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奖励所惩罚》:难得好文,教师和家长必看.doc_第1页
《被奖励所惩罚》:难得好文,教师和家长必看.doc_第2页
《被奖励所惩罚》:难得好文,教师和家长必看.doc_第3页
《被奖励所惩罚》:难得好文,教师和家长必看.doc_第4页
《被奖励所惩罚》:难得好文,教师和家长必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奖励所惩罚:难得好文,教师和家长必看被奖励所惩罚:难得好文,教师和家长必看(小心了,这是洋玩意儿,直接拿来混饭吃可不见得灵光哟,掉了饭碗概不负责!)0=被奖励所惩罚-与Alfie Kohn的谈话原作者:Ron Brandt在学生对学习有选择的余地和有值得研究的任务的课堂上,对奖励或惩罚的需要急剧下降。被奖励所惩罚的作者Alfie Kohn说,奖励和惩罚都是操控表现的方法,它们破坏了真正的学习的可能。作为替代,他倡导提供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课程和关怀的氛围,“这样孩子们能从事源自于他们的自然欲望的发现活动。”下面的访谈是在3月27日在旧金山召开的ASCD的年会上进行的。Ron:Alfie,我们教育工作者使用很多惩罚,但是我们已经明白那不是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我们相信奖励是个更好的方法。但是你现在说那也是错的,为什么?Alfie:首先,让我们先确认我们同意你的第一个论点,即惩罚是破坏性的。一些人似乎认为如果我们把它称作“后果”,或“逻辑后果”,那么它就是好的。“逻辑后果”是一个我称为“punishment lite”(注1)的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好心、温和地为孩子做事而不是与他们一起做事的例子。说完这些,我们再来谈奖励。奖励和惩罚都是操控行为的方式。它们都是针对孩子的行为。以至于所有的研究都认为,说像“做这件事,我会给你奖励”和“做这件事,不然我会揍你”同样会起相反的作用。Rochester大学的Ed Deci 和Rich Ryan正确地把奖励称作“利用引诱来控制”。Ron:你是在说,奖励象惩罚一样不受欢迎。Alfie:从控制的作用上来说,人们对它们的长久的感觉都是厌恶。原因是,虽然学生们当然想获得他们喜欢的东西-皮扎饼、钱、奖励的小红星-却没有人乐意让我们喜欢的东西成为控制我们的行为的杠杆。所以是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所附带的东西-“做这事,你会得到那个”-使奖励长远地看具有了惩罚的意味。Ron:你是说,即使孩子发现某种工作本身就很值得做,也会是这种情况?Alfie:如果任务本身就内在地具有激励性,这时奖励对兴趣最具有破坏性。这也许仅仅是因为引入外来干扰会使人大大地丧失兴趣。如果你在做令人厌烦的工作,或许你的兴趣水平已经在最低点了。但是,任务本身枯燥无味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像对待宠物一样对待孩子。这时我们们应该考察一下任务本身和课程安排,看看怎样能更恰当些。可是无论我们做些什么,社会心理学中研究得最彻底的一个发现就是:你给做某事的奖励越多,人们就越是要失去做这件事的兴趣。Ron:对。至少有70项研究显示,外在的激励-包括获得A、某些时候的表扬、还有其他奖励-其长期的效果不仅是无效的,而且考虑到对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学习的欲望、获得好的价值观,它还是有害的。Alfie: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截然相反。人人都习惯于获得奖励和给予奖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给予奖励是完全正确的,孩子们做了好事值得奖励。孩子们需要的是适当的课程安排和关怀的氛围,这样他们能依据他们的天性而活动、探索世界。不应有孩子被外界所操纵以符合其他人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工作者常常用“激励”一词来表达“顺从”的意思。的确,在这一行当中一个最基本的神话就是认为我们可以激励某人。每当你见到一本“怎样激励学生”的书或这种讲座时,我建议你不要理它。你无法激励另一个人,这样来描述这个话题就意味着实际上在施加某种控制。还有,动机是孩子们的出发点。一个孩子向你显示他可以数到100或懂得公路上标志的意思时无需你来贿赂他。但是研究显示,到小学中年级-或至少到小学结束时,这种内在的动机开始急剧地减弱-或许太巧了,正好是学生们开始获得评分的时候。Ron:确实,期望所有的课程对所有的孩子都有内在的吸引力是不现实的。有些事情孩子们不得不费劲地完成,是不是这样呢?Alfie:哦,一个特定的孩子一般会对一些特定的事情更有兴趣,但是我们并不是在谈论在黑板上写些什么,然后希望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迫不及待地要完成它。”熟练的教学包括提供这样一些过程,借助这些过程学生能掌握起复杂的知识-这些知识,正象John Dewey所告诉我们的,必须是来自于孩子们所感兴趣和关心的真实生活。“5/7或9/11, 哪一个更大些?”正确的回答是:“这关我什么事?”但是孩子们非常关心他们成长的有多快,题目如果与这结合起来,做题技巧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就是很有趣的了。“明喻与暗喻有什么不同?”回答是一样的:人类中没有几个个体会发现这个问题有意思。但是孩子们会对写一篇关于恐龙或宇宙航行的故事非常有兴趣。在一个孩子们所关心的任务情境中,可以很自然地把要教授给学生的技能很自然地教给学生,不需要借助哄骗、游戏、小甜饼干来使孩子做我们要他们去做的事。Ron:我想谈一下赞扬,这较为棘手,因为它不是有形的奖励。如果我告诉我的一个职员他的工作做得很好,我这是在给他一个奖励吗?Alfie: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希望有更多的教育都能问这个问题,无论答案如何。从教育这一方面来说,被作为信息接受的正面反馈本身没有破坏性,而且它的确很有建设性。鼓励-帮助人们感到被认可,使他们对任务的兴趣倍增-不是个坏事情。但是大部分给孩子的赞扬是口头奖励的形式,这样就会具有和其他奖励一样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它使人感到被控制,它约束了成人与孩子、孩子和他们的伙伴间的关系-它破坏了对任务本身的兴趣。强制性的纪律在很大程度上信赖于大量的赞扬来得到服从,这不是偶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教一个小学教师说:“我喜欢Cecilia的表现,端端正正、安安静静地坐着,准备做功课。”我坚决反对这种行为。Ron:为什么?Alfie:首先,老师没有给学生任何帮助。你可以想像课后其他孩子会追上她说:“小乖乖女!”第二,老师是把一个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争取胜利的竞争。他把竞争引入了课堂,现在成了要看谁是最乖、最安静的孩子-其它的孩子都城是失败者。第三,这根本上是一种欺骗性的人际关系。老师假装是对Cecilia说话,但实际上他是利用Cecilia来控制教室中其他人的行为-这完全就不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或许是最重要的,你考虑一下那句话中最重要的词语是哪一个?我认为是“我”。即使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效”,它也仅仅使Cecilia和其他孩子变得对我的指令更关心,而不关心我会让她做某事本身有没有道理。这种经历对Cecilia毫无益处,无论是就对他人的影响而言,或就她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言。就这方面,我喜欢仔细考虑一下不同的课堂上孩子们被鼓励提出的一些问题。在一个被结果所支配的课堂中,孩子们会想到:“他们想让我做什么?如果我不做他们会怎样对待我?”在一个以奖励(包括赞扬)为导向的课堂中,孩子们会问:“他们想让我做什么?我能得到什么奖励?”注意这两个问题实质上是非常相似的,它们与这种问题截然不同:“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喜欢什么样的课堂?”Ron:对表现一般的学生怎么办?许多教育工作者感到他们比其他孩子更需要赞扬,任何微小的进步都需要赞扬。Alfie:没有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赞扬孩子通过努力完成成人给他们设好的任务能使他们产生胜任感。的确,对完成相对容易的任务进行的赞扬所传达的信息是:这个孩子不是特别聪明。而且,如果因为做这件事而受到赞扬,那么即使发现事情本身重要和有趣也对孩子没什么帮助。一般来说,越是让孩子做事时给予奖赏,不论奖赏是有形的或是口头上的,下次他们做这件事的兴趣就是要降低。这可以被部分地用这样一个事实来解释,即就象其他奖励一样,赞扬在根本上也是一种用来控制的工具。也可以这样来解释,即如果赞扬或奖励某个学生做某件事,学生就会想:“这一定是我不情愿做的,不然他们不会贿赂我来让我做这事。”Ron:你所说的这些大部分人不容易接受,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不一至。Alfie:是这样,但又不是这样。例如,父母们来对我这样说:“你知道,你说的很滑稽,因为就在昨天,晚饭后我让我的孩子清理一下桌子,他说道,“我这样做,你能给我什么呢?”我发现,这里值得注意的不是孩子所说的,而是家长期望我摇头对现在的孩子表示同情。我想问的是:“你认为孩子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如果我这样问,不需多少提示,人们就能理解此事。在密苏里州,甚至有些研究显示,当大学生们被问道:“你认为奖励是会提高或是降低对任务的兴趣?”他们会猜错。但是只要把研究结果解释一下,每个人都会说:“噢,对,我懂得这些。”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即仅仅因为爱好而做某种事情-直到开始因此而得到报酬为止,此后没有报酬的话他们就不再做这件事了。这种外在的激励取消了内在激励的现象我们虽然不常提到,但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Ron:那仍然只是看待事情的不同的一种方法。比如说,我喜欢当我完成了某件事情后被人认可。Alfie: 当然是这样。我们都想被人赏识、鼓励、被人爱。问题是,这些需要是否一定要以拍拍你的头、说声“好孩子”的形式来满足?我认为合乎逻辑的反应只需要“不错”一词就够了。Ron: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被赞扬所宠坏的人,很可悲的是,他们无法认识到他们自己的行为本身的价值,完全依赖于别人去告诉他们:你做得很好。这是长期备受赞扬的必然结果。或许有比口头赞扬更有效、更能尊重别人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看法。Alfie: 老师们总是对我说:“你不理解这些孩子的背景和家庭情况:没有爱,有时受到虐待,而现在你告诉我不要赞扬他们?”我的回答是:“对”。这些孩子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还有爱。赞扬不仅与这些不同,而且是相反的。赞扬就是“你跳过我手中的这个跳圈,这样你才是做得很好,我因你而自豪。”这是很成问题的。当然,做为正面反馈,这是个细节上的重点和具体操作问题。但用奖励小红星、点心和评优的办法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我认为这些内在地是有破坏性的。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核心神话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种叫做“动机”的实体。当然我们希望孩子们有更多的动机,所以我们给他们评A和皮扎饼。事实上,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动机。我们应该停止问:“孩子们动机强吗?”而应该问:“孩子们是怎样被激励起来的?”外在的诱惑所激发出来的动机不仅比内在的动机效果差,而且它腐蚀内在动机-那种从行为本身获得的兴奋。Ron: 那么你的建议是什么?Alfie: 我有时谈到有关动机的三个“C”。第一个C是内容。对我来说,问“是否布置给了孩子值得学的任务”远比问“学生是否掌握了他应该掌握的东西”更没意思。如果你问我该怎么对待一个off task(注1)的孩子,我的第一反应是问:“那是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给他们一些垃圾任务,或许你必须用贿赂来使他们做下去。如果孩子们不得不重复地做些填空类的枯燥工作,你不会很快地就能摆脱奖励或威胁之类的方法的。第二个C是交流: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也包括使孩子感到是身处于一个随时可以要求帮助的安全的环境中,在其中他们可以相互提供帮助,而不是在别人的要求下分享或吝啬。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市的“形成性学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