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离婚"游走于法律边缘.doc_第1页
"试离婚"游走于法律边缘.doc_第2页
"试离婚"游走于法律边缘.doc_第3页
"试离婚"游走于法律边缘.doc_第4页
"试离婚"游走于法律边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离婚游走于法律边缘与试离婚游走于法律边缘面对婚姻危机,是当机立断家庭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生活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缓冲婚姻矛盾,”试离婚”现象近年来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它能否成为挽救婚姻的神药良方?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试离婚”公司横空出世2010年1月4日,郑州市民政局的统计数字表明,该市2009年协议离婚的夫妻总数为14438对,离婚年龄渐趋年轻化.然而就在春节前夕,经过了3个月的”试离婚”过程,郑州市民黄静决定终止自己的草率离婚行为,与丈夫林辉复合.黄静是一位年轻妈妈,带有一岁半的女儿.这个家中,婆媳关系很不融洽,而丈夫总是站在母亲一边,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黄静多次提出离婚,林辉死活不同意.后来,林辉被逼无奈,便同意两人先”试离婚”,于是双方签订协议.”试离吴非婚”后,丈夫一人搬到单位宿舍,婆婆也走了,黄静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十分不易,想及丈夫的好处,黄静觉得还是离不开丈夫.在不善言辞的丈夫向黄静诚恳道歉后,两人随即复合了.黄静与林辉的”试离婚”,只是众多家庭中的一个例子.从2009年9月起,上海一些”离婚公司”横空出世,”试离婚”一词成为继试婚,丁克之后又一涉及婚姻问题的新名词.”离婚公司”推出”试离婚”服务,让夫妻们签订协议,接受一般为6个月的缓冲期.“离婚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现在的离婚手续较以前简化了很多,因此在盛怒下,一些夫妻会脱口而出“我们离婚吧”,事实上,不少的离婚举动都是草率的行为.”试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在准备离婚的前提下,在生活上先分开一段时间,并不急于从法律上履行离婚手续,相当于给婚姻一个缓冲期,待双方经过冷静思考以后,再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离婚公司”的试离婚协议中除了标注男女双方的姓名,职业,身份证号码,居住证等基本信息外,还对两人的恋爱和婚姻情况进行盘点,如男女双方于何年相识,哪年在某区登记结婚,婚后生育孩子的情况等.协议上,双方认可婚姻最初几年彼此感情尚好,现因性格不合,双方分歧较大,但感情还未到彻底破裂的程度,不过已有离婚的意愿,本着对婚姻家庭负责的态度,为慎重起见,暂时不办理法律上的离婚手续,并且双方一致同意试离婚.“试离婚”的时间一般为半年,也可延长至一年.在此期间,协议约定住房及婚生子女随哪一方生活;其间双方不得干预对方自由;对父母,孩子不公开”试离婚”的情况;期满后视情况,或继续恢复正常婚姻生活或办理离婚手续.对于财产的分割,一般不涉及,但如果双方有特殊要求约定也可以.”离婚公司”负责人强调,”试离婚”协议书只不过是双方自愿的约定,如同”试婚”一样,并未真到民政部门进行正规登记.“离婚公司”负责人表示,”试离婚”是对婚姻的一次补课,因为有婚姻专家指导,有助于夫妻双方度过婚姻危险期.一般婚姻康复期为612个月,有些丈夫或妻子就利用”试离婚”期间了断婚外情,使夫妻双方破镜重圆.选择”试离婚”服务的收费按婚姻调解的难易程度,比较容易调解的收费可控制在50一l00元,高难度的婚姻维护费用高达3万元,具体收费f青况需要协商.对”试离婚”褒贬不一除了一纸协议,”试离婚”和分居到底有何区别呢?对此,”离婚公司”的负责人解释,分居说明夫妻感情已基本恶化,很难再挽回了,而双方亲戚朋友的介入,往往带有偏见性,比如帮着己方亲戚指责对方.事实证明,在很多案例中,家人的掺和会加剧婚姻的灭亡.而”试离婚”期间,婚姻咨询师会站在中立的角度进行有效劝解,可以诊断,医治,挽救婚姻,并教育当事人学会如何经营婚姻,掌握婚姻的技巧,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选择”试离婚”的往往是可以挽回的婚姻,有继续尝试磨合并拯救婚姻的意图,而单纯的分居往往是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据了解,我国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进行审查,自受理申请之Et起一个月内,对符合条件的才发给离婚证.新婚姻法实施后,办理离婚手续简单便捷,有关部门当场就可发给离婚证书.有专家认为,在离婚手续如此简便的前提下,”试离婚”首先能避免一些夫妻因冲动而”闪离婚”,不失为缓解家庭婚姻危机的一个好办法.河南省妇联李女士认为,”试离婚”是一种准备性离婚,是对离婚的一种主动适应,而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离婚.“试离婚”毫无例外都是双方自愿,尽管配偶中有一方很可能只是被动地自愿.“试离婚”是解决婚姻困扰的一种相对理性的方式,经过一段类似离婚的生活以后,夫妻双方尚有感情的一般会和好如初,感情不复存在的,也可以比较冷静,理智地处理离婚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积极意义,值得探索尝试.更有网友称,当爱情蒙尘时,以暂时的分居来丈量爱情心理距离,以后退半步来感受婚姻品质,不失为一种调试剂.所以说,”试离婚”是一种理智,成熟和慎重的婚姻观.对于”试离婚”“褒”者多,”贬”者也不少.河南大学心理学博士郑新认为,”试离婚”对于一些急于摆脱婚姻束缚的人来说,正好找到了逃脱的机会.因为”试离婚”期间,不履行夫妻义务,急于想离婚的一方,很可能理所当然地和别人同居,这在客观上加速了婚姻的解体.另外,”试离婚”不利于通常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保障,如短暂分开,也许能起到冷静和缓解作用,长期分开只会加剧婚姻解体,因为长期分居带来的子女教育和夫妻感情沟通等将成为新问题.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当事人,分居可能成为转移财产,制造争端甚至另寻新欢的平台.”试离婚”在基层法院的运用目前在中国,离婚可选取两种途径.一是双方自行协商,对离婚不存在争议,SHEHUlJUJlAo主动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二是双方对离婚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存在争议,可到法院诉讼离婚.法院对离婚意愿明确,对财产等分配无争议的当事人,可直接判决离婚.在此过程中,调解并非必经程序.法院有关人士称,离婚的案子太没谱,两人今天还吵得翻天覆地,明天就有可能形影不离了,调解过程非常复杂,费时费力.还有一个现象,一些被法院宣告感情破裂离婚的夫妇,可能不到半年又要求复婚,可见,感情并没有完全破裂.这就出现一个尴尬的法理问题,判不判决离婚是法律问题,但婚姻本身属于感情问题.我国婚姻法判决离婚的标准是感情确已破裂,如果法官不能了解双方的感情是否彻底破裂,那么也不应该在当事人提出离婚请求时就立即判决.新婚姻法也给当事人个绝对自由的离婚空间,尤其是无子女的夫妇,去民政局办理离婚,只需要一纸协议即可.调查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民政机关登记的离婚率大幅增长,约有十分之一的离婚当事人选择复婚,这说明现实中存在不少草率离婚的情况.那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呢?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外,一些国家为避免过于草率离婚,设立了别居或分居制度,就是婚姻关系仍然存续,但双方没有同居义务,以冷处理的方式对离婚申请搁置一段时间.但在我国,婚姻法里没有这个制度.我国最早涉及分居内容的法条是最高人民法院1989年颁布的审理离婚案件的司法解释,当时对法院准予离婚的规定是,因感情不和分居满3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1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2001年婚姻法修改后,规定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的时间满两年,法院可准予离婚.但有关人士认为,由于婚姻法中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分居期间财产处理,子女抚养等问题的规定,因此这个”两年”的分居规定没有发展成为我国的分居法律制度.其实,早在2004年,河北省阳原县人民法院就率先实施了”试验离婚”这一方式.这个制度是双方当事人在法官公信力的影响下,在自愿基础上达成暂时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状态,目的是让夫妻双方体验离婚后的生活情境,让当事人理性认识婚姻生活,再决定离婚与否.“试验离婚”从2004年9月到当年底,共有7对夫妻自愿参与试验,其中6对夫妻和好,撤销了离婚起诉.看似一项比较成功的尝试,但河北省法院并没有进一步推广.原来,有法学人士认为,该制度存在弊端,那就是”试验离婚”期间未成年子女的各种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这个制度只考虑了夫妻的感受,忽视了子女的利益.还有,我国婚姻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试验离婚”在离婚调解程序中走极端,是在简化法院的调解工作.2005年5月,河南省台前县法院推出了”冬眠离婚”制度.这个制度有一个具体操作规程.法庭在受理案件后,主办法官需详细了解当事人情况,初步判断夫妻感情尚未破裂的,由法官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后,法官征得夫妻双方同意,达成一种承诺,在三至五个月内,双方处于一种准离婚状态.婚姻不解除,双方不见面,不干涉彼此生活,看上去婚姻像是在”冬眠”.该制度还着重考虑到”冬眠期”夫妻财产和子女等权益的处理,主办法官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子女抚养情况记录在案,”冬眠”期间,法院如发现一方有“第三者”或财产转移的,”冬眠离婚”立即停止,随后进入离婚程序.“冬眠离婚”试行后,经媒体报道,引发诸多争议.起初,”贬”者占多数,有法学家认为这个制度有悖法理,法院不判离婚,也不判决不准离婚,违背了法理.当事人诉讼到法院以后,如果再人为地延续这种”准离婚”状态,不利于及时调处离婚案件,也违背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立法本意.还有当事人称,在因家庭暴力等提出的离婚诉讼中,往往实施暴力的一方不愿意离婚,受害方到法院起诉离婚,还要等上三到五个月的时间,这相当于延续了受害方的痛苦,是对当事人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一些夫妻本不至于离婚,被”冬眠”分开小半年,不想离婚反而离了.此后,河南台前县法院没有再高调宣传”冬眠离婚”制度,但该法院有关负责人相信”冬眠离婚”还是有必要存在的,事实也证明,数月后,”冬眠离婚”的确出现诸多正面的社会效果.继台前县法院之后,全国其他基层法院,如天津和西安等地也进行过相关制度的尝试,但法院对于”试离婚”在个案处理上运用得比较多,但在制度意义上并没有坚持下来.”试离婚”背后的法律意义对于基层法院的”试离婚”,诸如”冬眠离婚”,”试验离婚”等,郑州大学法学院博士孙梅认为,可以作为个案的调解策略,但不适合作为一项制度普及,主要缘于其适用面过窄,适用于因不理智而提出离婚的当事人,另外就是夫妻不存在原则性矛盾的时候.t:Ln”80后”夫妻的赌气离婚,双方冷静下来就会后悔;再比如,一些夫妻因为婆媳关系或者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离婚,彼此”冷”一段时间就会念及对方的好处.但是,基层法院的”试离婚”,在因婚外情,家庭暴力,复杂矛盾等原因的离婚诉讼中,对解决矛盾并无帮助.这是因为当事人做出的离婚选择,大部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多经过了长时间的闹矛盾,夫妻分居,互不履行义务等”准离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拖延婚姻无太大意义.对于少数不理智的”闪离”来说,也没有必要专门制定一项”试离婚”制度.对于”离婚公司”的”试离婚”协议,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李阳律师认为,作为夫妻间私下的协议可行,但不可能作为一种制度来提倡,因为它与现行婚姻法形成悖论法律一方面要求夫妻双方必须履行义务,但”试离婚”又允许夫妻双方在某段时期里可以不履行义务,一旦发生纠纷以何为准?法律强制性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必须履行义务,更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因此,试图把”试离婚”当成一条似离非离的缓冲带并不可取.李阳律师认为,”离婚公司”的”试离婚”只是一种约定,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离婚,不受法律保护,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试离婚”一说.根据法律规定,凡是未到民政部门或法院办理离婚手续的所谓离婚行为,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在”试离婚”期间,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无法界定,比如孩子抚养费等都不能免除,财产收入方面若无约定仍属共同财产.此外,如果夫妻任何一方在”试离婚”期间发生了婚外情,即使此举不违反”试离婚”协议中的约定,但根据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另一方仍有权追究责任方的法律责任.最重要的是,”试离婚”协议不能作为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标志,法院并不会以此认定而准予双方离婚.有关法学界人士表示,所谓的”试离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