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体育与健康过程的医务监督.ppt_第1页
2-2-体育与健康过程的医务监督.ppt_第2页
2-2-体育与健康过程的医务监督.ppt_第3页
2-2-体育与健康过程的医务监督.ppt_第4页
2-2-体育与健康过程的医务监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体育与健康过程的医务监督 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医务监督 一 健康分组 第八章 根据儿童少年和体育活动的参加者的身体发育 健康状况 功能水平和训练水平的个体差异等条件 进行分组教学或分组锻炼的形式称为健康分组 一 健康分组的依据 1 健康状况2 身体发育状况3 生理功能水平4 运动史和身体素质 二 健康分组的组别与教学要求 1 基本组2 准备组3 医疗体育组 三 转组的标准 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后 根据学生的健康和功能状况的变化可考虑进行转组 其标准是经过锻炼后 功能水平提高了 原来是准备组的可转入基本组 保健组的可转入准备组 甚至基本组 如果有不适应基本组或准备组的学生 应转入保健组 四 体育活动的禁忌症 1 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 如感冒 咽喉炎等 2 各种内脏疾病 如心 肺 肾 肝 胃 肠等 的急性期 3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 如肺结核屡次咯血 伤手不久有出血危险 消化道出血不久等 4 化脓性疾病 如脓肿 甲沟炎等 5 月经过多或严重痛经的发作时期 6 患恶性肿瘤时 防止转移 7 损伤程度较重的运动损伤急性期 二 体育课的医学观察 一 医学观察的意义医学观察的目的在于改进体育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使体育锻炼能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体育课的医学观察 可以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以及机体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反应 评定运动量是否适宜 了解体育课的组织方法是否合理 运动环境和场地设备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二 医学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1 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体反应2 观察课的组织和教法3 观察和检查运动环境 场地设备的卫生条件 三 医学观察结果的评定 依据 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和学生的身体疲劳程度 三 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测量与评定 运动负荷 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过程中 完成运动量的总和 运动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强度 密度 时间三个因素 生理负担量 指机体承担一定运动负荷后 所引起身体机能变化的幅度或范围 可以了解运动负荷的大小以及机体对运动负荷的生理反应 一 生理负担量的测量方法 脉率法 即记录被测对象安静时 课前 准备活动结束时 基本部分结束时 整理活动结束时和课后10分钟的脉率 然后绘制体育课的脉率变化曲线图 根据曲线图的变化 分析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是否合理 二 生理负担量测量与评定的步骤和方法 1 测得脉率的原始数据 课的部分 开始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课前安静 时间 脉率次数 2 绘制体育课脉率的变化曲线 分钟 脉率 次 分 80 100 120 140 160 180 3 5 9 13 15 18 20 22 25 28 31 34 38 40 45 3 计算各区生理负担量 面积法 xn Nt dt 2 xn 每个小区的生理负担量 N 每个小区的最低脉率 n 每个小区的最高脉率 d 最高与最低脉率之差 即d n一N t 每个小区所占时间 分钟 根据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为 x1 80 3十 6 2 3 249 x2 86 2十 8 2 2 180 x3 94 4十 26 2 4 428依次类推 分别计算出 x4 494 x5 267 x6 384 x7 270 x8 296 x9 453 x10 396 x11 417 x12 426 x13 480 x14 250 x15 515 4 将小区合并为大区并计算各区生理负担量 将本次课的15个小区合并扩大为四个大区 并计算出各大区的生理负担量 x2 3 4 5 180 428 494 267 2 4 4 2 114 x6 7 8 384 270 296 3 2 2 136 x9 10 11 453 396 417 3 3 3 141 x12 13 14 426 480 250 3 4 2 128 修正曲线图 100 110 120 130 140 3 15 22 31 40 45 脉率 时间 114 136 141 128 86 5 计算有关评价量 1 计算该次课的平均生理负担量平均负生理担量 x1 x2 x3 x15 t 5505 45 1222 计算该次课的生理负担指数生理负担量指数 平均生理负担量 课前安静时脉率 122 80 1 5 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 计算K K 体育课平均脉率一课前安静时脉 体育课最高脉率一课前安静时脉率 X100 按此方法计算 这次体育课的K值为 K 122 80 174 80 100 45 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等级表 三 生理负担量测量结果的综合评定 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 应根据人体生理和功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随着课的进行 逐渐加大运动量 到体育课结束前又要逐渐减小运动负荷 因此 在一堂体育课中 随着课的进行 脉率应呈上升趋势 呈波浪式的 到基本部分 中期或偏后 应达到最高峰 脉率约在160一180次 分钟 课结束前脉率就开始下降 并在课后10分钟内恢复正常 如果曲线太高 最高脉率达180次 分钟以上 恢复时间太长 说明运动负荷太大或者机体功能状况不良 如果曲线不高 到课的结束部分即已恢复 则可能是运动负荷太小 四 早锻炼和课间操的医务监督 一 早锻炼意义 内容 安排 要求 四 早锻炼和课间操的医务监督 二 课间操意义 内容 安排 要求 五 课外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 意义 内容 安排 要求 思考题 1 何谓健康分组 健康分组的依据 组别及教学要求是什么 2 概述体育课医学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3 实际测量和评价某次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 体育课生理负担量测定与评价练习题 某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 游戏 新授鱼跃前滚翻 复习短跑辅助练习 测得该次体育课一学生的脉率变化情况如下 试分析和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 课的部分 测量时间 脉率次数 课前 3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