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下载本文档参考使用,如果有疑问或者需要CAD图纸的请联系q1484406321南 京 理 工 大 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详细摘要作 者:学 号: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 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题 目:长玻纤增强反应注射成型生产线工艺系统试验设计指导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07年 7 月长玻纤增强反应注射成型生产线工艺系统试验设计摘要 论文以长玻纤增强反应注射成型(LFI)在汽车内饰件中的实际应用为背景,首先LFI工艺的一些基本状况,之后根据这项工艺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讨论了LFI生产线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案,以及系统的组成和各个单元的功能。接下来进一步开始切入在本次工程中的主要参与的内容机器人部分。先从工艺特点和总体布局设计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此为标准完成对机器人型号的选择。选定了机器人型号之后,对机器人的操作方式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之后重点介绍了机器人操作方式之一的编程操作,并进行了初步的轨迹优化设计。关键字 长玻纤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总体布局 机器人 轨迹优化1 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注塑工艺已发展为汽车用塑料件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众多的注塑工艺产品中,聚氨酯(PU)发泡制品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广泛1。在市场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聚氨酯RIM工艺的发展和更新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一种在聚氨酯模塑成型中加入长纤维增强的加工工艺已由Krauss-Maffei公司开发成功, 称作LFI-PUR体系2。 反应注射成型(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简称RIM,是直接从低粘度的单体或齐聚物快速大批量制造复杂制件成品的一种工艺技术。这些单体或齐聚物在进入模腔前的瞬间碰撞混合,在模腔中通过交联或相分离形成固体聚合物3。LFI是增强在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I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在浇注时将长玻纤同物料一起被注射到模腔内达到添加增强材料的过程。它即能够改善RRIM的增强效果,又能够简化SRIM的工艺过程4,5。2 系统基本布局2.1 生产线布局方案在目前的实际生产应用中,通常采用的布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环行旋转式发泡生产线;另一种是直线式发泡生产线。图2.1 环行旋转式发泡生产线示意图1,6从图2.1中我们可以看到,环行生产线中浇注设备的位置是固定的,通过旋转台来实现对不同工位的浇注。它的优点就在于,浇注设备的位置是不变的,因此省去了浇注设备的移动机构,简化了控制关系和总体组成。但是也存在致命的问题,即空间尺寸庞大。为了能够提供足够的浇注空间和避免人机混合操作的危险,每个模架单元均采用移动式模架并具有两个工位反应注射工位和发泡成型工位。考虑每台压力机的平均宽度为3.2m,再加上工人的操作空间,环行布置十个工位,整体直径将超过20m,实际车间的宽度仅为14.5m,显然使用这种生产线布局方式不合理。排除了环行旋转式生产线布局方案之后,我们来分析直线式发泡生产线布局方案。参照图2.2,我们可以看到生产线中的十个工位分别排列在导轨的两侧,通过导轨小车的移动,将浇注设备移动到各个工位上。这样的好处很显然是排除了空间上的障碍,但是由于浇注设备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因此在系统组成和控制上都增加了难度。2.2 系统组成及功能系统由三个单元组成:主机单元、小车单元和模架单元。主机单元主要就是包括了Krauss-Maffei的一套LFI设备、机器人和控制系统。主要负责的是浇注主体过程的控制、机器人的控制,以及与小车单元的通信。模架单元主包括了压力机、移动模架和模具。主要是为浇注提供空间,为模具的安装、开合模动作、锁模、调节模温提供保障,以及与小车单元的通信。小车单元主要包括移动小车和导轨。主要用于将浇注机器人运送到指定的工位进行工作,此外,还担负着主机单元和模架单元之间的通信桥梁的工作。图2.2 直线式发泡生产线示意图浇注时由模架单元发出申请信号,小车移动到发出申请信号的工位后,小车向主机单元发出请求浇注信号,主机单元开始浇注;浇注完成后,主机单元通过小车向模架单元发出浇注完成信号,指示模架移动到发泡成型工位合模发泡。3 机器人选型机器人的选型主要从工作范围、运行速度和负载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3.1 工作范围从图3.1中我们可以看出,A-A位置为导轨中轴线,即机器人基座位置。浇注时所需要达到的极限位置在尺寸最大的工作(1、2、9、10)的E-E位置,通过尺寸计算,A-A到E-E的距离为3020mm,对照各种型号机器人的工作范围的参数,可以看出只有IRB 6650-125/3.2的工作范围3.2m能够满足范围要求。表3.1 各系列机器人工作范围参数IRB24002400L2400/102400/16工作范围1810mm1550mm1550mmIRB44004400/454400/604400/L104400/L304450S工作范围1955mm1955mm2547mm2532mm2400mmIRB6400R6400R/2.5-1206400R/2.5-1506400R/2.5-2006400R/2.8-1506400R/2.8-2006400R/3.0-100工作范围2469mm2469mm2469mm2800mm2800mm2999mmIRB66006600-175/2.556600-225/2.556600-175/2.86650-200/2.756650-125/3.2工作范围2550mm2550mm2800mm2755mm3200mm图3.1 生产线布局图(局部)3.2 运行速度机器人速度方面的要求主要是由工艺的需要而提出的。在模架单元中存在两个工位,一个是反应注射工位,一个是发泡成型工位。浇注时在反应注射工位的时间不宜太长,如果时间过长,在移动模架还未回到发泡成型工位时就会开始发泡反应,这样会导致压力机合模压力不足,影响制件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在浇注工位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为在1分钟之内。在下面轨迹优化章节,我们可以得出轨迹间距为60mm,IRB 6650-125/3.2机器人的直线移动最大速度为5000mm/s,这样计算在1分钟时间内能够浇注的面域为18m2,而实际浇注的模具尺寸不会超过3m2,因此也能满足浇注速度要求。3.3 负载能力机器人实际工作中的负载为RimStar E型混合头,混合头的重量为96Kg,其它的软管均在坦克链托架上,重量可以不计。而IRB 6650-125/3.2机器人的负载能力为125Kg,故也能满足要求。3.4 选型结论综合三方面的要求,选定IRB 6650-125/3.2机器人,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生产要求。4 机器人操作ABB机器人的操作方式有两种:利用FlexPendant教导器进行微动操作和在PC上用RobotStudio进行编程操作。4.1 参数设定无论是在何种操作方式下,首先必须对一些操作前的必要参数进行设定。主要是对工具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和载荷进行设定。机器人存在4个坐标系,其中大地坐标系和基坐标系在机器人安装时就已经被设定完成;在具体加工时,工具和工件有所不同,因此工具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必须在操作前进行人为设定。定义工具坐标系,主要使用的是4点TCP(工具中心位置)法。就是让工具以四种不同的姿态接触一个已设定好的点,这个远离机器人时效果会比较好。这样就能让机器人自动记录出这个TCP的坐标位置。然后定义坐标轴的方向,在保持工具姿态不变的情况下,将机器人沿所要定义的轴的方向进行微动,定义出轴方向。如图4.1。 图4.1 定义工具坐标系(左)和工件坐标系(右)定义工件坐标系的方式为3点法,主要是定义一个工位操作平面。先选定1个点X1,记录下之后分别让机器人手臂沿直线走到在需要定义的X轴上的一点X2和Y轴上的一点Y1,通过这三点的定位机器人自动记录后确定出坐标系。如图4.1。定义载荷参数时(如载荷重量、重心坐标、扭矩和转动惯量等),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动输入数据,这种方式必须要求预先测定出载荷。然而在实际中有些时候不方便直接测出载荷,这时可以使用一个载荷测定服务LoadIdentify来进行自动测定。4.2 FlexPendant微动操作使用FlexPendant进行微动操作时,首先需要在机械单元列表中选择操作的机械单元。在单一机器人且无附加轴时,可以不用设定;其次再选择运动模式。运动模式包括两种:线性移动和逐轴移动,线形模式就是保持工具空间姿态不变进行移动,而逐轴移动是控制单一的轴进行的旋转。这种方式的操作定位不直观,很难预测TCP的运动,所以通常不使用。通常使用FlexPendant上的操纵杆进行线性微动。4.3 RobotStudio编程由于在FlexPendant上有些特定的功能无法实现,这就需要利用编程软件RobotStudio进行编程控制。在学习了机器人编程语言RAPID之后,针对一个具体设定的零件进行浇注指令的分析。 图4.3 浇注零件模型上图为设定的编程浇注模型,包括孔、凹槽和翘边三个浇注特征。浇注时针对这三个特征进行特殊的处理。在孔上浇注时必须用一个输出信号来控制混合头的浇注开关;在凹槽处浇注时可以提高机器人的移动速度来减少单位面积的浇注量;在翘边处浇注时,需将混合头的姿态转变后在进行浇注。以下为程序。CONST robtarget p1 :=-30.00,30.00,0.00; 定义p1点(左上角点)CONST robtarget p2 :=50.00,-30.00,3.00; 定义p2点(右下角点)PERS wobjdata wobj1 :=TRUE,; 选择当前工件坐标系,具体数据测定PERS tooldata tool1 :=TRUE,; 选择当前工具坐标系,具体数据测定PROC main()MovL p1,v200,fine,tool1;MovL Offs(p1,0,-3,0),v100,fine,tool1;Set do1; 输出浇注信号MovL Offs(p1,80,-3,0),v100,z3,tool1;MovL Offs(p1,80,-9,0),v100,z3,tool1;MovL Offs(p1,0,-9,0),v100,z3,tool1;MovL Offs(p1,0,-15,0),v100,z3,tool1;MovL Offs(p1,80,-15,0),v100,z3,tool1;MovL Offs(p1,0,-15,0),v100,z3,tool1;MovL Offs(p1,0,-21,0),v100,fine,tool1;Reset do1; 输出停止浇注信号MovL Offs(p1,-20,-21,0),v100,z3,tool1;Set do1; 输出浇注信号MovL Offs(p1,-20,-27,0),v100,z3,tool1;MovL Offs(p1,15,-27,0),v100,fine,tool1;Reset do1; 输出停止浇注信号MovL Offs(p1,45,-27,0),v200,fine,tool1;Set do1; 输出浇注信号MovL Offs(p1,80,-27,0),v100,z3,tool1;MovL Offs(p1,80,-33,0),v100,z3,tool1;MovL Offs(p1,45,-33,0),v100,fine,tool1;Reset do1; 输出停止浇注信号MovL Offs(p1,15,-33,0),v200,fine,tool1;Set do1; 输出浇注信号MovL Offs(p1,-20,-33,0),v100,z3,tool1;MovL Offs(p1,-20,39,0),v100,z3,tool1;MovL Offs(p1,80,39,0),v100,z3,tool1;MovL Offs(p1,80,45,0),v100,z3,tool1;MovL Offs(p1,60,45,0),v100,fine,tool1;MovL Offs(p1,0,45,0),v200,fine,too1;MovL Offs(p1,-20,45,0),v100,z3,tool1;MovL Offs(p1,-20,51,0),v100,z3,tool1;MovL Offs(p1,0,51,0),v100,fine,tool1;MovL Offs(p1,60,51,0),v200,fine,tool1;MovL Offs(p1,80,51,0),v100,z3,tool1;MovL Offs(p1,80,57,0),v100,z3,tool1;MovL Offs(p1,-20,57,0),v100,z3,tool1;MovL Offs(p1,-20,60,0),v100,z3,tool1;MovL Offs(p1,80,60,0),v200,z3,tool1;MovJ p2,v100,fine,tool1; 调整混合头姿态,适应翘边浇注MovL Offs(p2,-100,0,0),v50,fine,tool1;MovL Offs(p2,-100,0,6),v50,fine,tool1;MovL Offs(p2,0,0,6),v50,fine,tool1;Reset do1输出停止浇注信号RETURN 返回Stop 停止 ENDPROC5 轨迹间距优化轨迹间距的优化,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反应浇注时间的控制;另一方面是玻纤分布的均匀性。首先是混合头浇注的模型建立。混合头的喷口外有个直径56mm的短圆环,在浇注时,物料主要覆盖在其正对的直径56mm的范围内,在此范围之外还有一些溅射覆盖,因此,在整体来看,浇注物料在中心的覆盖密度最大,沿径向减少。这样的分布特点与正态分布类似,因此用正态分布的模型来模拟径向分布密度。假设第一条轨迹的玻纤分布函数为f(x),当做第二条轨迹函数g(x)时,实际上就是一个偏移函数:fx=12e-x222 (5.1)gx=12e-(x-u)222 (5.2)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5.1。为保证玻纤覆盖均匀,就是保证r(x)=f(x)+g(x)在整个区域内函数值近似相等。从数学处理角度来分析,就是让函数波动最小,就是去求当间距u为何值时r(x)的均方差最小。图5.1 两条轨迹之间的叠加关系 通过计算来确定轨迹间距u和叠加函数r(x)的均方差之间的关系,发现在u=61时最小。 图5.2 Matlab模拟的u=61(左)与u=57(右)时的叠加情况图5.2是用Matlab模拟的当u=61和u=57两种情况下的函数叠加效果,可以看出在u=57时的叠加效果较好。图5.3 Matlab模拟的u=61时的三次轨迹叠加情况但是在实际当中,存在第三次的轨迹叠加。图5.3中模拟出在u=61时的三次轨迹叠加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玻纤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在此的优化结果为间距在57-61mm范围内。6 结论 a) 生产线的布局方式必须采用直线式,才能满足车间实际尺寸。总体系统组成有主机单元、模架单元和小车单元三部分; b) 从工作范围、运行速度和负载能力三方面审核,选择IRB6650-12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协议书范本
- 2024-2025学年甘肃兰州市永登县人教PEP版(2012)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专业音乐演出票务合作协议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带答案详解(综合卷)
- 家用电器市场销售授权协议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经典例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高能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描写亲情的高一作文(15篇)
- 肉毒素使用管理课件
- 中国法制史试题题库(附答案)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农机驾驶证考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习作范文
- 二冲程发动机课件
- 2025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一》模拟题及答案
- 冷板液冷标准化及技术优化白皮书
- 金融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2025届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尿毒症并发心衰的护理
- 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