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秦朝 形成 两汉 巩固 隋唐 完善 元 新发展 宋朝 加强 明清 顶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明清时期皇帝为什么要强化君主专制 2 明清两朝在政治制度上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 3 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背景 目的 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为稳定 巩固封建统治 1 明清时期皇帝为什么要强化君主专制 1 废行省 设 三司 2 废丞相 权分六部 3 创立内阁制和票拟制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2 明清两朝在政治制度上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 一 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内阁首辅 宰相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 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上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 张居正 1525 1582 江陵人 嘉靖26年 1547 进士 穆宗朝 1567 任礼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 与高拱共同主政 神宗朝 1573年倒高拱 居正为内阁首辅 首席顾问 当政10年 清查大地主隐瞒庄田 行一条鞭法 裁汰冗员 用戚继光等加强边防 荐潘季驯治黄淮水患 万历十年 1582 六月 病死 赠上柱国 赐谥文忠 后又被抄没家产 家人流充 结论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本质 皇权专制的产物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而不是决策机构 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本质区别 英国内阁是政治民主化的产物 目的是限制君主专制 中国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是为加强君主专制服务的 军机处 南书房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到限制 皇权得到扩大 皇权到达顶峰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二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军机处 a 最初名称设置时间 地点人选 c 特点 简 速 密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人员简单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b 职能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想一想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军机处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的 传声筒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直接影响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 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 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 1 个人专断 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展 2 官僚机构膨胀 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3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明 明成祖确立制度 设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废除制度 制度的创立 明宣宗后内阁有权 清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雍正时设立 清初限制了皇权 康熙时 内阁 三足鼎立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 宰相 内阁 明太祖 内阁 票拟 南书房 军机处 知识归纳 君主专制强化 归纳 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1 分封制 西周2 郡县制 春秋后期开始出现 秦全国推行 3 郡国并行制 汉初4 行省制度 元 二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发展 1 三公九卿制2 中外朝制度3 三省六部制4 北宋 中书门下 枢密使 参知政事 三司使5 元 中书省 枢密院 宣政院6 明 废丞相 权分六部 设立内阁7 清 雍正帝时 设立军机处 重点要点探究 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概念 专制制度 中央的决策方式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 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中央集权 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 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 形成原因和条件 根本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思想因素 法家思想的影响 3 演变历程 1 战国时期 萌芽 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 秦朝 正式建立 3 两汉 发展 4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度 5 北宋 强化 北宋采取措施 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6 元朝 新发展 中央的中书省 宣政院和枢密院 地方的行省制度 7 明清 达到顶峰 明朝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 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等 8 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 调整中央机构 核心 分权 如秦设三公九卿 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明代废丞相 清设军机处 中央机构的改革都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2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汉郡县制 北宋知州通判 元朝行省制 明朝废中书省 设三司 3 注重对官吏的监察 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汉代设置刺史 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 明朝设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 4 改革官吏选拔制度 秦汉用察举制 魏晋盛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取士 都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 5 加强思想控制 文化专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 清代大兴文字狱 4 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5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 趋势 1 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 相权不断削弱 直至废除 皇权不断加强 2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 地方权力被分割 削弱并日益集中到中央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两对矛盾 1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2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6 特点 皇权无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中央绝对听命于皇帝 7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政治上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经济上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 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 消极影响 封建社会后期1 个人专断 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展 2 官僚机构膨胀 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3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自秦始皇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废相原因 直接原因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宰相权力扩大 胡惟庸案 根本原因 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皇帝政务繁多 难以应付 废相结果 明太祖与奏章 2005上海试题 据史料记载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 也有讲两三件事的 共计有3391件事 即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奏章207件 411件事 以致 星存而出 日入而休 仍无法处理好 这则材料反应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 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作了哪些改革 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中央 地方 殿阁大学士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什么叫 票拟 什么是 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名家评史 观点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 我们可称秦汉为 第一帝国 隋唐宋为 第二帝国 明清则为 第三帝国 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 世族力量强大 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 造成新的官僚政治 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 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 外向 开放 带 竞争性 与明清之 内向 保守 及 非竞争性 迥然不同 第二帝国带扩张性 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解读 1 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三个统一的帝国时期 各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 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结构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实现了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 2 明清第三帝国的 内向 保守 及 非竞争性 表现在政治上废宰相 设内阁 军机处 加强皇权等 对外上中止西学东渐 实行海禁 闭关锁国政策等 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社会面临深重危机 复习训练 1 明初废丞相 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 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 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落B 君主集权加强C 内阁取代六部D 首辅权力失控解析 明朝内阁是内侍机构 属于皇帝增设的体制外机构 用以加强皇权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能够操纵体制内机构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 故B项符合题意 皇帝的辅政大臣操纵朝政 是皇权加强的体现 A项错误 材料表明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而非取代六部 C项错误 虽然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但是其权力源于皇帝 不能理解为首辅权力失控 D项错误 故本题选择B项 2 以下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 和世泰等奏 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 即派苏楞额 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 钦此 其撰拟者应是 A 中书省B 内阁C 军机处D 礼部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的政治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中显示的时间信息是嘉庆皇帝时期 不是清朝初年 中书省和丞相在明朝已经被废除 排除A 清朝初年设立了内阁 但在嘉庆时期其已不具有起草政令的职责 B不符合题意 雍正帝时期 清政府设立军机处 负责起草政令 上传下达等事务 到嘉庆皇帝时期仍是如此 故C正确 礼部负责管理祭祀 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项 排除D项 故本题选择C项 3 清代 军机处值日章京 凡本日所奉谕旨 所递片单 均钞钉成册 按日递添 月一换 凡发交之折片 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 每日为一束 每半月为一包 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 按季清档 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 收入柜中 值日者亲手题封 谓之 封柜 也 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A 防止了大臣专权B 强化了君主专制C 取代了内阁权力D 扩大了统治基础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代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这种保密制度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故本题选择B项 4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 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 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 因而受制于母后 外戚 宦官 权臣 地方割据势力等 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 君权至上的后果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 皇位世袭 正是由于君权至上 才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 内侍或其他人干预朝政 形成专权局面 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因此C项符合题意 A D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 排除A D两项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因此B项也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择C项 5 读下图 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多少页
- 汽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DB 3307∕T 85-2018 电梯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 (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二数学 同步学案+同步练习 5.2 导数的运算(原卷版)
- 考点解析辽宁省新民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数据分析)汇编章节测试试卷(详解版)
- 幼师专业游戏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羽毛球
- hpv海报毕业论文
- 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
- 小教系毕业论文怎么写
- 2024年湖南长沙湘江新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2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第3部分:水力发电企业》
- 建筑工人的安全文明着装与防护用品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9-01-07 乡村建设工匠 2024年版
- 《教育诊断与幼儿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标准
- 问题分析与解决五步法
- 全国职业大赛(中职)ZZ006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赛项赛题第7套
- 循环经济 实现低碳目标
- 《政论文的翻译》课件
- 资源与资源系统
- 2024年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