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复习题1病理状态:相对稳定或发展极慢的形态变化,常是病理过程的结果2脑死亡的判断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首要指标)2)瞳孔散大或固定3)不可逆性闹昏迷4)脑干神经反射消失5)脑电波消失6)脑血液循环停止3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肥大,增生,萎缩,化生4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 如脑动脉硬化 2)压迫性萎缩如肾实质萎缩 3)费用性萎缩 如骨骼肌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如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如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的萎缩5萎缩细胞胞质内可见脂褐素沉着6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7脂肪变性多见于肝心肾等器官8肝脂肪变的细胞的分布与病因有关 如慢性肝淤血,脂肪变首先发生在肝小叶中央区 磷中毒常是小叶周边细胞受累 9脂肪变 苏丹三染色呈橘红色 锷酸巴脂类物质染色呈黑色10脂肪变性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条纹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11玻璃样变:1)血管壁玻璃样变 2)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3)细胞内玻璃样变 酒精中毒性肝病 (mallory小体)12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表现为1)核固缩2)核碎裂3)核溶解13坏死可分为以下几类:1)凝固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 3)特殊类型的坏死 A干酪样坏死 B坏疽 14坏疽可分为三种:1)干性坏疽 常发生在四肢末端 2)湿性坏疽 多见于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3)气性坏疽 深部肌肉15坏死的结局 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3)机化4)包裹16凋亡: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特定的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7凋亡与坏死的区别:30页表18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细胞分为3类 1)不稳定细胞 见于表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的被覆上皮,淋巴,造血细胞等 2)稳定细胞 见于各种腺体和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 肝 胰 内分泌腺 汗腺 皮脂腺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3)永久性细胞 如神经细胞 心肌细胞 骨骼肌细胞19肉芽组织:是富于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新生组织,并伴有炎细胞的侵润,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似鲜嫩的肉芽故称肉芽组织。 构成:在毛细血管之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和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20瘀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含血量增多,称静脉性充血,或被动型充血 ,又称瘀血21瘀血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22瘀血后果:瘀血性水肿或瘀血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或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器官瘀血性硬化,侧枝循环建立23慢性肺淤血原因及镜下:48页24 血栓的类型 1)白色血栓:常见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动脉内 2)混合雪山3)红色血栓4)透明血栓25栓子的运行途径:动脉栓塞、静脉栓塞、门静脉栓塞、交叉性栓塞、逆行性栓塞26梗死的形状:呈椎体型的器官:肾,脾、肺 贫血性梗死呈椎体型:脾、肾27梗死的类型:1)出血性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供应且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 2)贫血性梗死:常见于脾、肾、心28急性炎症64页 看懂29炎症的病理变化 渗出、变质、增生30血流动力学改变顺序 1)细动脉收缩 2)动脉性充血3)静脉性充血31炎细胞的种类:1)中性粒细胞(急性炎症)镜下核呈分叶状 见于急性炎症、炎症早期、化脓性炎症 2)单核细胞(慢性炎症)核呈蚕豆状 见于急性炎症、慢性炎症、非化脓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原虫感染 注:中性粒细胞不能吞噬的细菌单核细胞都能吞噬; 单核细胞的变形: A类上皮细胞:吞噬结核杆菌,胞核椭圆无明显界限 B泡沫状细胞:吞噬大量脂质 C多核巨细胞32急性炎症结局 77页看懂33肿瘤细胞的异型性1) 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不一致,可以出现瘤巨细胞2) 肿瘤细胞通常比相应正常体积细胞大3) 肿瘤细胞核的体积增大,胞核与细胞浆的直径比例增高4) 核的大小、形状、染色差别较大 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的核5) 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也常增多6) 核分裂象常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34肿瘤命名原则 84页35肿瘤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外生性、侵润性36肿瘤的扩散:1)局部侵润和直接蔓延 2)转移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37常见的癌前病变:1)大肠息肉状腺瘤 2)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 3)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4)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5)皮肤慢性溃疡6)粘膜白斑7)肝硬化8)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原位癌:是指局限于上皮层内的癌,癌组织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侵润39休克:1)休克代偿期 又称缺血性缺氧期 ,微动脉循环特点:全身小血管持续收缩痉挛(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尤其是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更明显,前阻力增加,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而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血流主要通过直捷通路或动静脉短路回流,组织灌流明显减少。此期微循环灌流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 2)休克失代偿期:又称为休克期、微循环淤滞期、瘀血性缺氧期 微动脉特点:微动脉、后微动脉核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性减弱甚至扩张,大量血液涌入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虽然也表现为扩张,但因血流缓慢,细胞嵌塞,使微循环流出道阻力增加,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所以,此期微循环灌流特点是: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瘀血性缺氧状态 3)休克不可逆期 又称难治期,或为循环衰竭期,或DIC期,此期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为循环中可有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4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继发于某些原发疾病或病理过程的,以广泛微血栓形成并相继出现凝血41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静脉,如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等,其基本病变是在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是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病变。42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1指纹脂斑期 2纤维斑块3粥样斑块4继发性病变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血栓形成4)钙化5)动脉瘤形成43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4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前降支最常受累,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45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血供中断,供血区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称为心肌梗死。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46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47良性高血压按病变发展可分为三期: 1功能紊乱期 此期病变主要是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收缩,还未出现器质性病变 2动脉病变期 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引起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3内脏病变期 1)心脏病理变化2)肾脏病理变化3)脑的病理变化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48增生期又称肉芽肿期,此期的特征性病变是形成aschoff小体,也称风湿小体,对风湿病具有诊断意义。Aschoff小体是一种肉芽肿性变,多发生于心肌间质、心内膜下和皮下结缔组织49风湿病镜下:中心:纤维素样坏死 周围:风湿细胞,呈枭眼状,毛虫状 外周:少量淋巴细胞,称核细胞50风湿性心内膜炎镜下:在瓣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直径12cm的疣状赘生物,不易脱落,疣赘物为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的白色血栓,最后形成慢性心瓣膜病51 1)二尖瓣狭窄:听诊,心尖区可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X线显示左房增大,为倒置“梨形心” 2)二尖瓣关闭不全:听诊,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X线显示左右心房室均肥大、扩张,呈“球形心” 3)主动脉瓣狭窄:听诊,主动脉瓣区可听到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X线显示左心室肥大、扩张,心脏呈“靴形”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听诊,于主动脉瓣区可听到舒张期吹风样杂音52纤维素性炎:1)充血水肿期 肺叶充血、水肿,大量浆液渗出于肺泡腔 2)红色肝样变期 病变肺叶质地变实,外观呈红色3)灰色肝样变期 病变肺叶为灰白色,质实如肝4)溶解消散期 肺质地变软,实变病灶消失53小叶性肺炎病理变化: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是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病灶常散布于两肺各叶,尤以两肺下叶和背侧较多 双肺散在灰黄色实变灶,病灶大小在1cm左右,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形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灶呈片状分布,病变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及其周围肺泡腔内出现较多中性粒细胞,一些红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纤维素较少见,随病情发展中性粒细胞渗出增多,形成化脓性病灶。支气管和肺泡壁结构常被破坏,病灶周围组织充血,可有浆液渗出,病灶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代偿性肺气肿和肺不张5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245页55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好发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壁侧和咽隐窝56肺癌病理变化:肉眼:中央型 最常见,周围型,弥漫型 组织学类型包括6种,1)鳞状细胞癌 最常见2)腺癌3)腺鳞癌4)小细胞癌5)大细胞癌6)肉瘤样癌57胃溃疡好发部位: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部,以胃窦部最常见58慢性胃炎的结局和并发症:1愈合2穿孔3幽门狭窄4恶变5出血(最常见)59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60肝炎病毒有6种: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戊型(HEV)庚型(HGV) sAg为表面抗原,HAsAg为甲型肝原病毒表面抗原,以此类推61肝炎的发生机制,264页62急性肝炎特征:主要病变是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广泛的肝细胞胞疏松化和气球样变63病毒性肝炎基本病理变化:1)肝细胞变质和坏死2)肝细胞凋亡3)炎细胞浸润 4)肝细胞再生和间质反应性增生64急性重型肝炎:又有爆发型、电击型恶性肝炎之称65肝硬化镜下变化 268页66假小叶:正常肺小叶结构被破坏,消失代之以大量纤维组织围绕,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假小叶67肝硬化的临床病理联系A.门脉高压症。其临床表现有1)脾肿大 2)胃肠瘀血、水肿3)腹水4)侧支循环形成腹水形成原因有:1门静脉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和管壁通透性增高 2肝功能降低,肝细胞和合成的白蛋白减少,至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肝灭火作用降低,血液中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增多至水、钠潴留4肝窦内压升高、大量液体流入窦状隙,部分经肝被膜漏入腹腔 B肝功能不全、其临床表现有1) 激素灭火不全 雌激素灭火不全引起小动脉及其分支发生扩张,患者皮肤可出现红色蜘蛛状血管痣,肝掌、男子睾丸萎缩、乳房发育、女子闭经不育2) 出血倾向3) 血浆蛋白合成不足4) 肝脏代谢及解毒功能下降68肝硬化的结局:如果病变继续发展,最终出现肝功能衰竭,患者可因肝昏迷死亡,或因食管下段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合并肝癌及感染等死亡69肾病综合症:基本特征为大量蛋白尿(大于等于3、5克每天)、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小于30克每升)、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其中前两者为必备条件70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儿童和青年常见,起病急。其特点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尤其是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故又称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71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2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巨噬细胞附着于肾小囊内毛细血管丛周围,形成新月状或环状结构,称为新月体和环状体73膜性肾小球病 又称膜性肾炎,特征为毛细血管壁均匀一致的增厚74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因无明显变化而名75高血压机制:由于肾小球缺血引起肾素分泌增加,贫血:由于肾单位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氮质血症及自身中毒抑制骨髓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e类课件
- 公司消防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窗》泰格特获奖课件
- 销售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 领导汇报职业规划
- 患者呕吐用药护理规范
-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总经办月工作总结
- 行政部门月度汇报
- 2025私募股权投资合同委托监管协议范本
- 部队军事体能训练课件
- 狗猫鼠全文赏析课件
- 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个人履职报告
- 船舶拆解资金管理办法
- 增值税发票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对酒驾醉驾问题谈心谈话记录内容范文
- 【《以儿歌为载体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路径分析》11000字】
- 2025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答案)
- 2025年秋招:中国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 微生物-昆虫互作机制-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