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印技术及外观检验介绍.doc_第1页
喷印技术及外观检验介绍.doc_第2页
喷印技术及外观检验介绍.doc_第3页
喷印技术及外观检验介绍.doc_第4页
喷印技术及外观检验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NSUNWA培 训 手 册文件编号OSW-09- 喷印技朮及外观检验介绍生效日期01- NOV-2011第一章:喷印产品外观知识1、 目的让所有员工在日常的作业中更进一步的掌握所有喷印产品,包装、外观标准与要求。2、 适用范围本教材适用本厂二次加工喷印科所有职员工,第一章适用于员工组长等,第二章适用于技人员3、 检查条件3-1目视距离:50CM10CM(指定的情况)3-2视 角:正面(90度45度)3-3检查时间:约5秒3-4光源类型:两无盏40W日光灯的光线标准。4、 外观的基本概念4-1外观:指部品看得见的外表部分(包括正面、侧面)。4-2外观部品不要堆压、重叠,产品外观不可相互碰撞,特别是精密镜片,产品不可与过硬的器具接触,避免有碰伤,削伤的产生,不可用直接触摸产品,以免指印脏污残留于产品上。5、喷印部品外观面的划分 (附图)5-1A面:代表性的表面外观,在正常使用时明显的可见部位。5-2B面:正常使用时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次要表面,在正常使用时其他的可见的四个侧面、背面。5-3C面:主机底壳被电池遮住的内表面。5-4D面:非外观面。版本记录描述编制人日期A首次发出欧阳广根01-Jul-2011编写人审批人欧阳广根6、喷印产品外观缺陷内容(分两大类)6-1喷油产品:烧焦、油点、尘丝、尘点、发白、起皱、色差、粗细不均、脱漆、少油、积油、飞油、划痕、光泽不一致。6-2印刷产品:缺油、字体模糊、牙边、色差、粗细不均、位置偏移、针孔。7、喷印产品外观定义7-1烧焦:开油水太强或者因干燥温度过高导致产品表面成斑状形。7-2油点:产品表面出现直达素材表面或喷涂表面的洼坑现象。7-3尘丝、尘点:部品表面上形成突起的不规则的圆状或线条状的异物。7-4发白:部品表面出现局部颜色发暗成灰白色。7-5起皱成:部品表面如桔皮一样凹凸不平。7-6色差:一个单色部品上出现二种或二种以上颜色。7-7划痕:部品表面被某种物体划过后留下的痕迹。7-8少油、积油:部品表面出现漏底或边缘油漆堆积现象。7-9飞油:在规定的喷涂面积以外有喷油现象。7-10针孔:部品字体表面出现针眼状的漏底。7-11字体模糊:印刷字体表面不清晰,模糊不清。7-12牙边:部品边缘出现牙齿状、且高低不平。7-13缺油:印刷字体表面出现印刷不全现象。7-14气泡:部品表面形成圆拱形的空心涂膜面。7-15光泽不一致:一个单色部品出现亮、哑不统一的现象。7-16重影:印刷第二次时与第一次印刷不吻合。8、素材不良外观讲解8-1成形不良1碰伤(压伤):因受外力或产品之间的相互碰撞所造成产品有不固定的伤痕。2变形(离形):部品受外力挤压造成形状有异于部品原来的形状。3脏污:因制程环境不良所造成部品脏污(灰尘)。4缩水:因成形条件不足导致部品某处低于平面,整个面看起来不平,但不是所有凹 陷都不可以,应加以涂装再判定。5毛边:部品外围因金型配合或成形不良造成多胶的现象。6水口位高:注入口断料不完全或加工不完整,其高于平面。7缺胶:因模具成型问题导致产品残缺不齐。8-2作业不良1 削伤:部品有毛边,需作业员加工,由于作业手法不当或用力过大造成多削到不用加工的部位。2 毛丝残留:加工后需加工的部份彻底或残留,以及加工吹度不干净,导致削掉的毛丝残留于部品内。3 漏加工:指定需加工的部份未加工。9、包装作业内容9-1包装作业需先看作业指导书,了解产品的包装方式,数量及所用的包材等。9-2产品在包装前首先确认实物与制品票是否相符,以及产品有无设变前与设变后或左右混装及短装。9-3包装后的尾数须贴“尾数票”并确认好尾数的数量,尾数须做好防护措施,多余空间须用隔板填满以确保品质,以免产品在箱内晃动造成刮伤。9-4包装好的部品须再次确认实物数量及制品票,无误后方可装箱入库。10、注意事项10-1作业员作业时需戴指套,不可留长指甲,佩戴手表,戒指等其它部品。10-2.于形状一样但产品编号不一样及有设变前后的一种产品,必须标示清楚,不可混装。10-3 于同一种部品有模号之区分,检查好的产品一定要隔离分开放以及成形上未有不同标示的小票,交接给下一班时要对下一班负责人说明清楚。10-4 作业过程中产品要轻拿轻放,不可拿多个在手上,避免产品相互磨擦、刮伤。10-5 作业前一定要先参照作业指导书,以及品质不良分析表,避免同一个不良点再次发生。10-6. 胶纸的部品,应注意作业手法,避免粘胶脱落于产品上,贴胶纸时应一次性贴到位,如有贴到涂装面应撕起来重贴,并用无尘布、去污水擦试干净再重贴,贴完后要对贴好的产品自主检查,或另安排人员进行检查。10-7. 作业时应注意周边的“5S”,桌面的清洁及摆放。10-8. 贴胶纸时,首先确认胶纸是否耐高温,避免产品粘胶现象造成后一工程作业的困扰,以及胶纸的品质!10-9. 包装时不可有多装或少装现象,不可有颜色、模号、设变前与设变后、素材与重工等混装现象。10-10. 包装时制品票须填写完整准确,不可涂改,并备注“喷油OK或丝印OK”。10-11. 尾数箱须贴尾数票方可入库。10-12. 包装时须戴手指或指套,以免有脏污,并且要轻拿轻放,以免造成刮伤。10-13. 包装时所有的包材应保持清洁,不可有污损。缺陷要求:项目缺陷内容不允许允许数量1A面划伤长度1宽度0.10.50.10.051宽度0.050.52宽度0.110.20.1直径0.21直径0.12异物(喷涂、且无异色)长度2宽度0.114宽度0.1520.30.13宽度0.151长度3 宽度0.152长度1,宽度0.153注:1、凡允许2-3点缺陷,要求两点之间的距离10mm。 2、以上缺陷要求只陷客户联想使用,其余客户 须参照其它客户产品检验要求!附图:外观面的划分,仅用于标识表面区域。(图片为联想手机作示例)常见喷印部品外观不良例举如下:1重影标准 2尘点标准3烧焦标准4飞油标准5划伤标准以下为注塑常见外观不良:披锋标准水口位高标准缺胶标准第二章喷油、丝印、移印1.什么是喷油、丝印、移印?11目前本公司所指的喷油有两种,一种是手动喷油、一种是自动化喷油。其共同点是通过喷枪管道内高压气体,将油漆均匀吹散呈雾状,并使雾状油漆粘在需涂装位置。12 丝印:本公司目前所指的丝印为:座台丝印。其原理为:把需印刷的图案晒在适当目数纤维或尼龙网纱上。通过胶质刮刀,使油墨透过纱孔覆盖到被印刷部品上。13 移印:是利用显影的方式把所需图案准确晒蚀在钢板上,然后注入油墨,刮干净表面余墨,用合适形状专用移印胶头把钢板蚀刻处的图案油墨粘上,转印到物件上。2喷油作业注意事宜。在实施喷油作业时要做好自我防护。因喷油所接触的多为化学品物质(例:油漆、开油水、防白水、等、苯类、醇类化学物质)。在操作时要戴好眼罩、口罩、手套等,尽量避免皮肤接触此类物质。3. 喷油作业易出现的问题及对应分析。 31本公司所喷涂物品为:塑胶类制品。故所用油漆为:塑胶类油漆(目前本公司所使用塑胶漆按性能可分:A、单液性油漆。B、双液性油漆。)。在喷涂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现列常见问题点:尘丝、尘点、脱漆、烧胶、油点、起泡、白斑、等,其不良分析如下: 32 尘丝、尘点:A、涂装室环境杂质太多。B、油漆中混有不洁物。C、喷枪不干净。D、开油水溶解力太弱。 33 脱漆:A、素材表面脏,清洗不干净。B、塑材表面太光、太硬,耐溶剂强。C、溶剂开油水溶胶力弱。D、油漆树脂附著力差,漆膜过脆。E、在施工时漆膜过薄,也易造成脱漆。 34 烧胶:A、油漆配方及开油水的溶胶力度太强。B、油漆配方及开油水的干燥速度过慢。C、生产拉温度过高。、D、塑胶件气纹太大,耐溶剂差。 35 油点:A、塑胶件啤胶时喷过脱模剂。B、底材表面油污、汗渍未清洗干净。C、返喷涂品底层油层中加入抗油剂硅类品。 36 起泡:A、喷涂油漆粘度过干或过稀。B、烘烤温度太高。C、涂层太厚。 37 白斑:A、银色漆遮力偏大。B、溶剂开油水偏弱,难以溶解油漆。C、溶剂开油水慢干,喷涂时油漆积油过厚。D、在喷涂时,漆膜过于干枪。E、喷涂后产品,立即进入高温。F、天气气温过于干燥,对喷涂才件造成影响。4喷油作业的手法。 41 在常规手动喷油时为:左手拿夹具、右手拿喷油枪,最佳喷涂距离为:喷枪口与产品相距8-15CM,喷涂气压:3-5bar左右。 42 在手动喷涂时为漆膜尽量达到一致,最佳喷涂方式为一枪压一枪。从而避免走漏枪及不够油现象发生。5丝印作业易出现问题及对应分析。 51本公司所丝印的物品为:塑胶类制品。所使用的油墨为:塑胶类油墨。在丝印中常见的问题点有:塞网、丝印字体模糊、针孔、气泡、附着力不够等。 52 塞网:A、印刷油墨中的颗粒较大。B、油墨在丝印网板上干燥后结膜。C、油墨的粘度过高影响丝印。D、温度较低使油墨的流动性变差。 53 丝印字体模糊:A、油墨过稀。B、装网板时高度未调校好。C、网板制作问题。D、在印刷时胶刮倾斜度、用力度不当。 54 针孔:A、附在网板上的灰尘及异物未清除。B、承印物表面的清洁。 55 气泡:A、承印物前处理不当,有灰尘及油污。B、油墨中混有气泡,未处理。C、印刷速度过快或印刷速度不均匀。6丝印作业的手法。 61 本公司丝印为:座台丝印。在丝印时会根据天气的温湿度、及油墨本身粘度加入适当开油水(例:783、防白水等),此类天那水及油墨对人体有一定伤害,故在作业时要做好自身防护(例:戴口罩等)。 62 网板材质为尼龙、纤维类,要避免尖性、硬性物质刺到,清洗时小心指甲刮伤网板。 63 在丝印作业时:一般情况下刮刀与网板呈60度角左右。并用适当力度,不可过大或过小力。 7移印作业易出现问题及对应分析。 71 移印与丝印所出现的问题点基本相似,在生产时要对应分析。常见的问题点、分析: 72 字体变形:A、印刷胶头与承印面不符。B、印刷时胶头压力过大。C、印刷胶头与承印面倾斜度太大。 73针孔:A、胶头正心压在钢板图案中心上。B、承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