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体重超标怎么减肥.doc_第1页
孕妇体重超标怎么减肥.doc_第2页
孕妇体重超标怎么减肥.doc_第3页
孕妇体重超标怎么减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孕妇体重超标怎么减肥孕妇体重超标怎么减肥?在理想体重下怀孕的健康妇女,怀孕过程中体重增加平均约812公斤。不论怀孕前体重如何,在怀孕二、三期,每月体重增加少于1公斤或每月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都是不适当的。对于体重超标的孕妇虽然不能减肥,但是却必须控制体重,否则除了身材变形外也容易导致生产困难。那么对于肥胖的孕妇该如何减肥瘦身控制体重那?孕妇体重超标正确的减肥方法是从饮食调理、进食行为调理、烹调方式等方面来瘦身减肥。1、饮食调理与瘦身减肥并非减少饮食就能减肥,而是改善进食的技巧、食物的烹调、食品的选择等,才是控制体重的关键。同样的营养价值,如果选择热量较低的食物,对体内的宝宝并没有差别,但是对于母亲本身,却是影响很大。而且这些观念及技巧,对于产后恢复身材也很有帮助。2、进食行为调理助孕妇减肥改变进餐顺序:先喝水再喝汤再吃青菜最后才吃饭和肉类;养成三餐一定要吃的习惯;吃生菜/水果沙拉时应刮掉沙拉酱后再吃,或要求不加;肉类应去皮且不吃肥肉,只吃瘦肉部份;油炸食品先去掉油炸面皮后再食用;浓汤类食物只吃固体内容物,但少喝汤;带汤汁的菜肴,将汤汁稍加沥干后再吃;尽量以水果取代餐后甜点心;以茶、开水或不加糖的饮料及果汁,来取代含糖饮料及果汁;注意食物的种类多样化及吃的份量;睡前三个小时最好不再进食。3、烹调方式助孕妇瘦身尽量用水煮、蒸、炖、凉拌、红烧、烤、烫、烩、卤的烹调方式。以上的烹调方式尽量不要再加油,可加酱油(非酱油膏);善用葱、蒜、姜、九层塔、五香粉、花椒粒、八角及一些中药材来增加美味;烹调时少加入糖、勾芡、酒;煮饭、买菜前,先算好吃饭人数及份量,避免为剩饭菜而吃下过多热量;青菜可多吃,但是最好以烫的为主,或将汤汁滴干以减少油脂的摄取;吃饭勿淋肉燥、肉汤;少用糖醋、醋溜、油炸、油煎的烹调方式。孕妇体重超标会带来什么影响我国约有73%的孕妇体重增加超过了WHO的标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儿发生率日益增高、剖宫产率高居不下,以及一系列危及母婴健康的问题。现状近三成孕妇认为体重增长越多越好对于孕期体重,很多准妈妈的认识是:体重增加了是件好事,因为证明腹中的宝宝在长。结果,很多孕妇控制不住食欲,睡得多,运动少,造成体重增长超过40斤的孕妇非常常见。而在孕期体重管理的认知上,根据我国医学专家所进行的调查显示,27.3%的孕妇认为,为了满足胎儿的营养,孕期体重可以无节制的增长;还有87.1%的孕妇认为营养好就是要吃得多、吃得贵、吃得精、吃得细。另一方面,我国相当大部分的孕妇还在受“孕期不宜锻炼”观念的影响,很多孕妇产前产后(月子)都不出门。这些认知误区导致我国73%的孕妇孕期体重的增加超过了WHO的标准。危害超重准妈妈早产风险激增60%孕期体重超标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专家指出,孕前体重过重,容易生下低体重儿,同时孕妇容易出现充血性心衰等问题。而孕期体重过重,则容易出现巨大儿,根据我国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7%10%。与此同时,我国的剖宫产率近年来也一直高居不下,很多地区50%60%。不仅如此,孕期体重过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较正常孕妇增加1.520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221倍。除了对妈妈本身的危害,孕期体重过重(BMI指数大于30)还会使32周前早产发生风险增加60%,难产率增加110%,急诊剖宫产率增加1.5倍。对于宝宝来说,妈妈孕期体重过重,可能使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增加35%80%,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增加13倍,隐睾症发生率增加1.5倍。专家同时强调,孕期体重过重不好,过轻同样也不是好事。因为,这会导致低体重儿出生率的增加,以及胎儿的生长风险。建议孕期每天应坚持运动30分钟专家认为,健康的孕期体重管理目标是实现在营养素摄入全面均衡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体重增加。总的来说,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宜控制在11.5公斤左右,其中,偏瘦型的孕妇体重增加约12.518公斤,标准型孕妇体重增加约11.516公斤,偏胖型孕妇体重增加约711.5公斤,肥胖型孕妇体重增加约59公斤。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孕妇应依据不同孕期的营养素摄入需求来为自己进行膳食搭配。同时,在整个孕期饮食中还要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谷物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油腻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每天摄入的总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