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名词解释.doc_第1页
诊断名词解释.doc_第2页
诊断名词解释.doc_第3页
诊断名词解释.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症状(symptom):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体征(sigh):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度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度。 呼吸困难(dyspnea):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紫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 柏油便(tayyystool):上消化道或小肠内出血并在肠内停留较长时间,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成黑色,又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所以。 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bilirubinUCB):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肌红蛋白等),这些胆红素成为。 意识障碍(disturbanceoconsciousness):指认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三凹征(threedepressionsign):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咯血(hemoptysis):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除。 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疾病导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呕出。 黄疸(juandice):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增多导致皮肤、 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嗜睡(somnolence):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和语言杂乱。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器具来了解机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其目的是收集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知识。 视诊(inspection):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触诊(palpation):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是以一手轻放在被检查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轻柔的进行滑动触诊。 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 slipping palpation):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并在其上做上下左右滑动触摸。常用于腹腔包块和胃肠的检查。 双手触诊法(bimanual palpation):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背部,并向右手方向托起,使被检查的脏器或包块位于两手之间,更接近体表,便于右手检查。常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压痛和反跳痛。 冲击触诊法(ballottement): 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振动而产生声响,根据振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 听诊(ausculation):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任一部位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检查方法。 自主体位(active position):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疾病早期或病情较轻的病人。 被动体位(passive position):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者。 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 辗转体位(alternative position):腹痛发作时,病人坐卧不安,辗转反侧,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肠绞痛等。 强迫停立位(forced standing):在活动时,由于心前区疼痛突然发作,病人立即原位停止,并常用手按抚心前区,待好转、缓解后才离开原位,见于心绞痛。 蜘蛛痣(spider angioma):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多出现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 肝掌(liver palms):慢性肝病患者大小鱼际处,皮肤发红,加压后退色。 二尖瓣面容(mite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出现的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集合反射(convergency reflex):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迅速移进眼球(距眼球10厘米处),正常人此时眼球内聚,瞳孔缩小,成为。 Koplik斑:麻疹粘膜斑,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帽针头大小的白色斑点。 佝偻病胸(rachitic chest):前胸部各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多发生于佝偻病患者。 鸡胸(pigeonchest):胸廓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侧胸壁凹陷,胸骨向前突出。形如鸡的胸廓 桶装胸(barrelchest):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可与左右径几乎相等,外形成圆筒状,见于肺气肿和哮喘发作期。 扁平胸(flatchest):胸廓扁平,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瘦长体型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 漏斗胸(funnel chest):胸前壁正中凹陷,形如漏斗。 Kussmaul 呼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等酸中毒时,机体为了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所出现的呼吸加深。 语音震颤(vocalfremitus):受检者发出声音,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的震动,并由检查者的手触及,又称触觉震颤。 支气管语音(bronchphony):为语音共振的强度和清晰度均有所增加,常伴有语音震颤增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等,见于肺实变。 干啰音(dryrales):由于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潮式呼吸(tidal breathing),Cheyne-Stokes Biots呼吸即间停呼吸。 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lse):指心脏搏动时,心尖搏动内陷,见于窄缩性心包炎和重度右心室肥大时。震颤(thrill):指心脏搏动时用手触诊而感觉到的一种细小的振动,又称猫喘,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心音分裂(splitting of heart sound):指心音的两个成分间的间隔延长,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裂成性质相同的两个成分。 奔马律(gallop rhythm):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的额外心音,当心率增快时与原有的第一二心音组合成类似马奔跑时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是心肌严重受损的体征。 开瓣音(opening snap):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当二尖瓣狭窄但弹性尚好时,在第二心音后出现的一个音调较高而清脆的额外心音。 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窄缩性心包炎时,在第二心音后出现的一个较响而短促的声音。是由于心包增厚,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停止。 Austin-flint murmur(杂音):严重的主动脉关闭不全时,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的舒张期杂音。 Graham-steell murmur指肺动脉扩张时可导致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而产生的舒张期杂音。杂音呈递减型、吹风样。 水冲脉(water-hammer pulse):指脉波迅速上升又迅速下降,犹如潮水涨落,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亢和严重贫血 交替脉(pulsus alternans):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为心肌收缩力强弱交替所致,为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 奇脉(paradoxical pulse):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为左心室搏血量减少引起,见于大量心包积液、窄缩性心包炎等。 毛细血管搏动征(capillary pulsation sigh):指检查者用手指轻压被检者的指甲末端或用清洁的薄片轻压被检者口唇,引起局部变白,若出现随心脏搏动而又规则的红白交替的现象,称。 枪击音(pistolshot):在四肢动脉处听到的一种短促的如同开枪的声音,见于脉压增大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和严重贫血等。 Duroziez双重杂音(Duroziezssigh):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股动脉上,稍加压力,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听见的吹风样杂音,为连续性。 腹部膨隆(abdominalprotuberance):指平卧时腹部明显高于肋缘至骨联合平面,外观呈凸起状。 舟状腹(phoidabdomen):指消瘦和脱水者,腹壁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外形如舟状。 板状腹(boardlikerigidity):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明显紧张,甚至强硬如木板。 蛙腹(frogbelly):指有胸腔积液时,患者处于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壁两侧,致腹壁扁而宽,称为。 肝震颤(liverthrill):怀疑有肝包虫囊肿时,用左手中间三指按压囊肿部位,中指重压,其余两指轻压,然后用右手中指反复叩击左手中指,每叩之后停留片刻,此时其余二指有轻微的震颤感觉。 揉面感(doughkneadingsensation):结核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时,由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慢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粘连等,故形成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 反跳痛(reboundtenderness):当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深压痛时,示、中、无名指三指在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和呻吟,成为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shfting dullness): 肠鸣音(bowelsound):肠蠕动时,肠内的液体和气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 振水音(succusionsplash):胃内如有大量气体和液体时,嘱患者平卧位,医生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的气液撞击的声音。 Murphy征:检查者以左手掌平放于右胸下部,左手拇指指腹钩压于胆囊点,然后患者深吸气,如吸气过程中患者突感疼痛并停止吸气,成Murphy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Greyturner征:指左腰部皮肤呈蓝色,为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到侧腹壁的皮下所致,常见于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或较窄性肠梗阻。 Courvoisier征由于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胆道阻塞,进行性黄疸加重,胆囊显著增大,但无压痛。 肝颈静脉回流征(hepatojugularreflux):指右心衰竭时肝瘀血肿大,用手压迫肝脏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停止压迫后又迅速下降。 腹膜刺激征(peritonealirritationsigh):又称腹膜炎三联症,指在腹膜炎时,检查到的腹壁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三种体征。 导联(lead):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 平均心电轴(mean QRS axis):指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 异常Q波:指Q波的时间大于0.04秒,振幅大于同导联中的R波的1/4. 窦性心律(sinusrhythm):指心电图上P波规律出现,P波在标一、标二、avF导联直立,在avR倒立。正常频率为60-100次/分。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syndrome):指在正常的房室结传导途径之外,沿房室环周围还存在附加的房室传导束。 红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