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英语教学技能内容提要英语教学技能是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组成部分。教学技能包含多种类型,主要有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技能、提问技能、板书、版画及教具使用技能等等。要掌握教学技能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专门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学习和进行实践练习。第一节 教学技能的概念、分类及训练方法一、教学技能的概念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比较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还应当掌握娴熟的英语教学技能。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学技能呢?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关于教学技能的明确统一的定义。不过,可以认为,“英语教学技能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对英语教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教学实际操作方式上所应当具备的行为规范。” 胡杞:高师院校学生的教学技能培训基本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教学技能是与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娴熟的教学技能能够帮助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开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技能生疏,即使他的专业水平很高也会让人觉得他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任何一位教师都应当具备足够熟练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和其他的概念如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等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其可训练性。北京教育学院微格教学课题组提出,教学技能要符合可训练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1)教学技能模式必须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提出概括性的原则要求。技能模式应该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使之实现可具体操作,通过外部活动可观察,通过示范可鲜明具体地展示出来。(2)教学技能模式中的教学行为应该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行为,而不是宏观的综合的教学行为。(3)教学技能模式应该是依据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特点和教学功能的特点,对一类教学行为的概括。一项教学技能中的教学行为在行为方式和教学功能方面具有某种共性。各项教学技能之间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具有共性的一类教学行为便于集中描述、示范和模仿,可构成基本的稳定的教学行为模式。(4)教学技能操作规则系统的合法则性应由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来说明,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实现技能的教学功能的有效性。(5)每项教学技能应具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可观察的具体评价标准。二、教学技能的分类根据对于教学技能的不同理解,国内学者对英语教学技能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在中学英语微格教学教程一书中,北京教育学院的同志把英语教学技能分成了十类:(1)导入技能;(2)介绍技能;(3)操练技能;(4)练习技能;(5)提问技能;(6)变化技能;(7)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技能;(8)板书板画技能;(9)强化技能;(10)结束技能。本章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有限的篇幅内,仅概括地介绍一些主要的教学技能。三、 学技能的训练方法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是之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其教学技能技巧而采取的手段。目前我国常用的训练方法有三种,即实习教学法、教学实践法和微格教学法。1实习教学法实习教学法是通过教学实习来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一般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师范生进行的。使用这种方法时,由于教学所面对的是真正的学生,所以效果比较好。国内各师范院校普遍采用此方法。但使用这种方法,实习生很少有机会看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情况,因此不能有针对性地改正自己的缺点。2教学实践法这种方法是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训练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3微格教学法微格教学译自英文Microteaching,是为了培养师范生和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借助现代化的视听工具,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又被译作“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微格教学是196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被首先开发建立起来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它的训练过程已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模式。微型教学一般包括下面几个步骤:(1)训练前的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2)提供示范:通常在训练前结合理论学习提供教学技能的音像示范、便于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每次训练只集中培训一两项技能,以便使师范生容易掌握;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求说明所训练的教学技能,并要求详细说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行为是该项教学技能中的什么技能行为要素,如表111所示。表11-1 微格教学教案培训技能: 课题名称:年级: 姓名: 时间:教学目标时间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技能学生学习行为备注(4)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中,十几名师范生或进修教师,轮流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评价员角色,并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一名摄像操作人员负责记录(可由学员担任)。一次教师角色扮演为5至15分钟,并有摄像机记录下来,评价员填写评价单。(5)反馈和评价:重放录像,教师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指导教师和学员一起讨论评议,将评价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或将N. A. 弗兰德斯(N. A. Flanders)的师生相互作用分析记录单输入计算机,进行师、生各自作用和相互配合作用的分析。(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对反馈中发现的问题按指导教师及学员集体的建议性意见修改教案,经准备后进行重教。重教后的反馈方法与(4)相同。若第一次角色扮演比较成功,则可不必重教,直接进行其他教学技能的训练。由于这种方法针对技能项目进行了分解,并且有录像提供真实的记录,因而能够帮助师范生及时、客观地进行自我反馈,理解和掌握每一项技能。该方法比较受欢迎,并已在世界各地的师范教育中得到普遍使用。在我国,这种方法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第二节 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使学生迅速作好听课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为进入新课创造有利条件。一、导入的功用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中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前常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思绪也是分散的。上课后,他们很难一下子安静下来。虽然有组织教学环节的调整,但他们的思绪还不能完全集中到新课上来,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果教师直接开始平铺直叙地讲课,在开始阶段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后面的教学。在这时,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巧妙的方法导入新课,无疑会造成一种新的气氛。这种气氛将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并迅速进入新课的情景或意境之中。2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英语课上,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必要。各种形式的课堂导入都相当于一个warming-up exercise,它有助于营造一种既轻松又热烈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情感过滤是小的,师生之间是和谐的,因而教学效率是高的。种种成功的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课上课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高度和谐。3引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教师采取得力的课堂导入方式,在课堂的一开始就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精神状态下的学生能够全神贯注,思维活跃,因而也就会有高的学习效率。4激发认知需求在课堂导入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无论是新的语言知识的呈现,还是某项言语技能的介绍,或是某种运用能力的期待,都会激起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在导入时,教师要善于建立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确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在导入中,教师一般应设法造成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教学内容的对峙,并使这种对峙表面化,激化,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差距。5明确学习目标在上课一开始的导入阶段就指出本堂课的要点和重点,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6有利于以旧引新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常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然后引出新知识。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铺垫。二、导入的形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旧知识导入由旧知识导入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由检查和提问旧知识开始,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过渡到新知识的讲授,这样可以自然地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较低层次的知识,才能理解和掌握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的知识。英语课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比如,如果本节课要教一般过去时,就可先领着学生复习一般现在时的有关知识,然后过渡到新课。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可使语法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2实例导入英语教师如果能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或关心的实例导入新课,往往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实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与教师的讲授融合在一起,造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讲到与sports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校园中或者国内外正在进行的体育比赛导入新课。3直观演示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板书、版画、图片、幻灯片、实物、录音、录像、以及多媒体等教具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分析和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导入方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这种方法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的学习内容。课文的插图为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出合乎情理的推测提供了直观的线索,也可以引起学生的种种联想。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之前,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插图猜想课文内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产生文字信息不可比拟的效果。4故事导入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内容的讲授作铺垫,还可通过故事本身使学生练听力,获得更多的语言感受。如在讲授爱迪生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关于爱迪生的故事,上课时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这些故事。这样,不但服务于课文学习,还使学生增长了多种背景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5歌曲、游戏导入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利用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用游戏或教唱英文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切入新课。一支歌或一首小诗能以其韵律、节奏或抒情使学生的情绪很快高涨起来。因此,歌曲或游戏不失为小学或初中英语课导入的一种好形式。6设疑和悬念导入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或者阅读文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阅读的速度,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在导入阶段引导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材料进行预测。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迫不及待地去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因而阅读效率很高。有资料表明,预先推测材料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路,尽力与作者沟通,会使阅读难度大大降低,阅读质量会相应提高。因此,在阅读训练及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预测这一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境,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教The Sea 一课时,可以问学生,大家估计海洋这一课会讲到哪些内容呢?有的会说,“海洋生物”;有的会说“海洋气候”; 还有的会说,“海洋环境污染”,等等。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把他们能够想到的都说出来,并在黑板上罗列。然后说:“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文,看看文章讲的和谁的想法一致”。由于学生急切想了解文章的内容,于是便迅速进入阅读状态。三、导入技能的运用原则1导入目的要明确不论使用哪种导入方式,都应当有明确的目的。为达此目的,用于导入的故事、图片、游戏、歌曲以及所采用的语言材料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否则,导入形式再新颖,也不会有好的效果。2能引起学生兴趣兴趣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学习有兴趣,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所以,“善导”的老师,在上课一开始,总是千方百计使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就要努力使导入具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即能引人注目,有风趣,最好能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这个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生动语言的运用和其应有感情的投入。3结合教材、学生特点,导入方式要灵活任何导入都应是自然的,循序渐进的,而不是生硬的。导入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应让学生总感到新颖,有新意。要做到这些,就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努力采用灵活的导入方式。4要有启发性不管采取什么导入方式,都要力求有启发性。无论采取设问、讲述、还是制造悬念等等,都要努力做到激其情、引其疑,导其思。第三节 教学语言技能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工作语言。教学语言可分为两种:课堂口语和态势语。一、课堂口语根据“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中学英语教学原则,英语课堂口语中应主要使用英语,必要时也可使用汉语。英语课堂口语同其他学科中课堂口语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于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和进行实际操练等。同时,英语作为学生学习的目的语,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堂口语的训练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语音语音包括音素的发音和音变(即失去爆破、连读、弱化、辅音连缀等)。语音的训练主要靠模仿和练习。对于一些相似的音,要善于比较,通过看发音器官图掌握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s和、w和v、l和r等。在语音的学习和训练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如镜子、录音机、语音复读机等。虽然发音习惯不容易改正,但一般通过强化训练,再加上平时持续不断的练习和纠音,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音变的练习还可以和节奏的练习相结合。2语调英语的语调就是说话时的上升或下降,声音的高亢或低沉。语调的准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口语表达的生动性,还会影响教师所要表达的意图。同一个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就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如:I beg your pardon? 这句话,如果用升调,意思是:Can you say it again?而用降调时意思则为:Im sorry. 因此,教师应当准确地掌握英语的语调,并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准确地应用。英语语调的学习不象单音的学习那样简单。要想准确地掌握英语的语调,就必须选用标准的有声教材,坚持反复听,逐句模仿、对照,直到真正学会为止。这种办法虽然看起来枯燥无味,但却能够帮助学习者纠正错误的语调习惯,真正学会标准的英语语调。3节奏英语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语言,每一个单词、短语、句子都包含有节奏。正确的节奏不仅有助于听者的理解还会给人以美的享受;错误的节奏则会使听者感到难懂,甚至产生厌恶感。因此,教师对英语节奏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授课的质量。英语节奏的掌握首先是重音的掌握。重音是节奏的基础,分为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单词重音对于英语教师来讲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句子重音就要难得多。一般情况下,英语句子中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是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成一个个轻重、长短、高低、快慢相间的节拍。英语节奏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语句中各音节有轻有重,交替出现以重读音节为主,非重读音节为辅。如:Its time we were having our lunch. o O o o O o o OShe has to stay in bed. o O o O o O二是重读音节分布的相对等时性,即各重读音节之间的时距大体相等,而不受词的多少所限。如:This is a nice room. 虽然在第一个和第二个重读音节之间有两个非重读音节,而第二和第三个重读音节之间没有其他的音节,但在发音时,this is a 同nice 以及room 所用的时间是差不多一样长的。这就要求在读this is a 时要使用连读、弱化等音变技巧,在读nice 和room 时要适当放慢速度。练习节奏时,可选用一些童谣、短诗等,还可以一边打拍子一边练习。简兹嵌次(Jazz Chants)的英语节奏训练教程提供了许多专门训练节奏的富有生活气息和幽默感的短文,可以采用此书进行练习。4词汇和语法中学生的词汇量小,语法知识少,所学词语的语义较为单一,语言模仿需求量大,这就对教师的英语课堂口语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的英语课堂口语应当符合语法规范,才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此外,英语课堂口语还要准确、生动、符合逻辑,并具有启发性。教师的课堂口语应使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同时,感受到学英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口语中的词汇量应当以学生的词汇量为准,不能太大,以免学生不知所云,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太小,总是重复有限的单词、短语、句型或那么几句话,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当回避不适合学生水平的词语,用学生熟悉的词语代替晦涩难懂或不熟悉的词语,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学生刚学过的词汇、语法结构和句型等,以利学生的理解和模仿。5音量和语速音量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太小,学生听不清楚;声音太大,不仅会造成嗓子疲劳,而且使人听了不舒服。课堂口语的音量应当以能使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听清楚为原则。一个人的讲话的声音,声带的音量只占5,其余95的音量则要通过胸腔、咽喉、鼻窦和口腔所组成的“共鸣器”的放大得来。因此,要达到一定的音量,不仅要深吸气,还应当合理运用共鸣器,如胸部舒展、鼻窦畅通、咽喉润滑、口腔开合灵活等。语速是指讲话的速度。教师,特别是中学英语教师的语速不宜过快,以免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但当然不能过慢,造成与教学节奏的不协调。6常用课堂用语举例(1)导入和过渡语Good morning, class. / Class begins. / There goes the bell. / We are going to take up a new lesson today. / Now well learn the new words on page 54. / Lets have a general review of what we have learned so far. / Now, lets talk abou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Its time for doing exercises.(2)指示语Open your books at page 88, please. / Please turn to page 85. / Come up to the front, please. / Go back to your seat. / Read after me. / Please read the text after me. / Make sentences after the given model. /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 Look at this picture, please. / Try to tell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 / Copy the sentences in your exercise books, please. / Read on, please.(3)鼓励和表扬语Dont be shy. / Take it easy. / Be active please, boys and girls. / Come on, you can do it. / You almost got it right, try again. / Dont lose your heart. / Very good! / Excellent! / Wonderful! / Well done! / I like your sentence. / Thats good work. / You are doing better. / Keep it up, Li Mei. / Thats very interesting. / Well thought out. / 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 / What a brilliant idea! / Nice work! / Great!(4)提示和警告语Dont be late. / You are not allowed to / No noise, please. / Be quiet, please. / Dont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 Dont forget the punctuation marks. / Would you like some help? / Dont forget to / Be careful.二、课堂体态语体态语又称身态语或态势语。它指的是人们借助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达多种含义的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系统。在课堂上,体态语不仅可以作为有声语言的补充和延伸,还起着有声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形象性、情景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无声语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的体态语主要包括: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距离语和服饰语。1目光语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教师不可能完全用有声语言去处理所有的问题,包括随时对学生的鼓励、评价和适当的批评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可用来表达多种情感,随时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人的喜、怒、哀、乐均能从眼神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利用目光语和学生交流。可以通过眼神对那些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的学生表示赞许、表扬和鼓励,也可对那些听课不认真、交头接耳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暗示批评。教师期待的目光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在英语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因为紧张、胆小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敢开口。这时候,如果教师能投以热切的目光对其进行鼓励、询问和提示,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鼓舞而变得放松、大胆,并对自己充满信心。相反,如果教师眼中对学生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个不信任的目光可能使某个想试一试的学生放弃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学会用目光语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目光语获得反馈信息。当学生眼中露出笑意时,说明学生已经领会了教师的意图或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内容。相反,学生眉头紧皱、神色困惑说明学生可能有疑问,或遇到了其他的困难。这时教师应对有关问题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学生眼神不定、心不在焉,则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适当改换其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目光语时要自然、亲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尊重。在讲课的时候,教师不能总盯着讲义、天花板、教室后墙或窗外,而要始终把全体学生包揽在自己的视野当中,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在注意自己,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有资料显示,教师在不经意间会经常注意教室右边的学生而忽视了左边的学生。知道了这一点,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关注左边的学生,以免使他们产生被冷落的感觉。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当注视着学生,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回答,而不应该仅为了节省时间而去写板书或看教案。面对学生的时候,教师应当始终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切忌眼神暗淡无光、昏昏欲睡。在视角转换时速度也不宜过快,以免让学生觉得教师心不在焉。2表情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形成和谐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要做到课堂上师生间成功的情感交流,教师就要善于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并使表情的变化适应课堂气氛的需要。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以及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的一种鼓舞,它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上产生和谐、祥和的气氛。许多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因此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在走进教室时也总是面带微笑。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的情感和表情也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的面部表情应随着课文中主人公命运的变化,时而喜悦,时而忧伤,时而气愤,时而平静。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渲染,会使学生完全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进而使课堂生动、感人,充满吸引力。教师的表情要自然,不做作,变化要适度,不能过分夸张。当然,更不能板着面孔毫无生气地上课或总是眉头紧锁,以一副痛苦的表情面对学生。3手势语有研究表明,教师恰如其分的手势和动作常常能使学生获得大脑兴奋中心的持续性而增大记忆的“长度”,增加记忆的“强度”。教师常用的手势一般可以分为三种:(1)指示性手势教师在展示图片、实物或指挥学生活动时通常会用此类手势。如在教open 一词时,可配合打开书或打开门的动作。在教学生语调的时候,可以用手打拍子,指挥学生一起读。(2)情感类手势此类手势是指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配合情感而做出的手势。讲到愤怒时可以挥动拳头,讲到动情处时可以手抚胸口。这类手势无法事先设计好,也不能机械地模仿,只能根据当时所讲所练的内容和课堂上的气氛,在情感的支配下,自然而然地引发出来,才能显示出独特的美。(3)象形性手势这类手势用来描述人、物的形和貌。比如可以用手势表示a big apple, a small egg, long hair, round face 等等。教师做出某种手势的目的要明确,不能带有随意性。手势不宜过多、过碎,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手势自然、大方、舒展会给人以美感;相反,生硬、造作的手势和不良手势如挠头皮、抠鼻子、敲桌子等,不仅不能给人以美感,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4距离语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间的距离的变化也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教师讲课时,应以站在讲台上为主,但也不能总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教师可适当地在讲台上及其周围走动,这样既可以避免课堂的单调乏味,还能使学生看到黑板的各个部位。当今成功的英语课堂总是充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教师应根据课堂活动的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例如,在某些学生进行表演时,教师应当把舞台让给他们,自己走到其他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欣赏表演,这样既可以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可在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与教师很接近。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走到某一组中间,参与他们的讨论,以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在讲课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走向思想不集中的学生,可以给他暗示性的批评,既不影响上课,又达到了教育他的目的。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时应当注意脚步不宜过快或过于频繁,以免因脚步走动异常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与个别学生交谈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过远可能使双方互相听不清楚,过近则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切忌经常站在某个同学的边上或长期不接近某个学生,这样容易使他产生紧张或被冷落的感觉。下课后,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置之不理,而应当经常主动和学生接触,置身于他们中间,与其进行轻松愉快的交谈,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还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教学。5服饰语教师的服饰也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教师应衣着高雅大方,整齐干净。太艳丽夸张的服饰有时会过多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太暗淡的衣服则会使学生觉得压抑。有的教师去上课就象参加时装表演,每天换一套新衣服,而有的老师则一个学期只穿一套衣服去上课,这都是不可取的。教师不应穿奇装异服进教室,更不能不修边幅,邋里邋遢。教师穿一件新衣服去上课,总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了缓和气氛,教师可在课前开玩笑地问一句“好看吗?”,显得既亲切又自然,效果不错。第四节 设计与组织课堂活动技能根据英语课的特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和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英语课堂上需要开展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活动。教师设计与组织课堂活动技能就是指教师设计与组织这些活动的技巧与能力。英语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靠“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是不行的。要掌握语言就必须实践,即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只有在大量的课堂语言训练和言语交互活动中,学生才能逐步领会、掌握所学的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一、常用的课堂活动类型广大英语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这些活动分为不同的类型。1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将课堂活动分为三种类型:(1)个体活动:个体活动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活动方式。它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学生都参加,却各自独立进行活动,如默读课文、听磁带或者看录像等。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听力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类是一个学生参与,其他学生旁观的活动,如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朗读或复述课文或者到讲台上表演。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授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或者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示范,同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是这类活动涉及面窄,不容易集中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此类活动不宜用得太多。(2)小组活动:这类活动的特点是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并且有助于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使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得到锻炼。小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以及同他人交流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小组的规模不宜过大,一般以26人为宜,成员的组成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是固定的,也可以根据需要有所变化。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就课文、录音或录像内容做问答练习;用所给的句型编对话;以及就某一话题展开小组讨论等。(3)全班活动:全班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课堂活动的高潮。全班活动的形式一般有竞赛、游戏、猜谜、讨论、辩论等。有许多时候,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不能够完全分开。教师可以将三种活动配合使用,发挥各种活动的优势,以求课堂活动的最佳效果。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听力,教师可以选一首好听的、歌词不太难的英文歌曲,将歌词中部分词语或句子去掉,让学生补充。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将有空缺的歌词每人一份发给学生,教师大声朗读歌词12遍,让学生在空格处填入他们认为正确的词语或句子。(个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听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互相比较答案,并汇总成一首完整的歌词。(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挑选一个小组念他们所填出的歌词,教师把他们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询问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意见,把不同意见列在黑板上。然后放歌曲的录音12遍,让学生仔细辨听所缺的歌词,最终确定正确答案。(全班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发展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带领全班同学学唱这首英文歌。(全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2根据课堂活动层次的不同,可以把常用的课堂活动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机械性活动机械性活动是最初级的英语课堂活动,是指学生不用多加思考就能进行的模仿、记忆新语言材料,套用新语言结构的活动。其特点是模仿性、重复性强。这类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反复循环的机械操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各种形式的跟读和替换操练都属机械性活动。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机械性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练操方式。如果没有大量的模仿、重复和套用,学生就不容易熟练掌握新语言材料,就会妨碍下一阶段复用性和交际性活动的正常开展,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性活动容易令学生疲劳和厌倦,因此教师要根据情况不时地变换活动方式和方法,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跟读就可分为跟教师读和跟录音机读。(2)复用性活动这一层次的活动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有关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按照固定的句型,或在规定的范围内准确地重现英语。它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控制的口、笔语练习,一般围绕学过的语言材料进行,但学生要根据需要适当做一些变换。复用性练习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形式多样,常用的活动有:套用替换练习、问答练习、复述、看图说话、口头作文、用课文中所学的词、词组造句等。例如,在教Does like doing sth.? 句型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提供以下表格让学生进行复用性练习,请见表112:表112 课堂随时用表(一)runningshoppingsingingplaying footballHanmeimeiarJimrayouyour motherA: Does Hanmeimei like running?B: Yes, she does.A: Does she like playing football?B: No, she doesnt.A: Does she like shopping?B: Sorry, I dont know.教师可以先利用课文中的人物或某个学生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做。应该要求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回答问题。(3)交际性活动交际性活动是最高层次的课堂活动,是综合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英语练习,是遵循英语的交际性原则对所学的内容的创造性运用。它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英语,在真实的情景中表达意见,交流思想。课堂英语讨论、对课文内容发表评论性意见、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等都属于交际性活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情景,规定角色,让学生进行模拟情景会话练习。交际性活动成功的关键是在交际双方之间要存在“信息沟”,即交际双方分别掌握不同的信息,他们必须通过交际从对方那里获取信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实践中根据这一理论设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表格,让学生编对话(见表113):表113 课堂随时用表(二)students worksheet (A)students worksheet (B)shopping list price list1. apples (2 kilos)1. apples ¥3.00/kilo2. bananas (5 kilos)2. bananas ¥5.00/kilo3. eggs (3 kilos)3. eggs ¥2.50/kilo4. milk (3 bottles)4. milk ¥1.50/bottle5. orange (4 bottles)5. orange ¥3.50/kilo例如:Student B: Can I help you?Student A: Have you got any apples?Student B: Yes. How many do you want?Student A: 2 kilos, please.Student B: Thats 6 Yuan.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应侧重运用机械性和复用性活动,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语言材料,为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到了中、高级学习阶段就可三种活动方式配合使用,并逐步侧重于交际性活动,使学生灵活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二、设计和选择课堂活动的原则或依据1趣味性原则中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通过有趣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2要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课堂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进行练习,以达到将来需要的时候及时地、准确地再现出来,运用于真正的语言交际之中。3创新性课堂活动设计要依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的要求、原则、方法,但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方法等,如教课文时不能总是一生词,二讲解,三领读的老模式,使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应大胆探索、尝试,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形式。4启发性课堂活动的设计不仅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应当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出新颖、有趣并具有启发性和讨论性的话题。当然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又要注意活动难度的把握。5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设计课堂活动,首先必须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全体学生的一般特点,如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等,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如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学习基础等。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地安排活动。6依据实际的教学条件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到学校的设备情况。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如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室等。若没有这些手段,也可利用现有的图片和教具等。另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如绘画、表演才能等,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式。7依据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教学目标与要求中学各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与要求是不同的。初级阶段主要应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因而课堂活动应以听说练习为主,包括听磁带、朗读、背诵、小表演等。而中高级阶段则应加强读写方面的练习,如多运用默读、听写、改写课文等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多采用对话、采访、讨论、辩论等形式。8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活动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针对教学中的关键点设计课堂活动。三、组织课堂活动应注意的问题1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当相信学生,始终鼓励学生积极、热情地参加各项活动,并给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空间,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在课前设计好某项活动所用的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前后顺序。努力使课堂在活动前形成与之相应的良好气氛,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活动的难度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以免学生遇到太多困难而挫伤了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把可能会用到的单词或句型列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选用。要向学生交待清楚活动的意图、要求、方法、步骤等,以免学生无所适从。3注意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长期采用一种活动方式会给学生造成身心上的疲劳。实践证明,以一两种形式为主,辅之以其他形式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也应当有张有弛,有高潮,有低潮,形成一定的规律和节奏,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4发挥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很多,既可以是组织者、参与者,也可以是旁观者、督察员、裁判员。不论是在哪种课堂活动中,教师都要认真倾听学生报告,观看学生表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5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方法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不必见错就纠。如果教师为纠错而反复打断学生的发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其自信心。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应对学生的一切错误都放任自流。要处理好正确和流利的关系,适当纠错。纠错的方式和方法应根据该项活动的目的与错误的性质而有所不同。如果练习是运用性的,是为了提高表达的流利程度,这时要尽量少纠错。如果练习是准确性的,则对关键性的错误必须纠正。纠错有多种方式,教师可根据需要直接纠错,也可以通过表情、手势或直接用正确的句子、反问等暗示学生所犯的错误,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纠正,或让其他学生帮助纠正,也可以下课前几分钟将课上学生所犯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全班一起纠正。6注意课堂活动的总结、检查和评价不论组织什么课堂活动都要善始善终,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给以必要的总结、检查和评价。第五节 提问技能提问技能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以及为了复习、巩固、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言语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一、提问的功能课堂中的提问有多种功能,其中主要有:(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4)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6)了解学生的困难;(7)表达对学生的关心;(8)了解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观点、态度;(9)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举例来说,若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课文内容如果是过生日,可以问某个学生,“When were you born?”和“How do you usually spend your birthday?”等;若表示对学生的关心,可以随时结合教学内容询问学生的家庭情况;若要与学生进行感情沟通,可通过提问,师生一起谈对一些热门话题的看法和感受,借此互相沟通;若要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为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回答,使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问最明显的功用就是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因而对提高教学效率极为有力。如果教师在课上经常提出诸多恰到好处的问题,整个课堂肯定会始终既紧凑又活泼、效率又高,因而就一定是一堂体现现代英语课堂特点的高质量的英语课。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提问技能的训练。二、提问的类型1回忆性提问这类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时只是对事实、概念或其他事项作出回忆性判断。这里的所谓事实性问题(facts questions)就是复习学习过的基本内容。这类问题主要用来检查学生所是否记住了有关的内容。也就是就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提问,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学生只需凭表层理解、短时记忆或查阅课文,便可说出答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路除雪机械租赁合同2篇
- 租房合同范本:门面房租赁合同2篇
- 钢材材料采购合同与钢材购销合同书2篇
- 生殖健康政策研究-洞察及研究
- 部队安全员培训总结课件
- 部队军事体能训练课件
- 贵州省铜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广西外国语学院毕业实习报告学生
- 隧道内采光与照明一体化设计-洞察及研究
- 中医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企业破产法律业务操作指引
- GB/T 5218-1999合金弹簧钢丝
- GB/T 19812.5-2019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5部分:地埋式滴灌管
-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湘教版)
- 中小学数学专业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
- 0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09.9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章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 青岛汽轮机调速系统使用说明书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