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部分1 短文章式问题.doc_第1页
选修部分1 短文章式问题.doc_第2页
选修部分1 短文章式问题.doc_第3页
选修部分1 短文章式问题.doc_第4页
选修部分1 短文章式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選修部分1 動態的地球:香港地質與地貌的形成_短文章式問題|!|CS11001|!|參考香港的氣候與地質,討論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如何塑造香港的地貌。舉出本地的相關例子加以說明。 (12分)#描述3討論例子9建議答案:w 引言w 香港的氣候與地質如何有利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 潮濕氣候,降雨量高(每年超過1 500毫米) - 温度高 - 造成強烈的化學風化- 高雨量也有利對風化物進行侵蝕作用 - 30%土地由抗風化力較弱的花崗岩組成,加上花崗岩的節理較多,化學風化十分活躍(3)w 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如何塑造香港的地貌1. 整體地勢- 在花崗岩地帶,由於風化和侵蝕作用活躍,地勢一般較低平(高度低於500米)- 例如新界的西部、香港島的北部、沙田、九龍半島和大嶼山東部- 強烈風化的花崗岩會形成厚的土壤剖面,易受侵蝕,尤其是夏天的雨季- 大量的表面徑流將鬆散的土壤沖走,形成沖溝- 植被不能在光禿的土地上生長,整個地區因而變成劣地 - 沖溝和劣地主要分布在新界的西部,例如青山和大欖一帶 - 香港差不多一半的土地(48%)由火山岩組成 - 由於火山岩的抗風化能力較大,因此會形成較崎嶇和高聳的地勢- 香港很多高山都是由火山岩組成- 新界中部和東部(特別是西貢半島)、香港島南部和大嶼山西部都是由火山岩組成- 糧船灣洲的大型六角形岩柱地貌便是由流紋凝灰岩形成的地貌2. 海岸地貌- 香港擁有長的海岸線,海浪的侵蝕能力很強- 造成很多海岸侵蝕地貌,例如在果洲群島可以找到海崖、海蝕穴、海蝕隙、海蝕拱和海蝕柱- 在東平洲可以找到海蝕平台- 在海浪能量較弱的地方,例如香港的西部和一些受遮蔽的海灣,則可以找到一些海岸沉積地貌,例如海灘、沙壩、潟湖、三角洲和泥灘 3. 河流地貌- 在河流的環境,河水的作用力也會形成不同的河流地貌- 在河流的上游,活躍的河流侵蝕作用如磨蝕作用、水力作用、磨耗作用和溶蝕作用會形成瀑布(梧桐寨)、壺穴、跌水潭(新娘潭)和交錯山咀等地貌- 在河流的下游,活躍的沉積作用形成曲流和泛濫平原等地貌- 錦田-元朗平原是香港最大的泛濫平原w 總結(9)最高得分:12#|!|CS11002|!|說明西貢的地貌的形成過程。評論在當地設立地質公園對該區是否會帶來好處。(12分)#描述及解釋8評論4建議答案:w 引言w 形成西貢地貌的因素1. 岩石種類- 主要為凝灰岩,是火山岩的一種- 岩石形成時,礦物結晶的時間較短,所以岩石的晶體顆粒較小,岩石質地較幼細,岩石結構因而較緊密,較能低禦風化作用- 產生崎嶇和高聳的地勢2. 內部作用- 火山作用對塑造西貢的地貌十分重要- 約140萬年前,猛烈的噴出火山作用產生大型的六角形岩石柱地貌- 由於岩漿冷卻的速度較慢,而且規律地向內收縮,形成在糧船灣洲和果洲群島一帶所見壯觀的六角形岩石柱景觀- 在萬宜水庫東壩找到岩脈侵入的地貌 - 火山爆發後,岩石冷卻時發生地殼運動,使岩石受擠壓而彎曲- 岩石出現裂縫,讓岩漿侵入- 岩漿冷卻後在啡色的凝灰岩之間形成灰色的岩脈 3. 外部作用- 侵蝕作用的影響- 西貢位於香港的東面,面向南海,其東部海岸受活躍的海浪侵蝕- 在糧船灣洲和果洲群島一帶形成不同的海岸侵蝕地貌,例如海蝕穴、海蝕隙、海蝕拱和海蝕柱4. 海平面上升- 約10 000 15 000年前,冰河時期完結後,海平面逐漸上升- 沿岸地貌被上升的海水淹沒,原本的山丘下沉變成小島- 西貢的牛尾海屬於下沉地貌,其近岸幾乎完全沒有平地,海中心則有很多小島- 西貢東部海岸所見的岬,原本是山咀山脊(8)w 在西貢成立地質公園的好處和問題 1. 好處:- 保存本地的地質資源教育巿民認識本地的地質資源和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吸引遊客和改善鄉郊經濟- 藉着世界級的地質景觀提升西貢的知名度- 培養欣賞大自然的態度2. 問題:- 遊客越多,對當地環境的破壞越大(山火、垃圾、污染),未能保證當地獨特的地質資源的可持續性- 影響當地的動植物群落- 建造公園時會引起污染問題,對環境造成干擾- 破壞鄉村寧靜的環境(學生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場,並輔以合理解釋。)w 總結(4)最高得分:12#|!|CS11003|!|引用一個本地個案,討論山泥傾瀉為何在香港十分普遍。除了土力工程鞏固措施外,還有哪些方法預防山泥傾瀉的發生?(12分)#討論例子6+3描述3建議答案:w 引言w 香港山泥傾瀉的成因1. 自然因素- 地質:花崗岩易受風化,產生厚的土壤剖面,泥土較為鬆散,因此山坡容易出現不穩定的情況- 山坡陡峭:山坡的坡度若大於26o,倒塌的機會便會大增香港約30%土地的坡度大於30o,容易誘發地震- 降雨量高:受季候風氣候影響,香港的夏季時常出現暴雨,雨量十分充足約80%的年降雨量於五月至八月的雨季錄得- 暴雨發生時,山坡的孔隙水壓會上升- 泥土粒子的抗剪強度因而大為削弱,泥土變得十分鬆散,令山坡很容易崩塌,造成山泥傾瀉- 若24小時內的雨量超過70毫米,便很容易出現山泥傾瀉;雨量越大,山泥傾瀉的機會越高- 植被:長有植被的山坡出現山泥傾瀉的機會較低,因為植物的根可抓緊土壤,以及減少暴雨期間的地表徑流- 然而,由於香港經常發生山火,導致很多山坡缺乏植被保護,因此暴雨時山坡很容易倒塌2. 人為因素- 人造山坡:巿區的天然山坡通常被填平或削平以提供發展用地- 全港約有57 000個人造斜坡 - 其中有部分的設計欠佳,也欠缺維修,暴雨時很容易塌下- 排水欠佳:排水欠佳和地下水管爆裂會使斜坡內部的水分、重量和孔隙水壓增加,使山坡容易不穩3. 例子:1995年深灣山泥傾瀉山泥傾瀉的主要成因包括: (i) 降雨量高 在山泥傾瀉30個小時之前,雨量達381毫米,使地下水水位和孔隙水壓大大上升(ii) 脆弱的斜坡結構 整體的斜坡坡度約27 o,為山泥傾瀉造就一個理想的環境(iii) 排水欠佳 沿南塱山道的地面排水渠被沙石、樹枝樹葉和垃圾堵塞,大量雨水被迫下滲至斜坡內部,令山坡變得不穩定(6)(3)w 除了土力工程鞏固措施外,其他減少山泥傾瀉的方法- 改善山坡的排水以減少下滲和將過多的雨水排走,例如安裝地表排水系統和建設排水渠和排水孔- 限制斜坡的發展,以減低山泥傾瀉的風險,例如土力工程處利用一個山泥傾瀉風險評估機制,為各發展項目出現山泥傾瀉的機會進行評估- 定期檢查和維修斜坡,以確保它們的穩定性,由於約70% 的人造斜坡於多年前興建,這些斜坡的規格和鞏固技術皆未達現時的標準和水平- 綠化斜坡的措施如草種噴播,為斜坡提供植被保護,以減少地表徑流及抓緊土壤,有助保持斜坡穩定w 總結(3)最高得分:12#|!|CS11004|!|填海和發展山坡是香港增加土地資源常用的方法。比較兩者的運作,以及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有甚麼方法可以減少這些影響?(12分)#比較6描述6建議答案:w 引言w 填海和發展山坡的差異1. 運作填海發展山坡- 利用填海物料將海填平為陸地的過程- 填海物料的來源:公眾填料(主要是建築廢料)、海沙填料(海底的沉積物)和石填料(來自石礦場)- 海沙填料是最普遍使用的填海物料,在指定的海洋採沙區採挖- 無用的物料則會被棄置回大海中 - 成本較高 - 被採用的歷史較短- 將天然斜坡填平或削平,以興建台階供興建道路和樓宇的過程- 填土物料:在指定的陸上採泥區開採的花崗質填料- 成本較低- 被採用的歷史較長2. 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填海發展山坡- 挖掘海床的海沙時會釋放大量重金屬如水銀和銅,以及有機化學物,造成水污染問題- 在採挖海沙填料和將無用的物料棄置回大海時會破壞許多海洋生物的生境- 一些設計和結構欠佳,以及欠缺維修的人造斜坡會很容易倒塌,導致山泥傾瀉- 破壞天然斜坡的景觀 - 製造視覺污染- 移走植被,破壞原本的生態系統- 光禿的山坡易受土壤侵蝕3. 減少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的方法填海發展山坡- 禁止在生態價值較高和較脆弱的地區進行任何採挖工程- 成立海洋填料委員會,管理香港的海沙填料資源,確保海沙填料得以可持續地使用 - 在設立海洋採沙區前,必須先取得環境許可證,將採挖工程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並附有適當的補償- 盡量使用公眾填料,以減少採挖海沙填料- 成立土力工程署監察斜坡的安全情況,並執行有關的斜坡管理措施 - 為全港的人造斜坡進行一個全面的普查,以提供資料制定預防及處理山泥傾瀉的措施- 採用土力工程鞏固措施,例如噴漿混凝土、護土牆和泥釘- 定期檢查和維修斜坡- 進行斜坡綠化- 透過在採泥區進行植林,鼓勵自然演替及減少土壤侵蝕,使採泥區得以復原w 總結(6)(6)最高得分:12#|!|CS11005|!|新界西部展示的沖溝侵蝕地貌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為甚麼新界西部的沖溝侵蝕十分嚴重?評估改善沖溝侵蝕的措施的成效,以及影響其成效的因素。(12分)#解釋6評估6建議答案:w 引言- 沖溝是由侵蝕作用在山坡風化的岩石表面造成深(超過1米)而傾斜的坑道- 香港最嚴重的沖溝位於新界西部的青山和大欖,沖溝的深度達數十米深 w 新界西部沖溝的成因1. 地質 - 新界西部主要由花崗岩組成- 花崗岩的節理發育良好,有利雨水滲入岩石內部,進行風化作用 - 花崗質岩石風化後所產生的風化物形成一層很厚的土壤,並且十分鬆散- 很容易被雨水和風侵蝕- 由花崗質岩石風化而成的土壤屬酸性土壤,而且缺乏養分,十分貧瘠,植物難以生長 2. 氣候- 香港炎熱和潮濕的氣候有利花崗岩進行化學風化- 長石是組成花崗岩的主要礦物,約80%的花崗岩礦物屬長石,長石經風化後形成一種白色、十分幼細的土壤,稱為高嶺土- 高嶺土的質地柔軟,很容易被侵蝕,夏季暴雨時侵蝕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香港的年平均降雨量為2 300毫米,個別風暴帶來的暴雨超過200毫米,最高的每小時降雨量更可達150至320毫米- 大量雨水於短時間內到達地表,當地表徑流滙聚,便會將鬆散的表土沖走- 形成細溝- 不斷的風化和侵蝕將細溝擴大和擴闊,最終形成沖溝- 持續的土壤侵蝕使整個地區變為劣地- 風是另一個形成沖溝的因素- 冬季的強烈北風會將鬆散的表土吹走,使土地變得十分貧瘠,植物難以生長3. 伐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青山及大欖一帶的樹木被大幅砍伐,形成大片光禿的山 坡- 沒有植被保護的山坡,土壤易被水和風所侵蝕,土壤結構因而變得十分脆 弱,質素也大為下降(6)w 改善沖溝侵蝕的措施- 推行植林項目以復原土壤的質素- 二次大戰後(1950年代),當時的漁農署在大欖進行大規模的植林計劃,不但提升了土壤的質素,也改善了景觀- 需要選擇可在沖溝惡劣環境之下生長的樹種- 選擇樹種時要考慮生長速度、養分需求、水分需求等因素- 大欖的植林計劃種植了數種相思屬的品種,部分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