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_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18年高中历史_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18年高中历史_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18年高中历史_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18年高中历史_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飞天仙女 万户飞天 第一篇走马观花 粗看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 中近程导弹核武器 第一颗氢弹试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 发射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水稻 南优2号 基因工程技术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 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核能 航空航天 生物 计算机 建国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第二篇字斟句酌 品味科技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两弹元勋 邓稼先 材料一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新中国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 1954年 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六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打击 探究一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 导弹的原因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 发射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核能 航天 生物 计算机 建国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一号 2003年10月15日 神五 2008年09月25日 神七 神舟 成功发射 举国欢呼 人们纷纷赋诗 以示庆贺 探究二结合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 说明 曾几何时 我们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侵犯 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这是强大起来的中国 在延伸着一个民族的骄傲 曾几何时 我们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侵犯 曾几何时 我们饱受困苦的饥荒 然而 当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 祖国啊 你用思想和智慧的钥匙 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水稻 南优2号 基因工程技术 核能 航天 生物 计算机 建国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 中国农民为什么说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1 邓小平在中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04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 袁隆平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感动中国 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 播撒智能 收获富足 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袁隆平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 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核能 航天 生物 计算机 建国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银河计算机右图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银河 I 1983年 它的诞生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 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1983年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 银河 I 1992年 银河 10亿次巨型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1997年 每秒运行130亿次的 银河 北京通过国家鉴定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 发射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水稻 南优2号 基因工程技术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 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核能 航天 生物 计算机 建国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第三篇流连忘返 感悟科技 问题一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 欧洲在16世纪以后 就诞生出现代科学 即近代科学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16 18世纪却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这些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现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探究三 问题二为什么18世纪前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问题三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 结果怎样 探究四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原因材料一20世纪中期以后 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自力更生 取得 两弹一星 的重大成就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其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 提出 向科学进军 的口 1978年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精辟论断 2002年 中共 十六大 报告中指出 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探究四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科技发展的原因 作用 结尾 探究五 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西班牙 世界报 评论说 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 而且飞得很高 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美国 欧洲对 神舟 五号的成功发射发表评论 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 它向世界宣示 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 美国 纽约时报 发表评论 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 袁 隆平 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中国导弹 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水稻 屠呦呦 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继美俄之后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 7月26日上午 蛟龙 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 共有来自13家单位的96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海试任务 海试期间 共完成5次下潜作业 共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潜 下潜深度分别为4027 5057 5188 5184和5180米 潜水器在海底完成多次坐底试验 并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海底照相 摄像 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海洋环境参数测量 海底定点取样等作业试验与应用 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 百亩试验田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 18块试验田共107 9亩 9月18日 这片由袁隆平研制的 Y两优2号 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正式进行收割 验收 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 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 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石庆华 农业部科教司推广处徐志宇等国内杂交稻专家一行现场组织指导对袁隆平院士研制的 Y两优2号 超级杂交稻进行收割验收作业 测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片亩产达到926 6公斤 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 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 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具体实施 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中国实验快堆7月21日10时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标志着我国在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巩固练习 1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 A1964年 1967年B1964年 1966年C1964年 1970年D1967年 1970年 A 2 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A 东方一号 B 东方红 1 号C 长征 1 号D 银河 号 B 3 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 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B 5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的先后顺序是 A苏联 中国 美国B美国 苏联 中国C苏联 美国 中国D中国 苏联 美国 C 4 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D 6 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影响不包括 A是继 两弹一星 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B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C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美国和日本的前面D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C 7 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 最主要是 A他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B获得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C 8 新中国下列科技成就取得的顺序是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银河 型计算机诞生 培育出杂交水稻A B C D D 钱学森是我国的 导弹之父 他在1935年赴美留学 拜冯 卡门教授为师 成为冯 卡门教授的得意助手 也是他的得意门徒 钱学森那是有着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可那时 钱学森还是没有忘记自己亲爱的祖国 他对每一个夸奖他的人都会说 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在祖国刚从黑暗中走出来时 钱学森的回国之心就越发强烈起来 他把这件是告诉了和他一起的中国留学生 可他们让钱学森现在不要回去 对他说 现在祖国要钱没钱 要设备没设备 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 只怕有困难 可钱学森没有把这事当回事 在钱学森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 美国的移民处给钱学森一封信 不准回国 移民局威胁道 如果私自离境 抓住了就要罚款 甚至要坐牢 过几天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看守所 罪名 是 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 在看守所 钱学森像罪犯似的 被监禁着 钱学森曾回忆道 我被拘禁的15天内 体重就下降了30磅 在拘留所里 每天晚上 特务要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你喊醒一次 使你得不到休息 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而且还失语了 有许多人都想救出他 我国毛泽东主席亲自把美国的两位俘虏给放回美国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后 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10月18日 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做出了许多贡献 邓稼先 1924 1986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核物理学家 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为中国核武器 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 在读书求学期间 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 1937年北平沦陷后 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 他随大姐去往昆明 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 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 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当年 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 领导者 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 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 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 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被称为 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 受到核辐射 身患直肠癌 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 终年62岁 1958年秋 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 说 国家要放一个 大炮仗 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 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 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 要调动工作 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 通信也困难 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 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表示坚决支持 从此 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 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 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 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 1959年6月 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 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 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 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 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 自己也带头攻关 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 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 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 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 这是 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 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 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 却因缺乏油水 仍经常饥肠响如鼓 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 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 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他们日夜加班 粗估 参数的时候 要有物理直觉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 要有数学见地 决定方案时 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