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常用辅料制法.doc_第1页
炮制常用辅料制法.doc_第2页
炮制常用辅料制法.doc_第3页
炮制常用辅料制法.doc_第4页
炮制常用辅料制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炮制常用辅料制法、质量要求、性能及应用目的1 中药炮制辅料定义: 中药炮制辅料是指在中药的炮制中具有辅助作用的辅助用料。 2 中药炮制辅料分类: 中药炮制辅料分液体辅料、固体辅料两类。 3 中药炮制辅料应用目的: 3.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3.2改变或缓和药性、增强药物的疗效; 3.3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3.4便于调剂、制剂、储存和保存药效; 3.5纯净药物,矫味矫臭,便于服用等等。 4 参考依据 4.1中国药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2全国中草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 4.3中药炮制学/叶定江;张世臣/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版 4.4中药炮制学/叶定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4.5中药炮制学/龚千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6中药炮制学/邵芸/ 科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 4.7中药饮片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金世元;王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8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9中药学/黄兆胜/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5 常用辅料质量要求及应用 5.1液体辅料 5.1.1黄酒 【来源或制法】由米、麦黍等和曲酿制而成。 【主要成分】含乙醇1020,及麦芽糖、葡萄糖、乙酸、乳酸、氨基酸、琥珀酸、酯类、醛类及矿物质。 【质量标准或要求】应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允许有少量沉淀),具酒特有醇香、酱香、酯香气,味醇厚柔和,甜绵爽净,饮后有余香,无异味(如焦糊、酸涩、油臭、霉苦、馊等),含醇、总酯、总酸、总糖应符合标示浓度。甲醇量0.4(g/L),二氧化硫或残留量0.05(g/kg),铅1(mg/L),锰2(mg/L),黄曲霉素B5(ug/kg),大肠秆菌3(个/100ml),杂醇油2.0(g/L)。(应为无灰酒。)(现行检验依据:Q/ZL04-2004、GB2757-1981)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辛,大热。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引药上行,矫味矫臭。 1.宣行药势,活血通络,矫味矫臭; 2.与祛瘀止痛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3.缓和药性。引药上行,便于制剂; 4.能溶解多种成分,提高溶解度。 【备注】黄酒细菌数50(个/ml),相对密度约0.98橙黄至深褐色,清亮透明,味醇香特异。炙药用黄酒。 5.1.2白酒 【来源或制法】米、麦、高粱、山芋等酿制而成。 【主要成分】含乙醇5070,及酸类、酯类、醛类、矿物质。 【质量标准或要求】应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允许有少量沉淀),具酒特有醇香、酱香、酯香气,味醇厚柔和,甜绵爽净,饮后有余香,无异味(如焦糊、酸涩、油臭、霉苦、馊等),含醇、总酯、总酸、总糖应符合标示浓度。甲醇量0.4(g/L),二氧化硫或残留量0.05(g/kg),铅1(mg/L),锰2(mg/L),黄曲霉素B5(ug/kg),大肠秆菌3(个/100ml),杂醇油2.0(g/L)。(应为无灰酒。)(现行检验依据:Q/ZL04-2004、GB2757-1981)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辛,大热。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引药上行,矫味矫臭。 1.宣行药势,活血通络,矫味矫臭; 2.与祛瘀止痛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3.缓和药性。引药上行,便于制剂; 4.能溶解多种成分,提高溶解度。 【备注】白酒相对密度约0.820.92,无色,味醇香特异,具刺激性,浸药用白酒。 5.1.3醋 【来源或制法】由米、麦、高粱、或酒糟等酿制。 【主要成分】含醋酸46,及维生素、琥珀酸、草酸、山梨醇、灰分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应澄明,琥珀色,不浑浊,无悬浮物及沉淀物,无霉花浮膜,无“醋鳗”、“醋虱”。具醋特异气味,无刺鼻酸味及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味酸纯正柔和,不得检出游离酸。总酸量3.5。 【性能及应用目的】酸苦,温。散瘀止痛,行水消肿,解毒杀虫,矫味矫臭。 1.入肝,入血分,增强止痛疏肝疗效; 2.固肠,矫味矫臭,便于制剂; 3.增加溶解度,提高疗效。 【备注】存放时间越长越好-“陈醋”。淡黄棕色至棕色澄明叶体,有特异的醋酸气味。化学醋禁止药用。 5.1.4蜂蜜 【来源或制法】由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而成。 【主要成分】主要为果糖、葡萄糖、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蜡质、含氧化合物、酶、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质量标准或要求】应是半透明,带光泽、浓稠液体,气芳香,味极甜。室温(25)相对密度应1.349,(Be38)。不得有不良的异味,不得有淀粉和糊精。水分25,蔗糖8,还原糖64.0。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平。生凉熟温,解毒,补中,润燥,调和药性。 1.滋补强壮(补中益气),润燥去急; 2.解毒(生用),调和药性; 3.矫味矫臭。 【备注】注意来源,以枣花蜜、山白蜜、荔枝蜜等质量为优,解毒以生用为好,应储于510干燥通风处,防止发酵和污染,不得用金属容器储存。 5.1.5姜汁 【来源或制法】以姜科植物鲜姜的根茎捣汁或干姜加适量水共煎取汁。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多种萜类及苯基链烷基化合物(包括生姜醇、酮等)、氨基酸淀粉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生姜或干姜应符合药材有关质量标准。姜汁为黄白色液体,具浓厚姜香气,具辛辣味,不得有残渣,不浑浊,不得有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辛,微温。散寒,化痰,温中,解毒,止呕。 1.缓和寒性; 2.解毒缓和副作用; 3.减少或消除药物的刺激。 【备注】多临用制取。 5.1.6甘草汁 【来源或制法】取甘草饮片与适量水共煎取汁。 【主要成分】含甘草的主要成分。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甘草饮片应符合药材有关质量标准,甘草汁为黄棕色至深棕色的液体,具甘草的气与味,不得有残渣、异物,不浑浊,不得有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平。补中,解毒清热,止咳,去痰,缓急止痛。 1.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2.解毒增效,缓急补中,增溶,调和百药。 【备注】多临用制取。 5.1.7黑豆汁 【来源或制法】取黑大豆与适量水共煎取汁。 【主要成分】主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色素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黑大豆应符合药材有关质量标准,黑豆汁为黑色混悬液体,具黑大豆的气与味,不得有残渣、异物,不得有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平。补肝肾,解毒祛风,利水活血。 1.提高疗效; 2.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备注】多临用制取。 5.1.8胆汁 【来源或制法】动物新鲜胆汁,猪、牛、羊胆汁为佳。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去氧胆酸、胆酸、胆色素、粘蛋白体、脂肪类、胆甾醇、卵磷脂、胆碱、尿素、氯化钠、磷酸钙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按来源不同应符合相应的药用质量要求,胆汁应无变色,无腐臭及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味苦,大寒。清肝明目,清热除烦,镇惊解毒,润燥。 1.降低药物毒性或燥性、副作用; 2.增强疗效,润燥去火; 3.除烦去热。 【备注】多取新鲜胆汁。 5.1.9米泔水 【来源或制法】淘米时的第二次滤出液。 【主要成分】淀粉及少量维生素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米应符合食用标准,米泔水应无残渣、异物,无酸败发酵,不得有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凉,益气,和中,除烦,止渴,解毒。对油脂有吸附作用,降低燥性,增强补脾和中。 【备注】大量生产时,可采用大米粉2kg加水100kg搅拌后滤取。 5.1.10麻油 【来源或制法】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经热或冷压所制得的油脂。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甘油脂,芝麻素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麻油应符合食用油标准,麻油应有香气,无残渣、异物,无酸败,不得有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微寒。清热,润燥,生肌。 1.使药物酥脆,利于制剂; 2.降低毒性。 5.1.11吴茱萸汁 【来源或制法】芸香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吴茱萸等的近成熟果实与适量水共煎取汁。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如吴茱萸烯、月桂烯等,及生物碱、芳香胺、吴茱萸酸、吴茱萸精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吴茱萸应符合药典有关质量标准,吴茱萸汁应有吴茱萸特有香气,无残渣、异物,无酸败,不得有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辛、苦、热,有小毒,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1.反佐药物的寒性; 2.增强疗效。 【备注】多临用制取。 5.2 固体辅料 5.2.1白矾 【来源或制法】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硫酸铝钾。 【质量标准或要求】呈不规则的晶体,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明,具玻璃光泽,质硬而脆,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水溶液显铝盐、钾盐与硫酸盐的各种反应。本品含硫酸铝钾KAl(SO4)212H2O99.0,重金属含量0.0002。 【性能及应用目的】酸、涩、寒,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防腐。 1.防止药物腐烂,降低毒性; 2.增强疗效,解毒,杀虫。 5.2.2食盐 【来源或制法】食盐或食盐加水溶解后的过滤液。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还有少量氯化镁,硫酸钙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应为白色,味咸,无可见的外来杂质,无苦味、涩味,无异臭,氯化钠含量96,硫酸盐(以SO4计)2,镁2,钡20mg/kg,氟5mg/kg,砷0.5mg/kg,铅1mg/kg。 【性能及应用目的】咸、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 1.增强疗效,引药下行入肾; 2.利尿,软坚。 5.2.3稻米 【来源或制法】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少量B族维生素类、无机盐、糖类。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米应符合食用标准,应无杂质、异物、发霉生虫,不得有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 1.降低、减少或消除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 2.增强药物补中益气的作用; 【备注】多选用大米或糯米。 5.2.4麦麸 【来源或制法】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皮。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麦麸应符合有关标准,麦麸应为黄褐色,应无杂质、异物、霉变生虫,不得有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淡,和中益肺。 1.降低、缓和或消除药物的刺激性、寒性、燥性,增强药物的健脾和中的作用; 2.对油脂有吸附作用,降低燥性; 【备注】也做煨制药物的辅料。 5.2.5豆腐 【来源或制法】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加工成的乳白色固体。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维生素、淀粉等物质。 【质量标准或要求】所用豆腐应符合食用标准,豆腐应为乳白色,应无杂质、异物、及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可降低药物毒性,去除污物。 【备注】多取新鲜制取的豆腐。 5.2.6羊脂 【来源或制法】为牛科动物山羊等的脂肪经低温熬制而成。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油脂,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酸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皂化值192195,应无腐臭无杂质、异物、及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温,补虚助阳、润燥祛风。增强药物补益的作用。 5.2.7土 【来源或制法】常用的是灶心土、黄土。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钙盐、及氧化物等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灶心土呈焦土状,黑褐色,焦黄色;黄土为土黄色细粉,均应无杂质、异物、及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灶心土辛、微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增强药物收涩止泻的作用 。 【备注】 5.2.8蛤粉 【来源或制法】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经煅制粉碎的粉末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碳酸钙等等 【质量标准或要求】为灰白色细粉,应无杂质、异物、及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咸、寒,清热利湿,化痰软坚。能去除腥味,增强疗效。 【备注】 5.2.9滑石粉 【来源或制法】为单斜晶系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经加工制得的细粉。 【主要成分】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 【质量标准或要求】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无臭,无味,无杂质。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淡、寒,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作中间传热体,使药物受热均匀。 5.2.10河砂 【来源或制法】筛取中等粗细的河砂净制后干燥备用 【质量标准或要求】应无杂质、异物、及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1.中间传热体,使药物受热均匀,质地酥脆以利制剂和煎出有效成分; 2.破坏药物毒性,易于除去非药用部位。 5.2.11朱砂 【来源或制法】为三方晶系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经净选水飞后的细粉。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 【质量标准或要求】为红或红褐色极细粉,含硫化汞(HgS)98.0,有闪烁的光泽,质重,应无杂质、异物及其他异味。 【性能及应用目的】甘、微寒;有毒。入心经,清心镇惊,安神解毒。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备注】有毒,不可大量使用,不宜久服不宜入煎剂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5.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