一組情況下導致一現象的產生。而行動/互動策略被採用以處理特定的現象。至於干預條件(intervening conditions)所指為較大的結構環境(structural context),包括了特定時空、文化、社經地位、科技狀況等環境條件,用來促進在特定情境下的行動/互動策略。紮根理論由於是一強調行動/互動取向之理論建構方法,因此,在主軸登錄上也強調必須反應出行動主體的行動/互動策略之進行過程、目標、成敗、和環境干預狀況。在一連串的行動/互動策略之後,必定會產生結果。在主軸登錄中,結果可能是個事件,而這結果對人、地點或事情也均可能有影響,這在某一行動/互動策略中所形成的結果也可能成為另一行動/互動情況的一部份。主軸登錄之主要目的,是藉由典範模型的策略來聯結次範疇及發展範疇,在達成此一目的上,主要是經由四個步驟來達成:(1)使眾多的次範疇和主要範疇之間產生關係-主要是藉由說明次範疇和主要範疇之間的關係及和現象之間的關係達成此一目的。(2)由實際資料檢證陳述。(3)持續性地尋找範疇及次範疇之屬性,且確認資料的面向區位(dimensional locations)。(4)對現象中的檢證加以探索、解釋。主軸登錄的進行通常是在開放登錄已完成之後,才進行主軸登錄,但在進行開放登錄的過程中,研究者也可經由文獻上既有研究結果及本身在進行資料開放登錄上的體會,而區辨出哪一主要範疇是屬於因果條件、干預條件.等,因此,通常是開放登錄完成後,主軸登錄才會成形。 3. 選擇登錄在紮根理論中,主軸登錄便是為了整合複雜的資料而形成的,主軸登錄是選擇登錄之基礎,而選擇登錄是指:選擇一核心範疇(core category)有系統地說明及檢證主要範疇和其他範疇的關係及填滿未來需要補充或發展的範疇的過程。選擇登錄主要是透過下列五個步驟所發展而成的,這五個步驟並沒有一定的程序,在分析上是來回各步驟之問跳動的。(1)明確一故事線(story line)。(2)藉由典範模型來敘述環繞於主要範疇之次範疇。(3)在面向的層次(dimensional level)上敘述範疇。(4)由資料檢證假設。(5)填滿可能需要補充或發展的範疇。這三種登錄形式雖看似有優先順序存在,但選擇登錄的形成,通常是伴隨主軸登錄而來,因選擇登錄主要是確認故事線、發展脈絡類型,針對各不同脈絡類型發展理論,這種種目標之線索也是可以在開放登錄或主軸登錄中便可見端倪,因此,通常也是在主軸登錄成形後,研究者便可經由文獻既有結果或本身登錄過程中的體會,理出選擇登錄。五、 紮根理論在科學教育研究上的應用由於紮根理論研究法的系統方法,能有效助於一環境中微型理論的建構,故若能將在紮根理論研究法施用於教室中師生互動模式(或口語)的建構將不失為一有效之工具,故以下將嘗試由一教室中的自然情境中,運用紮根理論研究法精神進行建構一微型理論。再則,在情境式教師專業知能評鑑(陳振明,民86)中使用這種方法,要求教師根據記錄資料分析影片中教學演示所呈現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活動與教材內容,並作評論,批判。可以由其回答來瞭解其觀察力,教學敏銳度,教學理論運用能力等來瞭解其教師專業知能,亦不失為評鑑教師專業能力的一有效工具。以下,即針對這兩項應用做說明。(一) 以紮根法建構教室師生互動理論由於紮根理論研究法的系統方法,能有效助於一環境中有效捕捉意義與過程的動態關係,並能有效建構於教室中師生互動模式(或口語)微型理論的建構,故能應用紮根理論研究法於科學教室之中,以下,先呈現原始資料以及開放登錄的範疇分類。原始情境資料登錄開放登錄的範疇A1教師將小朋友分為三組,每組8人小組教學A2每組男女生約相等男女互補A3每組桌上均有實驗器材:保特瓶(含蓋子)課前準備A4教師預先準備了可能為答案的揭示板課前準備醋、小蘇打分配安全,秩序你看到了什麼?引起動機用手搧一搧引導觀察這是什麼東西?有什麼味道?引導回答師:東西放進去。放下去立刻塞住,不要打開。封好立刻蓋起來。步驟教導師:開始進行你的觀察發號施令整理桌面保持整潔巡視各組,一邊說一邊教關心實驗進行師:第一組看到什麼東西?生:起泡泡。指定回答師:第二組。生:先乳白色,慢慢澄清。師:覆述。(板書)指定回答答案師:第三組。生:衛生紙膨脹起來。師:對。(覆述,揭示板)指定回答揭示答案師:第一組。生:臭臭的,酸酸的。師:(板書)指定回答標示答案師:第二組。沒有看到了?沒有看了喔?生:氣泡慢慢上升。師:很好。找揭示板(找不到板書)指定回答提醒失分肯定學生標示答案師:第三組。生:瓶子揭示板壓起來會硬硬的師:瓶子揭示板壓起來會硬硬的。指定回答標示答案師:第一組。生:瓶蓋突起來。指定回答師:第二組,加油,趕快。生:(討論)指定回答鼓勵學生師:沒有就第三組,不然就少一次了。生:氣泡慢慢的提醒失分師:怎麼樣?沒有還是變少?生:慢慢變少。師:(板書)引導回答標示答案師:第三組。生:移動後氣泡增加。師:(板書)指定回答標示答案師:第一組。(前進)生:衛生紙慢慢降低。師:(板書:降低沉澱)指定回答標示答案師:第二組。生:瓶塞慢慢上升。指定回答師:你們有沒有看到?其他:沒有。 ?徵詢他組師:除了這一點外怎麼樣?第二組又少一次機會。生:臭味沒有了。師:其他人不同意,少一次。引導回答提醒失分引發回答當場裁判師:第三組。生:衛生紙漸漸消退指定回答師:什麼意思?生:本來膨脹。確認答案師:第一組。生:水愈來愈少。指定回答師:其他人有沒有看到?其他:沒有。徵詢他組師:變少是什麼原因?師:少一次。(到第二組去了) 確認答案當場裁判生:小蘇打消化了。師:(板書)標示答案師:第二組,其他不要講話。生:水變澄清了。其他:有了。指定回答維持秩序師:先乳白水沒有,又少一次。師:第三組。生:摸起來冰冰的。其他:沒有。生:氣泡黏在底部或旁邊。師:很不一樣的觀察。(揭示板,第三組領先)師:第一組。生:沒有。師:第二組。生:沒有師:第三組。生:旋轉後氣泡不見了?師:我們搖一搖後氣泡不見了。師:第一組。師:第二組。師:第三組。生:衛生紙變得很爛。其他:廢話。師:第三組領先師:在此實驗裡觀察到的氣泡是?生:二氧化碳。師:怎麼知道的?生:醋酸+小蘇打。師:怎麼證明?生:香放進去會熄滅。師:每一組香一支師:一、三、二組熄滅。師:如何證明是二氧化碳?是否只有香會熄滅這個方法?生:昆蟲丟進瓶子裡會死。師:除了用蟲,還有沒有其他方法?生:植物。其他:生:拿來滅火。師:與香熄滅一樣,還有沒有?師:把它放進某種液體有變化。師:請你自己去找答案。生:澄清石灰水會變乳白色。師:為何有些小氣泡會在瓶底?生:師:是二氧化碳猜猜為什麼?生:裡面有氧氣。師:香熄滅,應該沒有氧氣。師:氣泡產生,為何不升起?生:小蘇打粉沒有溶化。師:有沒有看到?生:沒有。生:氣泡太小了。師:水浮力,瘦或胖比較會浮?生:胖、瘦師:體積太小,浮力不夠大,附著力比浮力大。師:今天上到此。拿到廁所沖掉,不要弄到皮膚,要用水沖掉。(二) 以紮根法進行教師專業知能評鑑在教育實習之教學觀察活動上,我們的不易發現和創造新理論,但是,我們把紮根法應用在教學觀察上,卻可以練習從存在的現象、事實中分析和發現既有理論,並透過報告寫作把既有理論和現象給合起來。所以紮根法在教學觀察上的應用確實能夠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或統整,有效達成教育實習中了解、印證和統整理論與實務之目的。六、 結語紮根法是一個一方面探求嚴謹,遵守科學原則,一方面也保留了方法上彈性的一種探索方式與思考途徑。有異於一般質化方法普通以反映社會實體為重心,因而避免研究者的詮釋與建立理論,紮根法倡議者Glaser和Strauss等人則主張,研究的目的不可能也不必去反映複雜的社會實體(Big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奶牛场现代化规模管理方案操作指南
- 2025年红柱石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3年度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报告
- 养生馆合作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广东惠来县县纪委监委等部门属下事业单位招聘6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制冷与空调作业能力检测试卷带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3年度护士资格证题库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3年度银行岗位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流程说明
- 2025至2030年中国招投标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矿山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乡镇文旅部门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必-备知识点与模拟题集
- 2025年法学硕士专业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 26488-2025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规范
- 森林消防队森林火灾扑救知识培训考试题库题库(附含答案)
- 焦虑症的课件
-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新闻类)押题卷
- VOCs治理设备培训
- 2025年招聘面试技巧指南面试官角度下的面试题预测与应对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