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doc_第1页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doc_第2页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doc_第3页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doc_第4页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 福建省气候公报 FUJIAN CLIMATE BULLETIN 福建省气象局 福建省气候中心目 录 综 述第一章、基本气候概况1、降 水 22、气 温 43、日 照 6第二章、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1、强冷空气 82、低温阴雨 83、强对流天气 94、干 旱 105、雷 暴 116、暴 雨 117、高 温 138、热带气旋 149、秋 寒 20第三章、气候趋势展望1、气 温 212、降 水 223、台 风 224、主要气候灾害 22附表 2007年福建省气温、降水、日照评价表 23为使公众和社会及时了解福建省的气候及其变化,现将2007年福建省各季和全年的气候及其气候趋势展望,主要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公告如下:综 述2007年全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日照正常。冬季气温偏高,是一个暖冬;春季降水量偏少,局部县(市)出现春旱; 雨季从4月22日开始,6月18日结束,开始期和结束期均比常年偏早,总降水量偏少,降水时段集中; 夏季气温偏高,7月6日13日和7月18日 8月3日,我省先后两次出现最高气温超过38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秋季降水量偏少,内陆和闽南秋冬旱严重。全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共有7个,个数接近常年,其中有3个台风登陆我省,台风“圣帕”于8月19日在我省惠安正面登陆,强台风“韦帕”和台风“罗莎”分别于9月19日和10月7日在闽浙交界处登陆,台风所造成的狂风暴雨,给我省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482.6 万人受灾,死亡66 人(其中雷电死亡32人),直接经济损失53.2亿元,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轻于常年。综合分析,2007年气候属正常偏好年景。第一章 基本气候概况1、降 水年降水量11091992毫米,闽东北闽西南较多, 福鼎、寿宁、南靖、宁德、永春、宁化、仙游、连城、永定9个县(市)在1600毫米以上,福鼎最多,为1992毫米;福州一带较少,其中福州、东山、闽清、闽侯4个县(市)在1200毫米以下, 福州最少,为1109毫米(图1)。 图1 2007年福建省降水量分布(毫米)大部分县(市)年降水量正常显著偏少,其中泰宁、武夷山、南平、闽清、邵武、福州6个县(市)偏少2成以上, 部分县(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仅福鼎市受台风影响偏多2成以上(图2)。 图2 2007年福建省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全省年降水量为1452.9毫米,偏少158.7毫米,约1成,比上一年偏少597.4毫米, 属正常略偏少(图3)。图3 福建省年降水量变化(毫米)冬季(122月)降水量为181.9亳米,偏少11.7毫米(0.3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多30.1毫米。春季(35月)降水量为408.4亳米,偏少188.8毫米(约3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少364.8毫米, 属偏少。夏季(68月)降水量为725.6亳米,偏多140.9毫米(约2.3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少108.8毫米, 属正常略偏多。秋季(911月)降水量为143亳米,偏少93.2毫米(约4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少102.1毫米, 属偏少。2、气 温年平均气温15.822.6,分布呈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逐渐降低的趋势, 闽东南的漳州、漳浦、东山、晋江、南靖、厦门、仙游、莆田、漳平、福州10个县(市)在21以上,其中漳州市22.6为最高;闽北的寿宁、泰宁、浦城、宁化、明溪、邵武、建阳7个县(市)在19以下,其中寿宁县15.8为最低(图4)。图4 2007年福建省平均气温分布()大部分县(市)年平均气温偏高0.5以上,其中漳州、宁德、晋江、福州、福鼎、闽侯、仙游、平潭、福安、泰宁、武夷山、长乐、厦门、闽清14个县(市)偏高1.0以上,漳州偏高1.4(图5)。全省年平均气温20.1,偏高0.9,比上一年偏高0.1,属异常偏高,是1961年以来的第3位偏高年,仅次于1998年和2002年(图6)。 图5 2007年福建省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年极端最低气温-5.18.4,主要出现在2007年1月8日、1月2930日和2月3日的三次强冷空气过程中,其中日极端最低气温全省最低值为-5.1,1月29日出现在寿宁和宁化,比2006年全省最低气温的-7.1(寿宁)高2.0。年极端最高气温33.540.1,主要出现在7月1922日、7月3031日和8月12日的高温过程中,其中日极端最高气温全省最高值为40.1,8月2日出现在将乐县,比2006年全省最高气温的39.5高0.6。图6 福建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冬季平均气温为12.2,偏高1.4,比上一年同期偏高0.6,属偏高,是一个暖冬。春季平均气温为18.9,偏高0.7,比上一年同期偏高0.4,属正常略偏高。夏季平均气温为27.7,偏高0.7,比上一年同期偏高0.2,属偏高。秋季平均气温为21.3,偏高0.4,比上一年同期偏低0.8,属正常。3、日 照年日照时数13982079小时,日照分布由闽中闽西向闽东南和闽北逐渐递增,其中东山、仙游、霞浦、南平、浦城、晋江、厦门、古田8个县(市)在1800小时以上,最多为东山县达2079小时, 尤溪、连城、永安、三明、永春、漳平、邵武、泰宁、明溪9个县(市)在1500小时以下,最少为尤溪仅1398小时(图7)。图7 2007年福建省日照时数分布(小时)大部分县(市)年日照时数偏少50小时以上,其中连城、漳浦、晋江、尤溪、永春5个县(市)偏少200小时以上,连城偏少达338.37小时, 霞浦、南平、福鼎、寿宁4个县(市)偏多100小时以上(图8)。图8 2007年福建省日照时数距平分布(小时)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1659.7小时,偏少72.2小时, 比上一年偏多50.8小时,属正常(图9)。 图9 福建省年日照时数变化(小时)冬季日照时数367.1小时,偏多29.5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多64.6小时,属正常。春季日照时数348.4小时,偏多27.3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多73小时,属正常。夏季日照时数516.5小时,偏少77.3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少53.6小时,属正常略偏少。秋季日照时数为454小时,偏少24.4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少18.5小时,属正常略偏少。 第二章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一、强冷空气年内共出现三次强冷空气天气过程,其中11月2730日过程局部达到了寒潮标准。1月310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出现持续下降,大部县(市)过程降温幅度达6以上,局部县(市)超过10,沿海地区68,降温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南平、三明和宁德的大部分县(市)-41,中南部地区19。1月252月6日,全省出现持续低温过程,西部、北部地区最低气温维持在5以下, 2829日过程降温幅度内陆地区达到15,沿海地区达到23,降温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内陆地区大部县(市)-51,沿海地区29。11月273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27日起出现大幅降温和降水过程。27日大部分县(市)出现小雨,中北部沿海地区的局部县(市)出现中雨。28日全省气温大幅度下降,日平均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中北部的大部分县(市)达到78,其余地市为57。2830日凌晨,全省极端最低气温西部北部的大部分县(市)达到-22;中南部的内陆县(市)达到25;其余地区达到610。南平、三明大部和宁德、龙岩的局部达到寒潮标准。二、低温阴雨年内共出现三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其中4月25日的过程对春播春种产生不利影响。3月412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出现明显的降温天气,全省大部分县(市)过程降温幅度达到914。从6日起我省大部分县(市)出现37天(3月612日)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3月1621日,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再次出现明显的降温天气,全省大部分县(市)过程降温幅度达到811。从17日起我省西部、北部地区出现连续35天(3月1721日)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4月25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各地气温明显下降,大部分县(市)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达到1014。西部、北部地区的部分县(市)出现连续3天(4月35日)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宁德西部山区的部分县(市)达到寒潮天气标准,对当地春播春种产生不利影响。三、强对流天气年内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这次过程发生在4月1日下午到夜里,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中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的冰雹和雷雨大风。南平市的延平区、邵武市、建瓯市、浦城县、政和县;三明市的三元区、永安市、尤溪县、沙县、将乐县、建宁县、泰宁县;福州市的长乐市、永泰县、闽清县共有15个区、县(市)出现冰雹。建宁、将乐、顺昌、武夷山、建阳、建瓯、永泰和九仙山8个测站出现雷雨大风,以九仙山30米/秒为最大,受其影响,我省中北部县(市)受灾。闽清县1日下午15:40起出现冰雹,降雹持续时间1520分钟,最大冰雹直径5070毫米,有4个乡镇49个村共有6300多户近2万人受灾。永泰县1日下午16:3216:36本站出现冰雹,最大直径18毫米,有6个乡镇、30个行政村1590户773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88.8万元(据福州市气象局上报)。4月1日南平市因冰雹大风,受灾人口5645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74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170公顷,损坏房屋23889间,直接经济损失4393万元,其中建瓯市4月1日从15时10分前后开始降雹,冰雹持续15分钟,最大直径达5060毫米。全市受灾总人口估计9500人,总户数为2200户,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700万元。浦城县管厝、忠信、古楼、水北等乡镇4月1日14时00分前后降雹,冰雹大小状如鸭蛋。其中管厝乡受灾150多户、烟田600多亩;忠信镇受灾烟田200多亩。延平区南山、太平、巨口、赤门、大横等乡镇遭受冰雹袭击,冰雹直径4060毫米。据初步统计,农作物损失109.38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2万元。22日20时21分建瓯出现24 米/秒 (9级)大风,建瓯的顺阳乡江墩村遭大风、冰雹袭击(据南平市气象局上报)。4月1日下午三明市大部分县(市)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全市有5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6301人,因灾死亡1人(宁化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834.9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353公顷,毁坏耕地面积176公顷,倒塌房屋191间,损坏房屋26256间,直接经济损失4074万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29万元(据三明市民政局统计)。古田县凤都镇4月1日下午1617时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最大冰雹直径达2公分,大风所到之处直径50公分大树被拦腰折断。全镇18个行政村受到不同程度雷雨大风和冰雹的袭击,据统计,受灾人口达到25000人,成灾人口达15000人,因灾损坏瓦片房屋4121间,损坏学校3座,倒塌菇房713间,冲毁水利两条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屏南县岭下乡4月22日晚9:00,岭下乡梨洋、富竹、罗厝、东峰四个村遭受冰雹和大风的袭击,有500户受灾,三幢房子倒塌,据当地村民说冰雹有小孩拳头大(据宁德市气象局上报)。四、干 旱年内由于部分县(市)降水偏少,出现了局部性春旱、夏旱和秋冬旱, 以秋冬连旱最为突出。2月上旬至3月下旬,闽东南持续少雨,局部县(市)出现春旱, 3月份东山、漳浦、诏安、云霄4个县(市)连旱日数介于5073天,达到中大旱,其中最长连旱日数为云霄县达73天,4月15日全省性的连续降水过程使闽东南的持续旱情得到缓解。7月至8月上旬,由于我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我省沿海地区的大部、闽西北部和闽西的局部出现夏旱,共有31个县(市)连旱日数达到小特旱,其中平潭、惠安崇武的连旱日数超过45天,达到特旱。受其影响,全省农田作物受旱面积达128.26千公顷,45.2千公顷耕地缺水缺墒,20.74万人、5.57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旱情较重的地方分布在泉州沿海、福州大部、宁德东南部、三明东部。人畜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福州(永泰、闽侯、罗源、连江)、莆田(秀屿、涵江)、宁德的霞浦等地。图10 福建省12月20日连旱日数旱情监测图9月上旬后期以来,我省大部分县(市)雨日少,相对湿度不断减小,出现秋冬连旱。10月共有15个县(市)出现旱兆, 35个县(市)连旱日数3170天,达到小中旱,其中20个县(市)达到小旱,15个县(市)达到中旱,最长的连旱日数为长汀县的58天。进入11月,我省大部分县(市)雨日数及雨量仍持续偏少,干旱发展,全省共有16个县(市)出现旱兆,2个县(市)小旱,11个县(市)中旱,16个县(市)大旱,最长的连旱日数为长汀县88天。12月中旬后期的降水使我省北部部分县市旱情有所缓解,而内陆和南部的旱情仍持续发展。12月20日连旱日数监测结果显示(图10):全省有9个县(市)为旱兆,17个县(市)小旱,2个县(市)中旱,5个县(市)大旱,达到特旱气象条件的有14个县(市)。五、雷 暴年内全省共发生雷灾起数1208起,主要集中在4 8月份,共造成32人死亡,30人受伤,雷电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94.69万元,间接经济损失491.3万元。六、暴 雨年内主要的暴雨过程有16次,暴雨出现早,结束迟。雨季从4月22日开始, 于6月18日结束,开始和结束时间均较常年偏早,雨季有两大特点:一是总降水量偏少,二是降水时段集中,其中4月2225日持续性强降水和6月511日在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的持续性暴雨过程,给我省造成局地性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2月1620日,受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大部县(市)普降小中雨,局部县(市)出现大雨。2月15日20时16日20时闽北地区有7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其中武夷山和光泽日雨量超过50毫米,分别为56.3毫米和62.2毫米,是1971年以来同期的最大日雨量。3月2627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中北部地区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26日08时27日08时闽西北地区有4个县(市)出现暴雨,以光泽县73.5毫米为最大。4月12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全省大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中部地区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统计4月1日20时4日20时雨量,共有33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有6个县(市)超过100毫米,以大田县的118.5毫米为最大。4月17日,受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全省大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南部部分县(市)出现暴雨,统计4月17日08时18日08时雨量,共有12个县(市)日雨量超过50毫米,以平和县的62.5毫米为最大。4月2225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先后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大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其中有15个县(市)出现暴雨。统计22日08时25日08时雨量,共有51个县(市)超过50毫米,其中6个县(市)超过100毫米,以上杭县的142.6毫米为最大。持续性强降水给南平、龙岩等地造成不同程序的洪涝灾害,闽江建溪 、九龙江北溪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4月22日南平光泽县因暴雨洪涝,农作物受灾面积169公顷,成灾面积126公顷,绝收面积9公顷,房屋倒塌4间,农业经济损失417万元,直接经济损失645万元。据龙岩市气象局上报:4月2324日龙岩新罗区、上杭县因暴雨,受灾人口3.4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50公顷,成灾面积780公顷,房屋倒塌23间,农业经济损失236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708万元(据南平市气象局上报)。5月2527日,受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全省由北向南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大部分县(市)出现小中雨,局部县(市)出现大暴雨。统计5月25日08时26日08时和5月26日20时27日20时雨量,罗源县和永泰县出现暴雨,日雨量分别为72.7毫米和53.7毫米。5月2829日,受高空槽东移和低层切变线维持的影响,我省各地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局部县(市)出现暴雨。统计5月27日20时29日20时最大日雨量,福安、南安、大田、德化4个县(市)出现暴雨,以德化县89.5毫米为最大。6月2日,受低涡切变南压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我省西部地区部分县(市)出现大暴雨。局地伴有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屏南县出现18秒/米大风。统计6月1日20时2日20时日雨量,共有5个县(市)出现暴雨,以长汀县102.0毫米为最大。6月511日,受冷暖空气和低层切变线影响,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持续性的暴雨过程,部分县(市)暴雨日数达35天,其中长泰县有5天达到暴雨量级。6月4日20时11日20时过程雨量共有23个县(市)达到或超过200毫米,其中有6个县(市)达到或超过300毫米,以南靖县381.1毫米为最大。受其影响,龙岩、漳州、泉州、南平等设区市的22个县(市、区)40.0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0.17万间,紧急转移群众15.16万人;农作物受灾23.23千公顷,减收粮食0.93万吨;停产工矿企业359个,公路中断46条次,损坏输电、通讯线路55.79千米;损坏堤防21.21千米,损坏水闸、机电泵站、水电站48座,冲毁塘坝86座,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3.96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79亿元(省防汛办截止6月10日21时初步统计)。6月14日,受高空槽和低层低涡切变影响,我省西部、北部地区出现大暴雨,统计6月13日20时14日20时日雨量,共有10个县(市)出现暴雨,以武平县72.5毫米为最大。受其影响,武夷山和光泽2个县(市)1.732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0间,农作物受灾9532公顷,成灾13公顷,绝收10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2128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22万元(据南平市气象局上报)。6月1617日,受低层弱切变影响出现较明显降水,我省南部部分县市出现大暴雨。统计6月15日20时17日20时最大日雨量,有云霄、诏安、上杭3个县(市)出现暴雨,以云霄县54.4毫米为最大。6月2527日,受北方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出现较明显的降水,中北部的部分县(市)出现大暴雨,统计6月24日20时27日20时最大日雨量,有邵武、罗源、大田和仙游4个县(市)出现暴雨,以仙游县78.0毫米为最大。7月16日,我省各地午后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福鼎市出现局地性大暴雨,统计16日08时17日08时雨量达103.4毫米。9月14日,受高空槽东移和低涡切变东移影响,我省大部分县(市)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中北部的部分县(市)和漳州局部县(市)出现了大雨暴雨,1日20时2日20时共有6个县(市)出现暴雨,以福鼎86.7毫米为最大。3日20时4日20时共有6个县(市)出现暴雨,以长泰82.8毫米为最大。9月2324日,受14号热带风暴外围云系和高压底部偏东气流共同影响,漳州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23日20时24日20时共有7个县(市)出现暴雨,其中南靖和平和出现大暴雨,以平和155.4毫米为最大。12月2223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影响,我省出现大范围降水。全省大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22日20时23日20时福州、三明、龙岩三市的5个县(市)出现暴雨,以永安市69毫米为最大。七、高 温今年夏季我省出现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是连续高温日数长,日极端最高气温35连续最长日数为36天(6月308月4日)出现在福州,福州连续高温日数超过1956年的26天和2003年的24天,为1880年福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位。二是极端最高气温高,夏季日极端最高气温全省最高值为40.1,8月2日出现在将乐县,7月10日罗源县、7月20日厦门市和仙游县日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39.6、39.2和39.6,均打破当地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气温记录。三是7月无热带气旋(台风)影响,入夏至7月底无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我省,造成夏季高温天气持续,这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7月全省共有60个县(市)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其中有39个县(市)达到或超过38,7月20日闽侯县极端最高气温达40.0,为7月全省气温最高值。7月最高气温超过38并持续5天以上的区域,主要在我省中北部地区,特别是福州市大部、三明市东部和宁德市南部最高气温超过38的日数达到或超过10天,其中闽清县长达15天。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延续前期高温少雨天气,17日全省大部分县(市)日最高气温35,有22个县(市)日最高气温38,出现酷热天气,其中8月2日顺昌县极端最高气温达39.0,位居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位,8月2日将乐县极端最高气温达40.1,为2007年全省气温最高值。八、热带气旋 2007年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省(表1),个数接近常年,分别是第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第8号热带风暴“蝴蝶”、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 、第14号热带风暴 “范斯高”、第16号超强台风“罗莎”和第24号热带风暴“米娜”(图11),其中有3个台风登陆我省,台风“圣帕”于8月19日02时在我省惠安正面登陆,强台风“韦帕”9月19日02时30分在浙江苍南霞关镇的闽浙交界处登陆,台风“罗莎”10月7日15时30分在我省福鼎市沙埕镇的闽浙交界处登陆,给我省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今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热带气旋的特点是登陆路径复杂、生成时间集中、初台时间偏晚、风雨影响偏轻。图11 2007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图1、7号强热带风暴 “帕布”及其影响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8月5日14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 6日14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 8日1时在台湾省恒春登陆,进入海峡南部减弱为热带风暴,在闽粤交界处南部沿海减弱为热带低压,西行中再次发展为热带风暴,于10日16时登陆香港。受“帕布”影响,我省中部沿海从7日下午起风力增强,8日沿海部分县市和海岛站出现68级的偏北大风,中部沿海的部分乡镇和海岛站阵风达810级(图12)。表1 2007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简表*台风号名称登陆地点登陆时间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数失踪人数0707帕布台湾、香港8月10日-0708蝴蝶台湾、近海减弱-0709圣帕台湾、福建惠安8月19日22.03亿1850713韦帕浙江霞关镇闽浙交界9月19日10.03亿-0714范斯高海南文昌9月24日-0716罗莎台湾、闽浙交界10月7日4.6亿-0724米娜台湾东南海面减弱-*注:本表中的灾情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资料图12 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的路径图2、8号热带风暴“蝴蝶”及其影响8号热带风暴“蝴蝶”8月8日08时生成, 9日09时在台湾花莲和台东交界处登陆。之后转向偏西方向移动,于9日14时在台湾海峡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而后继续减弱消失(图13)。受“蝴蝶”影响,9日我省沿海出现67级阵风8级大风。图13 8号热带风暴“蝴蝶”的路径图受“帕布”、“蝴蝶”和它们减弱后的低压云系影响, 813日我省大部分县(市)有阵雨,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局部县(市)大暴雨。7日08时14日08时各地降水量,共有39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有18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以平和县251.9毫米为最大。3、9号超强台风“圣帕”及其影响9号热带气旋“圣帕”于8月13日02时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13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4日08时加强为台风;15日08时加强为强台风;15日20时加强为超强台风,最强时中心气压达91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以上,风速65米/秒。“圣帕”于18日04时减弱为强台风,并于18日05时40分在台湾花莲登陆,登陆后沿偏西方向移动,于18日11时30分进入台湾海峡后转向西北,18日17时减弱为台风,于19日02时在惠安登陆。登陆后“圣帕”强度迅速减弱,19日03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19日08时减弱为热带风暴;19日20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并于20日03时从建宁进入江西境内(图14)。图14 9号超强台风“圣帕”的路径图受“圣帕”台风影响,17日上午开始,我省中部沿海地区风力逐渐加强至68级,部分乡镇极大风速达910级。18日沿海地区大部分县(市)和内陆地区的局部县(市)极大风速达68级,其中中北部沿海的部分县(市)出现911级,部分乡镇风力达12级以上。受“圣帕”台风和减弱后低压环流影响,1823日,全省大部分县(市)有阵雨大雨,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和其余地市的局部县(市)有暴雨大暴雨。8月17日20时23日20时,我省大部分县(市)过程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闽西北的部分县市除外),沿海的大部分县(市)和闽西的部分县(市)共有40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中北部沿海有15个县(市)过程雨量达到或超过200毫米。有8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300毫米,以宁德市450.9毫米为最大。“圣帕”台风在我省正面登陆,带来持续强降雨,引发了山洪地质灾害,给我省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全省9个设区市、67个县(市、区)、684个乡镇、222.7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79.04万人,死亡18人,失踪5人,房屋倒塌0.73万间;农作物受灾118.36千公顷,成灾52.85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16.15千公顷、12.71万吨;停产工矿企业2023个,直接经济损失22.03亿元(省防汛办8月21日15时统计)。受台风“圣帕”影响,福州普降暴雨,位于闽侯县上街镇的福州大学新校区及其周边成了一片泽国,闽江学院、福州大学教学楼和宿舍楼大面积被淹(海都资讯网报道)。4、13号强台风“韦帕”及其影响“韦帕”于9月16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7日02时加强为台风; 18时加强为强台风;18日05时加强为超强台风。20时减弱为强台风,于19日02时30分在浙江苍南霞关镇的闽浙交界处登陆,台风登陆后向西北方向移动,03时中心位于我省福鼎市境内,05时减弱为台风;07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图15)。图15 13号台风“韦帕”的移动路径受“韦帕”外围影响,18日中北部沿海部分县(市)极大风速达812级,其中北部沿海部分乡镇风力达12级以上。我省大部分县(市)有阵雨,中北部沿海有中阵雨,其中宁德市的福鼎、柘荣共有5个乡镇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18日08时19日08时雨量,福鼎市和柘荣县分别达165.7毫米和108.3毫米。受其影响,全省共有10个县(市、区)、118个乡镇、48.6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0.47万间;紧急转移43.1万人;农作物受灾33.55千公顷,成灾24.46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5.36千公顷、0.52万吨;停产工矿企业17个,直接经济损失10.03亿元(省防汛办9月19日9时初步统计)。5、14号热带风暴“范斯高”及其影响第14号热带风暴“范斯高”,9月23日11时风暴中心位于北纬20.0度,东经115.7度,就是在南海海面上,中心气压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18米/秒,热带风暴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动(图16)。受其外围云系和高压底部偏东气流共同影响,我省大部分县(市)下了小雨,漳州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其中平和县出现大暴雨。统计9月23日05时24日05时雨量,全省共有6个县市24小时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其中以平和113.8毫米为最大。图16 14号热带风暴“范斯高”的移动路径6、16号台风“罗莎”及其影响“罗莎”于10月2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2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3日02时加强为台风,4日02时加强为强台风,5日02时加强为超强台风。“罗莎”生成后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于6日15时30分在台湾宜兰附近登陆,登陆时减弱为强台风,登陆后打转入海,22时30分再次登陆宜兰,强度有所减弱,之后向偏西方向移动进入台湾海峡北部,7日02时减弱为台风,05时后台风移动路径转向正北,14时后转向西北,15时30分在我省福鼎市沙埕镇的闽浙交界处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台风登陆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风暴中心在福鼎市境内停留近8小时,于8日01时进入浙江境内,8日02时减弱为热带风暴 (图17)。受“罗莎”影响,5日起我省中北部沿海出现偏北大风,极大风速达89级,6日风力加大至1011级,其中部分乡镇风力达1213级(福鼎市沿海嵛山岛极大风速达37.7米/秒),沿海风力极值主要出现在6日傍晚夜里,沿海地区的部分县(市)和内陆地区的局部县(市)也出现68级偏北大风。6日上午起我省中北部沿海地区出现小阵雨,夜里雨势逐渐加大,宁德、福州二市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大暴雨;7日宁德市北部的局部县(市)出现暴雨大暴雨;8日雨势减弱,宁德市北部的部分县(市)中大雨。其余地市68日也先后出现阵雨。6日08时9日08时过程雨量,福州、宁德二市共有14个县(市)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7个县(市)超过100毫米, 2个县(市)超过300毫米,以柘荣366.8毫米为最大。图17 16号台风“罗莎”的移动路径受“罗莎”台风影响,两马航线、泉金航线和平潭轮渡临时关闭;沈海高速公路福清到福鼎段多次分时段分道管制通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取消17个航班、延误28个航班;泉州机场取消3个航班、延误6个航班。“罗莎”台风携带的狂风暴雨给我省沿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宁德、福州、莆田三市共有10个县(市、区)、126个乡镇、42.9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38.47万人;房屋倒塌130间;农作物受灾14.58千公顷,成灾7.8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4.5千公顷、1.66万吨;停产工矿企业45个,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省防汛办10月8日9时统计)。7、24号热带风暴“米娜”及其影响 第24号热带风暴米娜,11月20日20时中心位于北纬13.1度,东经136.5度,就是位于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中心气压100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18米/秒。风暴中心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在台湾省东南方海面上减弱(图18)。九、秋 寒受冷空气影响,自9月上旬中期到中旬初南平、龙岩两市的北部和三明的西部出现“23”型秋寒,开始日期与常年比偏早615天。“20”型秋寒开始于10月中旬中期,南平、龙岩两市的北部、三明市的西北部开始日期与常年比偏迟713天,龙岩市的东南部开始日期与常年比略偏早26天。 图18 24号热带风暴米娜的移动路径第三章 气候趋势展望一、气 温1、冬季:预计冬季平均气温略高,其中1月偏高、2月偏低。极端最低气温比常年偏高,北部高海拔山区可达-8-6,局部低于-8;北部其余地区-6-4;中部内陆地区可达-3-1,中部沿海地区-11;南部地区可达24。2、春季(34月):预计春季气温略高;春播期平均气温接近常年,西北部局部县市有可能出现45天12的轻度倒春寒天气过程。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略低,4月偏高。不利于春播的时段:3月上旬后期至中旬前期(913日),3月下旬后期至4月上旬前期(3月29日4月2日)。3、五月寒:北部局部县市将出现“五月寒”天气。4、夏季(79月):预计夏季平均气温略高;35高温日数接近常年,内陆地市可达3040天,沿海地市1525天;极端最高气温接近常年,内陆地市约38.040.0,局部高于40.0;沿海地市37.039.0,局部高于39.0。5、秋寒:预计出现“23型”秋寒北部略早、南部偏迟;出现“20型”秋寒日期鹫峰山脉和西北部地区略早,其余地区大部偏迟。二、降 水1、冬季:预计冬季总降水偏少,其中1月偏少,2月略少。2、春季(34月):预计34月总降水量除南部沿海偏多外,其余地区偏少。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偏少;4月略多。3、.雨季(56月):预计雨季于4月底至5月初开始(偏早),于6月下旬中后期由南向北先后结束(正常)。雨季期间降水正常略多;降水相对集中时段大致出现在5月下旬中前期(5月2126日)和6月上旬后期至中旬中前期(6月915日)。月份分布大致是:5月略多、6月北部正常、南部略少。4、夏季(79月):预计79月总降水量略多,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偏多,8月偏少,9月略多。由于降水分布不均,沿海部分县市有可能出现小中旱,旱情轻于2007年。三、台 风预计2008年登陆或影响福建的台风或热带风暴多于2007年,按旧标准(附后)约56个(常年5个),各月分布大致是7月、8月各2个、9月12个;按新标准(附后)8个左右(常年7.5个),各月分布大致是7月2个、8月23个、9月2个,10月1个。四、主要气候灾害预计2008年我省气候灾害程度重于2007年,其主要灾害有:1、夏季将有12个强度较强的台风严重影响我省; 2、 雨季期间闽江流域上游的部分县(市)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3、秋、冬、春季总降水量偏少,将可能发生秋、冬、春(春头)连旱; 4、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可能会发生强降温过程,短时间(24天)出现严寒天气。福建省气象局 福建省气候中心主 编: 杨 林 主 审: 王 岩 签 发: 林新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乌山路108号 联系电话:(0591)83300572 邮编:350001 E-mail: Fjqhy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