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毕业论文须知(2010版).doc_第1页
撰写毕业论文须知(2010版).doc_第2页
撰写毕业论文须知(2010版).doc_第3页
撰写毕业论文须知(2010版).doc_第4页
撰写毕业论文须知(2010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撰 写 毕 业 论 文 须 知特 别 说 明1.作为毕业论文书面指导材料的本须知在各届毕业论文指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历经多次修改。此版本是在2009年暑假期间下大功夫对上一版本作出大量补充和完善,并将主体部分改写为学术论文形式(发表于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4期)而成的。它既是作者多年来毕业论文教学和科研写作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祥见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中的附件)的补充和强调。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理解该规范和本须知,撰写毕业论文要在该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本须知,并统一取社会科学版式。(因为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绝大多数取社会科学版式。)在阅读本须知过程中有难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联系沟通。2.如果同学将来的论文材料或实习材料中,无论是初稿还是清稿,出现本来通过认真阅读理解本须知(包括“特别说明”和“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两部分)就能够避免的毛病,说明该同学没有认真投入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工作,没有虚心接受如何做好这些工作的书面指导,该材料将被退回重作,并会影响成绩。3.吸取往届教训,本届毕业生该交的有关论文所有材料(按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的要求)必须在导师下达的任务书中所规定的时间内交清,否则该生的论文答辩将顺延到9月份的“二次答辩”或下一届答辩。4.开题报告、读书笔记、外文翻译等材料必须在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内交清或带来过目,不然者论文成绩降一档次。读书笔记若无统一封面,则自己模仿论文封面制作。每次读书笔记都须有所阅读的参考文献的出处等方面信息,所作毕业论文的所有参考文献信息应该都体现在读书笔记中,否则认为该参考文献弄虚作假,甚至从未见过。当然,读书笔记中体现的参考文献数目理应比论文参考上的多得多。外文翻译的英文文献首页须注明出处,让读者据此可查到原件,原文最好采用来自期刊或专著的复印件,其可信度较高。原文和译文装订在一起,封面模仿论文封面制作。5.论文题目和细纲必须在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内拟定,经导师同意或确定后不能更改,更改者无疑或是“前期工作未做好”,或是“找不到吻合已定细纲的他人论文照抄”,二者皆不许论文OK。6.论文周记录原则上每周须到办公室签名确认一次,纵有千万原因,至少前三周得照办。此文件既是每“本周”的论文工作总结,更是每“下周”的论文工作计划。因此,要站在每周末的时点上,先总结本周,再计划下周,内容篇幅各占半页,切忌重总结而轻计划。“计划下周”要在任务书上的“毕业论文工作日程安排”框架内充分发挥其具体内容,“总结本周”要与上周末的“计划下周”八九不离十。7.论文修改,在任务书规定的提交论文初稿日期内可以发电子邮件,此后必须带打印稿到办公室来。同学们要知道“宜早不宜迟”的道理。8.实习报告书写格式要求与论文基本相同,但无须摘要、关键词、结论等部分,封面采用网上下栽的学校统一格式。9.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鉴定表等实习材料,须在实习结束后的第二周内一起交来,迟交成绩酌减。对应交材料无把握,需要让老师修改或过目的须提前。10.所有论文材料和实习材料,无论打印还是手写,都得有页码。11.各位同学在这四年大学的最后半年中,既要找工作岗位,又须行毕业实习、作毕业论文,不言而喻,十分辛苦。但这也是困境中磨练意志、艰苦中锻炼成长的好机会。辛苦耕耘之际,可喜丰收在望!12.尊重知识产权是大家应懂知识和应尽义务,此文件未经作者授权不可有复制、发送、邮寄等传播行为。若其他同学需要,可告诉他们到知网下载作为学术论文发表的其压缩内容: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如 何 撰 写 毕 业 论 文李山寨(集美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摘 要 毕业论文涉及面极广而问题又普遍存在。针对其常见毛病,依据权威规范和文法要求,总结经验模式和技巧以供借鉴和提高,意义颇大。文章尝试将经验性研究成果寓于论文写作的一般知识和常见疑难之中,并以文作例,以论文篇幅详细论述毕业论文的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基本部分的内容组成、撰写技巧及其常见模式,总结和警示其易犯的种种错误。探讨撰写“摘要”应重视的四个方面,认为其主体应是以动宾结构指示各章研究对象和报道各章主要成果;得出动宾合理搭配的各种选择和各句巧衔接的五种模式。指出“引言”宗旨是先承前而带来待解决的问题,再启后以引出正文的内容。论述“正文”应如何讲究层次明了、结构严谨、衔接圆润和规范要求等方面要领,给出四种简明标题的构词模式、两种常见论文类型的结构主干线和各种过渡段的内容组合模式。说明“结论”主旨是全文层面上重要成果的总括、强调和提升,并适当的启后。关键词 毕业论文;撰写要求;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中图分类号 G642.477,H15 文献标识码 A引 言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必经的学习与科研环节,既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科研活动的过程,更是一次学习和实践科研写作的训练。作为初学者,作论文经常先不知所措而难以人手,后错误累累或毛病多多。汲取前人成就,依据国家标准,总结知识经验和常见毛病,以达经验引导及避免错误,颇具现实意义。一、常识与通病作论文和写教材大有区别。写教材是把早已成熟的知识编写成章、成书以供初学者学习;而作论文则是学术研究,是对某一领域的现状、问题或规律的分析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高度概括和论述。因此,论文应以作者的分析、探讨、实验、理论、观点、建议等新内容为主,不应该象教材那样对某些并非新事物的概念、种类、特征、内容、原理等基本知识的简单介绍。当然,在论文伊始或某章开头,可能有必要对某一重要概念进行界定或说明,可用一段话或两三句话简单带过,不要占太多篇幅,更不要整章整条。尤其要注意,在题名、摘要、结论和各层次标题上面更不能让人感觉是在写教材而非作论文,即尽量不用诸如概念、意义、分类、介绍等等属于常识性介绍的词汇,而用诸如分析、总结、研究、思考、对策、预测、展望等等带有学术味道或新意的词汇。以上问题虽属常识,但却是大学毕业论文的常见毛病。它们和内容组织、措词造句、格式规范等等方面的毛病,不仅普遍存在于正文部分,在摘要、引言、结论等重要的毕业论文组成部分亦都屡见不鲜,必须切实注意和改正。二、如何写摘要摘要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的短文,应能客观概括论文的主要信息。其目的是让读者迅速了解论文主要做些什么、得到什么,以供判断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二次文献采用。与期刊论文相比,大学生毕业论文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通常篇幅较长、内容较泛、成果较浅、概括较难。因此,其摘要的内容和写法也可有其相应的特殊性,即“研究对象”和“所得成果”并重、比较讲究各章内容的匀称和顺序。其内容包括,先最简说明该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和方法,然后介绍论文各章研究对象、所得成果。社会科学版论文有时略掉“所用方法”,自然科学版论文则常说明技术路线、方法、材料、仪器、设备等。研究对象及其成果通常是,现状的问题或观点、问题的性质和原因、案例分析的经验和教训、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思路,以及事物分析或调研所得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结论,等等。经验总结,撰写摘要应注意和处理好以下四点。(一)讲究客观而简明客观和简明都是论文摘要特别要讲究的,既须力戒初学者容易夸张虚拟的毛病,还要避免非重点内容牵扯一堆尚且不能自明。为显客观(也为利于文摘期刊和检索工具收录1),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最好不用“笔者(或本文)”,偶尔可用“文章”;须在正文基本完成后,再根据论文的目录和内容,客观而明确撰写,不做渲染和评论,不行预期和计划,属于“过去式”,切忌“将来式”。为求简练,往往要将正文的一章甚至数章归结为摘要的一个语句,不作论证和例释,不列算式和图表;当然,重点章也可能需用多个语句来概要。为达自明,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 不加注释,不引用论文中的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二)主次应分清指示“研究什么对象”和报道“获得什么成果”,才是“摘要”的主体。开头的提出问题、说明研究目的和方法等内容,只宜用寥寥数语简单带过。切忌本末倒置,这是毕业论文常见错误之一。对于投稿论文,有的期刊要求指示性摘要,限定100字左右,只能指示各章“研究什么对象”,极少报道“获得什么成果”;有的要求报道指示性摘要,限定200字左右,不仅指示各章“研究什么对象”,还报道重点章“获得什么成果”。毕业论文的摘要属于报道-指示性文摘,或者属于报道性(又称“全貌式”、“信息性”)文摘,一般限定200300字。(多数学术期刊论文也如此要求。)创新内容不多的论文,各章都可既指示“研究什么对象”,又报道“获得什么成果”。毕业论文通常篇幅大,含有较多章条。前部章条比较次要、粗浅,常为文献综述和现状概述或分析等。因摘要字数所限,有时仅用“研究什么对象”简单带过。后部章条比较重要,常作深入研究,得出结果或对策。故其“摘要”应重在报道研究成果即所谓“结果”、“结论”,虽可有作为前导的“研究什么对象”,更应有具体罗列的“获得什么成果”。创新内容较多的论文报道性摘要,甚至略去“研究什么对象”,单纯报道其重要成果。(三)动宾要搭配还要注意,“研究什么对象”、“获得什么成果”中的动词与宾语要合理搭配、符合逻辑,不能乱点鸳鸯谱。虽然一个具体的宾语常有多个可搭配的谓语动词,但显然不是所有动词都可与之搭配的,即使可以搭配的动词也要忌讳一再出现。在“研究什么对象”之类的指示性句子中,可与各种具体“对象”宾语搭配的动词选择除了“研究”之外,还有其替代词:分析、剖析、解释、揭示、调查、考察、讨论、评论、思考、探讨、探索、论证、论述、阐述、综述、概括、总结、归纳、预测、展望,等等。忌讳采用诸如“进行”、“加以”和“以为”之类不能单独使用的动词。例如,“分析”要比“进行的分析”,“研究”要比“对加以研究”,各简略三个字;“考察”要比“以为考察对象”简约四个字。但初学者却很会犯此忌讳。在“获得什么成果”之类的报道性句子中,可与各种具体“成果”宾语搭配的动词选择除了“获得”之外,还有其替代词:发现、发明、实现、完成、解决、建立、建议、阐明、报告、列举、得出、导出、提出、给出、指出、认识、认为、主张、倡导、强调,等等。在“成果”单一的“获得什么成果”的句子中,要注意避免重复动词产生累赘。例如,“提出的建议(或观点等)”,比起“建议(或主张等)”显得累赘。但在“成果”多个并列的句子中,则可以采用“提出、等建议(或观点等)”。(四)各句巧衔接一般地,同一章条的“研究什么对象”和“获得什么成果”要前后相随配对。一篇论文常有多个章条内容,多方研究对象,多种研究成果。因而存在多个这种配对,间或还有非配对的“对象”或“成果”。其排列顺序通常要顺从文中内容,各配对的衔接方式灵活多样,宜巧妙选择。可用“首先、然后、同时、最后”等体现先后顺序的连词依次引出。也可带有表明先后和主次的某些词汇,例如“从人手;然后;重点。”。或者用序数词引出各部分,可用“第一、第二、”、“其一、其二、”、“一是、二是、”等引导词,也可用“1)、2)、”等序号。还可不用引导词,简单地用句号(或分号、逗号)相随。切记,最好别用“其次”、“再次”等词做引导。因为它们还有主次之义,而论文中各部分内容的主次地位与其先后顺序往往大不相同,甚至恰恰相反即先次要而广泛综述、后重要而层层深入。此外,在内容丰富成果很多,或有“结论”总括和提练各章成果等情况下,摘要各句亦可不顺从文中内容的先后顺序,而按其主次地位,即先报道重点,然后其次,略去再次。此时,虽可用“其次、再次”之类的引导词,但更宜只用句号(或分号、逗号)相连。(五)举例子说明以本文“摘要”作为报道性摘要之例。前两句为提出问题、说明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三句说明论文的特点或创新,同时从全文层面上指示研究对象和解决的问题。(因为文章篇幅大,难以用限定的字数把各方面工作及其成果都作具体报道或指示,故顺便先在此作一概括。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起拾遗补漏作用。)接下来的四句为本文摘要主体,分别介绍毕业论文四个基本部分的主要工作和结果。其中,一、三两句为指示“研究什么对象”和报道“获得什么成果”前后相随的配对;另两句为单纯报道“获得什么成果”的非配对。各句的衔接方式采用“顺从文中内容,不用引导词,简单地用句号相随”这一模式。各动宾结构都有所讲究动宾合理搭配,可为示例供以参考。即:“探讨四个方面,认为(观点1)和(观点2);得出各种选择和五种模式。指出是。论述等方面要领,给出构词模式、结构主干线和内容组合模式。说明是。”三、引言须注意引言也称为前言、引论、绪论等,一般不加序号和标题,作为正文之前的开场白。但有的论题需要作较多的历史回顾和有关说明,亦可单独成章,以文字加序码标出,成为正文的第一章。毕业论文通常要求写“引言”二字,不加序码。引言的目的是引读者入门,应言简意赅,不宜赘述教科书中的一般知识。主要内容是先“承前”再“启后”,即先说明选题缘由、前人研究情况、存在问题及其研究意义等;再说明“本文”欲做什么、用什么方法、有何预期(即研究范围、思路、计划及可得成果或欲达目的等)等2。以此既激发读者细读全文的兴趣,又将读者的思维引人文章的框架和思路。请见示例1。(方括号内容为摘者注。)示例1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的引言: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先“承前”:总结以往教训以提出问题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进而强调研究解决问题的意义 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再“启后”:用隐含手法向读者说明正文欲对“作一个大概的分析”,以达“分辨真正的敌友”之目的切记莫犯初学者常见错误,把“引言”写得与“摘要”雷同。虽然二者都有“承前”内容,但仍有所差别,试比较本文的引言与摘要前两句之间的异同之处。与摘要恰相反,引言要用第一人称,用“本文(或笔者)”而不用“文章”;对论文成就只能“预期”不能“明确”;属于“将来式”,切忌“过去式”。值得一提,引言的“启后”内容可用隐含代替明写而达简练。例如,示例1的末句。再如,本文“引言”的末句,既明写研究解决本文主题“颇具现实意义”,又隐含着启示本文“将总结撰写毕业论文的知识经验和常见毛病,以达经验引导及避免错误”。四、正文要讲究引言只为正文引来课题并提供简明的研究思路,如何在此框架内既横向展开全面阐述,又纵向剖析层层深入,有效的组织论据、进行论述、求证论点、得出成果,正是正文必须完成的任务。“正文”又称本论,特指不含“引言”和“结论”的毕业论文主体部分2。它基本决定了论文的水平,应充分把握其写作要领。总结之,正文的撰写重点要在层次、结构、衔接和规范等方面讲究技巧、遵循标准。(一)层次要明了毕业论文要言之有理,就须先言之有序,就得有清晰的层次324。这就要求各层次(章条)内容配有合适标题并前置连续编码的序号,一般限于34层。这既使论文层次分明,又使内容大概明了,有利于读者阅读和了解。社会科学版论文各层次序号要求空两格后依次按“一、”、“(一)”、“1.”、“(1)”书写,其后紧随标题。(参见本文体例。其中,第一层的序号和标题也可以居中安排。)自然科学版论文各层次序号要求统一左顶格起排,依次按“1”、“1.1”、“1.1.1”、“1.1.1.1”编排,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通常各层次的序号和标题都独占一行,题末不加标点符号。但最后一层标题亦可统一标上句号后,紧排论述内容。各层次标题皆要高度简明,不宜超过20字,应能明确反映所辖内容。标题构词常来自所辖内容的“研究什么对象”。与摘要中“研究什么对象”构词相同的是,名词与动词也要合理搭配、符合逻辑,常用的动词选择也相同。与摘要不同的是,标题的动词经常名词化而置于末尾(有时干脆省略),使之成为偏正结构。例如,本文第五章标题“结论的说明”,其“对象”是“结论”,“研究”动词的替代词是“说明”,但被名词化并置于末尾。此外,还常用所辖内容中总括性的观点或论点来标题。例如,本文的“动宾要搭配”、“衔接须圆润”等标题就是该章条所辖内容的总括性观点。有时也用所辖内容的核心问题来标题,或采用与摘要中“研究什么对象”相同的动宾结构。本文第二章中的标题“如何写摘要”和“讲究客观而简明”,分别采用了这两种模式。(二)结构得严谨一篇论文的严谨结构首先体现在内容主干线上。毕业论文正文主干线存在一般模式。常见的毕业论文选题类型有研究现实问题的对策型,还有调查或研究报告型。前者主干线一般要求:文献综述该研究方向国内外的理论动态、存在问题、经验模式或典型案例等概述具体研究对象的现状揭示现存主要具体问题及其危害剖析各问题的生存原因和变化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或建议、构想、思考等325;后者主干线通常要求:文献综述或引言研究设计(包括对象、方法、工具等)调查或实验结果汇总统计检验、分析讨论结论、建议等。各章条内容之间应密切联系,合乎逻辑,让人感觉它们都有存在的意义,是个有机整体而不可或缺。这要求各章条内容皆围绕主题而展开。同一层面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的为并列,分别从不同侧面论述同一事物;有的为递进,一环扣一环,环环逼近核心4。而同一部分内各层面的内容关系为层层展开深化和具体化。同时,还要注意三方面,一要避免文中内容的自相矛盾及各种逻辑性错误;二要让后文的“矢”瞄准前文的“的”,例如后文的“对策”、“建议”要针对前文的“问题”和“原因”;三要既广开思路,又实事求是,结合客观条件和可操作性。论文结构的严谨性往往还需要过渡性语言的配合。因此,如何讲究各章条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圆润衔接,以使读者易于感到各部分内容编排符合逻辑、顺理成章,值得大家注意。(三)衔接须圆润各章条不能生硬堆砌,而应圆润衔接。一般而言,毕业论文内容引用、参考较多,因此尤其要讲究整合,忌讳拼凑痕迹,而这恰是常见毛病之一。注意在各章条标题之下,通常需要有过渡性段落作些说明或阐述,再设小标题进一层展开论述。即使论述内容不需要再设小标题展开,也往往需要一两句起圆润作用(作某种必要说明以引出下文)的语言。这一点从本文各终极标题之下各段的开头可见例子。在章条末尾,有时也需要添加过渡性段落或语句。总之,要力求前后呼应、左右圆润,方能顺理成章。章条标题之下的过渡段堪称“小引言”,其完整的内容和功能有三方面。一是承上,说明本章条论述的内容与前面章条内容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并列,还有递进、延续、转折、主次、呼应、包含等类型。二是预告本部,提前阐释本章条的大概内容或主题概念,说明本章条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意义,以及其他能够启发读者细读本部的简述。三是启下,说明下文将要如何展开论述,并列展开的(为常见模式)分为几个方面,递进展开的思路或纽带如何。应该指出,小引言的“启下”功能可隐含于“预告本部”之中;预告本部和启下两方面亦可省略其一或合二为一,统称为“启后”或“启下”。本文中的各个小引言可为各种模式之例。本章标题之下的那段话可谓内容完整的小引言:第一句“承上”,说明(如何写好)正文与(如何写好)引言的主次关系;第二句“预告本部”,既解释主题概念、说明本章地位,还启示本章重在论述“其写作要领”;第三句“启下”,说明本章将要展开论述正文撰写的四个主要方面(层次、结构、衔接和规范)的技巧或规范。本章第四条标题“要符合规范”之下的小引言亦堪称功能完整:第一句“承上”,说明本条内容与前文各条内容为同等重要的并列关系;第二句、第三句“预告本部”,共用五个分句四步递推以强调说明图、表、公式、算式、注释、参考文献等多方并茂而且合乎标准,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是何等重要;第三句的第二分句还隐含着启下功能,暗示“本章将并列展开阐述图、表、公式、算式、注释、参考文献等内容要符合规范”。本文第二章下的小引言,主要在于预告本部,说明一般论文摘要的要求、目的和大学生毕业论文摘要的特点及其常见内容;末了也作“启下”。应该指出,小引言的“启下”功能亦可隐含于“预告本部”之中。 各章条内容末尾的过渡性语言在于启下,说明本章条内容或论点与后面章条的关系,并由此引出下一章条内容。这种关系与下一章条小引言的“承上”关系,内容相同,方向相反。因此,通常二者只留其一,即若上一章条末尾有“启下”的过渡性语言,则下一章条的开头就无须“承上”。 例如,本文第一章的最后一句已经作了“启下”,即暗示“将要分别论述如何撰写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重要的论文组成部分,并强调切实注意纠正其常见错误”,这就使第二章(甚至连带第三章等)的小引言无需“承上”。再如,本章第二条的最后一段也作了“启下”,既说明本条与下条的包含(从属)和递进关系;又暗示将要展开论述如何利用过渡性语言使各章条在语言表达方面圆润衔接这一“值得大家重视”的要领。所以本章第三条的开头就不必“承上”以说明其内容与第二条的既从属又并列(带有递进)关系。当然,亦可将这一段过渡性语言调到下一章条的开头作为小引言,二者功能基本相同。同理,上级章条开头小引言末了的“启下”,亦可使其后展开的下级各章条开头都不必“承上”。例如,本章开头小引言末句已经具体启示本章将展开论述的四个并列条目,这使所展开的各条开头原则上都可以不作“承上”说明与上述各条内容的并列关系。再如,本章第四条开头的小引言末句的暗示性“启下”,亦使所展开的各条内容开头不必“承上”。(四)要符合规范正文的撰写不仅要讲究层次、结构和衔接,还须遵循各种规范要求。毕业论文是毕业生申请毕业和授予学位时供评审、确认用的学术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掌握本学科相当程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和实务工作的一定能力。故而尤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定性结合定量、兼具学术性和知识性,既而强调要求文中须图、表、公式、算式、注释、参考文献等多方并茂而且严格合乎标准。 1.图、表的编排和呼应要求正文中的插图和插表皆应具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只看图、图题和必要时存在的图例,就可理解图意;只看表、表题和必要时存在的表注,就可理解表意。插图必须有图题,置于图的正下方,与图紧随,不能分离。图题必须由图号和题名组成,二者同行排列相间一个字距。插表必须有表题,置于表的正上方,与表紧接,不能分离。表题必须由表号和题名组成,二者同行排列相间一个字距。图号和表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连续编码,码前冠有“图”字或“表”字。各种论文通常按图或表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全篇统一编码定图号或表号。例如:图1,图2,;表1,表2,。对于图表很多的长篇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例如,在第二章中的图号和表号分别为:图2.1,图2.2,;表2.1,表2.2,。文与图或表必须呼应。图或表因带有图号或表号,其本身就是“应”。那么,在文字阐述中就得有“呼”。可用“如图1所示”、“参见表4”、“图3显示”、“表3是”等表达方式。图和表的位置编排原则为图随文排、表随文排,即将图或表置于本条目或本章内靠近“呼”的段落之间,并且先“呼”后“应”。2.公式、算式的规范要求与图表要求相似,公式、算式也要编号并作呼应。通常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置于圆括号内,如“(1),(2),(3),”;式子很多的长篇论文亦可分章依序编排,如第三章编为“(3.1),(3.2),(3.3),”。作为“呼”,文中阐述相应内容时应有“如式(1)所示”、“式(1.2)说明”、“式(3.2)是”、“式(3)与式(4)联立”等字样;作为“应”,须将每个式子的带圆括号的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为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同理,式子的“呼”与“应”也要尽可能紧相随。紧下自然段内容及其相应式子可为此例。公式、算式或方程式较长时,须另行居中横排,若需转行排写的,只能在“+”、“-”、“”、“”、“”、“”等符号处转行,并使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具体可参见示例2。例中式(1)是投资项目净现值指标的计算公式,而式(2)则为某一资金成本8%、4年基建期中每年投资500、流动资金垫支200、使用寿命20年中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600、报废时固定资产净残值100的具体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计算式。示例2 净现值指标公式及其代入某一具体方案数据的算式:净现值NPV=投资项目各年现金净流入量总现值-投资项目各年投资量总现值 (1)=600(1+8%)20-1/8%(1+8%)201/(1+8%)4+(200+100)1/(1+8%)24 -500-500(1+8%)3-1/8%(1+8%)3-2001/(1+8%)4 (2)3.注释的标注和呼应注释用于对篇名、作者和正文中某些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对篇名的注释称为题注,往往是后来的汇编者所加,在于说明文章的背景和由来以及其它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文章的情况。对作者的注释即为“作者简介”。(投稿论文所必需。)此二类注释都置于首页地脚。毕业论文无需题注和作者简介,其注释仅对文中的某些特定内容。解释内容简单者可用夹注。(加圆括号紧随文注。例如,本条目中有两个“句内注”、三个“句外注”。)内容较多的可采用脚注(或称为“面末注”,即将各页注释的解释条文分别置于当页地脚),或采用尾注(或称为“篇末注”,全文所有注释的解释条文按其先后出现的顺序集中列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本文采用“尾注”方式。应该指出,有的注解内容与正文比较接近的“夹注”,也可以换一种写法而融入正文。例如,含有两个句内注的前句亦可改写为:“内容较多的可采用脚注即“面末注”,或采用尾注即“篇末注”。前者将各页注释的解释条文分别置于当页地脚;后者把全文所有注释的解释条文按其先后出现的顺序集中列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除单一作者论文的“作者简介”外,注释都须呼应,因而需要据序编号和标注。正文中注释的编号常用加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有的期刊要求阿拉伯数字加半个圆括号或不加任何符号。)采用尾注的,全文统一从“”起编,依序编排;采用脚注的,各页都从“”起编。各个编号都要一方面“标”于欲解释的特定内容的右上角,以显示“呼”;另一方面“注”于相应的解释条文首行的左顶格,引出“应”。具体可参见本文各处尾注的呼应。4.参考文献要标注以呼应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写作论文总会引用或参考前人的数据、观点、方法或思路的。因此,无论各种学术期刊还是各校毕业论文指导书,都要求著录主要参考文献。著录参考文献有种种意义:可以表达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和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反映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区别论文作者和前人的成果以避免剽窃他人成果之过或嫌疑;可节省论文篇幅并索引读者阅读前人的相关成果。但要注意所著录的参考文献须精选,仅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不宜罗列教科书或陈旧史料。与注释的要求相似,参考文献也要编号、标注和呼应。参考文献的标注和著录方法有“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后者在我国较少用,故略之。采用顺序编码制时要对所有参考文献,按它们在全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置于方括号内(全文统一,从“1”起编),再进行“呼”,即标于引用的词句的右上角。若文中多处引用了同一文献,则应不厌其烦地把该文献首次引用的序号在各引用处都标出来,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510。若在正文的某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出这几篇文献的序号。例如本文第五章末段的标注“4,6”表明文献4、文献6都有该观点或内容。同理,各带方括号的序号都要“注”于相应的文献著录条文首行的左顶格,引出“应”。各种情况下参考文献的标注、呼应,本文都有例子可为示范。五、结论的说明自然科学版期刊论文常有“结论”或“讨论”部分,并加序号做为最后一章;社会科学版期刊论文不常集中写结论。作为对毕业生的一种练习要求,社科毕业论文也须写结论部分,并标上“结论”二字但不加序号。有时亦可将“结论”写成“结语”,后者存在让作者抒发情感的空间。“结论”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和强调正文中的重要观点、创新等成果,还可有提升或补充论点。例如,示例3和本文的结论不仅总结和强调了文中的主要观点,前者的最后一句还提练了正文对中产阶级左翼的观点,指出:要时常提防他们扰乱我们的阵线;后者的后段第一句(“本文范例”)、第二句(撰写创作)补充了结论性的观点和说明。“结论”还应有某些后部内容。例如:指出本文研究成果的新度、特色、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提示其推广应用的可能性、范围、注意点,以及对前景的展望(本文结论后段的第二句既是补充论点,又是提示注意点);指出文中未解决或新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其大概的研究思路、设想或建议(例如本文结论的最后两句)。示例3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切记“结论”不是正文各章论点的集合,而是全文层面上的总括、强调和提练325。注意“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该有提出问题、指出目的、说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内容,而可以有某些“摘要”不宜有的“后部内容”。即使在“获得什么成果”方面,也应与摘要在侧重点和表达方式上有所差别。摘要重在客观描述各章成果,结论则重在主观总结全文论点;摘要不宜用第一人称,结论则不然;摘要须用动词“获得”或其替代词带出具体成果,而结论则直接写出。此外,结论不象摘要,不要求独立性和自明性。试比较本文的结论与摘要的区别与联系。还需注意,“结论”与“引言”大相径庭,不可有相似之处,而宜有前呼后应的联系。虽然有的“引言”可见展示论文成就,有的学者也主张“引言”可有甚至应有展示论文的结果4,6,但无论如何是属事前展示,是属“前呼”,因而只能是预期中的、不明确的;而“结论”展示成就或观点则为事后展示,是为“后应”,故而是明确的、不可含糊的。六、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各篇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59。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M、论文集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等等515)、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起止页码,等等52-6。著录格式参见文献5、本校毕业论文指导书和本文的参考文献表。结 论总之,如何撰写毕业论文要领有三。首先,要合理掌握论文各基本部分的内容组成。“摘要”、“引言”、“结论”的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