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5单元.doc_第1页
化学第5单元.doc_第2页
化学第5单元.doc_第3页
化学第5单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2分)1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3CO2+3H2O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CX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D反应中,X与O2的质量比为30:322、某纯净物X稍稍加热就分解成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说明的是 ( )A、X是由四种元素组成B、X是化合物C、X中含有水D、X不稳定3、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其中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5 C+4 D+3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5、下列四个反应中:铁和稀硫酸反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硫在氧气中燃烧氢气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和B、和C、和D、 6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Z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514 B10212C512:2 D 3127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2BSO2CSO3DH2SO48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是()ABC D 题号12345678答案二填空题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每题1分)(1)、C2H2+O2CO2+H2O(2)、p+O2P2O5(3)、C2H5OH+O2CO2+H2O(4)、Al2(SO4)3+NaOHAl(OH)3+Na2SO410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在空气中点燃氢气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5)某化工厂用废铁屑处理含硫酸铜的废水 11高级汽车中常配置有一种汽车安全气袋,内部贮存有硝酸铵NH4NO3当汽车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 N2O)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充满气袋,填补在乘员与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防止乘员受伤(1)NH4NO3受撞击后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上面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左到右依次为 1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3%的O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2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2)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为O3的文字表达式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应采取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题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 反应前质量(g)461114反应后质量(g)m15084 表中m= 。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 反应;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三、实验题14、根据以下各装置图回答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1)写出图A中的两个实验仪器名称: 和 。(2)双氧水(H2O2的水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出氧气,实验室里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发生装置选用_,收集装置选用_,其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4)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l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