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的基本知识 、历史、现状、未来.doc_第1页
放疗的基本知识 、历史、现状、未来.doc_第2页
放疗的基本知识 、历史、现状、未来.doc_第3页
放疗的基本知识 、历史、现状、未来.doc_第4页
放疗的基本知识 、历史、现状、未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疗的基本知识放疗的历史、现状、未来文档编号:YN-RT/A-2011001医诺智能内部培训资料,未经许可不得扩散目 录一、肿瘤的基本知识31.定义32.肿瘤对机体的影响33.临床诊断31)肿瘤的分级和分期32)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43)良恶性肿瘤鉴别44)肿瘤的命名55)常见肿瘤举例56)肿瘤标志物64.治疗65.五年治愈率6二、放疗的基本知识71.放疗的定义72.放疗的原理73.当前的放疗技术84.放疗的优点85.放疗的缺点86.放疗的治愈比97.放疗的适应范围98.放疗的禁忌范围99.放疗与化疗的区别101)什么是化疗102)为什么要化疗10三、放疗的历史101.设备历史10附加速器历史:102.我国放疗历史11四、放疗的现状121.我国放疗和世界平均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122.放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加大123.主要放疗设备不足辅助配套设备缺乏134.放疗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135.放射治疗技术相对比较落后13五、放疗的展望和发展方向141.技术发展方向142.放疗设备的发展143.放疗人员的发展15一、 肿瘤的基本知识1. 定义细胞产生的赘生物细胞群。分为良性和恶性。所有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Cancer)。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2.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主要与发生部位和继发变化有关。若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产生严重后果。如消化道良性肿瘤可引起肠套叠、肠梗阻。2) 恶性肿瘤由于分化不成熟、生长较快,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发生转移,因而对机体影响严重。恶性肿瘤除可引起与上述良性肿瘤相似的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外,还可有发热、顽固性疼痛,晚期可出现严重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3. 临床诊断1)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一般只用于恶性肿瘤。a) 肿瘤的分级:I级为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II级为分化中等,属中度恶性;III级为分化很差,属高度恶性。b) 肿瘤的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范围以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确定肿瘤发展的程期或早晚。国际上广泛采用分期系统。是指肿瘤的原发灶,随着肿瘤的增大依次用14来表示;指局部淋巴结受累及,淋巴结未累及是用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及的程度和范围的扩大,依次用13表示;指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者用0表示,有远处转移用1表示。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单个肿瘤结节,无血管侵润 T2: 单个肿瘤结节,并伴血管侵润;或多个肿瘤结节,最大径均5cm T3: 多个肿瘤结节,最大径5cm;或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要分支 T4: 肿瘤直接侵犯除胆囊以外的附近脏器;或穿破内脏腹膜2)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则是一类恶性肿瘤。由于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所以下面着重介绍恶性肿瘤,特别是癌症。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由上皮细胞发生恶变的称为癌,如肺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肿癌,胃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胃癌等等;另一类由间叶组织发生恶变的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临床上癌与肉瘤之比大约为9:1。癌作为一类恶性肿瘤,是由人体内正常细胞演变而来的。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后,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人体无法约束它,产生所谓的“异常增长”。异常增长是相对于细胞的正常增生而言的。人体细胞有一个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老化的细胞死亡后就会有新生的细胞取代它,以维持机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可见,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可以增生。但是这种正常细胞的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细胞的增生则是无止境的。正是由于这种恶性增生,使人体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同照射治疗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癌细胞还可以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等,其后果极为严重。3) 良恶性肿瘤鉴别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a) 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b) 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c) 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d) 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见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恶性肿瘤为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伴有浸润性生长。 e) 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形成。 f) 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 g) 复发:良性肿瘤手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 h) 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较小,主要引起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4) 肿瘤的命名人的任何部位、任何组织、任何器官几乎都可发生肿瘤,因此肿瘤的种类繁多,命名也很复杂。肿瘤的命名一般根据其组织发生即组织来源(分化方向)和生物学行为来命名。 良性肿瘤在其来源组织名称后加一“瘤”字,如纤维瘤、腺瘤;恶性肿瘤一般亦可根据组织来源命名,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5) 常见肿瘤举例a) 上皮性肿瘤:良性上皮性肿瘤:乳头状瘤、腺瘤;恶性上皮组织肿瘤: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统称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常以浸润性生长为主,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原有鳞状上皮覆盖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阴茎等,也可发生于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如支气管、胆囊、肾盂等处;基底细胞癌:多于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等处,由该处原始上皮细胞或基底细胞发生;移行上皮癌:膀胱、肾盂等处移行上皮易发生,呈乳头状、多发性,可溃破形成溃疡或广泛浸润膀胱壁。镜下,癌细胞似移形上皮,呈多层排列,异型性明显;腺上皮癌:较多见于胃肠、胆囊、子宫体等。是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b) 间叶组织肿瘤:良性间叶组织肿瘤:纤维瘤、脂肪瘤、脉管瘤、平滑肌瘤、骨瘤、软骨瘤;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恶性间叶组织肿瘤统称为肉瘤;分为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癌与肉瘤的区别如下:1)癌的组织来源为上皮组织;肉瘤的组织来源为间叶组织。2)发病率:癌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肉瘤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少年。3)大体特点:癌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肉瘤质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4)组织学特点:癌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有增生;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5)网状纤维: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6)免疫组织化学:癌细胞表达上皮标记(如细胞角蛋白);肉瘤细胞表达间叶标记(如波形蛋白)7)转移:癌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多经血道转移。c)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色素痣与黑色素瘤d) 多种组织构成的恶性肿瘤:肿瘤实质由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称为混合瘤。常见的有畸胎瘤、肾胚胎瘤、癌肉瘤。6) 肿瘤标志物癌胚蛋白、肿瘤抗原、酶类标志物、激素、血浆蛋白4. 治疗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三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从治疗效应看,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为局部治疗的方法。因此,肿瘤化学治疗除了重视局部肿瘤外,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肿瘤治疗方法:手术、化疗、放疗、热疗、中医、生物治疗手术治疗是许多早、中期实体肿瘤最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约的实体瘤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化学治疗是应用一种或数种化学药物,通过口服或注射达到治疗肿瘤的方法。恶性肿瘤对放射线最为敏感,放射线对恶性肿瘤的抑制和损伤也最强。有的肿瘤经过放疗甚至可以治愈或代替手术治疗,如鼻咽癌、食管癌、淋巴瘤等。肿瘤生物治疗疗法,采用的是现代医学生物技术来治疗肿瘤。5. 五年治愈率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治愈率,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明确的情况作为统计指标,这就是医生常说的五年治愈率。五年治愈率系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治愈率表达有其一定的科学性。某种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转移和复发大多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术后五年之内,约占10%。所以,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治愈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术后五年之内,一定要巩固治疗,定期检查,防止复发,即使有转移和复发也能及早治疗。另外,也有用三年治愈率和十年治愈率表示疗效的。二、 放疗的基本知识1. 放疗的定义放射治疗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X线治疗机产生的普通X 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还有各种加速器所产生的电子束、质子、快中子、负兀介子以及其它重粒子等用来照射肿瘤、治疗癌症,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在手术前先作一段放疗使肿瘤体积缩小些,便可使原来不能手术的患者争取到手术的机会。对晚期癌症则可通过姑息性放疗达到缓解压迫、止痛等效果。2. 放疗的原理放射治疗是用X线,线、电子线等放射线照射在癌组织,由于放射线的生物学作用,能最大量的杀伤癌组织,破坏癌组织,使其缩小。这种疗法,是利用放射线对癌细胞的致死效果的疗法,由于足够的放射剂量仅是对被照射部位有治疗效果,所以,是和外科手术疗法相同为局部疗法。由于进行放射疗法,癌又能治疗,症状又能改善,又能延长生命是最好的期望结果,不言而喻这也是作为放射疗法的适应症。 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是在分裂期最高,在DNA合成期其敏感性最低,这是清楚的。放射疗法不那么损伤周围正常组织,仅是对异常增殖的癌肿给予大量的杀伤,使之缩小,同时机体又再次尽可能发挥最大的调节功能。 近来,为了尽可能少影响到周围正常组织,采用了从多方向对病灶进行照射的方法;这种疗法分根治照射、姑息照射、以及和手术合并进行放射疗法等。 目前,除了采用高能X线、射线外,已经开始利用高能粒子线进行癌的放射疗法。放射治疗的发展历史只有80多年,但发展很快,从X线机到超高压装置,目前的加速不断完善更新,并出现质子射线, 负介子等特殊放疗。3. 当前的放疗技术外照射,近距离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代谢性”照射。外照射:体外照射,利用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射线或直线加速器等产生高能X射线和电子射线在体外照射进行肿瘤治疗;近距离治疗:把可以产生射线的放射性核素,采用不同途径来尽可能接近肿瘤,来提高肿瘤剂量;立体定向放射:刀、X刀通过计算机定治疗计划和控制多向旋转性放射提高治疗区剂量。放疗是一个复杂、基础知识广的学科,基础包括:放射物理、放射生物、肿瘤学、临床放疗技术,被称为四大支柱,意在不可缺一。除此之外,临床各学科都与肿瘤有密切关联的知识。4. 放疗的优点1) 许多肿瘤通过放疗得到治愈如早期鼻咽癌、淋巴瘤和皮肤癌等; 2) 有些放疗疗效甚至同手术疗效一样好,如早期宫颈癌、声带癌、皮肤癌、舌癌、食管癌和前列腺癌等,而患者的说话、发音、咀嚼、进食和排便等功能完好,外观也保存完好;早期乳腺癌通过小手术大放疗后,不仅存活时间同根治术,而且乳腺外观保存基本完好; 3) 有些肿瘤患者开始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或切除困难,但经术前放疗后,多数患者肿瘤缩小,术中肿瘤播散机会减少,切除率提高,术后生存率提高,如头颈部中晚期癌,较晚期的食管癌、乳腺癌和直肠癌等; 4) 也有些患者需术后放疗,既消灭残存病灶、又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存活率,如肺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头颈部癌和脑瘤等; 5) 还有些肿瘤病人由于体质差或有合并症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者,单纯放疗效果也不错; 6) 对于那些病期较晚,或癌瘤引起的骨痛、呼吸困难、颅内压增高、上腔静脉压迫和癌性出血等,放疗往往能很好地减轻症状,并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7) 近年来,由于放疗设备的不断改进,治疗计划系统已由二维发展为三维计划,如或X-刀的应用使肿瘤得到更高剂量的杀灭,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大大降低。5. 放疗的缺点1) 放疗由于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没有分辨能力,多次放化疗后,患者头发脱落,胃肠功能紊乱,低烧不退,恶心,2) 由于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放疗同样不能治愈任何恶性肿瘤。3) 放射治疗设备昂贵,治疗费用较高;4) 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要求全面和熟练,包括合格的放射治疗医生、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和熟练的放射技术人员;5) 放射治疗周期长,一般需12 个月;6)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7) 有些肿瘤,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并不完好。6. 放疗的治愈比放疗已是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病人中,需用放射治疗的在60%70%,有不少肿瘤习以用放疗治愈,如:口咽、舌根、扁桃体癌的放疗治愈在37%53%,上颌窦、鼻腔筛窦癌38%40%,早期的舌癌、鼻咽和宫颈癌86%一94%,食管癌早期80%和中晚期在8%16%,国外的早期直肠、喉癌80%97%等,故此看放疗在肿瘤治疗上是有重要价值的。7. 放疗的适应范围1) 单纯根治的肿瘤:鼻咽癌、早期喉癌、早期口腔癌、副鼻窦癌、何杰金氏病、髓母细胞瘤、基底细胞癌、肺癌、食道癌等。 2) 与化疗合并治疗肿瘤:小细胞肺癌、中晚期恶性淋巴瘤等。 3) 与手术综合治疗:上颌窦、耳鼻喉癌、胶质神经细胞瘤、肺癌、胸腺瘤、胃肠道癌、软组织肉瘤等。有计划性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 4) 姑息性放疗:骨转移灶的止痛放疗、脑转移放疗、晚期肿瘤所造成局部严重合并症的治疗缓解作用。8. 放疗的禁忌范围1) 晚期癌症病人有明显的恶病质,如消瘦、脱水、营养状况极差;2) 食管癌已穿孔,腔内合并大量积液,肺癌合并大量癌性胸水,肝癌合并大量腹水等3) 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如软组织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成骨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及黑色素瘤等应视为相对的禁忌证。一般不做放疗。 4) 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在经过足量放疗后局部又复发时,因正常组织不能再耐受第二次重复照射; 5) 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已有远处多处转移时也不适宜作放疗。9. 放疗与化疗的区别1) 什么是化疗肿瘤化疗是应用化学药物(包括内分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抗癌药物进入体内后很快分布到全身,既可杀灭局部的肿瘤也可杀灭远处转移的肿瘤,因此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化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病况,有的可治愈,更多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化疗是某些肿瘤唯一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更多情况下化疗是与手术切除和放疗相配合。2) 为什么要化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重要手段之一。与手术、放疗并列成为三大治疗手段。手术切除是至今大多数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局限性、播散趋向很小的肿瘤(如皮肤癌),单用手术或放射治疗即可治愈。但对于播散趋向明显的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睾丸肿瘤、骨肉瘤、肺腺癌等),即使早期仅单靠手术或放疗也不能防止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有些病人虽然采用了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也不能取得根治性疗效,需要全身化疗。由于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对一些有全身播散倾向的肿瘤以及中晚期肿瘤,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三、 放疗的历史1. 设备历史1895 年,伦琴发现“X射线”;后来在放射线研究过程中,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时能放射三种射线:、射线;上世纪2030年代,有了可靠的X 线设备;20世纪40年代,制造出人工放射性同位素;20世纪50年代,钴60治疗机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60年代以后,各类医用加速器产生,用高能X线和电子线治疗肿瘤,并逐步替代普通X 线机及钴60治疗机;附加速器历史:1937年第一台1MV范德格喇夫加速器安装于波士顿Huntington纪念医院;1940年第二台1.25MV范德格喇夫静电加速器安装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1946年美国高压工程公司生产出2-2.5MV加速器开创了范德格喇夫时代,安装了40台;1959年,范德格喇夫加速器停产,其中有12台用到1983年;1949年,美国Urbaba安装了一台20MV Kerst型电子感应加速器(betatron),治疗了第1例病人;到1977年,全美国生产电子感应加速器共45台;1948年,欧洲开始将电子感应加速器应用于放疗,首台为6MV;1951年,瑞士BBC生产出31MV电子感应加速器,到1966年,共生产了40多台,同时Siemens生产了70多台;到70年代初,全世界约有200台电子感应加速器在使用;70年代初,我国开始试制25MV电子感应加速器,共安装了3台;1946年,D.W.Fry介绍了行波直线加速器;1952年,C.W.Miller与Vicker公司、原子能研究开发部合作制造了首台8MV固定型射频微波直线加速器,安装在英国Hammersmith医院,1953年治疗了第一例患者;1962年,Varian设计制造了原型等中心型直线加速器,安装与UCLA医学中心,首台商售的直线加速器安装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60年代中期以后,放疗开始了直线加速器的时代;1978年,我国首台医用10MV直线加速器诞生;1993年底,世界上已安装的医用直线加速器超过了3000台,主要分布美国、欧洲、日本;截止到2000年初,我国已拥有各种能量的医用加速器约530台,其中国产医用加速器约230台,进口医用加速器约300台。1944年,V.I.Veksler提出使用电子回旋加速器,直到60年代才得到了首次应用;70年代初,Scanditronix公司生产出医用22MeV的MM22型机在欧美国家安装使用;目前,我国拥有的MM50回旋加速器有2台,深圳龙珠医院,2. 我国放疗历史我国的肿瘤放射治疗始于上世纪 30 年代,仅局限于上海、北京、广州少数医院内,且只有上海镭锭医院一个独立的放射治疗科。解放后,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放射治疗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上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放射治疗的发展完全可以用“飞速”二字来形容,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使我国广大肿瘤患者就医治疗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放射治疗在设备、从业人员、治疗频率、治疗技术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四、 放疗的现状根据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在2006 年进行的调查4,国内历年的放射单位数量如下:表 1:中华放射肿瘤学会2006 年统计的放疗科室数量年份放疗单位数量(个)1994年3691997年4532001年7152006年953资料来源:中华放射肿瘤学会2007据这个数据和相应的历年增长率推算,在2010 年,全国的放疗单位的数量,应该在12001500 之间。同样的数据显示,2006年拥有第三层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技术)的单位是579 个,拥有第四层技术(调强适形技术)(以下同)的单位数是115 个。在比例不变的条件下,预计在2010 年,拥有第三层技术的放疗单位数量应该在700900 之间,拥有第四层技术的单位,应该在150170 之间。1. 我国放疗和世界平均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中华放射肿瘤协会2006 年做的调查显示,2006 年,中国人均拥有的直线加速器的数量约是美国的十二分之一,百万人口中接受放射治疗的人口比例,大概是美国的五分之一。鉴于此,可以认为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放疗科数量依然会随着需求的增长而增长。2003 年,美国的第四层技术的放疗的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从中长期看,IMRT 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而,可以认为,目前国内放疗设备平均技术水平了落后,大规模的技术升级将和技术普及同时进行。要使每年我国数百万肿瘤患者中的 70% 得到放射治疗还任重道远。2. 放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加大尽管我国现有的放疗单位、放疗设备和放疗工作人员等放疗资源均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有限的资源又大部分集中东部沿海地区。我国西部地区 11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在放疗单位,放疗工作人员,放疗设备和放疗应用水平等主要指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 主要放疗设备不足辅助配套设备缺乏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每百万人口应配置 23台远距离放疗治疗设备的要求(若按 2.5 台计),我国尚缺 2330 台主要放疗设备,如果以每年 20% 的速度递增需7年时间方可达到。西部地区则需要 10 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水平。其次,放射治疗设备(加速器、钴机、后装机等)要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和达到一定精度的治疗水平,必须要配置配套的放射治疗辅助设备,如模拟定位机、多叶准直器(MLC)、适形档铅制模系统、剂量仪、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以及验证系统等。据调查,我国除各大省会城市综合医院和省级肿瘤医院具备上述条件外,多数中、小城市的放疗单位仅靠一台加速器或钴-60 治疗机,甚至少数医院仅靠一台后装机或刀也在收治病人,这就严重影响了放射治疗的效果和质量,给放射治疗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4. 放疗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放疗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缺乏大量具有较高素质和水平的放射物理师,放射治疗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除要求具有一定临床医学、放射影像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等综合知识外,必须要有既具一定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又具较高水平放射物理、计算机技术、医学影象知识的中、高级物理师配合工作,否则面对 21 世纪的精确放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图象引导下的放射治疗等现代放射治疗变革,我们将裹足不前,束手无策。目前国外放疗中心医生和物理师的比例大致为美国 1:1 ,香港2:1,多数发达国家为3 :1。而 97 年我国统计的数字表明我国为 8.1 :1,若除去技术员当物理师的人数,真正本科毕业的物理师仅达16:1。更有甚者,有少数放疗中心根本就没有物理师,物理师的工作由医生、护士或技术员替代。这对我国放疗水平的提高和采用先进放疗技术极为不利。到 2010 年,我国物理师的缺口将达 1500 人以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5. 放射治疗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近些年,我国放疗事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放疗中心能开展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放射治疗技术,如调强放疗技术,常规适形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