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素的存在及生物合成(未整理).ppt_第1页
木素的存在及生物合成(未整理).ppt_第2页
木素的存在及生物合成(未整理).ppt_第3页
木素的存在及生物合成(未整理).ppt_第4页
木素的存在及生物合成(未整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木素Chapter Lignin第一节木素的存在及生物合成 针叶材木素的结构模型Sakakibara 1980 木素 是由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而成的 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木素和半纤维素在一起 填充在细胞壁的微纤丝之间 同时也存在于胞间层 对于木素的研究历史很长 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Gay Lussal开始研究木材的元素组成 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了 但正规的化学研究始于1930年以后 第一节木素研究发展简史 1 AnselmePayen实验 将木材用硝酸和碱交替处理 然后用酒精和乙醚洗净 得到一种残余物质 这种残余物质为固体纤维状 A Payen称它们为纤维素 然而 他注意到在这种分离过程中如果不除去比纤维素含碳量高的其它物质就不能很好地分离纤维素 他把这种必须除去的物质命名为真正的木材物质 Thetruewoodymaterial 以后他又将此物质命名为被复物质 Theincrustingmaterial 因为他认为纤维素可能被此物质包围 或者沉积在这些物质之中 于是他想从木材中将这些被复物质原形取出 但没有成功 2 Schulze的研究 1857年Schulze将上述被复物质开始称为木素 Lignin Lignin是由拉丁文Lignum而来的 Lignum拉丁文的意思是木材 这个名字至今仍被使用 使用被乙醇和醚抽提过的木材以0 8分氯酸钾和1 2分硝酸 相对密度1 16 的混合物在15 处理两周 再用稀氢氧化铵在60 处理将木素分离出 3 PeterKlason的研究 1897年提出 木素是与松柏醇密切相关的物质 并在1901年他建议木素是高分子化合物 十年之后人们证明了 松柏醇之间是由醚键联结在一起的 松柏醇结构 第二节木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生物合成机理 一 木素的存在 1 木素在植物内的作用 在木材中木素作为一种填充和粘结物质 在木材细胞壁中能以物理或化学的方式使纤维素纤维之间粘结和加固 增加木材的机械强度和抵抗微生物侵蚀的能力 使木化植物直立挺拔和不易腐朽 副作用 原料及纸浆的颜色的主要来源 Pulping TheSeparationofWoodFibres 2 木素的含量 针叶木 裸子植物 中 木素含量25 35 应压木35 40 阔叶木 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 木素含量达20 25 应拉木20 23 单子叶植物中禾本科植物一般含15 25 意义 木素含量是制定蒸煮及漂白工艺条件的重要依据 AveragechemicalcompositionofScotspine Pinussylvestris andsilverbirch Betulapendula Figuresaregivenasapercentageofthewooddrysolids FateofLignininPulpProduction KraftPinePulpingMaterialBalances 3 木素的结构单元 愈疮木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对 羟基苯基丙烷 针叶木 愈疮木基丙烷含量在80 90 受压材 Compressionwood 约含70 愈疮木基丙烷和少量的对 羟基苯基丙烷 G型木素阔叶木和草类原料 愈疮木基丙烷 紫丁香基丙烷和很少量的对 羟基苯基丙烷 GS型木素禾本科植物 愈疮木基丙烷 紫丁香基丙烷和少量的对 羟基苯基丙烷 GSH型木素 Severecompressionwoodonacross sectionsurfaceofaleaningsoftwoodsteminScotspine Pinussylvestris PhotobyHannuKalaja AveragechemicalcompositionofnormalandreactionwoodsfromScotspine Pinussylvestris Figuresaregivenasapercentageofthewooddrysolids Figure12 Averagechemicalcompositionofnormalandtensionwoodsfromsilverbirch Betulapendula Figuresaregivenasapercentageofthewooddrysolids 4 木素的分布 云杉早材管胞的木素分布左图 横切面在240nm的紫外光显微镜摄影图 右图 沿虚线木素分布图 云杉管胞中木素的分布单位 白桦各种细胞中木素的分布S 紫丁香基型G 愈疮木基型单位 木材中木素含量最高的部位在复合胞间层 次生壁的木素含量较低 但由于次生壁比复合胞间层厚得多 所以木素大部分分布于次生壁 木素的生物合成 模拟植物生长过程中木素形成的途径 用人工方法合成木素模型物 生物合成对木素结构研究的重要意义 由于木素结构的复杂性 不稳定性及其在细胞壁中与高聚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用一般的方法研究木素有一定困难 故生物合成显得尤其重要 木素的生物合成 二 木素的生物合成 1 细胞壁中木素的堆积2 木素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3 高分子木素的形成及其多样性和调节 二 木素的生物合成 1 细胞壁中木素的堆积 木质化 1 1火炬松管胞的木素化作用 S Sake 研究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耗X 射线分析 SEM EDXA Sweepelectronmicroscopic energydispersionX ray 样品制备 在离地0 915m高处的树干 直径40cm 上收集包含有内皮 形成层及木质部木材的1弦向 5径向 5高向mm试样 用苯 乙醇 2 1 抽提5天 不用2 NaOH预处理 溴化使式样成溴化木素 Definitionsfordiameteratbreastheight dbh treeheight andbolelength 该溴化后式样包埋在环氧树脂中切片 得到厚度约为0 5 m含有内皮 形成层及木质部的超薄切片 横切面 用SEM及SEM EDXA技术观察及照相 因此可得到SEM照相图及溴化木素分布的X 射线图 细胞编号 木素浓度 g g 分析及结论 木素化过程在S2形成之前就已在细胞角隅和复合胞间层开始 接着木素快速地沉积 而次生壁木素化作用是一个渐进过程 只有在胞间层木素浓度大约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才开始 在次生壁中 S1层最先木素化 随后是S2层 最后S3层 1 2其他学者的观点 首先发生在细胞角隅的初生壁上 木材细胞截面可视为近似的矩形 然后扩展到木材径向和切向的复合胞间层 再到细胞角隅部位的复合胞间层 最后导致次生层的木素化 1 3木素化先后与木素的化学结构 阔叶木的纤维次生壁中主要存在紫丁香基型木素 而在导管中主要存在愈疮木基型木素 在纤维和纤维之间的复合胞间层物质则存在愈疮木基型和紫丁香基型木素 1 4木素结构类型的不同对脱木素的先后的影响 桦木硫酸盐研究结果 B J Fergns 细胞壁的木素最先除去 再到细胞角隅部位的复合胞间层 最后才是在木材径向和切向部位的复合胞间层脱去木素 2 木素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 2 1 K Freudenberg等人观点木素起源于木素的母体 这种木素母体是以苯基丙烷的葡萄糖甙的形式存在的 松柏甙在酶的作用下 析出葡萄糖 余下的松柏醇经过聚合作用 形成沉积在细胞壁和胞间层中的一种胶粘性物质 这就是木素 松柏甙结构 2 2木素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路线 莽草酸路线 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初级产物 它既是纤维素 半纤维素形成的基础 也是形成具有C6 C3骨架的芳香性结构单元的基础物质 这些芳香性结构物质是从葡萄糖经莽草酸生成的 这个生物合成路线称为莽草酸路线 莽草酸 3 高分子木素的形成及其多样性和调节 木素首先由在细胞壁上生成的过氧化物酶 H2O2或漆酶 O2的作用下 木素结构单元被脱氢 生成酚游离基及其共振体 这些自由基之间互相结合 或向其中加成H2O或木素结构单元缩合生成二聚体 这些木素二聚体本身也进一步脱氢成为自由基 进而和别的自由基结合 反复地进行水和木素结构单元的加成反应 木素便高分子化 CO2 木素的母体 苯基丙烷的葡萄糖甙 木素大分子 漆酶 O2的作用下 发生自由基缩合 莽草酸途径 木素生物合成的特点 自由基生成后 就与酶的作用无关了 自由基间可以任意结合成高分子 显示光学不活泼性化学构造不规则 3 2 1木素的先体 大量研究证明 植物体中木素有三种先体 松柏醇 coniferylalcohol 芥子醇 sinapylalcohol 对 香豆醇 p coumarylalcohol 针叶材木素由松柏醇脱氢聚合而成 阔叶材木素由松柏醇 芥子醇脱氢聚合而成 草类木素由松柏醇 芥子醇 对 香豆醇脱氢聚合而成 木素的三种先体 松柏醇coniferylalcohol 芥子醇sinapylalcohol 对 香豆醇p coumarylalcohol 3 2 2木素先体的合成 经过莽草酸途径 CO2 氨基酸 和肉桂酸途径 氨基酸 木素先体 1 莽草酸途径CO2 葡萄糖 莽草酸 Shikmicacid L 苯丙氨酸 L phenylalanine L 酪氨酸 L tyrosine 2 肉桂酸途径氨基酸 脱氨 羟基化 甲基化 还原 松柏醇芥子醇对 香豆醇上述反应在植物体内各种酶的作用下进行 酶的种类 活性不同 所合成的先体及各种先体之间的比例也不同 针叶材 阔叶材除上述途径外 尚有 木素先体的生物合成 莽草酸途径 L 苯丙氨酸 L 酪氨酸 木素先体的生物合成 肉桂酸途径 L 苯丙氨酸 L 酪氨酸 香豆醇 松柏醇 芥子醇 3 2 3木素大分子的生物合成 木素先体以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 经b 葡萄糖苷酶的水解作用 脱葡萄糖生成相应的醇 例如 1 2 3 4 5 6 苯丙烷单元或C9单元 松柏醇在酶 过氧化物酶 漆酶 作用下脱氢生成五种稳定的苯氧游离基 4 O 游离基 b 游离基 5 游离基 1 游离基 3 游离基 苯氧游离基的共振形式 偶合是任意的 但几率不一样 主要取决于 相对电子云密度 空间位阻和热力学因素 酚氧游离基中酚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最高 有利于生成芳醚键 如b O 4 针 阔叶材木素中b O 4连接占一半左右 40 60 其它偶合方式生成的二聚体 如b 5 b 1 b b 等要比b O 4少得多 游离基相互偶合生成二聚体 3 游离基由于空间位阻 不能与其它游离基偶合 其余均参与木素的生物合成 3 2 3 1单体游离基的偶合 游离基的偶合 b O 4 游离基的偶合 4 O 5 游离基的偶合 5 5 游离基的偶合 b 5 游离基的偶合 b b 游离基的偶合 b 1 木素结构单元的主要联接键型 针 阔叶材木素结构单元联接键型比较 游离基偶合生成的二聚物和低聚物称为木质酚 Lignols 聚合方式 块状聚合 Bulkpolymerization 两两碰撞 彼此结合生成块状聚合物 单体浓度高时发生 末端聚合 Endwisepolymerization 单体游离基接到增长的多聚物的末端 单体浓度低时发生 在木质化过程中 木素先体的浓度低 游离基两两碰撞的机会小于单体与已生成的二聚体或多聚体碰撞的机会 因而木素大分子的合成主要以末端聚合的方式进行 3 2 3 2木素大分子的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