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_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_第1页
绩效考核_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_第2页
绩效考核_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_第3页
绩效考核_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_第4页
绩效考核_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 二 九三月二十日 简介 21 关注点 如何到达各指标要求各指标分值如何评定 31 第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健全机制 规范管理 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0号2005年1月5日 41 第十一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是 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51 第十二条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实施全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 开展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 组织实施全国性重大疾病监测 预测 调查 处理 研究全国重大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控制策略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 指导和参与地方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 参加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 开展免疫规划策略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价 对预防性生物制品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促进全国公共卫生检验工作规范化 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和菌毒种保存管理 建立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 管理全国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建立食品卫生安全 职业卫生 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危险性评价 监测和预警体系 研究和推广安全性评价新技术 新方法 组织实施国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仲裁工作 负责指导全国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负责疾病预防控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 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规范性指导 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 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 拟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 61 第十三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 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 实施本省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方案 对重大疾病流行趋势进行监测与预测预警 实施辖区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 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 开展疫苗使用效果评价 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 二 组建应急处理队伍 指导和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置 三 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及毒物与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和毒理学检验 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 四 建设省级网络信息平台 管理全省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五 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开展卫生学评价和干预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 组织开展食品卫生 职业卫生 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危险性评价 监测和预警工作 六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仲裁工作 承担辖区内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七 指导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八 开展对设区的市级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 组织实施设区的市级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 规范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九 参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 推广先进技术 参与拟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 71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 完成国家 省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 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方案 组织开展本地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 负责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 组织 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二 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 实施控制措施 三 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 污染物的检验鉴定 四 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 职业卫生 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管理辖区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 五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六 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七 负责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 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 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81 第十五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 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 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 组织实施免疫 消毒 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二 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 报告 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三 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四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五 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 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 镇 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 负责考核和评价 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六 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报告 指导乡 村和有关部门收集 报告疫情 七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91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0号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 卫疾控 2008 68号 101 基本职责任务项目内容数统计表 111 国家省市县疾控机构基本职责工作任务一览表 121 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 工作任务 项目和内容界定 131 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履行职责任务分类 141 能力建设 根本 战略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项目执行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检验诊断能力预测预警能力调查处置能力应用研究能力技术指导能力 国家级省级 市级县级基层 战略 执行 151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评估指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 161 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着力促进教育 卫生 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公平公正 惠及全民 水平适度 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 十七届二中全会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明确指出 171 推进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 卫办疾控发 2009 5号 疾病预防控制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职能是否落实到位 政府 社会是否满意 主要的手段就是要对其工作效率与水平 管理能力与成本以及公众满意程度等进行分析 判断与评价 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其相关工作机构的绩效评估 是科学评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程度 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推动和促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强化履行基本公共职责的重要手段 181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自查 抽查与考核相结合的定期考核制度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0号 19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 201 疾病预防控制指标分类 21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 市县 1 1 5暴发疫情调查率100 1 1 6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 60 县 1 1 7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 0 81 1 8网络直报覆盖率100 市县 1 2 5适龄儿童建证率 95 1 2 6入托 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 95 1 2 7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覆盖率100 1 2 8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100 1 2 9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100 市 1 2 10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完成率100 县 1 2 11流动儿童接种率 90 2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 市县 1 3 3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90 1 3 4为感染者 病人及家庭提供关爱比例100 1 3 5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抗病毒或中医治疗80 1 3 7特定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纵向比较有控制地 1 3 6特定人群安全套使用率90 1 3 8特定人群注射针具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80 1 3 9高危人群检测知晓率 60 市县 1 4 4新涂阳病人治愈率 85 1 4 5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 95 1 4 6病人转诊率 95 1 4 7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 85 1 4 8病人家属筛查率 85 1 4 9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体系覆盖率100 市县 1 6 3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1 6 4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规范治疗率 23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市 1 7 4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完成率100 县 1 7 3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个案调查率达国家监测方案要求 85 市县 1 9 3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 砷中毒病区 95 改炉改灶监测覆盖率1 9 4消除碘缺乏病达标率100 24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市 2 3 2事件原因查明率 70 县 2 3 3事件报告及时率100 2 3 4相关信息网络直报率100 25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26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27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市县 7 3 4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奖综合评分市级 10县级 5 28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291 基本职责任务项目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 301 三 疫情与健康信息管理 311 绩效考核指标使用说明 321 1 1 1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 331 1 1 1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 1 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质量的评价标准 根据零缺报率 未及时报告率 未及时审核率 重卡率 等指标计算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 2 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3 指标的计算方法 以系统自动生成方式和结果为准 4 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 5 资料来源 辖区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审核资料 341 1 1 1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 6 基本数据收集 351 绩效考核指标收集 A利用上级报表和记录的方法B现场观测的方法C公众意见调查方法D利用评估对象日常工作记录和数据E其他收集方法 361 371 1 1 1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 381 绩效考核指标分值计算 391 如 传染病年总发病率 1 10万 校正报告传染病病例数 当年统计人口数 100000明确分子和分母即可 易于研制 无分子 分母无严格的公式无法直接量化易掺杂主观因素 指标的计算 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 研制定性评估量表明确关键环节和关键点研制关键环节评分标准 401 1 1 3传染病监测完成率 定量指标 1 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监测开展情况 2 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 省相关病种监测方案 3 指标的计算方法 传染病监测完成率 开展监测病种数 国家 省监测方案要求监测的传染病种数 100 4 资料收集方法 查看相关监测方案 总结 报告及记录等材料 判定监测质量 频率 随机抽查国家规定的5种监测病种 对照方案要求的各项监测和质控指标 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和落实程度 核实监测率 5 资料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各相关业务科室或有关监测哨点的记录 报表 信息管理系统 411 2 3 1规范处置指数 定性指标 1 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内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情况 如本年度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可评价报告的相关信息 2 指标的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有关规定 3 指标的计算方法 按照评估量表计算每起事件的分值 规范处置指数 抽取事件规范处置指数之和 抽取事件起数 4 资料收集方法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料为准 随机抽取5起事件 不足5起全查 根据评估量表 从事件报告 流调 监测 控制 结案 评估等关键环节 查阅相关处置资料进行评价 5 资料来源 卫生行政应急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 综合业务管理或相关传染病防治等相关部门和机构 4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评估量表 431 绩效综合评估 4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 考虑与被评估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 对其进行综合评判 解决指标间信息重叠问题科学处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综合评估方法 45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461 人力 8 综合指标 8 2 5财政拨款占机构支出 8 2 6疾控机构职工人均拨款 8 2 1人力综合素质8 2 2流调人员比例 8 2 8基本建设达标 8 2 3能力资质8 2 4指令性工作完成率8 2 7项目预算完成率 8 1 1单位职工对机构工作的满意度8 1 2社会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评价8 1 3相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评价 投入 直接 间接 471 8 2 8基本建设达标率 481 模糊综合评估过程 491 以 传染病监测率 指标为例 疫情报告质量 1 1 1疫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传染病漏报情况 1 1 2传染病漏报率暴发疫情规范处置 1 1 4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 1 选择评价因子 501 以 传染病监测率 指标为例 2 确定因子权重 市级 511 以 传染病监测率 指标为例 3 确定评分标准 521 以 传染病监测率 为例 A 好 B 较好 C 中 D 较差 E 差 若某市级机构的2008年传染病监测率为94 5 判断指标值属于5评分量级中概率 形成指标值在5个量级上的隶属度 则隶属函数为 0 50 5000 4 建立隶属函数 531 R11 根据各指标隶属函数 以 传染病监测率 指标为例 5 建立指标评判矩阵 541 指标评判矩阵R1i结合指标判别权重A1i 归一化处理得到B1i 求得B11 B12 组合成 疾病预防与控制 类别的项目评判矩阵R1 例 B11 A11 R11 R1 以 传染病监测率 指标为例 5 建立指标评判矩阵 551 项目评判矩阵Ri结合项目判别权重Ai 归一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